撰文/郭漢丞 2025/07/11發表,已被閱讀1,557
Soundbar 拿來聽音樂,好聽嗎?假如您對這件事情有懷疑,不妨試一下 KEF 最新推出的 XIO Soundbar,它不僅外觀設計時尚感十足,可以輕鬆手機 App 遙控,還能快速自動設定多聲道空間聲響,十分鐘就搞定 5.1.2 Dolby Atmos 音響系統,這些可能競爭對手都有,不過 XIO 最強的地方,那就是聽音樂的表現,這也是 KEF 品牌價值所在。




KEF 注入音樂的靈魂

好吧,這麼講好像說買 XIO,要多花一點 KEF 的品牌溢價,可當 XIO 送抵編輯部,一問要價 74,900 元,當場皺了眉頭,這個價格,對標 Sennheiser AMBEO,也與 Sony Bravia Theatre Quad 打對台,更何況人家 Sony Soundbar 群,從萬元開始每一個價位帶部署齊全,KEF 光獨門一款 XIO,雙拳怎敵四手?




音響器材真的不是用看的,所以,總編也犯了同樣的錯,光是從箱子上面的規格,直覺以為 XIO 只不過是跟諸多競爭者打個平手,卻立馬要爭搶中高階 Soundbar 市場,實際聽過,才會知道 KEF 有備而來,以累積數十年兩聲道音響的功力,為 XIO 注入音樂的靈魂,一出手便知有沒有!



十分鐘搞定 5.1.2 Dolby Atmos

首先是開箱設定使用的感受:快速簡單有容易,總編十分鐘就搞定了 XIO。拆箱擺好位置,插上電,拉線連接 KEF KC62 主動超低音,開機,然後在 iPad 上面開啟 KEF Connect App,讓 XIO 自動優化空間聲學效果,測試時間約莫 45 秒,5.1.2 Dolby Atmos 多聲道系統就完成設定了!



十分鐘搞定 5.1.2 Dolby Atmos 音響系統,可說是 Soundbar 最迷人之處,以前要買環繞擴大機,連接實體 5.1.2 喇叭,光是喇叭擺放與走線,就煞費腦筋,就算找音響店家來做專業安裝,可是喇叭要擺哪裡,還是要用家自己決定,萬一喇叭擺放位置受限,效果不好,也只能怪空間不夠好。


現在有了 XIO,只要在電視下方有個空間,XIO 可以平放,也可以壁掛,不怕找不到地方擺,而且 KEF Connect 自動優化空間聲學,速度很快,一鍵搞定,真是「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十分鐘就可以享受 Dolby Atmos Music 了。



極簡設計語彙、用料實在

第一次推出 Soundbar 產品,KEF 在 XIO 的外觀設計上做得認真,長條型的 Soundbar,好像大家都長得差不多,但是 XIO 加上了鋁合金蓋板,比起大多數塑膠機殼的 Soundbar,感覺更堅固,周圍的喇叭網罩,使用防潑濺布料(splash proof fabric),理論上更不怕髒,可是總編不敢測試,萬一把咖啡潑上去,弄髒了可不好交代。


XIO 的工業設計語彙走極簡路線,方正的線條,切割出優雅的區隔,中央圓形的喇叭網罩,方圓之間的線條感,看起來就很舒服,加上消光黑與銀灰兩色可選,很容易與居家環境融為一體,將 5.1.2 Dolby Atmos 隱身在裝潢裡,而且一點也不佔空間。



眾多 KEF 黑科技上身

用眼睛看 XIO,賞心悅目,接下來要講藏在 XIO 裡面的「黑科技」了!其實 Soundbar 的技術含金量,以及工業製造的技術,比傳統兩聲道還要高,但是市場多半認為 Soundbar 應該是便宜貨,原因是 Soundbar 銷售量遠大於傳統兩聲道音響,所以開模製作、量身訂做軟硬體、還有諸多精細的工藝,只要銷量大,就可以攤平成本,實際上 Soundbar 的科技含金量,遠勝過傳統音響。


外觀簡約漂亮的 XIO,其實是完整的 5.1.2 多聲道系統。怎麼配置?我們從中央看起,如果將 XIO 平放,中央是 Uni-Q MX 同軸單體,上方也有一顆 Uni-Q MX 同軸單體,左右兩端的前方與上方,各有一顆 Uni-Q MX 同軸單體,這 6 顆單體構成主要的多聲道配置,而兩側向外之處,各有 1 顆全音域單體,作為環繞聲道的補償。



全新迷你化的 Uni-Q MX

Uni-Q MX 是新的 KEF 單體,以前沒看過,從技術資料來看,Uni-Q MX 是「迷你化」的 Uni-Q 同軸單體,結構相當特殊,同軸單體只有單一音圈,音圈套筒連接彈波與高音振膜,中音振膜與高音之間,有一個稱為 Decoupler 的耦合膠圈,作為高音與中音的分音器,並讓高音與中音可以各自做活塞運動。

剖面圖我看了很久,仍未參透一個音圈如何讓高音與中音獨立自由做活塞運動,不過把 Uni-Q MX 看做縮小版的Uni-Q 同軸單體,大概能瞭解其意。



P185 跑馬場橢圓形低音單體

低音呢?夾在中央 Uni-Q MX 與兩側喇叭單體中間,這是 XIO 專用的 P185 低音單體,形狀是跑馬場橢圓形,在有限的長條型空間裡,P185 低音單體盡可能增加振膜面積,而且其懸邊有「人字形」的突起做強化,KEF 稱之為 P-Flex 懸邊,可強化低頻的延伸與清晰度。



藏在 P185 跑馬場橢圓形低音單體裡面,還有 KEF 正在申請專利的「黑科技」,稱為 VECO(Velocity Control Technology),根據 KEF 原廠資料,VECO 是藏在 P185 低音單體內部的感應與控制線路系統,偵測 P185 振膜做活塞運動的加速狀態,即時修正,降低位移差異,重現精確、低失真且幾乎沒有功率壓縮。



MIE 多聲道解碼技術齊備

控制 XIO 這 6 顆 Uni-Q MX 同軸單體、2 顆全音域側環繞與 4 顆 P185 低音單體的數位解碼核心,是 KEF 開發的 Music Integrity Engine(MIE),可以執行 Dolby Atmos、DTS:X、Sony 360 Reality Audio 與 Mono/Stereo Up-Mixing。


Dolby Atmos 與 DTS:X 這兩個解碼規格,應該大部分人聽過,不過多了 Sony 360 Reality Audio,相對少見,這是 Sony 開發的沈浸式聆聽音樂規格,看來 KEF 與 Sony 關係不錯,願意一起幫忙抬轎,至於最後的 Mono/Stereo Up-mixing,則是能讓老錄音聽起來更鮮活的編碼轉化,任何錄音都可以轉譯為多聲道模式播放。



IPT 讓 XIO 可以平放也可壁掛

接下來就是 XIO 與眾不同的強項了:智慧擺位技術(Intelligence Placement Technology)。什麼是智慧擺位技術?簡單講就是空間聲學優化,不過 XIO 比別人強的地方,就是可以橫躺,也可以直立壁掛,IPT 智慧擺位技術會自動偵測,並且用很快的速度,優化空間聲學設定。


當然,這也靠 XIO 本身機械設計的巧思,平躺時,輸入端子一定在後方,所以前方的 Uni-Q MX 同軸單體,就是中央聲道與左右聲道,當您把 XIO 直立或壁掛,輸入端子向下走線,所以正面的 Uni-Q MX 同軸單體變成中央聲道與左右聲道,不管橫躺或壁掛,XIO 都會擺在正確的方向,不會出錯。


這時候打開 KEF Connect App,系統對自動偵測喇叭的擺位,按下自動計算設定,XIO 就會自動做空間聲學優化,幫您算出最佳的 EQ 補償。



空間聲學設定效果自然

全部靠 XIO 內建的 IPT 自動設定的效果如何?非常棒!在 U-Audio 的聆聽空間,如果不加超低音,XIO 的低頻稍微緊張一點,畢竟二十餘坪的空間,實在超過 XIO 負荷,可是 IPT 確實盡力補償低頻了,聽起來還像樣。

當我加上 KC62 超低音,就補上了低頻最後一口氣,而 IPT 可以同時調整 XIO 與 KC62 超低音的 EQ 等化補償,真是聰明的空間聲學優化設定啊!


數位音樂串流平台支援夠多

在數位音樂串流支援部分,XIO 的功能也做得很完整,除了 Airplay 2 與 Google Cast,可以直接連接,其他台灣市場愛用的 Tidal、Spotify、Qobuz 都有,日本市場偏好的 Amazon Music 當然也支援,另外還有 Deezer 與 HIGHRESAUDIO,外加網路電台與 Podcast,也可連接區域網路的 NAS。

以上所說的數位音樂串流服務,無線傳輸時使用 KEF 開發的 W2 Wireless 無線傳輸平台,所以即便是無線傳輸音樂,也能達到 24 bit/384 kHz 高解析度。


以 XIO 的尺寸,KEF 建議搭配 55 吋或更大的平面電視,比例看起來最漂亮,假如您想要讓 XIO 壁掛,KEF 有附上工程圖示紙板,方便鑽孔壁掛時,可以用紙板對準校正水平。

XIO 的人機界面,除了 KEF Connect App 之外,原廠還附上傳統遙控器,XIO 機器上面也有完整的控制按鍵,您不一定要打開手機 App,遙控器與實體按鍵也能操作 XIO,操作便利性很好。


六組聲音模式設定快速切換

就聲音模式部分,XIO 總共六組模式,IPT 校正之後會存為預設值 Default,接下來有音樂(Music)、電影(Movie)、夜間(Night)、口白(Dialogue)與直通(Direct)。

因為 XIO 的自動校正功能做得很好,大概不會選 Direct,但是 Movie 與 Dialogue 倒是可以依據電影類型做選擇,動作片或科幻片選 Movie,劇情片或是電視劇可以選 Dialogue。


看影片可選 Movie 或 Dialogue

總編雖然不算影音多聲道玩家,倒也喜歡看電影,也會在 Netflix 與 Disney+ 追劇,在 U-Audio 編輯部試聽 XIO,我用 Macbook Pro 以 Airplay 連接,用 Netlfix 看「捍衛任務3:全面開戰」,後半段的高潮是在飯店裡的對決,槍戰場面相當刺激,XIO 清楚呈現槍戰移動與震撼感,從房間打到水裡,音場的變化明顯,以音色來說,XIO 算是溫和的音色,高頻不會過度刺激,動作場面感覺比較斯文。

倒是切換 Movie 與 Dialogue 模式,口白的清晰度有明顯的提升,像是「讓子彈飛」,雖是動作喜劇片,但是口白份量較重,切換 Dialogue 模式,人聲對白會比較集中,更清晰,這時空間感會略微縮小,假如您更重視空間感,Movie 模式會比較適合。

空間包圍感漂亮又輕鬆

總共 12 個單體、820 瓦 Class D 驅動的 XIO,呈現出來的空間感相當漂亮,像是電影「沙丘」電影原聲帶,「Ornithoper」,XIO 輕鬆帶出各種奇特音效的變化,低頻在音場中央彈跳著,漢斯.季默玩弄奇特聲響的變化多端,XIO 呈現出包圍感很強的前方音場,即便我是聽原聲帶,腦海都可想像電影場景。

以電影音效的表現來說,我覺得 XIO 恰如其分,夠好了,可是讓我覺得 KEF 這次出手,最厲害的地方是音樂表現。很多人覺得 Soundbar 雖然可以呈現電影音效,可是聽音樂總是單薄,可是 XIO 卻不是如此,它在中頻段的厚度與飽滿度,再加上超低音輔助,聽音樂相當好,尤其是聽 Dolby Atmos Music,可以讓人聽出諸多新鮮感。

Dolby Atmos Music 聽出錄音新鮮感

譬如 Pink Floyd 經典專輯「Dark Side Of The Moon」,Apply Music 請選擇五十週年紀念版,就可以聽到 Dolby Atmos 重新混音的版本,同樣是「Money」,XIO 發揮 Dolby Atmos Music 的優勢,撐開寬大的音場,開場的收銀機開關聲,馬上增加了高度,樂團的寬度更漂亮,這時候可以選 Default 或 Music 模式,兩者各有細微變化,Default 聽感比較直接,Music 模式則會把音像往前收一點,凝聚力好一點。

又像是盧廣仲的「勵志論」,Apple Music 也有 Dolby Atmos 版本,如果您想比較兩者的差異,可以用手機藍牙播放,無線傳輸的兩聲道版本,而用 Airplay 2 模式無線傳輸,就能聽 Dolby Atmos 版本,無論兩聲道或 Dolby Atmos 版本,爵士鼓與電貝斯都在前方,可是電吉他在 Dolby Atmos 版本卻會滿場跑,多了新鮮的聆聽趣味。



超低音看需求添加

最後要講 XIO 是否需要加超低音?基本上 XIO 的尺寸夠大,裡面還有 4 顆 P185 低音單體,低頻延伸到 34 Hz,在普通空間應該夠用,但是在 U-Audio 約莫二十來坪的空間,不加超低音,對 XIO 的負擔比較大,多了 KC62 超低音,下盤不僅份量夠,聽感也更輕鬆,所以,是否需要為 XIO 添加超低音,就看您的聆聽空間大小,還有自己對低頻的要求來決定。


這次我搭配 KEF 自家 KC62 超低音,原廠有提供超低音音量建議設定,試聽時採用有線連接,不過您如果覺得拉訊號線麻煩,可以為 KC62 加裝 KW1 超低音無線連接器,XIO 內建的接收器,就能無線連接 KC62,擺脫訊號線的包袱。


有點心動想玩 Dolby Atmos Music

這次聽 XIO,總編最後的結論是:終於有一款看電影、聽音樂可以兼顧的優質 Soundbar 了,以電影音效表現來說,XIO 的自動空間聲學校正,使用簡單又快速,調整的效果很自然,至於 XIO 聽音樂的表現,夠厚實的中頻段,讓 XIO 有著舒服又輕鬆的音樂聽感,加上 Dolby Atmos Music 助攻,灑滿一室富有包圍感的音樂享受,讓熟悉的兩聲道錄音,跟著包圍了起來。

聽 Dolby Atmos Music 的多聲道音樂魅力,可說是 XIO 最吸引總編之處,怎辦?有點心動啊?不行,要忍,再買就沒地方擺了!





器材規格

KEF XIO

型式:5.1.2 一體式 Soundbar
單體:Uni-Q MX 50 mm 同軸單體 x 6、50 mm 全音域單體 x 2、P185 50 x 180 mm 低音單體(搭載 VECO 技術)
頻率響應:34 Hz – 20 kHz (+/-3dB)
內建擴大機:中音/高音 x 8 Class D、低音 x 4 Class D
無線傳輸:2.4 GHz/ 5 GHz/ 6GHz
總音頻功率:820 W (RMS)
最大音壓:102 dB(1 m)
尺寸:70 x 12100 x 165 mm
重量: 約 10.5 公斤
參考售價: 74,900 元

代理商:鍵寧企業
電話:02-2786-2233
網址:https://www.gdshop.tw

首批引進經典款,歡迎預約試聽–熊快樂正式取得 Aura 台灣代理權
熊快樂國際音響宣布,自 7/11 起,正式取得日本音響品牌 Aura 的台灣獨家代理權。Aura 本為 1989 年於英國成立的音響品牌,簡約卻經典的機型,鏡面鍍鉻的前面板是其一大招牌。品牌歷經浴火重生後... 《 全文


更多專題: 一個月    三個月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