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戴天楷 2025/07/09發表,已被閱讀4,699
你喜歡斯堪地納維亞的北歐式美學嗎?俐落的線條、簡約的構圖、堅固而實用的特性,看似簡單卻又不簡單。音響圈也有不少來自北歐國家的品牌,Primare 便是其中之一,並且,他們的產品,完全應證了我的描述—俐落、簡約、堅固、實用。



誕生於上世紀 80 年代,帶來創新的工業設計風格

Primare 可以追溯到 1980 年代,一位丹麥的工業設計師,也是一位音響愛好者 Bo Christensen 對於當時市面上音響產品的外觀、音質與使用者介面都不滿意,於是,他組建了一支開發團隊,當中包含了一位靈魂人物,也就是影響後續 Primare 產品發展極重要的工程師 Bent Nielsen。這個當時新創的品牌就叫做 Primare System AB。

Primare System AB 成立之後,他們的產品在美學上,一舉推翻了當時的主流設計。在當時,很多音響產品上都有各種按鍵和旋鈕,Bo Christensen 看此實在很不順眼。於是他大量簡化了音響器材上的旋鈕和按鍵,並輔以俐落簡約的線條,造就出首批驚艷四方的 928 系列,完全體現出何謂「極簡主義美學」。隨後問世的 200 系列更因為其創新突破的工業設計,在 High End 音響的設計範疇可謂獨樹一幟。至於 300 系列,更是對品牌的設計風格影響甚深,我們幾乎可說,300 系列奠定了後續 Primare 的風格基礎。


1993 年總部移往瑞典

不過,1993 年 Primare 和一家打造了經典音響品牌 Copland 和 QLN 的瑞典公司 Xena 聯合,也在此時,創辦人 Bo Christensen 離開了團隊,另創新品牌 BOW。從此之後,Primare 開始迎向了品牌的新階段,公司指揮棒交給了 Xena 的 Lars Pedersen,公司總部也就此移往了瑞典。



產品線完整,受惠於模組化設計,維修升級都方便

Primare 現階段的產品線堪稱完整,從入門的 5 系列開始,一路往上有 15 系列、25 系列、35 系列。這一套數字邏輯很清楚,數字越大越高階。在產品類型上,足了擴大機,也有唱頭放大器、串流播放機、劇院用環繞處理器,甚至連很多廠商都放棄的 CD 唱盤,他們也還有兩款。Primare 幾乎可以解決所有人、各類型的音響需求。而且,他們從很多年前,就開始採用模組化設計。模組化設計的好處是,提供了產品未來升級的可能,也賦予日後維修的便利性。



十多年來致力於 D 類放大的開發,UFPD 線路獨樹一格

在擴大機方面,Primare 也稱得上是市場上很早就願意擁抱 D 類放大的廠家之一。早年的 D 類放大,雖然能源使用的效率高,能以發揮小體積、高輸出的優勢。但早年的 D 類放大有些技術上的問題,讓一些發燒友聽了很不習慣。可是,Primare 好似預見了未來一樣,認真對待 D 類擴大機的設計與開發,透過電源供應的強化,濾波技術的改善,讓 D 類以能發出乾淨、寬頻寬、大動態的聲音,同時滿足愛樂者和音響迷的需求。


A35.2 後級是他們現階段「唯一」的立體聲後級。另外還有一台「35 系列」的後級 A35.8,則是一部八聲道後級,專用於劇院系統。A35.2 所採用的 D 類放大是 Primare 自家開發的 UFPD 2 放大線路。這是他們與 ICEPower 的技術長 Patrik Boström 合作開發的線路。Boström 在 D 類放大上有充足的開發經驗,又參考了 D 類放大專家 Bruno Putzeys 的 Hypex 及 Purifi 線路後,做出 Primare 的 UFPD 放大線路,如今更進化到第二代的 UFPD 2。



那 Primare 的 UFPD 有什麼厲害的地方呢?在 D 類放大的失真問題主要出在輸出級的解調變濾波器(demodulation filter),在面對喇叭阻抗變化時會很不穩定。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得給予它足夠的回授量;如果回授量給的不夠,總諧波失真將隨著頻率上升而升高。UFPD 在整個頻率響應範圍內施以 26dB 回授增益,不管頻率或迴轉率為何,都能藉由這樣的回授抑制濾波器的震盪,進而將總諧波失真壓到最低。Primare 也有信心,UFPD 放大線路能夠精準地驅動並控制任何喇叭。


到了 UFPD 2 第二代線路就更為精進。訂製的二階濾波輸出線圈,能維持頻率響應範圍內的增益恆定。與第一代 UFPD 線路相比,稍稍降低了低頻增益,又略略提高了高頻增益,整體下來,音調上就更為平衡且整體噪音更低,進而有助於聲音的空間感與活生感。此外,Primare 的工程師也盡力保持最短訊號路徑,例如,UFPD 2 只在校正路徑上使用一顆 OP 運算放大器,比其他線路設計所使用的 5、6 顆 OP 運算放大器要少很多,這有助於降低低頻段的失真。



特別設計的交換式電源,失真更低,用起來更省電

為能讓 UFPD 2 的放大線路發揮最佳表現,電源專家 Bjorn Sandberg 設計了一組 APFC(Active Power Factor Correction,主動功率因數校正)的交換式電源,能夠校正送入的市電頻率和相位,提高功率因數,減少諧波失真,以保持純正的正弦波。交換式電源的效率本來就高,而因應 UFPD 2 而生的新電源供應線路,比起之前所使用的電源供應器效率更高,從 88% 提升到 93%。也就是說,新的電源不但失真更低,且讓擴大機更省電。


綜合上述所言,Primare 基於過往設計 A 類、AB 類放大線路的經驗,以及自家聲音美學,透過 D 類放大達到更有效率的能源利用,並要求對喇叭不僅有充足的驅動力,還能有精準的控制力,從而開發出的 UFPD 線路,如今發展到第二代的 UFPD 2,堪稱最佳的 D 類放大設計之一。這就是 Primare A35.2 後級的核心技術。



8 歐姆 200W、4 歐姆 400W,橋接還能增為四倍

既然是 D 類放大,A35.2 當然不會讓你失望,它有 8 歐姆 200W、4 歐姆 400W 的輸出。它還可以橋接,買兩台回來橋接之後,單聲道 8 歐姆可到 800W,還有喇叭推不動嗎?如果覺得還不夠力,橋接模式下還可增加 6dB 的增益(唯有橋接模式下才能使用此功能)。A35.2 有 RCA 單端、XLR 平衡輸入各一組,要選擇哪一組出入,或者是否要使用橋接,機背都有搖頭開關。


此外,Primare A35.2 還有 Tigger 和 RS232 的端子,可供與其他器材連動,或整合到環控系統裡。另外還有一個值得一提的,就是一個標註 Sense 的搖頭開關,如果開啟這個功能,若超過 20 分鐘沒有訊號輸入,A35.2 會自動進入待機。如果你不希望擴大機自動待機,記得把這個功能關掉。



機身與面板設計,體現了實用主義和極簡美學

至於機器的外觀設計,A35.2 承襲了 Primare 的極簡美學,黑色箱身搭配厚實的鋁合金面板,面板則有黑色與鈦色兩種選擇,面板中央蝕刻出一個 Primare 標誌。說到這個標誌,就有意思了。我第一次試聽時,什麼器材、線材都接好了,電源也開了,就是沒聲音。更換訊源、更換前級、更換輸入,什麼都試了,搞了半個小時仍舊沒聲音。我只好請同事治宇來幫我看看,到底疏漏了什麼?他機器看前看後,然後伸出手來按了一下前面板上 Primare 標誌中央的方塊。這裡竟然有機關!按一下,前方三角形的電源指示燈變得更亮,訊源一直在放的音樂,立刻就響了起來。原來,搞了半天,機器都在 standby 狀態。我是開了電源,卻沒有啟動機器。那個前面板上的開關做得很隱密,就連縫隙邊緣都很細。回想這個出糗的經歷,這開關實是很有巧思的設計,而且製作水準不俗。



聲底乾淨、快速、透明,擴大機強而有力

受惠於 UFPD 2 的 D 類放大線路,Primare A35.2 有著強勁的輸出,充沛的功率,使我聽音樂時不怕開大聲,總感覺擴大機總是罩得住。A35.2 的聲音很乾淨,細節很清晰,音場夠開闊,畫面夠透明,有著相當好的體質。搭配和試聽的過程裡,我更喜歡為之搭配一台聲音溫暖、有厚度的前級。EAR 868 是真空管前級,搭配 A35.2,整體聲音聽起來就很有韻味,對於 UFPD 2 放大模組那種過於乾淨、清爽、透明、快速的聲音,提供了一定的潤滑與緩衝,使聲音變得更滑順彈性。



搭配暖聲系前級,平添聲音韻味

晶體前級 Accuphase C-2900 的增益可調,有 12dB、18dB、24dB 三段,增益小一點,A35.2 推出的聲音偏於爽朗,適合我小聲放著聽;增益大一點,聲音的厚度一出來,更扎實的聲音,也顯得更有重量。如果有類似功能的前級,也可以搭配看看,我相信也會比訊源直入的搭配法,帶來更溫厚的聲底。

8 歐姆 200W、4 歐姆 400W 只是個數字,實際搭配喇叭,放上音樂來聽,才知道好不好。夠,是一定夠,但質感怎麼樣?控制力如何?這才能構成選購的理由。就如我前面所建議的,搭配一部適當的前級,A35.2 可以非常稱職地扮演其作為驅動喇叭的後級角色。


層次清楚,理路分明,清楚還原舞台樣貌,鼓聲力道足

聽「John Williams in Vienna」裡的「The Filght to Neverland」一曲,兩段主題交錯出線,透過主奏聲部的輪替,弦樂、銅管、木管,再加上打擊樂的加強,讓簡單且反覆的旋律,幻化出多彩的音畫。聽這曲子裡的樂團層次,夠清楚、夠透明、夠有理路,那樣才對。擴大機推出大聲量很簡單,但在大聲唱歌時還能清楚還原舞台樣貌,那才是本事。搭配 Accuphase C-2900 時的層次感與透明度都是一流,搭配 EAR 868 時則稍微窄化一點舞台的邊緣,卻又賦予了更溫暖甜美的中頻,讓木管和銅管聽起來更漂亮。至於當中的打擊樂,定音鼓和大鼓敲下的力道,力道和形體都有,且均衡地融合於樂團之中。


剝繭抽絲地細膩審視 Hans Zimmer 配樂組織

Primare 的 UFPD 2 放大模組在播放像 Hans Zimmer 這類多層次堆疊,還有強勁低音節奏的配樂時,其實很佔便宜。它速度夠快、解析夠好、透明度高、驅動力強,配上個大支喇叭,那就可以盡情享受 Hans Zimmer 所設計的那既巧妙又震撼的聲響效果了。以「天使與魔鬼」的配樂為例,聽這音樂當中多層堆疊的聲響,再加上大小聲之間的高對比,很考驗擴大機瞬間輸出和持續輸出的能耐。輕聲的弦樂和人聲,可以聽很清楚且具體。打擊樂所提示的空間感,還原的很明白。強擊的鼓聲打得又快又狠又有重量,震撼感十足。用 A35.2 來推 Alexia V,大音量聆聽這張專輯實在很過癮,唯一擔心的就是鄰居會受不了。


低音有質有量有細節

A35.2 的低頻表現相當出色,甚至超過了我對這個價位兩聲道後級的期待。它的低頻豐厚、飽滿、深沉,能以賦予音樂相當的重量。以 Nenad Vasilic 的「Bass Room」專輯為例,在「Kradem ti se u veceri」一曲當中,低音提琴的琴音聽起來相當厚實,琴弓壓下時的力道也能展現出來。低音提琴帶著鼻音,又帶著粗礫質感的聲響,A35.2 也表現得很好。它給出的低頻不是只有大港的、粗重的低音,而是有細節的、有資訊的聲音。在他改編的巴哈第二號大提琴無伴奏組曲中的「薩拉邦德舞曲」裡,他用撥奏的方式演出,琴音除了顆粒感之外,還增加了很多因揉弦而帶來的抖動感。「Bass Lullaby」裡厚實沉重的低音,亦讓人印象深刻。這裡的低音提琴,不是只有音符顆粒,透過左手滑動改變音色的手法,讓音韻聽來富有變化。A35.2 給出的低頻,有量有質還夠沉,這能不好嗎?


輕鬆推出平台鋼琴的規模感

低音提琴是一種低音,鋼琴的低音還有額外的要求。A35.2 在表現鋼琴低音和弦時,既能展現強勁凌厲的力道,還能保有豐富的弦振聲響資訊,加上其中性乾淨的聲底,重現鋼琴規模和氣勢,一點不是難事。以 Astor Piazzolla 的「Adios nonino」這曲為例,比利時探戈樂團 Astoria 的演奏版本於此聽來,真是過癮。長達三分多鐘的鋼琴獨奏,時而強勁剛猛,時而柔情似水,情感濃烈豐沛。Pimare A35.2 的售價不貴,但推起售價十倍以上的 Alexia V,一點不顯得侷促,更聽不出任何不足之處。那震撼又強勁的琴音,豐富迴盪的和弦,輕鬆就呈現出平台鋼琴的規模感。樂團合奏展開後,手風琴的簧音琴聲、大提琴的濃重鼻音、貝斯在後的撥彈輔佐、小提琴的翩翩起舞......,樂團看似紛亂卻又有著清晰的理路佈局,合奏聽起來充滿活力之餘,還有著明亮多彩的音色。每件樂器的質感都能清楚表達,讓人分辨起來毫不費力。


明白敘述出人聲嗓音的各層韻味

細節多、解析高的特色,讓 A35.2 播放起人聲,可以給足資訊量,讓人聽明白歌手的聲嗓特質及聲線變化。以 Kari Bremnes 的「Norwegian Mood」專輯為例,Kari Bremnes 有著厚實圓潤的中音聲嗓,歌唱時的聲線穩定,善用體腔共鳴以及唱腔變化,讓她的歌聲聽起來韻味十足,且有一種特殊的敘事魅力。以「Coastal Ship」一曲為例,鼓聲聽起來飽滿且有彈性,Kari 則操著穩定的節奏,以一種平和的情緒敘事。聽那些咬字、子音發聲、轉音與尾韻的細節,真是歷歷在目、斑斑清楚。凝聚而扎實的人聲,在 EAR 868 的柔化下,並無生硬之感,反倒在一些樂段顯出幾分甜美潤澤之感。在「Montreal」導奏裡的口琴清楚且有真實感,這裡 Kari 的唱千再變,在中低音域盤桓的主歌,那聲嗓實在有韻味啊!幾聲無歌詞的哼唱,又顯出幾許輕鬆感,配著輕快的節奏,讓全曲聽來真是愜意。


還真想不出不推薦的理由

代理商只送了一台 A35.2 來,我沒辦法嘗試橋接後的聲音表現。但是,單一台 A35.2 已經讓我見識到 Primare 在擴大機上的設計功力。他們發揮了 D 類放大的優勢,高效能的工作,使後級就算經歷一個下午的大聲操演,機身也不發熱。為它搭配一台暖聲系或增益可調的前級,配上它原本就有的高透明度、高解析力等特質,很容易就得到活生的氛圍感。如果要將之整合到多聲道系統,以 A35.2 來推主喇叭,也無不可。這樣一台設計風格簡約,擺在機櫃裡不怕過熱,擺在開放架上也好看的擴大機,推起喇叭功率充足,再加上是售價不到 20 萬的瑞典品牌後級,實在想不出有什麼不推薦的理由。











器材規格

Primare A35.2
型式:立體聲後級
輸出功率:200W @ 8 ohms、400 @ 4 ohms;橋接成單聲道 800W @ 8 ohms
輸入端子:RCA x1、XLR x1
尺寸:430 x 400 x 145 mm(WxDxH)
重量:11.7kg
售價:158,000 元
代理商:愷銳
電話:02-2726-1286
網址:www.kr.com.tw

首批引進經典款,歡迎預約試聽–熊快樂正式取得 Aura 台灣代理權
熊快樂國際音響宣布,自 7/11 起,正式取得日本音響品牌 Aura 的台灣獨家代理權。Aura 本為 1989 年於英國成立的音響品牌,簡約卻經典的機型,鏡面鍍鉻的前面板是其一大招牌。品牌歷經浴火重生後... 《 全文


更多專題: 一個月    三個月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