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郭漢丞,攝影/蔡承融、D'Agostino原廠 2021/10/01發表,已被閱讀15,106
有機會聽到 D'Agostino Momentum HD,真是做夢都會想念,這次終於圓夢,代理商出借全套 D'Agostino,讓我用 Momentum HD 前級與 M400 後級來推 Wilson Audio Alexia2,加上全套 Transparent 線材與 HRS 音響架,將音樂表現的真實、寬鬆、大氣,提升到另一個層次,這段時間聆聽音樂的感動,真叫人連做夢都會想念。

大功率純 A 類的鼻祖

(圖片取自D'Agostino原廠)
如果您認識 Dan D'Agostino 這個名字,代表您是資深發燒友,長期關心 Hi End 音響產業,不過 Dan 的鼎鼎大名,是從 Krell 開始,在 1980 年代初期創業,標榜大功率純 A 類後級,迅速竄升為 Hi End 音響業界的耀眼新星,那時候的 KRS 後級,征服了無數難推的喇叭,包括容易燒毀後級的 Apogee 屏風喇叭,在二十世紀後期可說是叱詫風雲。

不過 Dan D'Agostino 在 2009 年離開親手創辦的 Krell,自立門戶,成立 Dan D'Agostino Master Audio Systems是當年的大新聞,創辦人為什麼要離開自己一手催生的公司?理由很簡單,Dan D'Agostino 想追求心目中的音響極致,而不想配合市場潮流,可是在 Krell 必須對股東與董事會負責,無法任由他隨心所欲,為了理想,Dan 必須走自己的路。

2009 年成立公司之後,相隔兩年,直到 2011 年才看到 D'Agostino 第一款器材:M300 單聲道後級,依然是大功率、大電流設計,可是機箱尺寸卻意外地精緻小巧,有別於 Krell 巨無霸的設計,隔年與 M300 搭配的 Momentum 前級上市,有了完整的前後級,D'Agostino 的名號也越打越響,隨後補齊 Momentum 系列產品,包括 Momentum 綜擴與唱頭放大,然後推出中價位的 Progression 系列,產品線越來越整齊。

而 D'Agostino 追求極致到頂點的設計,要數 2018 年首度在慕尼黑音響展登場的 Relentless 單聲道後級了!我在慕尼黑採訪看到的時候,著實震撼,Relentless 的重量高達 258 公斤,箱體尺寸龐大,可是金屬加工製作卻是極為漂亮,其規格更是驚人,8 歐姆輸出 1,500 瓦功率,阻抗減半功率倍增為 3,000 瓦,2 歐姆阻抗則高達 6,000 瓦,後級擴大機做到如此境界,還想怎麼超越?恐怕只有 Dan D'Agostino 可以自我超越了吧?

Relentless 技術下放

為了極致的 Relentless 後級,Dan D'Agostino 當然要設計配對的 Relentless 前級,這是他正在進行的研發案,不做到最好,絕不輕易上市,所以 2018 年 Relentless 發表至今三年了,還沒有看到 Relentless 前級的蹤跡,可是在 2019 年迎來了 Momentum HD 前級,取代原本的 Momentum 前級,外觀幾乎沒變,可是內部全面翻新。

其實,Momentum HD 前級與研發中的 Relentless 前級關係密切,Dan 早就動手設計並製作 Relentless 前級,過程中他試著將部分 Relentless 的元件,裝到原本的 Momentum 前級,發現動態對比與音樂層次感都有明顯提升,所以他決定把部分 Relentless 的元件,應用在 Momentum 前級,進化為新版本的 Momentum HD,而 HD 的意思,代表 High Dynamic 與 High Definition,也就是高動態與高傳真細節。


照顧忠實用家的升級方案

從 2013 年問世,到 2019 年進化為 Momentum HD,D'Agostino 的改款並不算快,而且,Momentum HD 問世同時,D'Agostino 推出升級服務,要價 7,500 美金,對一部 40,000 美金的前級來說,原廠提供的升級服務價格相當親民,而且,升級內容之大,幾乎所有線路板與變壓器都換掉了,只保留原本的機殼,可見 D'Agostino 對保障消費者音響投資這件事,不是口頭說重視,而是付諸實際行動,就算機器升級,也要提供優惠的升級方案。

Momentum HD 升級了哪些東西?左、右聲道音量控制板、左、右聲道獨立放大線路、直流穩壓供電、變壓器,外加藍牙遙控接收模組,所以,雖然 Momentum HD 的外觀看起來沒有什麼變化,實際上機器內部的所有線路都換新了。

內部線路全部翻新

在放大線路部分,Momentum HD 增加了分砌式差動 FET 輸入級,讓輸入阻抗高達 1 MΩ,其放大線路輸出電壓擺幅高達 40V,內部使用的變壓器則是與 Momentum M400 後級相同的特殊繞組,供電能量提升36%。音量控制部份維持光感應控制,音量控制的訊號路徑,只有一顆電阻對應,繼電器完全不在音樂路徑上。

Momentum HD 還多了兩段增益可選,分別是 +13 dB 與 +19 dB,如果遇上靈敏度較低的後級時,可以選擇高增益,強化前級對後級的驅動能力。切換兩段增益不需要拆機器,先將背板的電源關閉,按住 Standby 與 DAC 按鍵,然後再把主電源開關打開,看到中央錶頭燈號亮起,就設定為 +19 dB 增益,如果想切換為 +13 dB 呢?一樣先關閉背板電源開關,同時按住 Stabdby 與 Server 按鍵,重新打開電源,錶頭燈亮就換為 +13 dB 增益。


如果有機會試聽 Momentum HD 前級,漂亮的錶頭與大型音量控制旋鈕,絕對是看一眼就會印象深刻,轉動音量旋鈕的手感絕佳,簡直有欣賞陀飛輪三問錶的興奮感。Momentum HD 的音量控制範圍為 60 dB,在音量控制錶頭最常用的 10 點鐘到 2 點鐘方向,細分至 1 dB,如果用遙控器控制,每按一下就可增加或減少 1 dB。

(圖片取自D'Agostino原廠)

保留音色調整功能

在現代高電平前級設計當中,Momentum HD 保留了一項少見的設計,就是音色調整(tone control),Momentum HD 可以微調高頻與低頻量感,而其設計也與眾不同,傳統高低頻率的微調,可能會影響相位,可是 Momentum HD 只有調整小範圍的量感,高頻只在 7~8 kHz 微調,低頻則控制 50 ~ 60 Hz,面板上顯示的數字,代表 dB 值,也就是在上述頻率範圍內,增減若干 dB。

原廠建議,調整高低頻率時,不妨先設定不經過 Tone Control 模式,再調整高低音量感增減,然後再打開 Tone Control,其實您不這麼做也可以,可以邊聽邊調,原廠之所以如此建議,原因是 Momentum HD 前級是 DC 直接交連,訊號放大路徑中間沒有電容,如果邊聽邊調,可能在切換高低頻音量時,會聽見若干雜訊。


三項功能只能遙控操作

Momentum HD 背後多了一根天線,那是藍牙接收器,不過與音樂傳輸一點也沒關係,而是為了遙控器,傳統紅外線遙控器會有指向性與路徑遮蔽問題,換成藍牙,不用把遙控器對著機器,任何角度都可以遙控,而且 Momentum HD 採用獨特的圓形設計,精緻的做工讓人愛不釋手。

絕大部分的功能控制,都可以利用機器上面的按鍵操作,可是有三項功能,Momentum HD 只能用遙控器設定,這三項功能是靜音、相位反轉與左右聲道平衡,有在聽黑膠的朋友,可能會常使用靜音開關,換片時可以避開唱針落下的爆音,至於相位反轉,遇到反向錄音的音樂時,可以用得上,如果 Momentum HD 設定為反向時,錶頭燈號會從綠色變成紅色,我試聽時無意間按到遙控器上的 Phase 鍵,錶頭亮紅燈,害我以為機器故障了。


至於聲道左右平衡就要看聆聽空間而定,應該比較少用得到,不過這三項功能,只能用遙控器設定,不能在 Momentum HD 機器上面操作。另外,Momentum HD 大音量控制旋鈕中間的錶頭,泛著綠光甚為漂亮,可是如果在多聲道環境下,不希望額外的光源干擾,可以將 Momentum HD 設定為 Dark Mode,按住 Standby 按鍵幾秒鐘,就會進入 Dark Mode,面板所有燈號都會變暗,只有在調整的時候 LED 才會亮起,調整完畢後會自動關閉。


兩項擇善固執的設計

在輸入與輸出介面,Momentum HD 只有平衡輸入與平衡輸出,完全捨棄 RCA,這可以看得出 D'Agostino 的堅持,既然擴大機本身是雙單聲道全平衡設計,又何必屈就 RCA,當然要用平衡,假如需要連接 RCA,要加上轉接頭。

另一項堅持是純高電平前級,沒有加裝唱頭放大器,原廠認為唱頭放大因為放大倍率高,如果與前級擺在一起,比較容易產生干擾,既然選擇了這麼高等級的前級,搭配獨立的唱頭放大器當然是合理的選擇。

雖然 Momentum HD 的外觀幾乎沒有改變,可是經典的設計不就該是如此?這麼多年過去了,911 依然是 911,誰希望蛙眼變得不一樣?把放大線路與電源供應分離,避免供電線路噪訊干擾,是音響設計的金科玉律,不過能設計得像 Momentum HD 這麼漂亮,讓電源供應變成前級的底座,擺放機器時還加上尖錐腳釘隔離,機箱加上純銅散熱片,這些經典的工業設計元素,成就了 D'Agostino 自家品牌語彙。


讓 Alexia 2 遇強更強

這些年我聽過的 D'Agostino,主要是 Progression 系列,包括在代理商的聆聽室聽全套 Progression 搭配 Wilson Auudio XLF,還有在總編的音響實驗室報導,試聽 Progression Pre/Stereo 驅動 Wilson Audio Alexia 2,可是在 U-Audio 自家聆聽空間,享受全套 D'Agostino Momentum HD / M400,卻是嶄新的體驗,喇叭依然是 Alexia 2,但升級了 Acoustic Diode 腳釘,性能提升不少,加上全套 D'Agostino,當年買下 Alexia 2 可真是正確的決定,只要投資夠多的預算,Alexia 2 可以遇強更強。

為了這次試聽 Momentum HD,代理商大手筆出借完整系統,數位訊源出動了Emm Labs TX2 SACD/CD 轉盤/DA2 V2 數類轉換器,而且搬來了全套 Transparent 線材,包括 Reference 喇叭線、XL G6 訊號線、XL 電源線,還搭配 HRS RXR 音響架,光是運送器材就是大工程,更不用說要花時間安裝了,而這也讓我聽見 Alexia 2 更上層樓的實力。


直透音樂底蘊的真實與美感

強化供電、提升放大線路電壓擺幅、DC 直接交連加上光感應音量控制,都是 D'Agostino 多年累積的音響設計功力凝聚,可是 Momentum HD 的好還是聲音表現,那是直透音樂底蘊的真實與美感,既真又美,拉近聆聽者與音樂家的距離,不僅聽見音樂細緻的紋理,同時展現龐大的動態對比,那種音樂聆聽的沈浸感,可以讓人專注在音樂上面,品味每一張錄音的美感。

先從簡單的器樂講起,我想舉鄭京和的「巴哈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為例,聽 BWV 1001 的慢板,Momentum HD 凝聚出溫暖厚實的小提琴形體,3D 立體的描繪漂亮,對於一部頂級前級來說,這是基本的表現,可是這張唱片我已經相當熟悉了,用 Momentum HD 搭配 M400 來聽,還是聽見許多過去沒有注意到的細節,像是運弓變化的轉折,還有長音收尾消逝的尾韻,錄音拉奏時的細微呼吸變化,伴隨著音符的流轉,彷彿可以看見小提琴家專注拉奏的表情,指尖的揉弦與弓毛的摩擦,控制著音色細膩的變化,單一把小提琴獨奏就足以讓人聽得入迷。

弦樂四重奏就像在面前

把音樂規模擴大一些,聽阿班貝爾格演奏的「貝多芬第十六號弦樂四重奏」,第四樂章是愉悅的快板,但是在快板之前有一段相互拉扯掙扎的慢板,大提琴拉奏和緩低沉的聲響,小提琴與中提琴拉奏旋律,然後高低聲部互相對抗,直到大提琴附和了小提琴與中提琴,拉奏相同的音符,然後進入明亮愉悅的快板主題,Momentum HD 輕鬆地把這段音樂的表情,鮮活地呈現。

此時 Alexia 2 的喇叭形體,完全消逝在空間當中,喇叭後方凝聚出四重奏鮮明的音像,大提琴低沉有韌性,小提琴明亮有光澤,中提琴略帶鼻音的在中央靠右位置,進入快板之後,四件樂器聲部交織,但依然可以聽出四件樂器的相對位置,彷彿眼前出現弦樂四重奏的樣貌。

室內樂根本就難不倒 Momentum HD,可是聽簡單的器樂配置,考驗的是 Momentum HD 重現樂器質感的能力,全套 Momentum HD / M400 有著鮮明的音像刻畫,對比 U-Audio 現役的 EAR 868P 前級與 509 II 後級,Momentum HD 的音樂畫面呈現,更為鮮明,對比更高,細節也更多,畢竟是高了一個等級的器材,這是超跑等級的前後級,好像加速只快了零點幾秒,可是性能展現就是不一樣。

魯賓斯坦指尖的力度變化真豐富

我還想舉魯賓斯坦演奏的「蕭邦第二號鋼琴協奏曲」第二樂章,這是浪漫至極的鋼琴協奏曲,我選的是 Living Stereo 的 SACD 版本,Momentum HD 有著極低的背景噪訊,即便耳朵貼近 Alexia 2,也幾乎聽不到嘶聲雜音,可是這卻讓老類比母帶轉數位的母帶底噪,聽得更為清楚,呈現出錄音的年代感。

這是我非常喜愛的 SACD,聽得滾瓜爛熟,可是用 Momentum HD 搭配 M400,還是聽見了許多新意,慢板樂章從弦樂群與木管群的對話展開,弦樂停在長音,引出鋼琴獨奏,魯賓斯坦起手式的幾個音符,力度細膩的變化,我過去都沒有特別注意,只期待著第一主題浪漫的旋律,可是 Momentum HD 把鋼琴家指尖的力度變化,極為清楚地呈現,蕭邦那種既期待又猶豫的音樂表情,透過魯賓斯坦指尖流洩。

進入慢板主題之後,鋼琴音符流轉的情感變化,Momentum HD 漂亮的地方依然是力度的呈現,鋼琴音符的力道強弱,是鋼琴家練一輩子去控制,用來表達音樂豐富的情緒,而 Momentum HD 對力度刻畫的細膩,強弱對比的豐富階調層次,讓我豎起耳朵,專注聆聽,感受每一分音樂細節,想像著魯賓斯坦演奏時的表情。

想爆棚?隨時候教

來點猛爆的音樂吧,聽 Marcus Miller 的「Silver Rain」,第一軌的「Intro Duction」就是猛爆的 Funky 彈奏,Momentum HD 把快速的電貝斯拍打的音符,用飽滿且分明的顆粒呈現,拍打時重量感豐厚,勾彈時爽脆,電子合成器襯底伴奏,我知道,這類猛爆的電貝斯錄音,比較像是考驗 M400 後級的驅動力,可是 Momentum HD 既飽滿又通透的電貝斯,不僅可以催出爆棚的 Funky Bass,躍動的節奏感更是爽度十足。

試試發燒片,Momentum HD 更是隨時候教,聽 Chris Jones 的「No Sanctuary Here」,老虎魚的錄音飽滿又渾厚的低頻,Momentum HD 撐開龐大的音場,低頻厚實強勁,每一個電貝斯彈奏的點,都像捲起千堆雪那般,撲面而來,而 M400 後級優秀的控制力,讓低頻顆粒飽滿又強勁,扎實有力。

這張唱片本來錄音就是發燒取向,要擠出低頻不難,可是要把低頻的力道、電貝斯的聲線、彈性表現得好,才會讓音樂聽起來鮮活有力,還有,木吉他加了不少迴音的效果,空間感深遠,而 Chris Jones 的歌聲則距離較近,凝聚在中央,和聲則用反向聲響,拉出錄音的空間感,這些都是唱片製作時加進去的發燒元素,讓錄音既親暱又開闊,在 Momentum HD 上面聽,每一處錄音細節的呈現都清清楚楚。

馬勒是終極考驗

最後,我想用伯恩斯坦指揮紐約愛樂的「馬勒第二號交響曲」來總結,或許您會問,為什麼音響評論喜歡挑馬勒來試音響?因為難啊!馬勒的交響樂團編制都非常龐大,少則百人,多可達千人(第八號交響曲),就以「復活」來說,管弦樂團加上男女混聲合唱團,就將近 180 人站在舞台上,樂團火力全開的時候,那可是千軍萬馬奔騰之勢,可是也因為樂團編制夠大,可以撐開最大的聲響音量,如果再用少量的器樂或人聲對比,那動態範圍就變得非常大了,要知道,動態範圍講的不是音量大小,而是最大聲與最小聲的對比,馬勒可說是古典音樂作曲家當中,動態對比最大者,當然選它來考驗音響。

像是第四樂章的「O Roslein Rot」,交給女中音獨唱,弦樂群輕輕襯底,中間加入銅管群,再回到女中音獨唱,一百多人的樂團,只剩下幾個人演奏,音量怎麼會大?可是進入第五樂章,卻是毀天滅地的末日景象,樂團火力全開,這小聲與大聲的對比,可說是天差地遠,絕對是音響動態範圍的考驗,如果第四樂章聽得清楚,進入第五樂章,龐大的聲響襲來卻吵雜失真,動態範圍夠不夠大,馬上見真章。

因為搭配 M400 後級,我知道抓得住 Alexia 2,可是 Momentum HD 在唱第四樂章時,女中音的歌聲溫柔凝聚,號角從音場深處竄出,這是寧靜的樂章,女中音唱出懇切的期盼,踏上往天堂之路,中間穿插著第一小提琴獨奏,那是半路勸退的小天使,Momentum HD 將一把小提琴搖曳身姿的模樣,與女高音熱切的歌聲,清晰又通透的呈現,女中音嗓音飽滿有肉,獨奏小提琴相互應和,背後還有豎琴彈單音,第四樂章寧靜地收尾。

精彩的來了!第五樂章猛爆的樂團齊奏,從低音大提琴與大提琴刮起旋風,定音鼓與鐃鈸猛力敲擊,銅管群嘹亮地吹奏,忽然又收斂下來,銅管在音場深處浮現天堂的主題,Momentum HD 因為撐得開寬闊的音場,當樂團巨響轟然而來,力道猛卻不會紊亂,樂團音量收斂下來,Momentum HD 把聲部的層次感,帶出清晰的樣貌,我知道,這裡講的都是音樂,可是 Momentum HD 表現強與弱的對比,可說是極其真實,我開的音量就像是坐在音樂廳前幾排的大小,樂團強奏時,Momentum HD 呈現具有魄力的管弦樂團氣勢,而在弱奏時,音場的深度與 3D 刻畫感,讓人見樹又見林。

高度權威感的動態對比

幾天的相處,我只能說 Momentum HD 確實是一部了不起的前級,能做到靜如處子、動如脫兔,音場背景極為寧靜,加上高度權威感的動態對比,細膩呈現錄音當中的力度變化,能聽見這些音樂的細節,可以讓我們與音樂家的距離更近,而我這次光是聽 Momentum HD 就已經五體投地,佩服至極了,可是,Momentum HD 只是部分 Relentless 前級移植, 之後還有更高階的 Relentless 前級,真不敢想像 Relentless 前級能進步到什麼樣的境界?或許,要超越 D'Agostino,只有 D'Agostino 自己做得到吧?


器材規格

D'Agostino Momentum HD
型式:前級擴大機
類比輸入:XLR x 6
類比輸出:XLR x 2
總諧波失真:0.006%(20 Hz~ 20 kHz)
頻率響應:0.1 Hz ~ 1 MHz(-1.0dB )/20 Hz~ 20 kHz(+/- 0 dB)
最大輸出:13 Vrms/ 19 Vrms
訊噪比:-105 dB
尺寸: 108 x 450 x 300 mm(H x W x D)
重量:45 kg(含電源供應)
參考售價:NT$1,450,000元

進口代理商:和申達
電話:02-2776-0905
網址:http://www.audiosummit.com.tw/

繽紛幻彩的星際想像–Duevel Galaxy 無指向性落地喇叭
德國的 Duevel,是 360 度無指向發聲喇叭的傳道者,多年來他們始終致力於此。Duevel 的喇叭,透過自家開發的「全指向性擴散器」(Omni-Directional Reflector),達到讓單體的聲音得以朝向 360 度方向擴散出去。因為是「360 度全指向」,換言... 《 全文


更多專題: 一個月    三個月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