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郭漢丞,攝影/郭漢丞 2014/10/30發表,已被閱讀134,726
採訪Gryphon的行程第一天算輕鬆,在Aarhus休息一下午,晚上與Flemming、Valdemar用餐,第二天的行程就緊湊了,早上參觀Gryphon在2013年新落成的總部,然後是協力工廠,回到Aarhus已經近傍晚了。在晚餐之前,我們有一段空檔時間,趁這時候抓著Flemming談談 Gryphon的設計哲學,這麼一聊就是兩個小時,Flemming在Hi End音響設計的經驗與理念,彷彿就像活寶藏一般,怎麼樣也挖掘不完。由於Gryphon發跡從擴大機開始,我們先來了解Flemming對擴大機的設計有著什麼想法。

2014年5月最新誕生的Antileon EVO後級,大量引用旗艦後級Mephisto的技術。

聊起Gryphon的設計,Flemming的話匣子就打開了,一連聊了將近兩個小時。
Flemming讀的是美術,談起Gryphon的產品設計,百分之百由Flemming親力親為的部分,就是Gryphon的工業設計,所有的外觀都是出自Flemming之手。他說:「從1985年開始的Gryphon器材,一直到現在2014年,雖然器材之間長相有些不同,但是一看就知道那是Gryphon的產品,我為器材的外觀加入了專屬於Gryphon的設計元素。」

除了外觀之外,那麼電路設計呢?Flemming自己讀的是藝術、繪畫,他喜歡音樂,所以心目中有自己對聲音重播的期待。Flemming說:「我不在乎機器怎麼工作,只要機器能夠『做好它的工作』。」從一個愛樂者、發燒友開始,Flemming表示自己也和一般發燒友一樣,會更換電容、電阻,或是換不一樣的線,看看能不能讓聲音好,可是Flemming自己並不懂得怎麼設計線路。

那麼Gryphon的電路設計怎麼來?答案是專業集結。Flemming說丹麥是很小的國家,他們很早就知道要靠創意來生存,幸運的是,在丹麥有許多專業人才,Flemming的任務就是集合這些專業的人才,讓電子設計工程師依據Flemming設定的方向,設計出實際的線路。Flemming表示,這樣反而更好,因為他不是電路設計出身,所以不會有「先入為主」的想法,不會落入專業的傲慢。譬如1985年的時候,他想設計唱頭放大器,那個模組要做到4MHz的頻寬,還要雙差動、無負回授線路,一般專業的電路工程師如果從電路設計的想法出發,一定會說不可能,可是Flemming並不會從電子專業的角度思考,所以可以發揮創意,不落入電子設計的既有框架。所以,就算電子工程師說不可能,Flemming還是要他們「把不可能變成可能」。

所有Gryphon的器材外觀設計,全部出自學藝術的Flemming之手。

以Flemming為中心,Gryphon發展出一套獨特的設計邏輯。Flemming表示,有一些品牌設計器材,他們會先把器材的外觀做好,弄得漂漂亮亮的,然後把設計好的外觀拿給電路工程師看,請他們「按照既定的機箱尺寸製作擴大機」,這麼一來,電路工程師就必須有許多妥協,譬如縮小電源供應的尺寸,或者用更小的電子元件,Flemming說這樣很難設計出好聲音,那根本是削足適履的設計方法。

這是Gryphon的海報,代表Gryphon會隨波逐流,做市場上想要的產品,而是堅持Gryphon自己的邏輯,做出與眾不同的優質器材。
那Gryphon的邏輯呢?Flemming說Gryphon的思考邏輯是先決定設計擴大機需要什麼樣的「元素」,從一開始就必須要圍繞著這些必要的元素思考,作為設計的基礎。譬如1985年那一部唱頭放大器,Flemming認為雙單聲道(Dual Mono)是聲道分離度提升的「必要元素」,而要把雙單聲道做到最好,一定要獨立供電,再來,唱頭放大器用的是純A類放大線路,所以一定會發熱,機箱必須保留足夠的空間來散熱。這些都是基本的「必要元素」,為了要滿足這些必要的設計元素,後續的電源、機箱、擺設等等,全部都要配合。

再來,Flemming對於「音樂重播」有著自己的想法。Flemming自己喜歡音樂,經常接觸現場音樂,他說:「Gryphon的器材想要做到的目標是表現真實的現場音樂。」他強調:「是聽起來真實,而不是聽起來舒服。」(Sounds real, not sounds nice.)這是非常關鍵的思考起點,Flemming說有些器材聽起來很舒服,感覺也不錯,但那不是Gryphon所要的聲音,他想做的器材一定是讓音樂重播有「真實感」。

這是關鍵的思考起點,Gryphon不做「好聽」的器材,而是要做「有真實感」的音響器材!接著Flemming說:「決定了『真實』這個方向,我們就有評估器材性能走向的依據。」他說,如果想要讓音響發出聽起來真實的音樂,那就要賦予器材優秀的暫態反應(dynamic),同時為了應付各種音樂場面,器材必須具備足夠的餘裕度(headroom),而真實的音樂自然有真實的場景,所以器材必須能重現優秀的音場(Sound Stage)。好,以上所說的條件,都是為了「真實音樂重播」而服務,對於Flemming而言,上述條件都是設計電路所要滿足的關鍵,但是好聽(Sounds nice)並不在Gryphon的設計目標當中,或者優先順序排在很後面,Flemming說:「音樂聽起來舒服好聽,和聽起來是不是真實,兩者之間沒有太大關係。或許有些人喜歡聽起來舒服的音響,可是那不是Gryphon設計的目標,我們追求的是『真實感』。」

組裝中的Colosseum後級,您可以看到塞滿機箱的電子元件。

為了達到真實的音樂重播,Gryphon設定了許多設計擴大機的基本原則,而Flemming說,這麼多年來Gryphon擴大機的設計基本架構,就和1985年第一部唱頭放大器一模一樣。哪些基本的方法(topology)維持一樣?包括了:

■ Class A放大線路
■ 超寬闊的頻率響應
■ DC直接交連
■ 無負回授

Flemming說,這些基本方法聽起來很簡單,可是卻非常不容易堅持做到好。譬如電路板的設計,要如何佈線、如何接地、如何隔離、如何避振......這些都是細微末節,可是每一個細節都是為了扣緊基本的設計方法,從根本做到最好。

此外,在擴大機的音樂訊號路徑上,Gryphon完全不使用OP AMP,全部都是用晶體砌出差動放大線路,這也是他們對線路設計的堅持之一。Flemming表示,用OP AMP設計更簡單,但不容易好聽,自己砌出晶體差動線路,比OP AMP更容易搭配出好聲。此外,Gryphon不使用OP AMP的另一個原因,就是頻寬表現不如差動放大線路,您看,這不是又扣緊基本設計原則:超寬闊的頻率響應了嗎?

要做純A類大功率後級,Gryphon選擇的是Bipolar功率晶體,整排滿滿地貼在散熱片上。

從Flemming所說的基本原則,我們來看看2014年5月最新誕生的Antileon EVO後級。從型號名稱,我們可以了解,這是Antileon的最新版本,在Gryphon將近三十年的歷史當中,EVO是Antileon的第三個版本,您就知道Gryphon對於改版這件事情有多麼謹慎。第一代Antileon誕生於1995年,分為立體聲與單聲道兩個版本,純A類100瓦輸出功率,樹立了Gryphon擴大機「無堅不摧」的優質形象,到了2001年Antileon首度改款,稱為Antileon Signature,一樣是立體聲與單聲道兩個版本,不過功率提升為150瓦。到了2014年,中間相隔十四個年頭,我們才看到第三個版本Antileon EVO,同樣是立體聲與單聲道兩個版本,其中立體聲版本輸出功率為每聲道150瓦,而單聲道版本則提升為175瓦。如果我們從1995年算起,Antileon的歷史已經將近二十年,Gryphon的「基本原則」從來沒有改變,全部是純A類、全差動放大。

為什麼Antileon Evo選在這個時候改款?之前的Antileon Signature連續賣了十四年,還是賣得很好,為什麼要改?答案是新旗艦Mephisto。

Flemming花了許多時間與努力,設計出重達108公斤的Mephisto後級,可是這套單聲道後級,參考售價84,000歐元,這還不包括各個市場的關稅和加值稅,是完全不計成本,追求完美的後級。現在,Mephisto研發已經完成,Flemming準備把在設計Mephisto學到的知識與經驗,投入Antileon EVO的改良計畫當中,所以,因果關係搞清楚了,Gryphon並不是「為了改款而改款」,EVO之所以誕生,是因為Mephisto的研究衍生出來的技術突破,回頭再來把Antileon做得更好、更精緻。

與過去的Antileon一樣,EVO仍然有兩個版本,一個是立體聲,一個是單聲道,立體聲版本純A類放大每聲道輸出150瓦,因為是純A類,所以機箱必須做得這麼大,因為純A類,所以Gryphon裝入了40個bipolar功率晶體,加上670,000uF大容量電容,完全是大電流設計。輸入級與電壓放大級走全平衡線路,而且輸入級使用了Gryphon新開發的超高速J-FET(您看到Mephisto的影子了),並使用DC直接交連,平直的頻率響應一路拉高到350kHz。您看,Antileon EVO的設計,真的和1985年的唱頭放大器的「基本架構」一樣,只是「巨大化」了!

重量級的機箱,不靠機器輔具,恐怕很難組裝。

還有,Antiloen EVO的單聲道版本,Gryphon的設計也有與眾不同之處。一般立體聲後級變成單聲道,大多採用橋接方式,這樣最簡單,用家也可以先買立體聲版本,之後再買一部立體聲版本,然後改為橋接設定,這樣就能達到功率倍增,還可漸進升級。可是Gryphon不這麼做,因為橋接之後,功率理論上可以增加四倍,可是電路本身的噪訊也會跟著增加四倍,這對聲音會有負面影響,Gryphon的做法是並連,這樣功率增加的效果會比較少,但是失真與輸出阻抗都可以減半,同時讓阻尼因數倍增,電流輸出能力也倍增,因此Antileon EVO單聲道後級就算遇到喇叭工作阻抗調到1歐姆時,可以有加倍的電流與阻尼因數,穩穩地控制著喇叭單體的運動。

旗艦Mephisto後級的內部,壯觀吧!

堅持純粹的Class A放大,真的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Flemming說Class A放大線路隨時處於工作狀態,所以比較耗電,以前這不是麻煩事,可是現在愈來越多人鼓吹環保意識,認為Class A放大線路根本是浪費電的設計,歐盟許多法規也限制Class A擴大機。Flemming認為這些爭辯根本不了解聽音樂的時候,擴大機究竟怎麼工作,雖然Class A隨時都在工作,可是一般聽音樂的時候,後級實際上多半維持在10~20瓦之間,偶而遇到爆棚樂段時,功率會跳到100瓦上下,但那是很短的時間。Flemming究竟在解釋什麼?他是說Class A雖然耗電,但是實際工作的時候並沒有規格上所顯示那麼地耗電,這好像我們使用電熱器,標示1500瓦,可是我們不一定會開到最大,可能只用300瓦,對應到擴大機來思考,Gryphon的純A類擴大機可能標示150瓦,可是播放音樂工作的時候,絕大多數時間只消耗10~20瓦。

但是純A類還是肩負著耗電的原罪,Flemming因此設計了Green Bias這項技術。什麼是Green Bias,加上去之後Class A就不耗電了嗎?當然不是,但是偏壓(Bias)的設定點,決定Class A放大有多耗電,Flemming說,有些擴大機標榜Class A與Class AB混合,輸出功率低的時候使用Class A,但是輸出功率提高到某一個程度,擴大機就會自動切換到Class AB,但是Flemming說沒有任何擴大機可以在接收到音樂訊號之前,「提前」知道音樂的動態提升了,所以,如果要「偵測」音樂的動態,隨時切換Class A與Class AB,就必須有一定的時間來「偵測」,這樣就會產生時間的延遲,相位誤差就出現了。可是,人耳對於時間相位的敏感度非常的高,只要擴大機有一點點的延遲,音樂馬上聽起來不那麼真實。

那Green Bias怎麼做?一樣維持Class A,但是Gryphon的做法是調整偏壓的工作點,偏壓調低一些,線路就比較不耗電一些,反之,偏壓調高,Class A就比較耗電。這樣一來就不需要在聲音訊號路徑上,增加「偵測」的額外線路,加上偏壓調整的線路,完全不在聲音訊號路徑上,所以完全不干擾音樂訊號的放大。

所以說Green Bias只是「調整偏壓工作點」而已嗎?沒這麼簡單,Flemming說電子元件在特定的溫度下,會達到最好的工作狀態,所以Green Bias不僅是設定偏壓工作點,他們還要找到最適合電子元件與線路工作的溫度,依據這些參數,決定工作偏壓點可以降低多少,這樣才能讓Class A變得省電一些,但卻不影響聲音的表現。

散熱片不僅要表面積大,同時要有足夠的質量,才能維持機器穩定的工作溫度。

堅持Class A還有什麼難題?我們看看現役的Antileon EVO、Colosseum、Mephisto,哪一部不是又龐大又厚重?沒錯,很多重量來自散熱片,Flemming說後級散熱的道理很簡單,就是靠散熱片的面積,可是Gryphon不僅有足夠的面積,還有非常高的質量,簡單講,Gryphon的散熱片不是只有大面積,本身的體積也很大,這樣才能維持溫度一致。因為Class A放大線路,不管沒有在播放音樂,隨時都在工作,就算不播放音樂,一樣會散發熱能,可是當我們開始播音樂,線路更熱,這時候散熱片會持續工作,但是散熱片如果本身質量不夠,根本來不及降溫,散熱效率就會降低。

所以,Gryphon不光是設計大面積的散熱片,同時加大散熱片的質量,用夠大的面積與夠多的質量,才能有足夠的效能來維持一致的工作溫度。可是為什麼要維持一致的工作溫度?Flemming已經講過了,電子元件在特定的溫度下工作,才能維持最好的效能與表現,Gryphon花費許多時間測試,尋找放大線路最佳工作溫度點,這只是「答案之一」,他們還需要讓機器維持在「適當的工作溫度」,這樣才能維持好聲音的一致性,才不會大功率催下去,工作溫度飆高,結果電路卻軟腳。

從1985年到2014年,Gryphon真的是「吾道一以貫之」,純A類、無負回授、雙單聲道、差動放大、DC直交、追求超寬闊的頻率響應。Flemming追求的是音樂重播的「真實」,而這些Gryphon遵守的「設計原則」,都是為了追求音樂的真實感而來。如果您希望尋找「好聽」的擴大機,抱歉,那不是Flemming設計擴大機的思考前提,他追求的是真實,這件事情他堅持三十年了,還會繼續堅持下去,喜不喜歡Gryphon這種追求真實的聲音個性?就看您怎麼看待音響這件事情了。

廠商資訊

進口代理商:亞柏利
電話:(02) 2776-5838
網址:www.artistworld.com.tw

繽紛幻彩的星際想像–Duevel Galaxy 無指向性落地喇叭
德國的 Duevel,是 360 度無指向發聲喇叭的傳道者,多年來他們始終致力於此。Duevel 的喇叭,透過自家開發的「全指向性擴散器」(Omni-Directional Reflector),達到讓單體的聲音得以朝向 360 度方向擴散出去。因為是「360 度全指向」,換言... 《 全文


更多專題: 一個月    三個月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