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響文藝復興的實踐者–義大利Unison Research與Opera
2008/10/15,記者/郭漢丞,點閱
75,416
次
把真空管擴大機當作擴大機的瑰寶,製作出充滿藝術氣息的器材。或許創始者Giovanni M. Sacchetti只是因為喜歡真空管,投身管機設計與製作,但Unison Research的設計風格,至今不曉得引起多少人競相模仿,宛如掀起一股原木裝飾管機的文藝復興。
http://3c.u-car.com.tw/detail.asp?articleid=109&typeid=5
Nottingham原廠巡禮(一)–堅持Pure Analogue的信仰
2008/10/13,記者/郭漢丞,點閱
37,102
次
故事要從四十年前開始說起,本著對音樂的熱愛,Tom Fletcher創辦了Nottingham Analogue Studio(NAS),開啟了類比唱盤的探索之路,在自家車庫當中,打造出Nottingham唱盤。創業四十多年以來,Nottingham見證了類比唱盤的興衰...
http://3c.u-car.com.tw/detail.asp?articleid=110&typeid=5
重現音樂廳的氛圍–日本Fine N&F唱片錄音家福井末憲
2008/10/13,記者/郭漢丞,點閱
25,285
次
日本Fine N&F的福井末憲名片上的職稱是「錄音家」(Sound Artist/Balance Engineer),而不是一般我們常見的錄音工程師(recording engineer)。顯然,對福井先生而言,錄音的本質是藝術。
http://3c.u-car.com.tw/detail.asp?articleid=102&typeid=5
極簡派的大內高手–美國Pass labs(一)
2008/10/07,記者/郭漢丞,點閱
66,916
次
「簡單就是美」在Hi End音響的世界,一直是金科玉律,但是真正能把這項原則發揮的淋漓盡致的,卻屈指可數。Nelson Pass在音響設計圈子裡,一直是公認具有獨到見解的設計者,他之所以受到音響業界與音響迷的尊敬。
http://3c.u-car.com.tw/detail.asp?articleid=104&typeid=5
研發只為聲音 不為行銷–專訪Dynaudio總裁Wilfried Ehrenholz
2008/10/06,記者/郭漢丞,點閱
31,400
次
Wilfried Ehrenholz表示,Dynaudio過去十年來以20%~30%年複合成長率快速擴張,現在已經是450人的公司了,這也讓他的「總裁」工作更顯繁重。Wilfried也說,多年來Dynaudio堅持百分之百在丹麥生產的原則,從未改變。
http://3c.u-car.com.tw/detail.asp?articleid=107&typeid=5
Audio Research原廠專訪(聆聽篇)–永無止境追求High Definition
2008/10/01,記者/郭漢丞,點閱
39,819
次
對ARC而言,High Definition不僅代表高解析,同時代表完全表現音樂當中的所有細微變化,從樂器質地、動態對比、均衡頻段,更重要的是,High Definition代表著音樂的鮮活感、音樂的神髓。
http://3c.u-car.com.tw/detail.asp?articleid=101&typeid=5
Audio Research原廠專訪(三)–嚴酷的真空管試煉
2008/10/01,記者/郭漢丞,點閱
66,003
次
在Audio Research會先讓真空管連續工作48小時,並不是真空管需要48小時才會穩定工作,而是藉由長時間連續工作,淘汰掉耐不住48小時操練的真空管,而這時候真空管也一定已經到達穩定的工作狀態。
http://3c.u-car.com.tw/detail.asp?articleid=100&typeid=5
Audio Research原廠專訪(二)–實地走訪ARC工廠
2008/10/01,記者/郭漢丞,點閱
32,366
次
Audio Research的規模,外觀是典型的美式工廠,佔地廣大的廠房面積約50,000平方英尺。在Audio Research將近38年的歷史當中,只有搬過一次家,原本的工廠離現址不遠,是Audio Research的公司資產,面積比現址大一些...
http://3c.u-car.com.tw/detail.asp?articleid=99&typeid=5
Audio Research原廠專訪(一)–現代與古典並存的水邊城市
2008/10/01,記者/郭漢丞,點閱
30,042
次
在Hi End音響界如果能夠屹立三十八年,並且持續維持高度的發展活力,其中必定具有成功的要素。從1970年創立至今,Audio Research在創辦人William Z. Johnson帶領下,始終堅持「High Definition」的設計目標...
http://3c.u-car.com.tw/detail.asp?articleid=98&typeid=5
金銀合金答客問–藏在Siltech裡面的秘密
2008/09/25,記者/Siltech / U-Audio編譯,點閱
66,830
次
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發現其他的材料在性能上媲美金銀合金。Siltech的金銀合金冶煉技術與品質是無可匹敵的;其音質在全頻段都具備更好的音質表現。最有意思的是,隨著使用時間的增加,Siltech金銀合金線材的性能會漸入佳境,而銅線則是每況愈下。
http://3c.u-car.com.tw/detail.asp?articleid=97&typeid=5
Siltech原廠專訪(二)–純淨音樂傳導的Siltech
2008/09/17,記者/郭漢丞,點閱
42,544
次
參觀工廠行程結束後,我和Edwin另外安排了專訪,除了導體、絞繞與屏蔽之外,我請教Edwin線材好聲的關鍵在哪裡?Edwin說音樂本身會說話,而線材的任務就是負責沒有噪訊、沒有扭曲的訊號傳導,為了達到此一目標,設計者要想辦法把線材做得平衡。
http://3c.u-car.com.tw/detail.asp?articleid=91&typeid=5
音響端子越來越有時尚感–專訪Oyaide總裁村山智
2008/09/16,記者/郭漢丞,點閱
49,369
次
與Oyaide總裁村山智已經第二次見面了,年輕的村山總裁談起產品與Oyaide專注在製作品質的理念時,流露十足的熱情,而Oyaide在短時間內成為DIY玩家與發燒友的新寵,一方面是音寶公司大力宣傳推廣,另一方面則是Oyaide堅持最高品質的內涵。
http://3c.u-car.com.tw/detail.asp?articleid=95&typeid=5
Siltech原廠專訪(一)–1000度的熱情淬練金與銀
2008/09/12,記者/郭漢丞,點閱
46,923
次
Siltech的公司名稱,就是銀(Silver)與科技(Technology)兩個字結合起來,顧名思義,公司一開始是打著純銀做為招牌。1983年開始研究銀作為導體的效果,並在1984年正式以Siltech對外營業,不過目前的經營者Edwin並不是創始成員之一...
http://3c.u-car.com.tw/detail.asp?articleid=82&typeid=5
無間道的弦外之音–專訪Audio Space負責人劉振華
2008/09/10,記者/林治宇,點閱
66,309
次
在眾多中國真空管音響品牌中,Audio Space算是扮演先驅者的角色,起步時間早,也影響不少後繼者。這次圓山音響展,Audio Space的負責人也是創始者劉振華先生也來到現場,讓我們有機會請他談談Audio Space成功的原因。
http://3c.u-car.com.tw/detail.asp?articleid=96&typeid=5
將喇叭設計的技術推向顛峰–GamuT總裁Lars Goller談Superior 9
2008/09/09,記者/郭漢丞,點閱
30,268
次
「我試圖將喇叭的設計推向極限,看看GamuT能做到什麼樣的地步!」Lars Goller如此說道:「研發計畫從2005年開始,2006年才把初稿完成,2007年我們才把試做原型做出來測試。」歷經三年,Superior 9終於問世。
http://3c.u-car.com.tw/detail.asp?articleid=94&typeid=5
出自音響迷為音響迷所設計的器材–專訪Cyrus經理Rob Lawley
2008/09/08,記者/郭漢丞,點閱
32,407
次
Rob說他們在Cyrus內部有一個講法,就是「由音響迷為音響迷所設計的音響器材」,意思是說Cyrus公司上上下下都是音響迷,所以他們在推出產品時,不僅會考慮聲音夠不夠好,同時也關切價格夠不夠好,是追求高C/P值的音響產品。
http://3c.u-car.com.tw/detail.asp?articleid=93&typeid=5
在有限尺寸中創造最大可能–專訪Elac行銷總裁Oliver John
2008/09/05,記者/郭漢丞,點閱
30,540
次
「小尺寸的最大表現」一直是Elac的設計原則,Oliver說他們試著把技術推向極致,用更小的尺寸重現最驚人的音樂規模,Microstar 2010迷你超低音與Starlet喇叭便是最新的成果。Oliver強調這是技術的極致,而不是價格的極致。
http://3c.u-car.com.tw/detail.asp?articleid=92&typeid=5
PMC專題報導(四)–慢工出細活的工藝哲學
2008/09/04,記者/郭漢丞,點閱
54,682
次
PMC的電子部門還包括分音器的製作,在專業鑑聽喇叭的領域中,基本原則大多採用多階分音,以陡峭的滾降曲線,獲得準確的頻段銜接。所以IB1、IB2、MB2與BB5都採用最高階的24dB滾降,而GB1、DB1+、TB2+、FB1+則採用12dB滾降。
http://3c.u-car.com.tw/detail.asp?articleid=85&typeid=5
自信揮灑咆勃樂–專訪日本天才女爵 矢野沙織
2008/09/01,記者/林治宇,攝影/蔡承融,點閱
37,100
次
以台灣的算法,1986年出生的女孩可以用「7年級中段班美眉」來形容,意思就是花樣年華的青春少女,豐富的人生才即將要展開,殊不知今年才23歲、外型亮眼的矢野沙織早已熟捻駕馭Bebop,在人才濟濟的日本爵士樂壇佔有一席之地。
http://3c.u-car.com.tw/detail.asp?articleid=90&typeid=5
紐西蘭音響美學的代表–專訪Plinius國際行銷經理Pedro Lorenzo
2008/08/29,記者/郭漢丞,點閱
25,862
次
紐西蘭Plinius回到台灣了!久違的Plinius即將以獨一無二的紐西蘭音響美學,征服台灣的發燒友。在原廠行銷經理Pedro Lorenzo的專訪當中,細說從頭讓我們瞭解Plinius的嶄新內含,無論在品牌認知度、產品內容、工業設計等等,Plinius有長足的進步。
http://3c.u-car.com.tw/detail.asp?articleid=89&typeid=5
上一頁
[上10頁]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下10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