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時費工 嚴選天然材料–日本Acoustic Revive原廠專訪(三)
2009/08/07,記者/郭漢丞,點閱
46,521
次
從成田機場到群馬縣,路程大約180公里,途中先經過東京,然後到達Acoustic Revive所在地伊勢崎,繁華的東京與樸實寧靜的伊勢崎,形成強烈的對比,或許,要在這麼安靜的鄉下地方,才能誕生如Acoustic Revive這般安靜的音響產品。
http://3c.u-car.com.tw/detail.asp?articleid=170&typeid=5
大發燒友做調音設計–日本Acoustic Revive原廠專訪(二)
2009/08/03,記者/郭漢丞,點閱
51,917
次
把瀕臨倒閉的關口機械,轉型成為音響調音道具專門廠商,石黑謙用發燒友追根究底的精神,設計出各種調音零配件,讓Acoustic Revive在國際舞台上發光發熱。究竟石黑謙有多發燒?造訪石黑謙的聆聽室,確實讓人大開眼界。
http://3c.u-car.com.tw/detail.asp?articleid=168&typeid=5
錄音非僅技術 更是藝術–訪北京央視錄音師李小沛
2009/08/03,記者/郭漢丞,點閱
28,711
次
前往北京採訪瑞鳴唱片,製作人葉雲川安排了一行人參訪錄音過程,而錄音場地的掌舵人,就是北京中央電視台的錄音師李小沛。李小沛點出:「錄音不僅是技術,更是藝術,當中有音樂美學的審美觀存在著。」成一家之言的關鍵也就在此。
http://3c.u-car.com.tw/detail.asp?articleid=166&typeid=5
孟慶華談粉墨是夢–中國戲曲的傳承與創新
2009/07/31,記者/郭漢丞,點閱
24,159
次
在「粉墨是夢」與「粉墨是夢II」當中,作曲家孟慶華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為傳統中國戲曲注入了新的風貌,但內涵依舊是純粹的中國,在孟慶華的解說中,我們可以進一步瞭解瑞鳴製作唱片更深層的文化意念。
http://3c.u-car.com.tw/detail.asp?articleid=165&typeid=5
文化寄情音樂之中–以熱情發光發熱的瑞鳴唱片
2009/07/28,記者/郭漢丞,點閱
37,927
次
走一趟北京,為的是採訪瑞鳴唱片,這趟走得匆忙,卻是收穫滿滿。CD唱片自然是商品,但這種商品有特殊的屬性,CD的內容全然是文化,無論是流行、爵士、古典,缺乏文化的內含與省思,這樣的唱片難以長久。瑞鳴唱片製作的產品當然是唱片...
http://3c.u-car.com.tw/detail.asp?articleid=164&typeid=5
從零開始的調音大業–日本Acoustic Revive原廠專訪(一)
2009/07/27,記者/郭漢丞,點閱
72,664
次
Acoustic Revive創立於1997年,算算也有十來年的歷史,創辦者石黑謙是個超級發燒友,但投入音響調音周邊器材的設計與製造,過程有些傳奇。現在我們看石黑謙經營Acoustic Revive卓然有成,但十多年前卻是從零開始,一切都在艱難的環境中點滴累積。
http://3c.u-car.com.tw/detail.asp?articleid=167&typeid=5
Focal三十週年日益精進–專訪Focal技術工程師Dominic Baker
2009/07/20,記者/郭漢丞,點閱
32,134
次
時間過得很快,法國Focal到2009年12月就要歡慶三十週年了!Focal技術工程師Dominic Baker來訪時如此表示,為了慶祝三十週年,他們推出了特別三十週年紀念喇叭。Dominic說:「為了讓更多人可以享受Focal的美聲,紀念版Chorus 826W將是...
http://3c.u-car.com.tw/detail.asp?articleid=163&typeid=5
堅持品質將Cayin推上國際舞台–珠海斯巴克.凱音 原廠報導(三)
2009/06/11,記者/郭漢丞,點閱
30,177
次
在馬副總的安排下,媒體參訪團與斯巴克.凱音五位主要工程師面對面座談。問起他們設計新產品的流程,可說是完全合發燒友胃口。前面說過,這五位主力工程師各有工作執掌,也相互合作,新產品的研發則以專案分工,由特定工程師負責。
http://3c.u-car.com.tw/detail.asp?articleid=150&typeid=5
從電源供應強化音樂表現力–Micromega ACTS電源技術
2009/06/11,記者/蔡承融 編譯,點閱
31,473
次
儘管大家都清楚,電源對於器材的表現具有相當程度的影響力。但不得不提的是,在音樂重播的領域當中有兩項要素正在互相抗爭,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趨勢,那就是「音樂解析力」和「電源供應品質」。
http://3c.u-car.com.tw/detail.asp?articleid=144&typeid=5
與靜電喇叭劃上等號–持續發光發熱的Quad(二)
2009/06/05,記者/郭漢丞,點閱
34,936
次
1957年才問世的Quad Electrostatic(ESL)喇叭,是成功的將靜電喇叭的理論變成實際的創新產品。以當時材料科學技術水準,想要製造實用的靜電喇叭,必須克服許多難題,而Peter則是花了七年的時間,投入許多基礎研究,成功的將杜邦公司發明的...
http://3c.u-car.com.tw/detail.asp?articleid=108&typeid=5
只為音樂而生–Gabi與Crystal Cable的設計創意(二)
2009/06/02,記者/郭漢丞,點閱
27,053
次
整個研發過程Gabi堅持聆聽與測試並重,反覆地淬練出Crystal的聲音特質。在聆聽過程中,她會告訴工程師真實的音樂還有更多細部的訊息,而有時候工程師會告訴Gabi,要達到她所說的的標準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但即便工程師認為不可能...
http://3c.u-car.com.tw/detail.asp?articleid=146&typeid=5
用科技創造買得起的奢華–值得更多掌聲的Paradigm
2009/05/26,記者/郭漢丞,攝影/Paradigm原廠網站,點閱
77,115
次
或許,你可以說Paradigm的喇叭身價不夠高貴,但他們的好聲音卻是在北美最大的無響室當中驗證過,還要經過雙重盲目聆聽測試,就算最便宜的Paradigm喇叭也是如此,也難怪Paradigm能連續19年拿下美國市場最佳價格/價值比的喇叭,絕非浪得虛名。
http://3c.u-car.com.tw/detail.asp?articleid=162&typeid=5
七十年的歷史傳承–持續發光發熱的Quad(一)
2009/05/25,記者/郭漢丞,點閱
43,056
次
時間回到1936年,年紀不到二十歲的Peter J. Walker向父親商借了200英鎊,創立了Acoustical Manufacturing Company,成為Quad的前身,二次大戰後隨著經濟復甦,建立了生產規模,將Quad推向全世界,經歷將近七十年,寫下了音響史上輝煌的成就。
http://3c.u-car.com.tw/detail.asp?articleid=106&typeid=5
堅持品質將Cayin推上國際舞台–珠海斯巴克.凱音 原廠報導(二)
2009/05/22,記者/郭漢丞,點閱
37,061
次
在斯巴克.凱音,曹總經理提示,他們採取「小批量、多品種、差異化、滿足消費者個性化需求」,奉為產品規劃與管理的基本原則。所以在生產線上,可同時製作十多種以上不同型號的產品,以達到彈性反應訂單需求的目標。
http://3c.u-car.com.tw/detail.asp?articleid=149&typeid=5
集畢生設計功力之最高境界–AudioQuest總裁William E. Low談WEL系列
2009/05/18,記者/郭漢丞,點閱
38,766
次
在卡門音響的會議室中,AudioQuest總裁William E. Low為我們娓娓道來最新「WEL」簽名系列的技術內容。人稱Bill的AudioQuest總裁可說是當今最資深的音響線材設計者之一,而「WEL」系列則是集AudioQuest所以技術大成之最新作品。
http://3c.u-car.com.tw/detail.asp?articleid=161&typeid=5
堅持品質將Cayin推上國際舞台–珠海斯巴克.凱音 原廠報導(一)
2009/05/08,記者/郭漢丞,點閱
40,885
次
接觸Cayin的擴大機已經有好一段時間,他們的真空管機用料很紮實,擴大機都很有份量,拿五極管做推挽後級,還可以切換超線性工作,CD唱盤可以切換真空管或晶體類比放大輸出,綜合擴大機也可單獨當前級、當後級使用,愛玩音響的朋友總是能從...
http://3c.u-car.com.tw/detail.asp?articleid=148&typeid=5
只為音樂而生–Gabi與Crystal Cable的設計創意(一)
2009/05/07,記者/郭漢丞,點閱
31,286
次
在Hi End產業當中每一家成功的廠商的背後,都與主事者的態度與認知有關,Crystal Cable也不例外。特別的是,在一片男人當家的音響產業當中,Gabi van der Kley是極少數卓越的女性經營者,做為一位鋼琴演奏家出身的Hi End線材經營者...
http://3c.u-car.com.tw/detail.asp?articleid=145&typeid=5
傳統中藏著創新–日本Oyaide原廠專訪(四)
2009/05/01,記者/郭漢丞,點閱
65,112
次
嚴選用料加上老師傅的手藝,成就了Oyaide在科學與工藝之間的新價值,或許您仍然覺得Oyaide的零件價格不便宜,但是這種純粹與堅持日式手工的傳統精神,卻是Oyaide在全球Hi End市場上攻無不克的真價值所在。
http://3c.u-car.com.tw/detail.asp?articleid=160&typeid=5
嚴選材料 反覆打磨–日本Oyaide原廠專訪(三)
2009/04/30,記者/郭漢丞,點閱
42,098
次
走訪兩處Oyaide的協力工廠,「手工掛帥」的製作過程,從技術層面來說,Oyaide並不先進,不過那種錙銖必較、處處細心的手工製程,在工廠裡看著老師傅專注的眼神,Hi End的精神不就藏在其中嗎?
http://3c.u-car.com.tw/detail.asp?articleid=159&typeid=5
新白河製作的電源插頭–日本Oyaide原廠專訪(二)
2009/04/29,記者/郭漢丞,點閱
43,658
次
坦白說,在日本看到這般「手工插件」與「百分百全檢」的製作過程,我和蒲總都嘖嘖稱奇,在工資超昂貴的日本,竟然有廠商願意為了品質,為小小的插頭付出高昂的成本。Oyaide零件單價看似很貴,但卻貴得有道理,他們追求的是毫不妥協的Hi End精神。
http://3c.u-car.com.tw/detail.asp?articleid=158&typeid=5
上一頁
[上10頁]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下10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