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撰文/郭漢丞,攝影/郭振榮 |
2013/11/22發表,已被閱讀18,900次
|
|
白光訊號線,好熟悉的一對訊號線啊!我記得2005年左右就聽過這款線,但當年品牌是Inex,現在卻變成Centaur,原來伸龍國際拿到Inex Innovation這家美國公司的代理權,請原廠略微修改外觀,於是就變成Centaur白光訊號線這個新面孔了。
用光傳輸類比訊號
當年Inex稱自家的類比訊號線爲Photon Link,字義裡面隱含著光的意思,可是不熟悉英文的朋友,可能沒辦法意會過來,伸龍國際看來更懂得在地行銷,打出「白光訊號線」,一般人看到白光這個詞,嚴肅地想會以為訊號線會出白光?或者裡面用的是白光?雖然答案都不對,可是卻能引起許多人的好奇心。如果有些年紀的朋友聽到白光這兩個字,想到的可能不是技術性的問題,而是資深歌星白光。不管您看到白光訊號線聯想到什麼,伸龍這般命名,倒容易讓本地消費者加深印象,至少比起Photon Link更容易記得。
 | Centaur白光訊號線雖然是運用光傳輸訊號,卻是貨真價實的「類比訊號線」,可不是一般的光纖線喔! |
不管這條訊號線是Inex或是Centaur,內中其實都是一樣的東西,技術一樣是獨步全球,僅此一家,別無分號。怎麼說?光纖線不是很普遍的東西嗎?怎麼說只有Inex這家有?是的,光纖線不是新鮮的玩意兒,音響早就開始應用光纖線了,但是光纖線的用途是拿來做數位傳輸,沒有人拿來做類比傳輸,但這Centaur白光訊號線可是貨真價實的「類比訊號線」,到目前為止也只有Inex這麼一家公司擁有「光纖傳輸類比訊號」的技術。
咦?光纖傳輸類比訊號有這麼難嗎?來,我們先講光纖傳輸數位訊號的原理,因為數位訊號只有0與1,對於光纖線來說,只有明與暗兩個選擇,而光纖傳輸數位訊號的原理就這麼簡單,燈亮了代表1,燈暗了代表0(或者相反),利用光傳輸速度超快、距離超遠的特性,快速傳輸0與1的數位訊號。可是如果要拿光纖線來傳輸類比訊號,真實的類比訊號可沒那麼簡單,本身需要調變,換句話說,光纖線不再是傳輸「明與暗」兩個截然不同的訊號,而是要能明暗互見,呈現階調層次的連續訊號,那技術可就完全不同了。
 | 白光訊號線是將類比訊號的連續階調,對應到光的傳輸密度(明暗度),而且要完全對應原始類比訊號,這種光調變的技術絕對不簡單。 |
插電才能工作
了解光纖傳輸類比訊號的難處,我們再來看看白光訊號線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白光訊號線看起來和一般訊號線差別不大,一對外觀精緻的線,配上Furutech RCA端子,外觀還滿壯的,可是仔細一點看,這條線在訊號輸入端多了一個細細地端子,那是用來「插電」的,原廠還有i-Pure電源供應器,兩條細細的銀線伸出和一般變壓器一樣的插頭,使用時記得插上去,並打開i-Pure電源盒的電源開關。不插電能不能聽?抱歉,白光訊號線沒有供電,那就廢了,不能工作。
訊號線還要插電?這究竟是什麼道理?技術就藏在這裡。前面說過了,白光訊號線要利用光傳輸類比訊號,所以在訊號輸入端裝置了一個光電轉換器,當白光訊號線接收類比訊號之後,電能就轉化為光,發射到另一頭的接收器,然後再經過光電耦合,轉換為類比訊號,這個過程就是「電轉光」,然後「光轉電」,光電轉換的技術並不是Inex或Centaur發明的,但是把這些技術應用在音響用訊號線上面,Inex卻是第一家,而且到目前為止還是唯一的一家,因為要把類比訊號的連續階調,對應到光的傳輸密度(明暗度),而且要完全對應原始類比訊號,這種光調變的技術絕對不簡單。
 | 白光訊號線的輸入端有一條細細地端子線,那是用來「插電」的,原廠還有i-Pure電源供應器,插電才能工作。另外,傳輸時的方向性可別搞錯。 |
雷射發射器進行光電轉換
技術這麼難嗎?是的,我拿到手上這款白光訊號線,其實線材本身的光纖,多年來沒有什麼變化,但是要用什麼樣的雷射發射器來做光電轉換的耦合,那就是Know-How了。請注意,白光訊號線的兩端,內中藏著分別是雷射發射器與雷射接收器,中間還有關鍵的LAM模組,就是Laser Analog Module,這些是主動元件,必須使用12V直流電驅動,所以白光訊號線沒插電,LAM模組就不會工作,雷射也無法驅動,自然沒有光會在白光訊號線裡面流動,也就沒辦法傳輸訊號了。
記得幾年前聽Inex的Photon Link時,原廠搭配的是外接鋰電池,但這次送來的白光訊號線,搭配的卻是i-Pure電源供應器,問了一下原廠,這才知道裡面是優質交換式電源供應器外加濾波網路,可以進一步降低背景噪訊。還有,以前Inex版本的Photon訊號線分為兩款,一款是用在CD到前級,一款用在前級到後級,不過白光訊號線似乎沒有這樣的分別。
我還記得當年聽Photon Link時,是因為Stereophile的一邊評論,負責儀器測試的John Akinson看到AP測試數據時,差一點要把Photon Link丟到垃圾桶裡,因為photon Link居然存在總體諧波失真,而且失真率幾乎要追上擴大機的數據,這對線材來說是「絕對不可原諒的設計錯誤」,可是當負責試聽的評論員把差一點丟掉的Photon Link接起來聽,John Akinson嚇了一跳,覺得音樂性超棒,這才嘖嘖稱奇。
 | 白光訊號線所搭配的i-Pure電源盒。這可不是普通的電源供應器,它內部還藏有INEX厲害的電源處理技術。 |
背景噪訊更為安靜
為什麼AP測試數據不好,可是聽起來卻很好聽?答案是白光訊號線裡面使用的雷射,原廠表示,雷射的特性在很多方面與真空管類似,雖然存在AP可以測量得到的若干失真,但都是偶次諧波失真,這也是真空管擴大機好聽的主因。所以John Akinson說光看測試的話,真的可以丟到垃圾桶,但如果拿來聽音樂,這些愉悅的失真絕對會討好愛聽音樂的耳朵!
從Photon Link到白光訊號線,我算是重溫舊夢,感覺很熟悉,聲底非常溫暖自然,可是細節卻不會因為厚實溫暖而掩蓋,可是白光訊號線卻明顯比以前聽Photon Link,在背景噪訊上要更為安靜。以前我聽Photon Link,在沒有播放音樂時,確實會聽到若干電氣嘶聲,可是白光訊號線在這部分有著長足的進步,因為本來我預期靠近喇叭會聽到細微的底噪,但實際上並沒有,心下就想:好樣的,這些年果然進步不少,看起來一樣的白光訊號線,竟然越做越好。
| | 非常有音樂性的表現力
白光訊號線在底噪上面進步許多,但基本的聲音特質卻沒有改變,那是非常有音樂性的表現能力。我想舉謝霖演奏的「貝多芬小提琴協奏曲」為例,指揮是海汀克,樂團是荷蘭皇家大會堂,這張老飛利浦錄音真的是一時之選。聽輕快愉悅的第三樂章,健康活潑的輪旋曲主題,謝霖的小提琴聚氣凝神,濃郁厚實,第二句反覆的時候,小提琴高八度演奏同樣的句子,拔尖的張力與力道,即便是同樣的音符,神情卻更高昂抖擻,當我用白光訊號線聽這段謝霖的演奏,拉高的小提琴高亢卻不緊繃,高把位的小提琴拉奏綻放著光澤,那種有如絲綢般的質地好美。白光訊號線的聲音魅力,就在音樂力度向上攀升之際,高漲的是聆聽的情緒,而不是高音向上硬挺的壓力,輕鬆地跟著愉快的音符,感受貝多芬在嚴肅當中難得綻放的和煦陽光。
音場更深更遠
白光訊號線另一大聲音魅力,就是寬闊的音場,我想舉Hansller發行的「艾爾加謎之變奏曲」專輯為例,由諾靈頓公爵指揮斯圖加特廣播管弦樂團,當中收錄「In The South」交響詩很難表現,尤其是交響樂團的層次感,難度頗高。為什麼難?因為低頻錄得很好,「In The South」裡面又有許多定音鼓與大鼓轟然作響的樂段,如果音響層次表現力不好,您依然可以聽到錄音當中很棒的低頻,但會覺得有些混亂。當我在系統上加入白光訊號線時,低頻的量感比預期少了一些,但是低頻的層次感、解析度都跟著提高,音樂顯得更為有條有理。如果您偏好低頻的量感,可能會覺得白光訊號線的低頻略偏理性,但實際上那是因為音場更深更遠,打擊樂在有層次的表現下,回到了實際演奏的位置,略向後退,如果您反覆多聽幾次,一定會覺得低頻的量感並沒有減少,而是音場層次更為豐富、更顯真實。
白光訊號線最大的魅力,就是帶著近似真空管機的偶次諧波失真,這些失真並不大,但是傳統金屬導體線材上面絕對不會有(除非做壞了),當年John Akinson差一點看AP測試圖就把Inex訊號線丟到垃圾桶,還好他有實際聆聽,才能感受到白光訊號線特殊的音質美感。我該說這是「愉悅的音染」嗎?或許我該說白光訊號線那種柔和清甜的質感,真的很難在其他訊號線上面找到,或許這就是光電轉換技術的聲音印記(sound signature)吧?
廠商資訊
形式:主動式白光訊號線 參考售價:125,000元 進口總代理:伸龍國際 電話:02-2906-2345 網址:www.centaurcable.com.tw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