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戴天楷,攝影/蔡維峻 2025/09/10發表,已被閱讀810
在今年高雄音響展上,看到了一台小巧精緻的串流 DAC。雖然看上去不過就是桌面聆聽使用的多功能訊源,幫展房搭配器材的家登音響,卻為系統預備了豪華的後端器材,包括了 Soulnote 的 P-3、A-3 旗艦前後級,以及 Bowers & Wilkins 的 802 D4。家登音響連 Soulnote D-2 DAC 都沒準備,直接讓那台小串流 DAC 類比輸出給 P-3 前級。這是為了少帶一台機器嗎?家登說:「不。這一台就夠用了。」



被 CH Precision 收購的 Wattson Audio

什麼機器這麼厲害?這是來自瑞士的 Wattson Audio Madison Lounge Edition,集串流、解碼、耳擴、前級等功能於一身。Wattson Audio 長於數位串流播放的軟硬體設計,他們也曾為許多 High End 音響廠商提供解決方案,CH Precision 也是其中之一。CH Precision 認為他們懂得設計最高端的產品,而 Wattson 卻懂得設計出最便利、親切且具有未來性的產品,若能兩強合作,那就有機會創造更大的利基。於是,CH Precision 出資收購了 Wattson Audio,使 Wattson 成為 CH Precisoon 旗下的一員。


Wattson Audio 標榜他們的每一款產品,無論大小,都在瑞士本地設計、製造,器材機殼都是以整塊實心鋁合金塊 CNC 銑削而成。這比金屬板組裝或是用薄板擠壓成型的機箱,結構剛性更高、抑震能力更好。


Wattson Audio 目前推出的產品共有五款,其中四款和數位串流有關,包括作為串流 bridge 的 Emerson Digital、簡單的串流播放器 Emerson Analog、串流播放器兼耳擴前級 Madison,以及這次試聽的主角 Madison Lounge Edition,也就是 Madison 的進階升級款。至於第五個產品,我也很有興趣,若將來有機會,真的很想試試看。那就是用上 CH Precision 類比線路技術的擴大機 Madison Amplifier。



CNC 全鋁合金機箱,製作水準夠 High End

回到手邊這台 Madison Loung Edition(後文以 Madison LE 代稱)。Wattson 的機器外觀設計都一樣,他們在機器右方削出一道弧線,讓四方機身多了圓潤線條。正上方刻出一個大大的「Wa」品牌識別字樣,外加三條橫過的線條,全機外部均以噴沙表面處理。 機身雖然不大,但因為是實心鋁塊 CNC 切出的,Madison LE 其實挺有份量。以指關節輕敲機身,會發現聲響低沉短促,不像一些用金屬板擠壓成型的外殼,會發出明顯的諧振聲響。這種機箱做法不僅具有更好的機械阻尼,電磁屏蔽效果也更好。Wattson Audio 做的雖然是「小音響」,製作手法卻很 High End。


前面板設計也簡單明瞭,輸入檔位除了 LED 燈號還有文字標示,作為控制樞紐、可按壓音量旋鈕,一旁有音量顯示燈號,整體設計很直覺。旋鈕上套有兩個矽膠圈,轉動時可感覺帶著 Q 度的級進動作,手感相當好。底部還有四個腳墊,腳墊下方也有矽膠圈,用來吸振、隔振,還兼有防滑作用。這些看似無傷大雅的小地方,若細節做得到位,會帶來更好的使用體驗。



Lounge Edition 的分離式電源比標準版更優

Madison LE 的內在,更是 Wattson Audio 的拿手好菜。Madison LE 採取分離式電源,目的很簡單,一來這是機身微型化的必然策略,二來則可有效避免造成對訊號電路的干擾。5V/ 2A 的 DC 供電,其實很好找到解決方案,而 Madsion LE 配給的電源品質就很不錯;Lounge Edition 之所以與標準版不同,這個電源供應就是關鍵升級之一。全鋁合金的電源供應機箱,雖非如同主機一樣是鋁塊切出,而是鋁合金板擠壓成型並組裝而成的,但從每一部件接合處都很緊密可看出其做工依舊嚴謹。

該電源供應採用了超低噪訊的電源穩壓,可針對時鐘、同步線路、類比線路等不同部分,提供經過優化的穩定供電。內部電容量比起標準版 Madison 的電源增加了一倍,讓電源供應更充沛有餘裕。在設計電源供應時,Wattson 的工程師最高的要求就是要精準,這樣才能帶來穩定且乾淨的供電。根據原廠測得的數據,這組電源供應的雜訊值,在 10Hz~100kHz 的全頻段範圍內,恆小於 1µV RMS。所有人都不會反對:純淨的電源是優秀聲音表現的基礎。Madison LE 就是採取正攻法——認真在電源上下功夫。


自家開發的串流引擎與驅動軟體

Madison LE 也可當作 DAC 使用。它有一組 100Mbits 的乙太網路輸入,還配給同軸和光纖各一組 S/PDIF 的數位輸入;除了聽串流,也可連接如 CD 唱盤等數位訊源。在串流播放的部分,Madison LE 的網路介面核心是 Wattson Audio 自家開發的串流引擎。這個串流引擎以德州儀器的 Sitara 處理器為核心架構而成,但驅動軟體則是 Wattson 自行撰寫。透過軟體更新,日後都可對應於更先進的網路通訊協議,提供可靠、穩定且流暢的傳輸,並對應多種高解析音訊格式。

Wattson 有所保留地表示,其實他們為很多 High End 品牌提供數位方案時,用的就是這套串流引擎。究竟是哪些品牌用上 Wattson 的串流引擎,噓......不可說。但我可以給你提示:想想產地,看看線路,會有蛛絲馬跡。噓......我什麼都沒說。


內建雙時鐘,確保時脈精準

在串流和 S/PDIF 數位接收之後,就要進行解碼。Madison LE 使用了兩顆 WM8742 DAC 晶片分別處理左右聲道的音訊,有助於提升聲道分離度和音場空間的表現。其串流輸入支援最高可達 PCM 32bit/ 384kHz、DSD 256,S/PDIF 則支援最高 PCM 24bit/ 192kHz。而這個數位架構的核心,還有 Wattson Audio 獨家的時脈產生系統,配備了兩組超低相位雜訊的振盪器,其中一組負責 44.1kHz 及其倍數取樣率音訊,另一組負責 48kHz 及其倍數取樣率音訊。這兩組振盪器都經過獨立的濾波,可最大程度降低雜訊和時基誤差。這個時脈產生系統的核心架構,更由 Shark DSP 處理器驅動濾波演算法,以提供精準的時域表現。從數位接收到數位類比轉換,透過自家開發的時脈產生系統確保訊號時脈精準,Wattson 所做的,其實早在他們為其他 High End 訊源作嫁時便得到了應證,只是這回他們將之實現在自家小寶貝上。



全平衡類比線路,外加耳擴輸出

經過 DAC 之後的類比放大線路,Wattson 採用全平衡差動的架構,以兩對 OP 放大器各自負責一個聲道,且這放大線路還特別針對所使用的 DAC 晶片的介面進行了優化。在 DAC 到類比放大的輸出級的路徑上,採用了電容耦合,LE 版本更升級了電容,增進輸出穩定性外,也使聲音更為透明。Madsion LE 的類比輸出備有 RCA 與 XLR 各一組,用家在搭配擴大機上很有彈性。原廠表示,他們設計這個放大線路時,就預設 Madison LE 要能直接驅動後級。所以,回到前面的話:Madison Amplifier 什麼時候能進來呢?

Madison LE 能串流播放、能 DAC 解碼、也是前級可驅動後級,它還有第四個用途,那就是耳擴。Madison LE 前面板上配附了一組 6.3mm 的耳機輸出,可對應耳機的阻抗範圍寬廣,從 32 歐姆到 600 歐姆都沒問題。




支援多種串流服務,還有自家 App

在使用上,既然是串流串播放器,當然要看它的串流介面。Wattson 有自己的 App(目前僅支援 iOS 設備),包括串流播放、輸入選擇、韌體更新、基本設定等,都可在 App 裡完成。目前支援的串流播放平台,有 Qobuz 和 Tidal,也可進行 UPnP 播放,並支援 Roon Ready 和 Audirvana 播放。當然,如果 Tidal 用家習慣使用 Tidal App 來播放音樂,Madison LE 也支援 Tidal Connect。這不僅多了使用彈性,而且,我個人的經驗是:透過串流服務的 Connect 播放,聲音品質更好。



出眾的音樂性,是同價位帶中的佼佼者

接上音響系統,Wattson Madison Loung Edition 的表現足以讓人感到驚奇。若以它 5,000 歐元水準的數位器材,加上純瑞士製造的血統,能有這等表現應該是預期中的事。偏偏它長得這麼小,還要外接電源,聲音卻一點不小家子氣,與市面上眾多全尺寸串流播放器相比,非但毫不遜色,更有一股強調功能的同類型競品上,難得一見的優雅氣韻。

之前雖然先後在音響展與家登店面,聽過它與 Bowers & Wilkins 802 D4 與 Dynaudio Contour Legacy 喇叭,加上 Soulnote 擴大機的搭配,但在沒有 A、B 比較下,很難明確指出它到底厲害在哪裡。但我對一件事很有感覺,那就是 Madsion LE 的音樂性很好。

音樂性(musicality)的意義不容易說清楚,尤其很難以科學的語彙施以定義。有的人會把「音樂性」和「音響性」(acoustical)視為光譜兩端;但我不這麼認為。在我看來,音響的音樂性其實就是它對音樂的敘述能力。我們聽一場演講,或聽人說一個故事,有的人就只是把話說完,把事情交代完,引不起聽眾的共鳴,甚至有人一開口,聽眾只想聽他講結論,其他話都不想聽。音響在播放音樂時,就像是人在陳述事情一樣,要能引人入勝,能讓人不捨得暫停,要教人有動力一直聽下去。

讓我很訝異的,Wattson Madison LE 這台串流 DAC 實在富有音樂性。透過它播放來自 Tidal、Qobuz 這些串流服務平台的音樂,或者是 NAS 當中所儲存的檔案,總能以一種使人陶醉的敘事方式表現音樂。

光澤好,質感真,音色美,聲音鮮活又豐潤

音樂的魅力展現在哪裡呢?我很欣賞 Madison LE 表現的聲音質地,滑順並且豐腴,光澤明亮卻柔和。以 Renaud Capucon 兄弟與一干法國音樂家合作的「鱒魚五重奏」為例,這份錄音的音色自然純淨,透明度高,很容易呈現出鮮活的質感。Madison LE 放起這曲子時,很能彰顯這份美感。小提琴的聲線清晰,以靈巧的身段發展著主題。這小提琴鮮活而靈動,細緻又有光澤,再配上密度好且顆粒分明的鋼琴,質地溫和柔軟的中提琴,濃郁飽滿且質感溫潤的大提琴,以及深沉厚重還帶著幾許粗礫質感的低音提琴,撐出了這樂曲的立體維度。不僅光澤好、質感真、音色美,Madison LE 重播這曲子時,還展現出高度的流暢性。這種富有類比感的聲音,面對旋律與動態起伏時從容自然,聲音既鮮活,又豐潤。Madison LE 真的是很不簡單。


充足資訊量,表達出歌手的深厚唱功,還能領人重返現場

在播放 Sara Bareilles 的「Brave Enough: Live at the Variety Playhouse」時,Madison LE 又能充分還原那種熱力四射的演唱會現場。Sara Bareilles 個人的演唱功力不在話下,不管是唱腔的多樣、共鳴腔轉換、聲線穩定性、聲嗓圓潤度、高音的力度等,都在這演唱會裡表現得極其出色。加上現場演出容易帶出激昂情緒,更凸顯了她出眾的唱功。人家有唱功,你音響有沒有本事把它重現出來呢?現代音響性能其實都不錯,單靠堆資訊來表現細節,並非難事。可是,細節資訊多麻煩的就是聲音容易噪。有的訊源乍聽之下細節很多,覺得它好厲害,可是音樂聽不久,總想換曲子,心靜不下來聽音樂;這等問題在播放人聲時常有,現場演唱會更容易出現。Madison LE 不是這樣,它給出大量資訊,卻不給你噪感,給出豐富細節,又讓你能安心聽下去而不覺疲憊。同樣的高訊息量,Madison LE 能給予強烈的演唱會臨場感和氛圍感,讓人彷彿重返現場。


空間開闊,動態寬廣,起伏從容,層次分明

Madison LE 雖然小台,又是外接電源,卻有著很好的音樂動態,還能展現寬大的音場。它的空間描繪力堪稱出色,不僅開闊,而且富有層次,讓人能夠清楚感覺到空間的縱深和維度。聽 Stanislaw Skrowaczewski 指揮明尼蘇達管弦樂團演出的布魯克納第九號交響曲,在 Madison LE 的轉譯下,不僅讓我再度體驗到 Reference Recording 錄音高透明和高解析的強項,這些聲音特質,更幫助我認識到 Skrowaczewski 如何解讀布魯克納這首作品。

布魯克納讓弦樂營造出塊狀的和聲,加上半音階的運用,以及不斷地轉調,平添樂曲的神秘感與未知性。固定音型多次反覆發展,製造出層層遞進的效果;配上大量的銅管,時而莊嚴,時而堂皇,時而又帶來緊張感。至於漸強、漸弱與休止符的應用,以及高度對比的主題,在在賦予布魯克納音樂複雜的情緒意識。Skrowaczewski 在處理和聲上,讓明尼蘇達管弦樂團呈現出一種清澈的音響,色彩層次分明。在那陡然而來與戛然而止之間,其分際切劃得清楚分明。我欣賞 Madison LE 在表現這些瞬現與驟停時的不拖泥帶水,欣賞它在重現樂團和聲時的豐富彩度,欣賞各個聲部幻化成的娟麗畫布,也欣賞它所給予的開闊舞台,讓人聽著聽著,就被拉入了布魯克納的音樂宇宙裡。

以溫潤手法書寫聲音質感,直接清楚卻不粗糙

不管是室內樂還是管弦樂,古典音樂的音場都是自然的。即便經過多麥克風補足各聲部和獨奏樂器的聲音細節,整個樂團的舞台佈局依然有理可循且可以想像。不過,一些透過混音而製造出來的音場,雖不是自然成形,卻能因為錄音後製,帶來寬廣的視角並拉出景深來。例如 Hans Zimmer 的配樂,裡頭有真實樂器、有真實管弦樂錄音、有特製改造的樂器、有電子合成的效果,再配上混音與後製處理。例如在「沙丘」配樂當中,不僅有豐富的元素,更混出一個龐大的音場,加上環伺的低頻,營造出充滿神秘感的氛圍。Madison LE 所刻畫出的樂器質感直接、清楚,卻不會因為直接而粗糙,因為清楚而乾澀,反倒是以一種帶有溫暖音色與豐潤質地的風格,表現著這些聲響,再透過這些聲音組織出音樂來。即便是聽大眾化的電影配樂如「沙丘」,Madison LE 也透過發出有質感的聲音,進而賦予音樂更多「高級感」。


耳機驅動力不俗,低頻、鼓聲可見真章

Wattson Madison LE 不僅是 DAC 前級,可以用於兩聲道音響系統,也可以當作耳擴來使用。敏諾的 Jacky 特別提醒我,Madison LE 的耳擴輸出值得一用,表現不輸獨立耳擴。無論是搭配 Sennheiser HD800S 或 final D8000 Pro,Madsion LE 都展現了很好的驅動力和控制力。厲害的地方就在低頻和鼓聲的表現,HD800S 和 D8000 Pro 的低音和鼓聲要推出量感、質感與速度,都考驗耳擴的實力。Madison LE 不管是播放 Dire Straits 的「Money for Nothing」,或是「一個巨星的誕生」原聲帶裡的「Black Eyes」,都能給出讓人滿意的扎實鼓聲,龐大壯碩之餘,還能有力結實。Jacky 說的果然沒錯,它的耳擴輸出確實不俗。


聽過就知道何以 CH Precision 要收購它

Wattson 的 Madison Lounge Edition 真讓我開了眼界。小音響,也可以有大聲音。這個大,不僅是場面大,動態大,就連氣度也大。它是我接觸過這麼小尺寸的 DAC 裡,印象最深刻的一款,且其聲音表現幾乎可用「驚嘆」來形容——開闊又深邃的音場,滑順並綿密的質地,中性而自然的音色,從容且輕鬆的聲音,就連動態、瞬態、衝擊感的表現,也讓人滿意。難得的是,它的音樂性實在好,讓人忘記音響,只聽得音樂。

它真的那麼好嗎?建議你去聽看看,審美不該有通則,在你聽過之後,就能理解為什麼 Wattson 能得 CH Precision 的青睞。









器材規格

Wattson Madison Lounge Edition
型式:數位串流 DAC
數位輸入:同軸、光纖、Ethernet
類比輸出:XLR、RCA 各一
耳機輸出:6.3 mm
支援串流:UPnP、DLNA、Airplay、Roon Ready
訊噪比: 124 dB
總體諧波失真:0.001%
尺寸:174 x 185 x 47 mm
重量:1050 g
參考售價:163,000 元

總代理:敏諾國際
臉書粉絲專頁:敏諾國際有限公司

建構強悍沈浸式系統的利器–Marantz AMP 20 12 聲道後級擴大機
對於追求極致影音體驗的玩家來說,一台性能卓越的多聲道後級,是構建頂級家庭劇院系統的關鍵,Marantz 全新推出的 AMP 20 多聲道後級,採 D 類放大,每聲道可輸出充沛的 200 瓦功率,一共 12 聲道輸出... 《 全文


更多專題: 一個月    三個月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