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藏一甲子的錄音現身–愛樂時期卡拉揚的貝九立體聲版首發 |
|
撰文/戴天楷 |
2019/08/06發表,已被閱讀25,293次
|
|
這個標題是什麼意思?我實在太貪心了,要在短短一行字內表達太多東西,因為我想讓你知道,這套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唱片多麼有價值。
首先,關鍵詞是「愛樂時期卡拉揚」。愛樂管弦樂團(Philharmonia Orchestra)創立於1945年,那時二次大戰剛結束,EMI的製作人華爾特李格(Walter Legge)看準了唱片市場的未來,於是籌建一支唱片公司專屬的樂團,主要任務就是為唱片公司錄音。李格是個聰明的生意人,他積極運用關係送樂團出去表演,建立起樂團信譽,同時延請大師站台,提高樂團聲望。初期,包括理查史特勞斯、托斯卡尼尼等年過八旬的老大師,都和愛樂管弦樂團有過合作。可是沒有常駐的指揮,樂團很難建立自己的風格,難以提昇樂團水準。李格大膽地找來了當時四處漂泊的卡拉揚(Herbert von Karajan)。
為什麼卡拉揚會四處漂泊呢?18歲就站上指揮台的卡拉揚,少年得志,志氣凌雲。不過,由於他曾加入納粹,因此在戰後歐洲仍瀰漫著對納粹的恐懼氣氛下,雖然奧地利政府不起訴他曾是納粹黨員的身份,也解除了他的演出禁令,卡拉揚的演出空間依然受到許多限制。在李格的大力襄助下,卡拉揚逐漸找回了舞台,感恩之餘,他與EMI簽下合約,就此成為愛樂管弦的首席指揮。這個轉變,讓愛樂管弦樂團有了一個常任的領導者,在克倫裴勒接掌兵符前,卡拉揚就是愛樂管弦的中心支柱,在EMI留下了許多精彩的錄音。
第二個關鍵詞是「貝九」,意思是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卡拉揚一生一共灌錄過四套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而且,巧的是他第一套錄於50年代,第二套錄於60年代,第三套錄於70年代,第四套錄於80年代。他是錄過最多套貝多芬交響曲全集的指揮,也是唯一每十年錄一次貝多芬全集的指揮,更是唯一一位和柏林愛樂錄過三套貝多芬全集的指揮。60年代起的三次錄音,都是跟柏林愛樂合作,而第一次的合作樂團就是他戰後的落腳處—愛樂管弦樂團。因此,這份貝九錄音,正是卡拉揚首度灌錄貝多芬交響曲全集錄音當中的第九號。
第三個關鍵詞則是「立體聲版」。前面講到卡拉揚錄製的這四套錄音裡,最常被提起的是由DG當家錄音師Günter Hermanns操刀的60年代版,以及我認為風格活潑,音色豐富,演出最為精彩的70年代版,而最少被談到的就是這套50年代與愛樂合作的錄音。主要的原因當然不外乎錄音效果。這套50年代版完成於1951-1955年,那時,立體聲錄音雖然已經出現了,但唱片發行還是以單聲道錄音為主。主要原因就在於當時的家用音響設備多是單聲道的,鮮少有立體聲的,單聲道才是主流。所以,即便當時幾家唱片公司都或多或少掌握了立體聲錄音的技術,仍多發行單聲道錄音。
| | 既然這份1955年7月錄製的貝多芬第九是單聲道的,怎地又成了立體聲了?這絕不是所謂的模擬立體聲唱片,這是貨真價實的立體聲錄音。當時的錄音師,同時錄下了單聲道和立體聲的錄音,但EMI一直以來都只發行該曲的單聲道版本。直到2014年華納推出卡拉揚大全集,這才讓封存將近60年的1955年版立體聲貝九重見天日。相隔五年,華納再出招,推出180克的重盤黑膠唱片版。您府上或許有當年1955年的單聲道貝九,或許有LP,又或許有CD,甚至您可能收藏了卡拉揚大全集,擁有首發的1955年立體聲貝九。但這回,您有機會收藏到錄音完成後等待一甲子才首度發行的1955年立體聲版貝九黑膠唱片。注意,這可是您收藏「ED 1」的大好機會啊!這也是第四個關鍵詞「首發」的意義。
我所下的引含四個關鍵詞的標題,說出了這唱片「物質上的價值」。我還要提第五個您應該要收藏這套貝九的理由,那就是這個第九號交響曲的演出確實精彩。以錄音效果論,這份立體聲錄音雖與60年代以後的三個版本比起來仍有不及,但顯然更勝單聲道版本,聲音更開放,更自然,特別是中低頻的清晰度,單聲道版在某些地方會感覺轟轟的,在這張立體聲唱片上就得到了舒緩。
就演出表現而論,這個55年的版本著實有許多可誇之處。第一樂章卡拉揚醞釀著神秘感,帶著樂團緩緩而上,他沒有追隨福特萬格勒式的緩步和不安定感,反操持著更有自信的步履往前,其間讓樂團保有高度的歌唱性,卻又幾許緊張。第一樂章呈現出來清晰明朗的結構,連著名的62年版都還略遜一籌。(我要強調,這是指著音樂的結構說的,不是指錄音。論錄音,62年版當然更佳。)第二樂章那帶有詼諧曲性格的甚快板,暴露出愛樂管弦的合奏能力遜於柏林愛樂的事實,但卡拉揚卻依然讓愛樂發出精準而有活力的聲音,那種昂揚的氣息,與愛樂的下一任指揮克倫裴勒的極為不同。
第三樂章是慢板,卻是如歌的。從第二樂章活潑有精神的腔調,一下轉入這般充滿冥想氣質,又帶有夢幻氣氛的樂章,你會驚訝卡拉揚的這個迴轉也轉太大了。愛樂給了一個深思又內省的慢板,從第一主題跨入第二主題時,那真是好美。第四樂章則是55年版的最大亮點,特別是獨唱家們的表現。因為製作人李格的關係,動用了女高音Elisabeth Schwarzkopf,以及當時炙手可熱的年輕男高音Ernst Haefliger,但最精彩的還是嗓音宏亮且滿有光澤的男低音Otto Edelmann。在樂團揭示過三輪歡樂頌主題後,讓人期待的男低音開嗓。Edelmann在這裡的表現幾乎可說是歷來貝九最佳的男低音。他的咬字清楚,嗓音厚實卻有亮度並具穿透力。當他與Schwarzkopf合唱時,甚至讓人把注意力放在音域較低的他身上。
有趣的是,卡拉揚這套貝多芬全集的錄音,其他首交響曲都在英國的Kingsway Hall,由當時EMI的王牌錄音師Douglas Larter錄製。但是,錄第九號時,卡拉揚卻把樂團帶到維也納的金色大廳(Musikvereinsaal, Vienna),並配上卡拉揚最喜愛的貝九合唱團--維也納歌唱協會合唱團(Singverein der Gesellschaft der Musikfreunde in Wien),但錄音師名字卻無記錄。
這個1955年錄的卡拉揚與愛樂合作的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恐怕不是多數樂迷心中的荒島版本,但是仔細聽它,卻發現卡拉揚的精心雕琢,以及優秀獨唱家的畫龍點睛,都讓這個版本足以列為唱片史上最被低估的錄音之一。如今,感謝華納在推出立體聲版的CD後,更推出了首發黑膠,讓這個遲了60年才面世的立體聲貝九版本得以現世,也讓我們能從中窺見時值青壯,準備接掌柏林愛樂的卡拉揚是如何意氣風發。
廠商資訊
華納音樂 地址:臺北市松山區民生東路四段133號10樓 網址:www.warnermusic.com.tw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