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郭漢丞,攝影/蔡維峻
2025/04/02發表,已被閱讀2,225 次
有史以來第一次,總編搶著聽 Working Sample 樣品喇叭,英國 PMC 台灣代理商瑩聲國際,日前舉辦 2025 年全新登場的 Prophecy 系列新品發表會,我躬逢其盛,現場有拆解的 ATL LaminarX、四階分音器與 n-compass 導波器,趕緊拍支影片介紹,但是試聽喇叭時,因為參與的經銷商人數眾多,總編不好意思去擠,所以請代理商過幾天送來 U-Audio 編輯部,給我「一天」的時間嚐鮮。VIDEO 搶時間嚐鮮 怎麼會只要一天的時間試聽?因為這次 Prophecy 系列,一口氣推出四款喇叭,分別是書架型的 Prophecy 1,以及落地款的 Prophecy 5、Prophecy 7 與 Prophecy 9,在新品發表會前才剛剛抵台,全台灣就這麼四對 Prophecy 喇叭,作為 Working Sample,而且是全亞洲唯一一套,您看 PMC 對台灣有多麼重視。 什麼是 Working Sample?就是量產初期數量不夠,先提供代理商樣品試聽,沒想到去年 12 月 PMC 才對全球代理商公開 Prophecy 系列,訂單數量遠超出預期,量產交貨根本來不及,可是台灣代理商要做新品發表會,接著又是高雄音響展,PMC 無論如何都要生出 Working Sample 喇叭,讓 Prophecy 早點在台灣亮相。 Prophecy 發表會那天的回響太熱烈了,經銷商都搶著想聽,怎麼有機會排到音響媒體來寫,所以我跟代理商說,在經銷商之間輪流聽 Prophecy 時,給我一天的時間嚐鮮,同時做第一波棚拍,讓讀者有文字可讀,也有影片可看。全球訂單數量超乎 PMC 預期 好,既然現在就只到貨各一對 Working Sample,那麼 Prophecy 正式到貨是什麼時候?我問了代理商,第一批貨預計四月底抵台,可是數量非常有限,經銷商早就在新品發表會全部訂光了,還不夠分配,看來,PMC 英國工廠皮要繃緊一點,加快生產,才能趕上強勁的市場需求。 咦?總編是在吹牛嗎?人家不是說這兩、三年音響市場不景氣,難經營,怎麼 Prophecy 系列一推出,竟然是全球缺貨、供不應求?難道要玩飢餓行銷? 真的不是如此,看過 Prophecy 系列的技術特點,就知道這喇叭不好做,內中的細工很多,PMC 也沒預料到市場反應,這麼熱烈,但是工廠產能又有限,就算想要擴廠,短時間做不到,只好勁量埋頭努力生產,跟上市場訂單的腳步。喇叭線條更洗鍊、更有現代感 我在 Prophecy 發表會當天,已經針對新系列的技術特點,簡略地講過,但是當天人多,很難把技術細節拍得仔細,所以借回 Prophecy 1 嚐鮮,同時把 PMC 提供的 ATL LaminairX、四階分音器與 n-Compass 部件,拿回來棚拍,讓大家看到的畫面可以更仔細。 總編在新品發表會,看到全新 Prophecy 系列,有很興奮嗎?非常興奮!我記得上一次看 PMC 新產品發表會,有差不多興奮的心情,大概是十多年前的 Twenty 系列,當時也是 PMC 創立二十週年發表的新作,向後傾斜角度的喇叭箱體,搭配 PMC 獨家 ATL,可是經過十多年時間,即便中間幾度小改款,加入 Laminair 氣流加速導流器,可是 Twenty 到 Twenty5,已經十多年時間了,喇叭外觀造型帶點老氣,缺乏新鮮感。 可是,Prophecy 卻來了個耳目一新的設計,首先,喇叭箱體沒有傾斜角度,而是瘦瘦高高的模樣,佔據樓板底面積更小;其次,ATL 傳輸線式音箱的開口,一律換上金屬材料的 Laminair X,看起來用料更扎實。全系列一款書架、三款落地 在單體部分,Prophecy 系列採用 1 吋絲質軟半球高音與 5 吋中低音單體,三音路多了 55 mm 軟半球中音單體,其他的差異,只在喇叭高矮與單體使用的數量。 從設計上來看,Prophecy 1 書架與小落地 Prophecy 5 算是兄弟,把 Prophecy 1 向下延伸,變成落地喇叭,就是 Prophecy 5,而 Prophecy 7 與 Prophecy 9 是另一對兄弟,兩者都是三音路落地喇叭,中央配置 PMC 著名的 55 mm 軟半球中音單體,較小的 Prophecy 7 只有 1 個 5 吋低音,而 Prophecy 9 則是 2 個 5 吋低音。 Prophecy 系列使用的 LT XL 5 吋中音單體,表面加上 mica-filled 雲母塗層振膜,原廠說這是要取得剛性、阻尼、質量兼顧的設計,且單體框架採用合金打造。 以上是 Prophecy 系列的基本設計說明,接下來就是 PMC 這次推 Prophecy 系列的三大招數了!全新登場 LaminairX 氣流加速導通口 第一招是 LaminairX 強化的 ATL 傳輸線式音箱,ATL 大家熟悉,是 PMC 獨步市場的 Advance Transmission Line,稱為先進傳輸線式音箱,現在加入 LaminairX 氣流導通出口強化,而 LaminairX 是 PMC 申請專利中的全新設計。 最早 PMC 的 ATL,氣流出口加上泡棉,現任 CEO Oliver Thomas 加入之後,設計新的氣流導通加速開口,稱為 Laminair,大約在 2014 年推出,經過十多年時間,Prophecy 系列採用最新的 LaminairX,功能同樣是 ATL 氣流導通加速。 LaminairX 就是 Prophecy 1 底部的金屬部分,金屬格柵切出 9 道開口,從 ATL 音箱快速宣洩氣流,重現強勁又快速的低頻。LaminairX 進步之處,在於消除前一代 Laminiair 出口的氣流噪訊,同時提升低頻的暫態反應速度。全新導波器同時強化能量與擴散 第二招是全新設計的導波器,講的是 Prophecy 1 高音單體外面的罩子,特殊的孔洞可提升高頻擴散性,讓最佳聆聽範圍更加寬廣,不必侷限在皇帝位聆聽。 在三音路的 Prophecy 7 與 Prophecy 9,中音單體外面則有深淺不一的導波器,是以電腦模擬搭配實際聆聽,同時最佳化中頻凝聚力與擴散性,稱為 n-Compass,不過 Prophecy 1 只有兩音路,所以沒有 n-Compass。最佳化佈局的四階分音 第三招是 PMC 的分音器設計,因為從專業錄音室監聽喇叭出身,PMC 偏好 4 階分音,以 24 dB 斜率,讓喇叭單體在各自最佳工作範圍內發揮,而且,PMC 強調零件走線的獨特性,可避免電容與電感之間的電磁干擾,所有被動元件都經過全檢測,確保分音器的被動元件彼此的誤差很小。 懂的人就知道,零件全檢測,對製造者來說是很高的成本投入,從訂購的被動元件送入工廠,就要經過檢測、分類,將數值最接近者分別歸類,並記錄使用的元件數值,每一對 PMC 喇叭出廠之後,原始零件的數值,工廠都有資料,假如日後需要維修,也能找到數值最接近的零件更換,這麼細膩的後勤服務,全部都是成本啊!全部英國手工組裝 當然,PMC 不忘強調,從分音器到喇叭組裝,全部在英國生產,對於有產地情節的人來說,應該有很強的吸引力。 最後,在喇叭外觀部分, Prophecy 提供橡木、胡桃木與染黑胡桃木三種選擇,試聽的 Prophecy 1 是胡桃木,外觀沒有加上亮光漆,而是消光設計,頗有低調奢華的氣質。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關於 Prophecy 1 的設計與技術特點表過,接下來要講緊湊的試聽過程了!我在標題寫了「天下武功,唯快不破」,電影「功夫」裡面火雲邪神的金句,套用在 LaminairX 強化的 ATL 傳輸線式音箱,再合適也不過了! 以前 PMC 能夠打入 BBC 錄音室,並攻佔全球眾多錄音室專業市場,靠的就是準確的全頻段音樂再生,包括中低頻,但是經過數十年演進,PMC 告訴我們一個答案:「快,還能更快!」 過去每次聽 PMC,總覺得他們能兼顧低頻量感與反應速度,相當厲害,可是這次聽 Prophecy 1,低頻量感之好,與中低頻反應速度之快,居然明顯又更好了,看來全新 LaminairX 確實讓 ATL 傳輸線式音箱,帶來如虎添翼的性能進化,未來幾年如果全面納入 PMC 喇叭設計,尤其是經典的 SE 系列,絕對值得期待。大約 100 瓦功率就能推得好 試聽 Prophecy 1 的過程,我搭配了兩套前後級,分別是晶體的 Quad 33 與兩部 303 後級,以橋接單聲道驅動,另一套是編輯部的 EAR 868P 與 509 MK II,真空管機前後級伺候 Prophecy 1。 以規格來說,Prophecy 1 效率僅有 85 dB,並不算好推,不過我常說,以家用環境來說,有個扎實的 100 瓦功率,大致都能制服 Prophecy 1,這次 Quad 與 EAR,都能與 Prophecy 1 合作愉快,展現出厚實又明快的中低頻,以音色來說,Quad 比較通透清晰,而 EAR 則多一分真空管味,較為濃郁,試聽最後選擇 EAR 前後級搭配為主,畢竟總編比較熟悉自家器材,要在短時間內試聽 Prophecy 1,還是搭配老朋友比較準。熟悉的錄音也能聽出新趣味 我想舉 Chet Atkins 傳奇的「Yakety Axe」為例,這不是什麼發燒片,但卻是總編聽得熟透了的曲子,因為想練電吉他,總要反覆再三聆聽,這次用 Prophecy 1 來聽,中頻段的厚實與通透,硬是聽出更多 Chet Atkins 指尖功夫的細節,左手滑音的修飾,真是又快又有趣味。 獨奏樂器的主角是電吉他與口琴,Chet Atkins 錄音時用的應該是 Gibson ES 335,吉他音色帶著電味與半空心電吉他略濃的共鳴位,Prophecy 1 帶出準確的音色,最厲害的是左手的細部變化,Prophecy 1 展現各種指尖技巧細節,唉,聽 Chet Atkins 彈吉他,總編恐怕練一輩子都追不上一半啊!不怕操,用力唱出搖滾魂 再來個吉他英雄,聽 Dire Straits 的「Money For Nothing」,開場的合成器前奏,錄音營造出又深又遠的音場,逐漸往聆聽者靠近,這些都是錄音室炮製出來的音場效果,Prophecy 1 準確地將音場由遠而近拉過來,爵士鼓猛烈的 Solo,電子合成器音量逐漸加大,錄音師開始推電平,漸強的音量拉到最高,開始了電吉他 Solo。 Prophecy 1 在中低頻的 Q 彈顆粒感,聽爵士鼓 Tom Tom 最爽,「Money For Nothing」要進入電吉他 Solo 之前,Tom Tom 的顆粒感,可是一顆顆在左右聲道之間,打出一條弧線,好像面前有一套爵士鼓,Tom Tom 擺一排打出來的鼓點,在音場中央畫出一條弧線,電吉他強勁的 Over Drive,配上爽朗的爵士鼓點,電子合成器勾出和弦裝飾,這居然是四十年前的錄音,在 Prophecy 1 卻是爽勁十足。 用 Prophecy 1 來聽「Money For Nothing」,總編回想的是當年還在讀書的我,用 Sony Walkman,帶著廉價耳機大聲聽,用力抓歌的情境,現在沒有耳機的束縛,用 Prophecy 1 來大聲操,Prophecy 1 真是耐操,幾乎要掀屋頂的音量,Prophecy 1 就是不怕,不會失真,總編回味「Money For Nothing」,操大音量,Prophecy 1 穩妥妥地催出搖滾魂,太爽了!唱什麼就像什麼 能把搖滾唱得嗨,換上古典樂如何?Prophecy 1 不愧是 PMC 監聽血統傳承,唱什麼,就像什麼!聽慕特、馬友友與巴倫波因合作的「貝多芬三重協奏曲」,聽第三樂章的快板,大提琴獨奏旋律,小提琴接手反覆,管弦樂襯底,帶出鋼琴,隨後三件樂器與管弦樂團交織。 Prophecy 1 把每一件樂器的相對位置,呈現清晰的舞台感,大提琴偏左,小提琴偏右,鋼琴居中,管弦樂團則是撐開寬闊的場面,這種「彷彿可以看得見」的舞台感,居然在尺寸不大的 Prophecy 1 書架喇叭重現,不簡單。遠超出對書架喇叭的想像 雖然短時間與 Prophecy 1 相處,但我要說,這是 PMC 近年來喇叭改朝換代,進步最大的一次,尤其是中低頻的暫態反應速度,不僅量感好,速度又快,即便 Prophecy 1 只是書架喇叭,可是重現寬闊龐大的 3D 音場,絕對超乎您對書架喇叭的想像,值得列入試聽清單當中,讓它成為聆賞音樂的最佳夥伴。器材規格 PMC Prophecy 1 型式:2 單體 2 音路傳輸線式書架喇叭 使用單體:27 mm(1 吋)絲質軟半球高音單體× 1,125 mm(5 吋)中低音單體 × 1 有效 ATL 傳輸線長度:1.79 公尺 頻率響應:50Hz – 20 kHz(-3dB) 阻抗:6 ohms 分頻點:1.5 kHz 效率:85 dB 最大音壓:120 dB 建議擴大機功率:20 - 200 W 水平指向性:80 度 垂直指向性:90 度 尺寸:400 × 165 × 260 mm(H×W×D) 重量:10.3 kg 售價:129,000 元 進口總代理:瑩聲 電話:(02)2805-3569 網址:https://www.jadex.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