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下一整張的浪漫–巧遇李斯特、華格納與布拉姆斯
撰文/戴天楷 2016/08/01發表,已被閱讀11,327

這張CD的曲目編排真是沒道理。

開頭是李斯特的「送葬」(Funérailles),接著是華格納的「齊格飛牧歌」(Siegfried Idyll),然後一連安排七首布拉姆斯的小品,最後再補上兩首李斯特晚年的小品。把李斯特和華格納這對岳婿放在一起,還有點道理。可是在他們的音樂作品間穿插了布拉姆斯的鋼琴小品,還一連放了七首,這實在莫名其妙。布拉姆斯可跟這兩位扯不上什麼干係,連收錄的這幾首曲子間也找不到絲毫聯繫。

我試著想在CD內頁的解說裡找尋一點蛛絲馬跡,看看唱片製作和鋼琴家這樣安排曲目究竟有何用意,我實在好奇的緊。可惜,史坦威公司並沒有解釋。話說回來,這世上莫名其妙的曲目安排可多著咧,豈止這一張唱片呢?算了,別追究了,就聽音樂吧。


第一軌是李斯特的「送葬」,出自他的「詩意與宗教的和諧」(Harmonies poétiques et réligieuses)當中的第七首。這首曲子創作於1849年,前一年1848年是歐洲劇烈動盪的一年,該年1月,先是在義大利的眾邦國發生立憲運動,並起來反抗奧地利對該地區的統治。是年2月在法國則爆發著名的二月革命,衝突過後,法王路易菲利普下台,同年,法國迎來了拿破崙的姪子路易拿破崙作國王,也就是拿破崙三世。那年3月在德國境內也爆發革命和示威,主張脫離奧國勢力、建立「小德意志」的自由主義者,遭到保守勢力的鎮壓。在奧地利境內也有多起事件,包括在波希米亞地區的捷克人主張捷克語應和德語同等,遭到奧國軍方的壓制;在匈牙利境內則有反抗奧國統治,尋求國家獨立的運動,這些志士的雄心烈火卻也遭到軍事力量無情的撲滅。李斯特在這個背景下,寫出了這首「送葬」,用以悼念這些在追求自由的革命運動裡,喪失性命的烈士。

第二首「齊格飛牧歌」容易被誤解成與華格納歌劇「齊格飛」有什麼關連,事實上,這兩首曲子一點關係都沒有。齊格飛牧歌是華格納獻給妻子柯西瑪的創作,曲名中的齊格飛,並不是指環創作中的英雄齊格飛,而是華格納與科西瑪的兒子,也叫做齊格飛。這首曲子作於1870年,華格納寫作此曲作為生日禮物贈與愛妻,此外,那年正是兒子齊格飛誕生的次年,因此,這首曲子也表達了華格納對於妻子辛勞生養孩子的感懷之情。無怪乎此曲之中處處流露無比的溫情與愛意,這裡沒有濃的化不開的浪漫,只有真摯而寧靜,流自深處的愛。


這首曲子原是一首小型管弦樂曲,編制只有13人,這樣才能在華格納的家裡演出給柯西瑪聽。當時華格納的助手魯賓斯坦(Josef Rubinstein,他與十九世紀出名的鋼琴家魯賓斯坦兄弟沒有關係)為了演出此曲,四處奔波,秘密召集樂手,並協助排練。在協助華格納成功演出後,他更將此曲改編成其他版本,有鋼琴五重奏的室內樂版、四首聯彈版,以及這張CD的鋼琴獨奏版。

接下幾首布拉姆斯小品,就是我最感到不解的安排。布拉姆斯出生於1833年,比起李斯特和華格納小了20歲以上,雖然仍生活在19世紀的浪漫時期,但他的作曲風格卻更傾向古典時期,十足是個活在浪漫時期卻心在古典時期的保守派,尤其講究樂曲的形式,反對架構的自由與標題音樂的發展。對於華格納和李斯特等人的浪漫派音樂風格,布拉姆斯深表不同,甚至還語帶諷刺地表示,李斯特的B小調奏鳴曲讓他想打瞌睡。即便如此,布拉姆斯的音樂當中仍有豐富的抒情元素,既有古典之形,兼有浪漫之風。


第三軌和第四軌為八首編號op. 76鋼琴小品中的兩首,所選的是no. 2和no. 5,兩首曲子都是奇想曲(capriccio)的形式,節奏較為輕快活潑,旋律起伏更為生動,富有色彩。其中no. 2利用斷奏帶出一種輕鬆的詼諧感,左手穩定又簡單的伴奏,則給予樂曲一種舞步般的節奏,末了則在優雅身段裡悄然而逝。no. 5則充滿了不安與翻騰的情緒,開頭處左右手以不同的節拍相爭,就像戀人吵架一樣,情緒起伏不定,時而緩,時而激,那一處不是浪漫?

第五軌到第九軌則是op.117~119的間奏曲( intermezzo)裡選出來的。這幾首曲子的創作年代在 1892~1893年間,已屆布拉姆斯晚年,曲風已出現變化,除了速度較為緩慢之外,結構也較為單純化,因此聽起來有種安詳、沈靜的感覺。以不像先前的作品那樣,在嚴謹的結構裡藏著豐沛情感。跟op.76的兩首奇想曲相比,更顯出不同時期的不同風貌。


其中op.117的創作靈感,布拉姆斯取材了搖籃曲民謠,因此樂曲有種安靜的氣氛,卻又隱隱透著幾許哀傷,十分引人入勝。同樣的氣質也出現在op.118當中,選錄的no.1充滿著矛盾與悲切的情緒,充滿濃烈情緒;no. 2則是一首美到骨子裡的間奏曲,任誰聽了都會喜愛;no.6則又是一首滿懷憂鬱情感的樂曲,樂曲一開頭的動機,就立刻揪住了聆聽者的心,直到中段轉調之後,又把音樂情緒提振起來,但那振奮卻僅是一時的,隨後又藉由重複開頭動機,把情境帶回最初的哀愁裡。好個布拉姆斯。第九軌選的是op.119的no.3,這首間奏曲是這一整張CD裡最開朗的樂曲,旋律當中處處洋溢著笑聲和歡樂,帶著詼諧曲的機智和趣味。

第十軌是李斯特創作於1881年的小品「Nuages gris」(Grey Cloud,灰色的雲),這首曲子安靜而憂鬱,就像它的曲名一樣,和李斯特早年的作品,強調超技手法大不相同。樂曲結構簡單,和聲單純,卻也因此特別難以表現。最後一首「Am Grabe Richard Wagners」(At Richard Wagners Grave,立於華格納墓前),是李斯特在1883年華格納過世後寫下的,在華格納生前,這對岳婿關係不睦,因為華格納雖然娶了李斯特的女兒柯西瑪,但柯西瑪當時卻已是李斯特學生、指揮家馮畢羅(Hans von Bülow) 的妻子,兩人並育有孩子。華格納卻「引誘」了柯西瑪出軌,最後與馮畢羅離婚,改嫁華格納。此事讓天主教徒李斯特非常不能接受,因此到華格納死前,在當時歐洲音樂圈裡舉足輕重的李斯特,始終不肯支持華格納。這首曲子,帶著哀傷卻又冷靜的語調,像是李斯特站在華格納墳前,與他一抿恩仇、盡消怨尤。


擔任鋼琴演奏的David Deveau是麻省理工學院的鋼琴教授,本身也經常參與音樂演出,包括舉辦獨奏會或與樂團合作演奏協奏曲目,是一位活躍於美國校園與音樂舞台的雙棲鋼琴家。在這張唱片裡,史坦威的錄音乾淨、透明,對於鋼琴彈奏時的諸般發聲細節,都能清楚掌握。如果不在意曲目安排的邏輯,單是李斯特與華格納的這幾首曲子,就已值回票價。

廠商資訊

金革唱片
電話:(02)8226-9909
客服專線:0800-031-360
網址:www.jingo.com.tw

高雅苔蘚綠新色問世–Focal Aria Evo X 系列喇叭
Focal 最新推出的 Aria Evo X 系列喇叭,是以原本廣受好評的 Aria 900 系列為基礎進行優化和改進而得的新世代產品,目前旗下共有 3 款落地喇叭,分別是 Aria Evo X No.4、Aria Evo X No.3 及 Aria Evo X No.2,1 款 Aria Evo X No.1 書架喇叭... 《 全文


更多專題: 一個月    三個月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