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郭漢丞 2013/03/01發表,已被閱讀14,376

身為名列葛洛夫音樂詞典的四位中國音樂家之一,殷承宗的名氣比起年輕一輩的郎朗、李雲迪,似乎顯得有些老味,可是音樂的歷練與年紀有關。殷承宗從年少時期的天才兒童發跡,到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鋼琴大賽亞軍,之後「黃河」鋼琴協奏曲成為家喻戶曉的鋼琴家,成為音樂的樣板,但文革之後卻遭政治審查,殷承宗這個名字大起大落。

等到殷承宗進入西方音樂世界的時間,則要推遲至1983年之後,首度應邀在紐約卡內基廳舉辦獨奏會,終於在國際舞台展現英姿,可是也因為這個晚,殷承宗的名字在西方世界似乎又遜於傅聰,更何況許多與政治相關的牽扯,讓傅聰更受到西方世界熱情的擁抱,而對殷承宗這個名字相對冷淡。怎麼說?傅聰負笈歐洲,卻在曼紐因的協助下留在歐洲,背棄了中共,也因此傅聰的家人受到牽連,生死相隔,讓傅聰更是全盤擁抱西方。可是殷承宗在文革時期受到栽培,成為國內首屈一指的音樂家,但政局的變化也把這位鋼琴家捲入是非圈中,從天頂落入地上,等他離開中國,踏上西方世界,透過音樂本身打入西方世界,但西方人看待他的眼光,似乎還是那位四人幫扶持的中國本土音樂家,擁抱的熱情感覺淡了許多。

雖然殷承宗的名字與政治多所牽連,可是聽殷承宗的音樂卻不需要太多的政治想像。「黃河鋼琴協奏曲」是殷承宗的招牌作品,至今只要聽到這首曲子,殷承宗可說是第一人選,不做他人想,甚至其他人彈奏「黃河鋼琴協奏曲」的時候,我的腦海裡想的全都是「殷承宗是怎麼彈的?」不過這兩張達人藝典的殷承宗錄音,卻是道地的浪漫時期,彈的是舒伯特、舒曼與蕭邦,這下子可直接把殷承宗的鋼琴演奏,拿來和西方演奏家擺在同一個天平上來秤了。彈「黃河」,殷承宗有著時代的背景與文化的優勢,彈舒伯特、舒曼與蕭邦,那可就硬碰硬來和西方演奏家比拚了,畢竟鋼琴還是西方的樂器,舒伯特、舒曼與蕭邦又是浪漫時期的核心,殷承宗這位活在現代的中國鋼琴家,如何詮釋完全西方的內容?

作為一位鋼琴演奏家,演奏任何作曲家的作品,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回歸樂曲的本質,殷承宗在這部份做得很好,舒伯特的四首即興曲Op.142與降B大調奏鳴曲D.960,把如歌的氣氛掌握得很好。有趣的是,這張唱片的錄音地點選在殷承宗的鋼琴工作室,位於廈門鼓浪嶼,唱片內頁的照片顯示這個錄音場所更接近居家,而不是演奏廳,或許正因為如此,那如歌般的親暱感更顯親切。


我不禁想起霍洛維茲,以前DG曾經發行一張「Horowitz At Home」的專輯,原來霍洛維茲平常在家裡練琴的時候,經常聽著義大利歌劇的Bel Canto,霍洛維茲反覆的對照練習,希望鋼琴表現出宛如美聲唱腔的美感,這張「Horowitz At Home」讓我們彷彿進入了大師家中,聆聽那摹仿美聲唱腔的鋼琴彈奏法。同樣的,殷承宗這張「舒伯特鋼琴獨奏專輯」,一樣有著類似的氛圍,從錄音的細節可以感受到那不是音樂廳的現場,空間殘響相對乾淨,我們更可以清楚感受到殷承宗在使用踏板上面的節制,不讓浪漫沖昏了頭,維持著音符的純正。


與「舒伯特鋼琴獨奏專輯」比較起來,「殷承宗遇見舒曼與蕭邦」錄音的場地就很不一樣了,這次換到了廈門宏泰音樂廳,從唱片內頁的照片來看,應該是承租場地單純錄音,而不是音樂會現場,所以沒有觀眾騷動或咳嗽聲,但是現場空間似乎背景噪訊比另一張唱片更大,我推測那是音樂廳的空調聲響,混在背景當中,所以即便數位錄音,我們還是可以聽到若干細微的背景噪訊,而且空間感更寬擴,比起前一張舒伯特,殘響與延伸都更長些。

從舒伯特換到了舒曼、蕭邦,走進更深層的浪漫,殷承宗在踏板上的應用明顯大膽了些,又或許是因為錄音空間更大,殘響較多,所以我們可以聽見更開闊、更深邃的鋼琴聲響,與舒伯特的專輯比較,這張舒曼與蕭邦的作品播放時,之前的親暱感少了許多,但卻多了一番音樂廳的氣氛,音場更深、更高,鋼琴的踏板使用更多,寬闊的迴響與晶瑩剔透的音符顆粒,帶出了舒曼晶晶亮亮的特色,也深刻地描繪了蕭邦的多愁善感。是的,這是殷承宗的演出,他是一位中國鋼琴家,但音樂的詮釋卻是道地的西方味道。


在「殷承宗遇見舒曼與蕭邦」的後製上,達人藝典使用了兩款鑑聽喇叭,一是英國PMC IB2,一是Focal Twin 6 BE,如果您是PMC或是Focal的用家,不妨特別注意一下殷承宗的舒曼與蕭邦,或許在您的音響系統上,聽這張專輯會有不同的感受,更接近錄音後製的現場。

廠商資訊

總代理:瑋秦
電話:(02)2706-6825
網址: www.welchenmusic.com

具備豐富擴充性–Bluesound Pulse M 無線串流喇叭
從外觀來看,Bluesound Pulse M 似乎只是一款單純的袖珍型無線串流喇叭,實際上不只如此,它還具有豐富的功能和強大的擴充彈性,能充分滿足各方面的需求。Pulse M 基本上是一款立體聲串流喇叭,內建兩顆 0.75 吋高音和一顆 5.25 吋低音,並採用... 《 全文


更多專題: 一個月    三個月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