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郭漢丞,攝影/蔡維峻 2025/04/09發表,已被閱讀6,652
標題沒寫錯嗎?2A3 不是個位數輸出的功率管,怎麼總編寫「實用小功率」?沒錯,2A3 做單端,輸出功率大約 3.5 瓦,還不到 300B 的一半,可是 Ray Audio 這部 2A3 PP,每聲道用一對 2A3 做推挽放大,做出 15 瓦的輸出功率,成功達到實用的小功率。


15 瓦!居家夠用了

怎麼說實用的小功率?一般來說在家裡聽音樂,大約 85 dB 已經滿大聲了,假設喇叭效率在 86~88 dB,功率用不到 1 瓦,假如音樂的動態變化比較大(大小聲落差較大),偶而音壓會跳到 90 dB,或者更大一點,每增加 3 dB,需要加倍的功率,大概也不會超過 10 瓦,所以,15 瓦的 2A3 PP 算夠用了。

當然,如果您要求 95 dB 以上,甚至 100 dB 以上的爆棚音壓,那就不該選 2A3 PP,而是要找大功率的晶體機,才承受得住大音壓。


高雄音響展前趕出來的量產機

收到 Ray Audio 2A3 PP,大約在高雄音響展前兩週,而我必須在高雄音響展前,把機器還給 Ray Audio,時間真是緊迫,沒辦法,因為這是 Ray Audio 第一部做好的 2A3 PP,假如我沒在高雄展前還,那麼音響展就要開天窗,沒得參展。

關於華克音響 Ray Audio,我幾個月前拍了 YT 影片,介紹其生產基地,華克連老闆說宣傳效果很好,現在換他被訂單追著跑,而且這幾個月不知道怎麼回事,協力廠商的外銷訂單一直擠進來,從機殼到 PCB 板,生產線通通塞車,要一直追協力廠商的進度,插空隙做華克的單,搞品牌確實不簡單,量產之前要累積零件庫存,正式生產還要追進度。


因此,預計要在 2025 年高雄音響展粉墨登場的 2A3 PP,居然等到展覽前兩週才搞定,只好情商我以最速件處理。好吧,大家都認識超過二十年了,交情不能不認,機器趕緊寄來給我聞香。


自家手工繞製變壓器是絕活

話說華克音響,主事者連老闆從 1983 年開始,就投入真空管機的製作,而 Ray Audio 的獨家絕活,就是自家手工繞製變壓器。

音響迷應該聽過這句話,真空管機的靈魂,就藏在變壓器,您看許多六、七十年前的老 WE,現在都飆到天價,買的就是古董等級的變壓器,至於插在機器上的真空管或電容,運氣好的話,真空管或許還有點殘餘價值,至於那些老電容,大概全部都要換掉,所以,買真空管機,長期的價值就在變壓器。

這年頭,自家手工繞製變壓器,打造真空管機的廠家,台灣大概就只有 Ray Audio 一家,其他大概都是外包訂做,有些可能買現成規格量產品,這樣成本才會划算,至於國際品牌,還從繞變壓器做起的,大概只有 McIntosh,如果拿 Ray Audio 的價格,去和 McIntosh 比較,您就知道 Ray Audio 的定價有多實在了!



直熱三極管做推挽放大

當我拿到 2A3 PP 時,一開始並不知道是推挽放大,本來直覺應該是併聯放大,因為 2A3 或 300B 這類直熱三極管,讓人著迷之處就是單端放大,以最簡單的線路架構,做出直熱三極管的甜美音色,假如嫌功率太小,可能會做併聯,讓功率倍增,同時維持直熱三極管的架構,以 2A3 來說,併聯放大大約可以到 7 瓦左右。

可是對 Ray Audio 來說,7 瓦還不算「實用功率」,稍微操一下,可能就會破音失真,所以華克改用推挽放大,做到 15 瓦輸出功率。


線路來自 2A3 PP Mono Mono

這可不是 Ray Audio 第一次做 2A3 PP,他們在十多年前就推出過 2A3 PP Mono,不過那是單聲道後級,所以要用兩個機箱,成本較高,價格也比較貴,而且因為是單聲道後級,必須搭配前級使用,墊高了入手價的門檻。

這次 Ray Audio 再度挑戰 2A3 PP,主要是許多人詢問,粉絲敲碗,請 Ray Audio 再做 2A3 推挽放大的擴大機,找回 2A3 迷人通透的細緻音色,同時擁有合理的喇叭驅動能力。

復刻?那多沒意思,Ray Audio 想出更好的方法,既能推出新款 2A3 PP,同時想辦法讓售價更親民,那就是做成綜合擴大機,合為一體的金屬機箱,可以節省成本,讓 2A3 PP 的售價更有市場競爭力,還可以想辦法加入過去沒有的功能,像是納入遙控與無線藍牙輸入。


與 EL34 共用機箱

怎麼做?從現成的 Ray Audio EL34 綜合擴大機下手,共用機箱,所以 2A3 PP 總共有 3 只 5670 訊號管,其中兩只訊號管做電壓放大,第三只 5670 做倒相與增益,強化 2A3 PP 的功率,才能拉到最高值 15 瓦功率輸出。

理論上來說,2A3 做推挽放大,大概是 7~15 瓦,Ray Audio 這部 2A3 PP,硬是做到了上限 15 瓦,這當中除了針對 2A3 PP 設計的變壓器之外,還採用交流點燈絲,強化推力,同時讓音樂性更好。

交流點燈絲,可能會因為居家供電狀況不同,有時會有哼聲,所以 2A3 PP 機箱上方 2A3 功率管兩側,多了兩顆無段旋鈕,萬一 2A3 PP 買回家,插上電聽到喇叭發出哼聲,可以調整兩側的無段旋鈕,Ray Audio 在 2A3 PP 出廠之前,會先上電測試,確保哼聲最低的設定。

但是如果把 2A3 PP 買回去之後,市電供電狀況與家中電氣迴路的條件不一,可能還是會有些許哼聲,可以自行調整無段旋鈕,假如自己不會調整,或是越調越糟糕,放心,找華克去服務,買台灣在地廠商設計製造的機器,好處就在隨時找得到人,處理售後服務。


真空管貴,機箱也貴,自己搞更貴

2A3 PP 搭配的真空管是 Linlai Tube 2A3,雖是大陸管,但一對要價約莫也要三千多,2A3 PP 要用兩對,光是功率管就超過六千元了,還要加上 3 只 5670 訊號管,所以,光是真空管成本就不少了,再加上變壓器、鋁合金機箱、音控旋鈕、波段開關,外加藍牙接收模組,參考售價僅 72,000 元,掂一掂成本,您就知道廠家賺得合理。

Ray Audio 真的是做口碑的,就算您有能力 DIY,要想做到 Ray Audio 金屬機箱的精緻程度,加上全套 2A3 PP 的真空管,還要有藍牙與遙控,最終成本可能會比 Ray Audio 的定價還貴。


一口氣搭配三對書架喇叭

只有兩週時間可以試聽,要抓緊時間,15 瓦的 2A3 PP,搭配喇叭很困難嗎?我本來也以為功率有限,可能要選高效率的號角,不過既然 Ray Audio 強調「實用功率」,而且用交流點燈絲,把推挽放大的 2A3 PP,做到理論值最大的 15 瓦,應該可以放膽搭配,所以我先從難搞的書架喇叭搭配起,一口氣用了三對。

哪三對書架喇叭?PMC Prophecy 1、Quad Revela 1 與 KEF R3 Meta,15 瓦的 2A3 PP,大概是這三對喇叭建議搭配功率的下限,而我試聽的順序,也是 PMC、Quad,然後是 KEF。


推 Prophecy 1 相當合拍

2A3 PP 第一個讓我驚訝的是,真的可以推 PMC Prophecy 1,效率 85 dB,又是傳輸線式音箱,我聽 Prophecy 1 的時間一樣很短,幾天之內要把 Working Sample 還回去,所以用 2A3 PP 來聽 Prophecy 1,差不多只有兩、三個小時,但是 15 瓦輸出的 2A3 PP,著實讓我覺得輸出功率不止 15 瓦,感覺要更大。

像是聽 John Mayer 的「Gravity」,開場就是爵士鼓大鼓踩踏,背後是電子合成器的和弦長音,迎接電吉他 Solo,2A3 PP 推起 Prophecy 1,低頻的量感足,而且 Q 度很好,John Mayer 的歌聲,聽起來距離頗近,這是錄音室炮製出來的人聲定位,而在歌聲底下,藏著藍調味十足的電吉他裝飾,2A3 PP 把錄音的層次,鋪陳得既舒服又漂亮,真空管帶出甜美潤澤的音色,慢搖滾的浪漫,讓聆聽的情緒跟著慢了下來。

推出兩款喇叭自己的個性

接下來我讓 Quad Revela 1 與 KEF R3 Meta 輪番上場,這兩對喇叭的效率,分別是 86 dB 與 87 dB,都比 Prophecy 1 好一些,2A3 PP 推起來更輕鬆,但是重點在於 2A3 PP 可以發揮兩對喇叭各自的音色特質,而不是光靠真空管的染色,全都是 2A3 的味道。

像是 Revela 1,因為搭配鋁帶高音,中高頻的輕鬆感與開闊度,2A3 PP 輕鬆地讓喇叭消失在空間當中,中頻段則呈現 2A3 PP 應有的溫暖色澤,低頻則是鬆軟舒服,讓 Revela 1 聽起來柔順軟綿。

換上 KEF R3 Meta,同軸單體三音路書架喇叭,2A3 PP 把同軸中高音準確的音場定位,帶出清楚的音場相對位置,中低頻的力道,比 Revela 1 要緊緻些,密度高一點,速度快一點,這應該是 R3 Meta 本身的音色與 Revela 1 的差異,R3 Meta 的音場定位較爲精準,而 Revela 1 則是整體音色的柔軟度較好,所以,2A3 PP 雖然有真空管機的溫暖中頻,但並不是染色染過頭的管機,而是能呈現 Quad 與 KEF 喇叭的音色差異。

三對書架喇叭搭配過後,我最喜歡 2A3 PP 搭配哪一對?我想說,Prophecy 1 的搭配,最合我的胃口,低頻量感夠多,下盤反應速度雖不是飛快,卻帶出整體柔順滑嫩的音色,而且全頻段均衡感夠好,其實這應該在預料之中,畢竟 Ray Audio 自家設計擴大機時,參考喇叭就是 PMC。

至於 2A3 PP 推 Revela 1 與 R3 Meta,一柔一剛,Revela 1 聽起來軟綿,但是有點太慵懶,聽爵士樂舒服,聽古典就有點慢,而 R3 Meta 相反,音色柔中帶剛,下盤的反應速度較快,不會拖泥帶水,中高頻的音色光澤較亮,配上夠快的下盤,音響性表現不錯。


搬出 Contour 60 落地喇叭考驗

只讓 2A3 PP 配三對書架喇叭,夠看嗎?在試聽期限之前,我還有點時間,就搬出 Dynaudio Contour 60 吧!假如 2A3 PP 能推,那這 15 瓦輸出功率,可就真的實用了!

本來有點擔心 2A3 PP 會推不動 Conyour 60,可是這 15 瓦的推挽放大 2A3,卻是表現得相當夠水準,以最讓人擔心的低頻來說,聽 Dire Striaght 的「Why Worry?」,電吉他 Clean Tone 的分解和弦,顆粒清晰又通透,多軌錄音炮製下,一把吉他彈旋律,另一把彈和弦,Mark Knofpfler 可能有加 Chorus 效果,電吉他的音色多了些甜潤繚繞感,歌聲底下沒有停止的電吉他分解和弦與裝飾,溫柔的音樂訴說著「何必憂慮?」

我聽得入神,「Why Worry?」並不是爆棚的音樂,而是溫柔又有親和力的歌曲,爵士鼓的陪襯很輕盈,副歌唱著「何必憂慮?痛苦之後會有歡樂,雨過自然天晴,現在何必憂慮?現在何必憂慮?」是啊!15 瓦,又有什麼不夠?只要能聽見「Why Worry?」輕柔地撫慰著忙亂的心,又何必憂慮 15 瓦夠不夠用?

獨奏樂器與室內樂唱得真美


用 2A3 PP,聽單純的音樂,更能感受到直熱三極管的音色甜美,聽馬友友拉奏的「Six Evloution: Bach Cello Suite」,熟悉的 Prelude,飄散出柔美的旋律,可是大提琴的厚度與重量感,2A3 PP 可沒放過,尤其是由弱到強的細膩變化,2A3 PP 把轉折的力度,帶出清晰又漂亮的表情,Prelude 中段越拉越重的分解和弦,帶回高八度的旋律再現,2A3 PP 呈現漂亮的大提琴聲線轉折,真美。

室內樂是 2A3 PP 的拿手好戲,聽皮耶絲、杜梅與王健合作的「Mozart Piano Trios K. 496 & 502」,K. 496 第一樂章的快板,從大提琴與鋼琴開始,大提琴的長音,鋼琴疊上輕快的旋律,小提琴裝飾在後,2A3 PP 帶出鋼琴三重奏清楚的音場定位,要知道,這時候已經是讓 2A3 PP 推 Contour 60 了,我絲毫感覺不到 15 瓦有何不足,即便將音量推到 11 點鐘方向,2A3 PP 的音量增加,依然維持線性,代表 2A3 PP 推得動 Contoir 60,而且還可以多操一點。

人聲更是拿手好戲

如果您喜歡聽人聲,2A3 PP 會是您的好選擇,像是聽 Freni 唱「波希米亞人:我的名字叫咪咪」,Freni 唱起「是的,我的名字叫做咪咪......」,背後的弦樂藏著咪咪的主題,是逐步墊高的音樂動機,從 2/4 拍進入到 4/4 拍,咪咪唱起對玫瑰與水仙的喜愛,還跟詩人說充滿詩情畫意,再回到 2/4 拍的少女情懷,等回到 4/4 拍,唱起「當冬天的冰雪消融,早春的陽光屬於我,四月的初吻屬於我.......」咪咪的浪漫情懷,推到頂點,2A3 PP 唱出 Freni 真摯的情感,那是少女懷春,而最後唱起「可惜我繡的花朵沒有香味......」,卻是渴望愛情的失落。

不是在寫 2A3 PP?怎麼寫起歌劇詠嘆調了?好吧,聽得入了戲,就忘了音響了。

協奏曲就露餡了,但有解方

回頭操一下 2A3 PP,換上慕特、馬友友與巴倫波因合作的「貝多芬三重協奏曲」,聽第三樂章快板,2A3 PP 的推力就稍微露餡了,開頭的大提琴拉奏主題旋律,低音大提琴帶了和弦底部的音符,感覺 2A3 PP 有點抓不住 Contour 60 的低音,低音大提琴的音符顆粒雖大,卻有點鬆垮,速度慢了些,管弦樂團齊奏主題之時,低頻段稍慢,下盤略糊,雖然浮在樂團之上的大提琴、小提琴與鋼琴獨奏,依然精神抖擻,活力有勁,可是齊奏時的下盤卻有點收不起來,15 瓦還是略有限制。

有沒有解方?第一、稍微收斂音量,讓音場舞台感收得小一點,2A3 PP 就抓得住低頻,可是這樣好樣在掩飾驅動力不足的問題;這是不花錢的解方。

配上前級,可玩性大增

另一個方法,就是幫 2A3 PP 配上前級,前面多一級十倍放大,2A3 PP 的推力就夠強,聽「貝多芬三重協奏曲」,下盤就不會晃蕩晃蕩,而是能收束形體,讓管弦樂團與三件獨奏樂器,分庭抗禮。

其實,我有 Ray Audio 土庫前級,搭配自家 EL34 綜合擴大機,應該要讓 2A3 PP 搭配土庫前級,可是這兩部器材都在家裡服役,所以我直接用 EAR 868P 前級,搭配 2A3 PP,這 15 瓦的功率,多了前級放大,像是多了中頻段的 Boost,厚度與低頻力度都跟著提升,唱起「貝多芬三重協奏曲」,就沒有什麼好挑惕之處。

此外,我相當推薦選購 2A3 PP 的用家,日後要添購前級,不完全是為了驅動力,而是為了音色變化的彈性,因為 2A3 PP 本身有音量控制,前級也都有音量控制,可以微調前級與後級的增益,匹配出自己喜歡的音色厚度,想要音色通透,2A3 PP 的音量開大一點,讓前級輸出增益小一點,如果偏好厚聲,可以將 2A3 PP 的音量開小一點,前級來催音量,不過這時候要注意前後級音量的搭配,弄得太厚,可能會 Over Drive,讓 2A3 PP 出破音,不過別擔心,破一下下,2A3 PP 不會壞,只是讓您知道前後級音量匹配的底線在哪裡。

2A3 的音色是會讓人著迷的

聽 Ray Audio 2A3 PP 的過程雖然短,卻是愉快的,即便 15 瓦的輸出功率,需要小心呵護,不要操得太超過,但是音響的功能,畢竟是為了音樂服務,假如您聆聽的音量是輕鬆的,舒服的,而不是爆棚的,炸裂的,那麼 2A3 PP 會是您的菜,直熱三極管的音色,甜美溫潤,尾韻泛開的渲染,聽了可是會著迷的。





器材規格

Ray Audio 2A3 PP

型式:真空管綜合擴大機
輸出功率:15 瓦
使用真空管:2A3 x 4、5670 x 3
輸入:RCA x2、藍牙 x1
輸出阻抗:8Ω / 4Ω
頻率響應:6 Hz~ 40 kHz
重量:15.3 kg
建議售價:72,000 元
製造商:華克音響
地址:屏東縣潮州鎮南京路129號
電話:08-780-2001
網址:http://ray-audio.com/

請跟著天楷的腳步…–高雄圓山音響大展影音報導(三)
總計 81 家廠商,共 95 個展間,現在就由戴天楷帶你走訪三樓的主要展間,包括鈦孚、華克、富禮韻、宙宣、勝旗、環球知音、雅士、仩益、極品、鷗瑞堡、方舟、國祥、進音坊…等代理商和經銷商,內容非常精彩,可別錯過..... 《 全文


更多專題: 一個月    三個月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