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撰文/戴天楷,攝影/蔡維峻 |
2025/02/05發表,已被閱讀850次
|
|
我在 2015 年年初進入音響媒體工作,不知不覺地,入行也十年了。以前還在當素人發燒友的時候,Furutech 對我而言,就是要買端子、插頭,或者要切一點散線回家 DIY 時,第一個會想到的品牌,卻從沒留意過他們家的成品線。進入媒體工作後,我才真正認識到 Furutech 的實力與魅力。
扭轉刻板印象的初體驗
那個開端是 Furutech NanoFlux 電源線,這線如今還在販售上,只是用上更新的技術,進化成了 NanoFlux NCF。初代的 NanoFlux 定價是新台幣 18 萬餘,該次試聽對當時還算是個菜鳥編輯的我來說,是個從未有過的體驗。18 萬的電源線,有沒有相當於 18 萬的享受呢?金額數字很難換算成享受的程度,但我卻真的見識到什麼是乾淨清晰,什麼是層次分明,什麼是開廣深遠,什麼是起伏從容,什麼又是細膩質感。那回與 Furutech 的接觸,抬高了我參考經驗,也擴展了我的視野。
這十年,我接觸過不少 Furutech 產品,不僅有線材,還有一些基於材料技術衍生出來的 NCF 產品,例如套在電源插座口的插頭穩定器、能消除靜電的電源淨化器,還有賣到翻掉的 NCF 架線器等。他們甚至把 NCF 技術應用在電源排插上,使得他們家的排插,不管有沒有內建濾波線路,都能帶來聽感上的提升。他們更將 NCF 技術廣泛推展到線材上,包括端子或絕緣批覆材料,都用上了 NCF 特殊奈米結晶配方。從我進入媒體工作到現在,可說是見證了 Furutech 的躍進和轉型。他們不再只是零配件、切售線的製造商,Furutech 儼然是一個產品線完整的 Hign End 線材廠。
最近兩次 Furutech 訊號線的美好體驗
說起 Furutech 新世代的訊號線,我先在兩年前試聽 Lineflux-NCF XLR 訊號線。那是他們家的中階款式,端子加入 NCF 配方奈米結晶,再輔以鍍銀碳纖維編織層。銀白色的編織配上精緻拋光的不鏽鋼端子殼,展現細膩又高貴的質感。LineFlux-NCF 訊號線不但好看,而且聲音也好。漆黑的背景,讓音樂資訊自然浮現出來;綿密的質地,讓聲音深顯真實;濃郁的色彩,依舊能綻放層次;清晰乾淨的聲底中,透著一股清爽朗快的氣質;開闊的音場裡,佈局出清楚的層次。那著實是一次愉悅的試聽經驗。
後來又聽了他們的切售款線材 DAS-4.1 訊號線。代理商仲敏用 Furutech 頂級端子 CF-102 NCF RCA 頭製作成品,送來讓編輯部試聽。這是Furutech 旗下切售訊號線的旗艦款,內部採用了少見的逆向三層絞繞設計。內圈是 Alpha OCC 單結晶銅導體,中層以逆向絞繞 Alpha DUCC 長結晶銅導體,第三層再逆向絞繞一圈 Alpha DUCC 導體。獨特的設計,造就出這線絕佳的透明感與分離度,輪廓鮮明與形體具象,且發聲體的獨立性極佳,讓音樂畫面分外有層次。作為切售線的 DAS-4.1,對於 DIYer 的玩家來說,會是一個性價比出眾的好選擇。
旗艦 Project 系列的第二波驚人之作
這次聽的更厲害了。Furutech 繼旗艦電源線 Project V1 之後,又帶來了訊號線 Project V1-L,且同步推出單端版本的 Project V1-L RCA 及平衡版本的 Project V1-L XLR。編輯部收到的是 XLR 的版本。
我細讀原廠官網上對 Project V1-L XLR 的介紹,赫然發現這與我一年前聽的 DAS-4.1 的結構有些雷同,只是線芯導體更豪華,結構設計更複雜,避震絕緣更講究。
三層逆向絞繞的鍍銀 OCC、DUCC 銅導體
先從線芯導體的設計講起。Project V1-L XLR 的線芯導體同樣是三層逆向絞繞設計。中央是 26 根鍍銀 Alpha OCC 單結晶銅導體,向右旋繞;中層是 23 根 Alpha DUCC 導體向左旋繞;外層再是 31 根 Alpha DUCC 導體,又換成向右旋繞。這三層導體絞繞方向不同,所以我稱之為三層逆向絞繞。
OCC 單結晶銅的結晶導體長度最長,結晶斷面最少,傳輸最佳;DUCC 固然不及 OCC 單結晶銅,但結晶面積依然遠比一般的 OFC 無氧銅來的大,結晶邊界要少上許多。而這 DUCC 則是三菱材料工業所生產的長結晶高純度銅,是 Furutech 工程師認為現階段最好的導體之一,普遍用於他們家較高階線材上。而 Furutech 更將之與 OCC 單結晶銅結合,構成雙導體、逆向絞繞的結構。且這些導體均經過 Furutech 引以為傲統稱為 Alpha 技術的超低溫與消磁處理程序,更讓訊號傳輸的純淨度與可靠性得到提升。
絕緣、屏蔽、避震,處處用心
在導體之外的絕緣、屏蔽和避震亦不可少。詳細結構可參看原廠的結構渲染圖,那會更容易明白。但可注意他們有兩個比較值得注意的結構設計,一個是此線具有三層屏蔽,一層 Alpha 處理的銅箔包裹,緊連著再一層 Alpha 處理的 OCC 單晶銅網包覆。而在線材的最外層,就在隔離網內,還有一層銅箔包裹,且同樣是經過 Alpha 處理。如此嚴實的三層屏蔽,就是要隔絕所有雜訊的干擾。另一個則是此線的避震處理。在線材內圍,就在兩股導體的 PP 絕緣外,填充著尼龍紗,在兩層屏蔽外再加上音響級彈性 PVC 和陶瓷與石墨奈米級微粒的複合物。相隔一層紙裹隔離層,再以數根空心避震管環繞,這些避震管的材質與中層避震所用的複合配方相同。至於最外層的隔離網也非普通物,而是以高品質軟阻尼 PP 加上硬纖維交叉編織而成,用以降低線身的諧振和應力,同時還保有相當的柔軟度。絕緣、屏蔽、避震,三管齊下,是 Furutech 為 Project V1-L XLR 立下的策略方案。
僅見於此的特規 NCF 端子
除了線身,Project V1-L 所使用的端子也很特別。RCA 版本用的端子為 CF-102 NCF(R)-P,XLR 版本則是 CF-601M/ 602F NCF(R)-P,型號跟 Furutech 零售的最高階端子型號很像,但末尾又加上了 (R)-P 的標記,以示區隔。事實上,外觀也與零售旗艦端子差很多。過去 Furutech 常用編織碳纖維作為阻尼環,零售版旗艦端子上的阻尼環更加了鍍銀,看起來更漂亮。這回,加註了 (R)-P 標記的端子,專供 Project V1-L 訊號線使用,目前並無零售。
端子本體大致和一般零售版相同,都是不感磁的不鏽鋼外殼、一體式純銅鍍銠接點、結合 NCF 配方的複合材料作端子套頭、公頭接點中心裝設 NCF 配件。可是,視覺上最大差異就是那個阻尼環。這個端子阻尼環外觀大致呈黑色,其上還有灰色的不規則塊狀紋理,看起來有點雲母,又有點像珍珠母貝,還有點隕石面的味道,甚至讓人聯想到大馬士革鋼。但這些都不是。這就是不折不扣的 NCF 配方材料,只不過這次不採硬化處理的編織碳纖維,改用特殊鍛造法製成這種含 NCF 配方的碳纖維複合物。見其紋理排列毫無規則,這正是 Furutech 工程師要的結果,這樣的阻尼特性更好。
此外,Project V1-L XLR 線身上還多了一個阻尼環,同樣是不感磁不鏽鋼,配上那個特別的 NCF 阻尼。原廠表示,這個阻尼環可不是為了裝飾(雖然這看起來確實比較高級),而是為了透過 NCF 配件,降低線身機械與電氣上的失真。
聲音表現只能這麼說:厲害,厲害,厲害
聲音如何呢?簡直太棒了!我在 U-Audio 的試聽室,以 EAR Yoshino 868 前級、509 MK2 後級搭配 Wilson Audio Alexia V 為主要系統,Furutech Project V1-L XLR 訊號線就接在前後級之間。訊源則有 YBA CDT-450 轉盤搭 Merging NADAC 與 Cambridge EXN 串流播放器兩套,前者播放 CD,後者則通過 Rock-NUC 為 Roon 的核心來播放串流音樂。
Project V1-L 不愧是 Furutech 的旗艦訊號線,只消一換上,立刻感覺不同,畫面變得異常清楚,聲音分離度絕佳,聲部座落和分佈清楚極了。它的空間感表現出色,音場開闊而且深遠,櫛比鱗次的分明層次,似乎舞台上所有的人事物都能完整還原重現。在音色表現上,Project V1-L 的色彩感極其豐富且準確自然,要辨識各項器樂一點不難,演奏者的音色詮釋也能完整呈現。它在細節描繪上也很有一套,無論是微弱的聲響,細部的紋理,或者是輕柔的起伏,Project V1-L 所帶來的訊息完整度,讓人一點不會懷疑有否錯失什麼。還有一點厲害的,就是它的動態表現;在聲量的大小、強弱、起伏之間,音樂能量的吞吐始終從容。
動態從容大氣,瞬態明快非常,色彩繽紛馥郁
以 Andre Previn 指揮洛杉磯愛樂,演出的杜卡「魔法師的學徒」為例。這首曲子是杜卡的成名大作,也是今天大家對這位作曲家最熟悉的曲子。固然華特迪士尼的引用,抬升了此曲的知名度,但不可諱言,杜卡精巧的管弦樂技法以及精彩的旋律色彩,才是讓這首詼諧曲作品上廣受歡迎的主因。如果音響系統的動態不好,音色單調,層次不清,就不會明白這曲子有多精彩美好。在系統用上 Project V1-L 訊號線後,重播這首曲子,那個精彩程度,讓我驚呼連連。
我不是故作姿態誇張其詞,正因為我把「魔法師的學徒」納入近日的導聆講座曲目,這陣子我聽了不知幾回。我在不同的耳機和兩聲道系統上聽過,還找了好多版本來回比較,最後才選定這個 Previn 與 LA Phil 的演出。因為曲子熟,所以我知道差別在哪裡。開頭的序奏是學徒催動咒語,小提琴奏出平緩的動機,單簧管則與其他木管搭配著呼應。這段動機輕柔,可是每件樂器的質感都錄得很清楚,即便是小提琴緩奏,也是有細節的。我為什麼會驚呼?當這一切連我在耳機上都不見得能察覺的資訊,竟然就此一一揭露了。(DAC 耳擴和藍牙耳機用不上 Prject V1-L 啊!)
隨後音樂倏地而起,隨著樂曲主要動機的出現,帶入詼諧曲的主體。聽這動態和瞬態的表現,此線完全說明了它為什麼要賣這麼貴。在熱鬧繽紛的合奏下,聲部間交錯而行,相互遞進而前,簡單的主題動機卻幻化成多重面貌,即便一再反覆,也不覺得無趣。這是杜卡的本事,也是 Furutech 的本事。或者說,Furutech Project V1-L XLR 讓我更深領略了杜卡的作曲功力。換回普通的平衡線,學徒依舊在那裡與掃帚辛苦奮戰,可是,那個那個色彩感少了,那個畫面感單調了,那個立體感扁平了,那個層次感模糊了,那個活潑感降溫了。哪天,你熟悉的麵店,麵少一點、湯少一點、牛肉少一點、蔥花少一點,你還會去吃嗎?
壯盛管弦樂下,有著一覽無遺的清晰層次
透明、乾淨的聲底,讓音樂的層次肌理聽得清楚分明。此外,它的聲音明亮燦爛且滿有活力。不過,千萬別看到我用「明亮燦爛」來形容,就誤會它的聲音會亮、會刺激、有火氣。不,相反的,它的聲音一點讓人難耐的火氣都沒有。它的亮,更像是一種反射,像一種光線照映在寶石上反射的光澤。而且,還不是那種 GIA 3EX 的鑽石在高亮度燈光照射下的耀眼璀璨,而是有著溫潤和煦的質感,有著豐盈美麗的光彩。
以皮爾奈的舞劇音樂「希妲莉絲與小牧神」為例,這個曲子的錄音版本不多,多半是法系樂團才會演出,可是,這個曲子真是很精彩。皮爾奈可是馬斯奈的學生,被視為法朗克的接班人,這曲子完全說出他無愧於前輩的指教和傳承。在樂曲當中除了常見編制外,也加入了豎琴、鋼片琴、鋼琴、大鍵琴,打擊樂也用上了響板、三角鐵、鈴鼓、木琴等,配器堪稱豐富。看到樂團編制,你能對樂曲的音響效果生出想像了嗎?無論我聽過多少次這曲子,在第一幕裡幾個我熟悉的樂段,經過 Project V1-L 之後,好像完全不同了。不時會有:「喔,原來這裡長這樣」,「喔,原來這裡有這個」之類的感嘆。
我很欣賞它所營造出來的舞台感,開闊、寬敞、有深度。在「牧神的學校」一段裡「小牧神的進行曲」,在中低音弦樂的撥弦與鈴鼓的搭配下,提供了這段進行曲中明確的節奏支撐,另由管樂來負責旋律。聽這裡由不同樂器共同組成的節奏,並非單調的節拍而已,我可以感覺得出每個拍點的音符組成,且與木管拉出前後的距離深度。銅管加入後,我立刻能夠辨明合奏改變了。短笛穿雲而上,笛音高亢而銳利,但聲音密度良好,且有維持幾分水潤質感。這些很難表現嗎?我這麼說,用了 Project V1-L,我不需要太多的腦補,這些空間資訊以及質感的訊息都夠充足。
至於我很喜歡的「牧神的舞蹈課」裡,前半部是一段主題變奏,精巧的反覆,不是作曲家騙稿費的偷吃步,那就像是課堂教學,我做一個動作,你跟著做一個動作一樣。三段體的主題和變奏,賦予了樂曲額外的變化。就算為了劇碼需要而有反覆,音樂也完全不顯枯燥,反倒有趣極了。清楚明白的聲部解構,外加明確的器樂質感,Project V1-L 活潑生動地演繹著這段主題與變奏。第五段變奏與主題偏差甚多,宛如小牧神搗蛋的插曲,緊接在後的,就是這段曲子精彩的輪旋曲。
在主題不斷出現之下,配器逐漸增加,音量逐漸加大,整個樂團在壯盛的合奏下把曲子帶往頂點,華麗地結束這段音樂。這個層層遞進的過程,配器上加了什麼,合奏下產生了什麼,時不時飛出的短笛和高音木管賦予了音樂什麼色彩,銅管推升堆疊時帶來什麼輝煌效果,Project V1-L XLR 把這每一方面都表達得好有說服力。 不管是杜卡的「魔法師學徒」,還是皮爾奈的「希妲莉絲與小牧神」,都是我熟悉的曲子,但這次試聽,似乎這些熟悉的曲子都煥然一新,滿富新意。因為,多虧有它,我能在講座之前,更深更多了解這些曲子裡的奧妙與美好。若非有它,我還以為過去所聽過的,就是全部了。原來,還有。
乾淨透明之餘,更有貴氣質感
樂器的質感以及我前面強調過的光澤感,可以用室內樂錄音來進一步說明。以 Renaud Capucon 兄弟等獨奏家合作的舒伯特鱒魚五重奏「鱒魚」為例,Project V1-L XLR 帶給整個系統的助益不可謂不大。這個錄音原本走向就乾淨透明,在 Project V1-L XLR 的相佐下,這個乾淨與透明之餘更多了質感;不是空有乾淨,空有透明,而是讓乾淨與透明襯托出音樂的質感。鋼琴晶瑩剔透,小提琴娓娓道來中提琴與大提琴賦予了醇厚與溫暖,低音提琴墊出了厚度與重量;在在顯出這條鱒魚的快樂與活力。室內樂的樂器件數較少,定位較容易辨別。Project V1-L XLR 給予的畫面清澄明白,一覽無遺,每個樂器的聲音密度極好,組織綿密,線條明確,讓再普通不過的 CD 聽起來好像是黑膠一樣富有質感,又像高解析檔案一樣細節出眾。線材可以改變那麼大嗎?而且這線還是 Furutech 的,還不是歐美知名大廠的?你得試試看,沒試過,我自己都不相信。
雖然我還可以跟你分享更多,包括阿巴多指揮的柴可夫斯基如何,夏伊指揮的貝多芬如何,也可以告訴你我在聽阿勞彈奏的蕭邦前奏曲,以及皮耶斯的莫札特奏鳴曲時,有多麼愉悅。但若播放流行音樂呢?照樣行!
結像、線條、細節、衝擊感,無一不優秀
聽 Jennifer Warnes 的「Famous Blue Raincoat」專輯,Project V1-L 帶來的充沛活力,讓人更明白這張專輯為何能成為經典名盤,那個混音效果真是太好了!「First We Take Manhattan」裡,開頭左側冒出收音機的廣播,穩定的節奏帶出鼓聲和電吉他,後面還有鍵盤、合成器與人聲合音。元素雖多,但一個一個出現,有次有序,漸層遞現,更重要的是那個混音的平衡感,讓這些多樣且豐富的音樂組成,得以均衡舒展開來。鼓聲扎實有勁,而且可以展現出速度和衝擊。伴奏的電吉他的音色真是漂亮,而且多變多彩,像是多了一個人在唱歌一樣。吉他手是誰?Stevie Ray Vaughan 啊!
「Bird on a Wire」開頭的鼓聲,又飽滿又深沉,衝擊感也足,聽起來很有氣勢。至於散落在旁的節奏,賦予了歌曲活潑的律動感。這種密度感,這種結像性,這種解析力,這種資訊量,Project V1-L XLR 提供的不僅是一種 High End 的語調和腔調,更是一種本質。同名歌曲「Famous Blue Raincoat」裡的薩克斯風與貝斯質感實在出眾,不但清楚,而且有種親近感。至於 Jennifer Warnes 的歌聲,溫暖而清晰,嗓音的紋理和細節,既清楚又不過分搶戲,反以大量豐富的資訊組織出有密度、有厚度的聲音。特別是「Famous Blue Raincoat」一曲裡,像是吟詩一般的語調,讓人聽著聽著就被帶入歌曲之中了。
早已立起歐美大廠之外的另一座高峰
你是否也像過往的我一樣,還把 Furutech 當作是家零配件與散線的廠商,沒把他們的成品線放在眼裡?錯!這種認知,大錯特錯!沒接觸過還不知道,一試用了就明白,Furutech 的產品確實有料,不僅有技術料,還有聲音料。他們家的零配件,就連歐美 High End 大廠都爭相採用,就是對他們最實在的肯定。如果有機會,你一定要試試 Furutech 的成品線材,且越是往高階走,越能感覺他們的線材非同小可。我這兩年先後試聽了他們家三對訊號線,直到這次,體驗了 Project V1-L XLR 這款最新旗艦,更是篤定這個想法。
超過 20 萬的訊號線,確實價格不菲。然若用在超過 200 萬的系統上,這又有什麼為難呢?反倒你會因為 Project V1-L 所帶來的絕美聽感而深覺滿足。而且,你也會看到在歐美線材大廠以外的另一座山,也是高峰。
器材規格
Furutech Project V1-L-XLR 型式:XLR平衡訊號線 導體:中心/鍍銀 Alpha OCC 單芯銅導體(x26)、中層/ Alpha DUCC 導體(x23)左旋排列、外層/ Alpha DUCC 導體(x31)右旋排列 屏蔽:雙層屏蔽 端子:Furutech CF-601M NCF(R)-P、Furutech CF-602F NCF(R)-P 長度:1.2 M 售價:238,000 元 進口總代理:仲敏 電話:(02)2278-3931 網址:www.furutech.com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