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撰文/戴天楷,攝影/郭振榮 |
2015/11/10發表,已被閱讀85,646次
|
|
丹麥這個只比台灣大一點的國家,音響工業非常活潑,許多品牌在Hi-Fi甚至Hi End音響圈裡不僅頗具知名度,其中不少還頗有歷史。說起丹麥喇叭,任何對音響稍有認識的朋友,大概都可以數上幾個音響展上常見的品牌,Audiovector也是其中之一。
Audiovector的老闆Ole Klifoth起初是個音響經銷商,但他並不滿意自己所經銷的喇叭。住在哥本哈根中央地區的他,不管要到音樂廳、搖滾酒吧或爵士咖啡館都很方便,聆聽現場音樂演奏成了他生活的重要部分,但這些經驗都更甚於當時他所聽到的喇叭所發出的聲音。1979年他創立了公司,製作符合他標準的喇叭,當時還不叫做Audiovector,而是叫F3/LYD。Klifoth宣稱他們的喇叭只有一個標準:就是現場。基於這個「以現場為師」做基準而設計的第一款產品Trapez獲得當時市場的歡迎和肯定,也奠定了Audiovector之後這三十多年的穩固基礎。
同系列中排行老么
Audiovector SR1系列書架喇叭共有四款,各款之間最明顯的差別,就在於不同的高音單體,最高階的Avantgarde Arrete以及Avantgarde用的都是Audiovector自家的鋁帶高音,高頻可上達50kHz以上;另外兩款Signature和Super用的都是絲質軟半球高音。後兩款雖然都是使用絲質軟半球振膜,但Signature版本的高音是經過改良的第三代Evotech高音單體,在天然絲質半球振膜上加了碳纖維層,讓振膜質地更堅硬、不易變形,可以說是加強版的的SR1 Super。從外觀上也很好分辨兩者,因為高音單體的外部固定框架大小有別,Signature比起Super版要大一點,消費者一看便知。
Audiovector SR1 Super雖然是SR1的「入門版本」,卻非Audiovector的入門型號,在SR系列之下的Ki才是真正的入門系列,無論在技術應用、外觀設計、做工與材料選用上,SR1系列都考究的多。光從外表看去,SR1 Super就頗有架勢,精緻的木皮貼工,加上光可鑑人的烤漆,配合精緻的金屬加工,越是細細觀察,越對Audiovector的手工感到欽佩。
第三代絲質軟半球高音
SR1 Super的高音單體鑲嵌在一個鋁合金車製的框架上,單體周圍有一淺號角,這都不是喇叭製作的新鮮事,只不過,Audiovector的做工就是夠精細,自然而然散發出高級味,也有細緻感。這個編號T 2011的第三代絲質高音單體直徑24mm,振膜是由天然絲混合尼龍材質所製成;單體框架以三點懸浮方式固定在前帳版上,中低音單體也採用相同的方式固定,以避免受到來自箱體振動的影響。這幾點觀察,在別人家的喇叭上也都經常可見,但接下來要講的,就是Audiovector特別的技術了—SEC。
SEC音場加強概念
什麼是SEC?全稱是「Soundstage Enhancement Concept」,意思是「音場加強概念」。這是什麼意思?SR1 Super不是被動喇叭嗎?怎麼加了一個聽起來好像是某種DSP的數位運算技術呢?不不不,別搞錯了,這跟數位運算一點關係也沒有,看到喇叭背面便可分曉。在SR1 Super喇叭的背面有一個普遍在SR系列(包括落地款的SR3、SR6以及中央聲道SR C)都可看到的裝置,看起來像是兩個加了金屬網的低音反射孔,實際上,這是Audiovector的特殊設計:透過在單體背面加設兩個通道開口,讓特定的頻率得以從這個通道送出,有助於營造一個更寬大、開放的音場。這不僅是為了高音單體設計的,中低音單體也同樣受惠,能以讓聲音更為開放,用原廠的話講——「更為自由」。這也是Audiovector多年來一直堅持的製作哲學——樂音本該如此,才能表現音樂的本質。
| | LCC低壓縮概念
原廠表示,這個SEC要能發揮最大威力,還有賴於另一招,他們稱為「LCC」(Low Compression Concept),也就是「低壓縮概念」。這又是什麼?簡單講,這是要讓單體的振膜運動工作時能不受限制,而完全取決於來自擴大機所傳送來的訊號電流。至於怎麼做到這個,原廠也沒有講得很清楚,但他們提到兩個重點,一個是音圈以及磁鐵構成的驅動系統,一個則是接線可能帶來的損耗。接線損耗我們容易理解,有的Hi Fi喇叭看起來很像一回事,打開看內部連接單體的接線卻很普通,所以常有發燒友調侃:「看到喇叭內線,都覺得我們花這麼多錢買喇叭線幹嘛?」也因此,講究的喇叭廠牌總會標榜自己使用了高品質的內部接線。Audiovector並沒有明說自家的內線是什麼,不過,內線雖是一小段,確實影響聲音。
鈦金屬音圈
此外,Audiovector表示,若為了讓鋁質音圈運動更準確,有的廠家會使用較弱的磁鐵。但Audiovector則反其道而行,他們依然要用強力的磁鐵,只是要使用更好的鈦金屬音圈。鈦金屬音圈電損低、導熱好,具有出色的音圈特性,可是因為切割不易,製作成本高,故市面少見。然而,Audiovector堅持使用最好的材料,因此無論高音單體和中低音單體,SR1都使用了鈦金屬材質的音圈。
簡而言之,這個LCC技術便是為了讓單體在任何情況下,都不用被動方式進行衰減,這樣一來,喇叭能更忠實呈現音樂本身該有的動態,而且反應速度可以更快,這有賴於高品質的單體設計。換句話說,Audiovector想告訴大家:我的單體,耐用還耐操。這個LCC加上SEC,雙劍合璧之下,便造就了SR1 Super讓Audiovector引以為傲之寬廣的音場與活生的聲音。
分頻點設在3.1kHz
SR1 Super的中低音單體也不含糊,這顆中低音單體要負責3.1KHz以下的頻率。請留意這個數據,3.1KHz,這在書架喇叭當中,算是分頻設定較高的,甚至在SR1系列裡,其他三款兄弟都比SR1 Super要低一點,這至少說明了兩件事:第一,Audiovector選擇這個分頻點,可以避開(甚至是遠離)人耳最敏感的1.5KHz左右的頻段,因此,高音與中低音單體的銜接若有響應的不平順,也相對不易被察覺,進而影響聆聽感受。第二,從3.1KHz以下都要由這個單體負責,比起分頻點設定較低的書架喇叭,這個單體工作範圍就更大,因此相當考驗這顆中低音單體的性能。
三明治結構中低音振膜
這顆中低音單體的振膜是採用碳纖維、玻璃纖維、Nomex人造纖維等材質複合而成的三明治結構(Carbon Composite Sandwich)。振膜採用複合材質其實不稀奇,也越來越多廠家開始試著運用多層次的結構來強化振膜的硬度。因為中低音單體在運動時,前後擺動的衝程大,振膜本身越是堅固強韌,也能越避免不必要的失真。另方面,振膜要堅硬卻不能太重,以免形成驅動的負荷。而且因為振膜本身是推動空氣發聲的主體,空氣產生的共振還要小才行,才不會讓聲音混濁。因此,質量要輕,質地要硬,共振要小;振膜材質的選用一點不簡單。三明治結構就是很多喇叭設計者所開出的處方,藉由混用不同材質來達成上述目地,Audiovector在SR1上也是如此。這顆單體振膜的結構由Audiovector自己設計,然後交給專業的單體廠Scan-Speak製作。中低音單體也是以三點懸浮方式固定在箱體之上,以減少振動干擾。
| | 前寬後窄水滴狀箱體
SR1 Super就與其他同系列的兄弟一樣,箱體兩側呈現弧形線條,由上方俯視,前寬後窄的水滴狀。這種弧形線條的箱體,製作上相對四四方方的音箱要麻煩,製作成本高上許多,但是這不僅是為了好看,更有聲學上的考慮:利用弧形箱體打散音箱箱內駐波,讓聲音更為乾淨。
我閱讀原廠的規格書,注意到SR1 Super那標稱87dB的靈敏度,這對擴大機來說不個很友善的數據,並且往往原廠的標稱數據要比真實狀況要更樂觀一點。因此我決定直接以大瓦數晶體機來驅動。選用的是Linear Acoustic的前後級擴大機(LA-V4 II + LA-150.2 III),LA-150.2 III後級足有150瓦的充沛推力,雖還稱不上無堅不摧,但要應付SR1 Super已是綽綽有餘。接上試聽之後,果然兩者調性相當接近,都屬於乾淨無染的聲音,這也讓我得以更認識SR1 Super的本質。
最大特色——音色乾淨、音場清楚
SR1 Super最大的特色就是:音色乾淨、音場清楚。不管我換聽什麼類型的音樂,這兩項特點從不改變,差別只是不同音樂和不同錄音是否強調這兩個特性;越是有此走向的錄音,越是能彰顯SR1 Super這兩個長處。如果從聲音調性來說,SR1 Super是明亮的、是爽快的、是活潑的,但比較缺少一股熱情,同樣是昂揚走向,U-Audio試聽室的參考喇叭CC Admonitor就顯的更多彩;相形之下,SR1 Super就比較冷靜一點、理性一些。
人聲乾淨、形體輪廓清晰
播放女高音Patricia Petibon所演唱的西班牙與拉美歌曲集「Melancolia」(DG 477 9447),便足以讓我體會到SR1 Super的特點。Petibon的聲音不是豐腴型的,偏向輕女高音,擅長花腔演唱,在面對這些帶著濃厚民謠素材的歌曲,其實相當挑戰;不只對Petibon本人是個挑戰,也挑戰愛樂者的接受度。因為這些西班牙與拉丁美洲歌曲演唱時的發聲方式迥異於一般歌劇演唱的習慣,若以一般樂評的眼光看,Petibon在唱這些歌曲時,實在把樂曲唱得太優雅細緻,但Petibon情感豐沛且音色多變的唱腔,依然能以讓這些歌曲散發出另一種魅力,而且這張錄音的選曲實在太精彩了,有樂團,也有吉他和打擊樂與一些肢體聲音,拿來做為音響測試片再好不過。透過SR1 Super,Petibon的聲音顯得格外清晰,聲線明朗,就像是素描畫時,用強調的筆觸勾勒出清楚的線條一般。音像雖然清楚無比,卻不會過大,形體大小相當「真實」,讓我不至聽見歌唱者張著大嘴在面前唱歌的不自然感覺。只不過,人聲顯得較為前傾,唱到某些樂段時,讓人略感侵略性,總有些不適。我先試著把面網蓋上,但效果並不明顯,於是我試著調整喇叭的內傾角度,在將SR1 Super略微toe in之後,較前傾的人聲形體向後移動了點,沒那麼趨前,這也讓原本較具侵略的聽感,獲得一定程度的緩和。只是在toe in喇叭之後,又出現了另一個問題,我感覺音場變得稍稍集中一些,而且略向後壓縮,沒有喇叭朝往正前方擺放時那樣自然。我再嘗試拉開兩個喇叭的間距。起初,當喇叭朝前擺放時,我將兩個喇叭拉開約2m左右,隨後我把兩個喇叭再稍微拉開到約2.3m,原本稍嫌集中的音場獲得一點舒展。
音場重現力出色,定位感優秀
讓我一開聲就被抓住的便是那乾淨的聲底,因為聲底夠乾淨,所以彷彿什麼都聽得見。SR1 Super的細節情報量豐富,讓這張CD裡許多豐富的音樂元素大方展示,沒有什麼隱晦難言的。伴奏樂團的聲部也能清楚展現,而且整個樂團的聲部和樂器的位置相當明確,左右前後拉出一個舞台輪廓,第三軌的樂團伴奏加入了一些打擊樂器,這些一般人很難喊得出名堂的民族樂打擊樂器,尤其凸顯出SR1 Super出色的音場描繪力。第四軌的吉他演奏讓人印象深刻,Daniel Manzanas的吉他琴弦撥彈動作彷彿可見,琴弦振動與箱體共鳴的聲音聽得非常清楚,甚至清楚的就像是在面前彈奏一樣。Audiovector SR1 Super的特性聽起吉他錄音真是一大享受。隨後的拍手聲與踱步聲說出它多麼擅長空間的形塑,再加上Joël Grare的打擊樂,讓這些敲擊聲響很明確地拉出一個錄音現場的畫面,SR1 Super果然是音場描繪高手。
細節豐富、低頻解析力好
既然都提到了Joël Grare的打擊樂,索性換上他的「Paris, Istanbul, Shanghai」(Alpha 523),這份錄音的音樂性質很難界定,有著豐富民俗音樂的元素,但是音樂內容卻是拼貼的、交融的、混血的。這張CD的前6軌就是這張CD的同名組曲「Paris, Istanbul, Shanghai」,以簡單的組合,卻譜寫出一豐富而多元的聽覺體驗。
其中您可聽到與吉他聲音十分相像的撥彈樂器,但那不是吉他,是一種名叫theorbo的撥彈樂器,屬於魯特琴家族成員,共鳴箱體大,琴頸很長,總長比起一般吉他長了將近一倍,因此也有人稱之為「長頸魯特琴」。這種琴的琴弦分為兩組,一組較短,一組較長,較長的那一組,音域較低,因此能夠產生比普通魯特琴更為低沈的聲音。Grare找來法國著名的theorbo演奏家Bruno Helstroffer助陣,您可以聽見溫和有光澤的theorbo聲音,琴弦與箱體共鳴聲乾淨無比,甚至琴弦振動的細節都被細述出來。SR1 Super真的是帶著放大鏡在唱歌。乾淨的不只是吉他,連低音大提琴的彈奏都變的乾淨無比。
弦樂器聲線明朗,轉折硬度適中
低音大提琴的形體聽來雖不甚大,撥彈時仍帶著迷人的彈性,而且或許因為低頻量感較少,所以聽起來撥彈琴弦的力道層次更容易被察覺。這裡的低音大提琴不帶一點肥厚感,如果形容成牛肉,則是一塊油花散布均勻但油花量少細緻的肉排,嚼起來也許不是那樣鬆軟多汁,但也絕對「不柴」。在這幾首曲子裡經常扮演主奏樂器的二胡,聲線明朗,轉折間清楚而帶著些微力道,不致於硬,也非軟腔軟調。我在一些較厚聲的喇叭上聽這二胡,有時會覺得軟了些,但此時卻讓我感到格外清新,SR1 Super的氣質是年輕而有朝氣的。
| | 打擊樂音質佳,唯低頻量感略弱
Grare的打擊樂當然是重點。Grare用了許多他周遊列國蒐集來的各種打擊樂器,因此這些樂器聲音聽來相當新鮮。有的樂器共鳴箱體特別大,有一種「甕聲」般的聲音,有的聽起來則推斷是中國的「鐘」,講真的,這些樂器,在沒有看到影片或照片記錄下,我真的不知道那些到底是什麼,就算看到了,也不一定喊得出名堂。但不管樂器到底是什麼,我們在SR1 Super上聽見什麼才重要。我要誇:打擊樂定位非常好,發聲點明確而且穩定。鐘聲聽起來,比起我過往的經驗,似乎音高稍微高一點點,一些體型較小的打擊樂器,在敲擊時略帶清脆質感。第2軌開頭的打擊樂,就是我說的聽不出是什麼的樂器,但是有著宛若水滴聲被放大的特殊聲響(能想像嗎?),隨後有鐘聲,在之後則是一個體型較大、共鳴聲猶如拍打甕缸的樂器聲音。這一連串的打擊樂,在SR1 Super上聽,感覺它有著乾淨的中頻,所以那個水滴聲解析清楚,好像聽者處身在一個堂音豐富的石洞裡,聽著沿洞頂垂下的鐘乳石滴下的水滴,落在完全靜止的水窪中,在空間裡盪起的落水聲。SR1 Super讓這幾個「水滴聲」的空間感特別豐富,我推想這個好表現應該歸功給Audiovector的SEC技術。此外,那個「甕聲」打擊樂則與過去的經驗相比,較為「薄」一點。這有兩點原因,第一,SR1 Super的低頻量感並不豐沛,第二,U-Audio試聽室的空間太大了,因此讓那個聲音聽起來不夠豐滿深沈。我試著把喇叭間距拉近,或者讓喇叭向後退一點,但改善空間並不太大。但我推測若能換到一個小的空間裡聽,聲音的飽滿度會更好。
鋼琴音色輝煌,可重現平台琴規模
低頻能量稍弱,延伸略嫌不足,但是低頻的解析卻很出色。我聽義大利鋼琴家Fabio Grasso彈奏舒曼的狂歡節與交響變奏曲(SOCD 221),這張錄音優異的鋼琴錄音,捕捉了Fazioli鋼琴豐富而燦爛的琴音,尤其是琴箱共鳴更是錄得豐富極了。Solstice這家法國獨立錄音品牌,標榜他們後製時絕對不做EQ調音,盡可能地記錄下錄音現場的聲音;每每聽他們家的鋼琴錄音,總是越聽越不經意地地會把音量調大,好感受平台演奏琴的輝煌氣勢。用SR1 Super來聽,琴弦振動的諸般細節真是鉅細靡遺,而且音色輝煌無比,神采奕奕。這架鋼琴的規模感仍是巨大的,但是權威感就弱了點,尤其是在一些氣勢磅礡的曲子上尤為明顯,例如狂歡節的「序奏」或「大衛同盟進攻庸俗者的進行曲」,又或聽到交響變奏曲的最後一段,低頻弱了,權威感弱了,鋼琴之王的氣勢就少了些許。同樣,我推測換個小一點、對SR1 Super「友善」一點的空間,應該能把失去的王者風範給找一點回來。
合唱與樂團交疊起伏
音場表現這麼好,一定要聽個大場面的。我播放Gabriel Pierné的「希妲莉絲與牧神」(Cydalise et le chèvre-pied, Tmpani 1C1059),其中「噴泉現身」一曲由合唱人聲開頭,接下來一面出現法國號吹奏,之後弦樂團漸次加入。這段旋律優美又帶著神秘色彩,彷彿在飄渺雲霧之間游移,巧見仙境的噴泉。如果您沒聽過這段樂曲,可以想像一下電影「魔戒」系列電影中,進入精靈王國的主題,大概就是那個味道。這裡的音樂有人聲、有樂團,規模龐大,雖然樂曲輕柔,並非施展力道的音效大曲,但是那層層疊瀑,交織緊密的張力,就像波濤一股一股襲來,但帶給人的並非壓迫感,而是一種舒服的「聲音按摩」。SR1 Super在這裡有著令人還算滿意的聲音密度,但更可貴的是那一層又一層的聲音,Audiovector的音場表現真是好。而且在這裡有一種難得的包圍感,這只是兩聲道而已,這只是書架喇叭而已,而且,這還是一對被我指出低頻不夠飽滿的書架喇叭。可是,很讓我意外地,這個喇叭營造出來的空間感與包圍感真的出色。
高音飄逸清新
書架喇叭的低頻弱一點,其實我們都能體諒,那高音怎麼樣? SR1 Super的絲質軟半球高音,跟同系列的哥哥們比起來,最高階的Avantgarde Arreté以及Avantgarde 用的都是Audiovector自家的鋁帶高音,高頻可上達50kHz以上,光看規格就挺嚇人;同為絲質軟半球高音的Signature用的也有名堂,稱為第三代Evotech高音單體,SR1 Super用的高音單體看似普通,但這可是原廠最新改良的第三代高音。聽「希妲莉絲與牧神」那張的第六軌,裡頭的三角鐵敲擊聲響飄逸中帶著柔和光芒,向上飛揚的泛音輕柔如羽,聽來讓人感到猶如吸入一口天然薄荷散發的清涼氣味般涼爽無比。現下沒有Signature的Evotech高音比對,但這個高音以絲質軟半球高音來講,表現就算不是數一數二,也是前段班水準。
同級落地喇叭更為全面
即使沒有SR1的高階款可供比較,但U-Audio試聽室還有一對SR3 Super等待評測。我把它搬出來聽看看,果然落地喇叭與書架喇叭的差異是明顯的。SR3 Super的低頻延伸與量感都好的多,甚至連中頻都比較飽滿一點;應付U-Audio試聽室這種大空間,SR3 Super顯然比SR1 Super更得心應手。那個讓我感到遺憾的鋼琴權威感和打擊樂的豐富共鳴和略嫌鬆垮的低音大提琴,此時全都找回了失去的那一角。誠懇建議預算夠、空間大的用家,以落地款喇叭為優先考慮為宜。但若是空間小,SR1書架款也不會讓您失望。因為以上的評測都是在U-Audio那超過二十坪的試聽空間裡完成的,因此低頻問題會比較被突顯出來。選擇喇叭時,空間搭配甚是重要。
IUC可升級服務
我很享受試聽SR1 Super的過程,在享受這個乾淨純粹的好聲音的同時,我也在想:如果換上Signature或者是更高階的Avantgarde和Avantgarde Arreté將會如何?SR1 Super的高音已經這麼好了,換上更好的高音單體,會有多大的改進呢?Audiovector知道發燒友最常犯的就是這毛病,因此原廠提供升級服務,叫做「IUC」(Individual Upgrade Concept),我們可稱之為「個人化升級服務」。Audiovector表示,所有他們的喇叭都可升級,這個概念從多年前Ole Klifoth設計他的第一對喇叭起就已經提出了。原廠不僅可以根據客人要求提供收費的升級服務,還可以幫客人修補現有喇叭上的損傷。
純淨的夢土
Audiovector SR1 Super有著精緻的做工,出色的性能,近乎不惹塵埃的乾淨聲底,外加那優秀的空間感與舞台重現,傑出的定位讓聽者很容易進入現場感覺。出色的解析力,即使是低頻細節也都聽得清楚。如果您有聲音潔癖,如果您對於音場還原及精準定位有高度要求,Audiovector SR1 Super就是您要找的那個夢土。
器材規格
Audiovector SR1 Super 型式:2音路2單體書架喇叭 使用單體:第三代絲質軟半球振膜高音×1,LCC鋁質振膜中低音單體×2 頻率響應:45Hz–23kHz (- 6dB) 靈敏度:87.5dB 阻抗:8Ω 承受功率:140瓦 尺寸:37 × 19 × 26 cm(高×寬×深) 建議售價:99,000元 總代理:恰順科技 電話:04-2247-8856 原廠網站:www.audiovector.com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