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撰文/林治宇,攝影/林治宇 |
2015/09/15發表,已被閱讀74,429次
|
|
最近Marten Design代理商上瑞音響正在圓山音響展首度發表Coltrane 3,用以取代Coltrane 2,而去年發表的Supreme 2取代先前的四件式旗艦Supreme,可以發現Coltrane 3與Supreme 2有一個共同的改變,就是低音從陶瓷單體,改成同樣也是Accuton新開發的鋁合金凸盆低音,由此可見,這個凸盆單體性能之優異,肯定超過了之前的陶瓷單體。不過,Coltrane系列中首先用上凸盆低音的並不是Supreme 2,而是Coltrane系列最小的Coltrane Tenor,也就是這次我在旭笙試聽的主角,它一舉將Marten Design的聲音帶往另一個層次,也確立了由Accuton凸盆低音擔任Coltrane系列世代交替的要角。
 | Coltrane Tenor,是Marten Design首度使用Accuton凸盆低音單體的產品,一舉將Marten Design的聲音帶往另一個層次,也確立了由Accuton凸盆低音擔任Coltrane系列世代交替的要角。 |
Accuton最新凸盆低音單體
Accuton的這個凸盆低音單體實在太特別了,看上去你會以為低音單體蓋了一層圓形的白色防塵罩,讓Coltrane Tenor看上去變得非常搶眼。事實上那不是防塵罩,根本就是振膜,而且湊近去看,你會發現振膜表面並不是平整的,而是帶有蜂巢狀的淺淺痕跡。這是因為Accuton最新開發的凸盆低音使用鋁合金三明治振膜,在二層鋁合金中間夾一層蜂巢狀的Hexacone材料,形成複合式結構,因此可以想見那層鋁合金有多薄了。鋁合金三明治振膜有何優點?如果單用鋁合金振膜,剛性佳,但內阻較低,容易有鋁合金材質本身的聲音特性,但夾了Hexacone之後可以提高阻尼特性,有利於聲音厚度。
凸盆低音看似無懸邊,其實還是有的,只是藏在振膜內側的邊緣,從裡面固定在框架上,因此從外面看不到。內藏式懸邊有什麼好處?我想最直接的好處就是避免了傳統懸邊對生波擴散的干擾,而且振膜少了與懸邊黏合的部分,可以縮減一些外徑尺寸,而減少些許重量。此外內藏式懸邊的工作模式也不太一樣,能降低懸邊運動時產生的噪訊,提高低頻的清晰度。
 | Coltrane Tenor的高音仍採用Accuton鑽石高音單體,高頻響應可達100kHz。 |
 | 中音則繼續使用Accuton陶瓷中音單體。 |
 | 8吋Accuton凸盆低音單體,看起來像是罩了一層白色的防塵網,其實不是,那根本就是振膜,表面為鋁合金材質,內層還有蜂巢狀的Hexacone材料。 |
Accuton凸盆低音還有幾個特殊的地方,就是音圈口徑超大(達到78mm),及音圈套筒長度超長,並配合新設計的overhung(長音圈,短磁隙)磁路系統,與新開發的彈波形狀,據稱結合傳統overhung與underhung(短音圈,長磁隙)的優點,可提供更大的線性衝程(達+-9mm)與更低的失真。Coltrane Tenor配備2顆8吋Accuton凸盆低音單體,低頻延伸可達到非常優異的24Hz,中音與高音則維持不變,使用Accuton七吋陶瓷中音與0.75吋鑽石高音,高頻延伸上看100kHz。
碳纖維一體成形音箱
箱體部分,Coltrane Tenor由一整面木質紋路的前障板,與一個毫無縫隙一體成形的音箱構成,箱體總重量「僅」39公斤。39公斤不算輕吧,為何說「僅」?以Marten Design喇叭而言,39公斤真的不算重。把元件攤開來看,1顆8吋凸盆低音單體是6公斤,2顆就12公斤,陶瓷中音是3.5公斤,再加上厚度達到6公分,110公分高的一整塊木質層壓前障板,以及分音器、不鏽鋼腳座…等,39公斤並不重,關鍵就在於Coltrane Tenor的一體成形音箱是以F1賽車也在用的碳纖維製作而成。碳纖維是一種質量非常輕、強度非常高、阻尼特性非常好的高科技材料,做音箱也很適合,但缺點就是貴。Coltrane Tenor沒在省錢的,用了2公分厚的碳纖維製成音箱,並做成圓弧形,沒有平行面,可以把箱內駐波、音箱諧振都消弭至最低。更有甚者,標準配備的角錐與錐墊都是Black Diamond Racing製品,從頭到腳無一不講究,無一不要求。
試聽時搭配的訊源也是一時之選,使用MSB的Platinum Data CD 4唱盤與Platinum Signature DAC 4,配上Signature Power Base電源。雖然目前MSB產品已進化到DAC 5與最新發表的天價級Select DAC,不過DAC 4仍是發燒友夢寐以求的訊源之一。Signature DAC 4使用MSB自家設計的R2R Ladder DAC,內含4塊24bit Platinum Signature Ladder DAC模組(每聲道2塊),組成全平衡線路。
 | Coltrane Tenor的一體成形音箱是以F1賽車也在用的碳纖維製作而成。碳纖維是一種質量非常輕、強度非常高、阻尼特性非常好的高科技材料,做音箱也很適合。 |
 | 墊在地上的Black Diamond Racing碳纖維錐墊並不是旭笙老闆自己準備的,而是Coltrane Tenor的標準配備,總之把最好的東西都用上就是了。 |
旭笙李老闆還告訴我說,當天試聽的Signature DAC 4已將主時鐘系統升級為Femto 140 clock,時基誤差為140飛秒。這是什麼意思?MSB產品的好處是可透過內部模組的更換,或是選配一些額外配件,就可以增加功能或讓器材立即獲得升級,而選配的主時鐘有3種,等級由低而高是Femto 140(原廠建議售價4,995美元)、Galaxy Femto 77(原廠建議售價9,950美元),及Femto 33(原廠建議售價14,905美元),數字越小表示時基誤差越低。至於Signature Power Base外接式電源可同時供應Platinum Data CD 4與Platinum Signature DAC 4所需之電源,同樣也是選配升級的概念。
 | 當天使用MSB訊源,包括Platinum Data CD 4唱盤與Platinum Signature DAC 4,配上Signature Power Base電源。Signature DAC 4已將主時鐘系統升級為Femto 140 clock。 |
 | 當天使用的前級是Audionet Pre G3。 |
 | 後級則是Audionet Max單聲道後級。 |
好聲來自精心搭配
當天試聽時所搭配的線材包括Argento與Zonoton的電源線,以及Zonoton的訊號線與喇叭,不過這些線材並不是李老闆把手邊有的線材插上去就算了,而是他仔細試聽比較後得出的最適當搭配。為何說是「最適當」?李老闆店裡有許多可用之線,各有各的特色與個性,並無絕對的好壞,因此李老闆會調配出最能發揮系統特質的線材搭配,或是某位客人來試聽時最符合其口味的音色,讓聆聽獲得更大的滿足。
除了線材之外,李老闆對於電源處理也非常講究,或者應該說是沒有地方不講究的。這次試聽所使用的器材各自有其不同的電源處理,像是MSB訊源先經過MSB自家的Isolation Base電源處理器;Audionet Pre G3前級吃的是PS Audio P500與Isotech Nova送出的電源;Audionet Max單聲道後級則又另外配上Isotech Super Titan電源處理器;所有器材除了有各自的電源處理,又都接上Entreq的接地盒。總之,在旭笙音響,音樂訊號從源頭到喇叭播放出來,整個路徑都經過李老闆非常仔細地關照,徹底貫徹Hi-End精神。
 | MSB訊源先經過MSB自家的Isolation Base電源處理器。 |
 | Audionet Max單聲道後級則又另外配上Isotech Super Titan電源處理器;所有器材除了有各自的電源處理,又都接上Entreq的接地盒。 |
 | 附帶一提,這不是旭笙的調音密技啦,只是還沒把喇叭跳線的膠膜拆掉而已。 |
看完這些陣仗,我已迫不急待要試聽了。過去我聽過的昂貴系統不少,比這次更高級的也所在多有,但說實在的,聲音像Coltrane Tenor這麼自然的並不多見,在舒適中帶著細膩與精緻,細節的呈現不做作、不刻意,我相信聽一整天也不覺得疲累或煩膩。這樣的自然感從何而來?來自對聲音質地與音色的真實反映,以及對音樂細節與擴大機能量的絕對呈現。
| | 精雕細琢又不失寫實與自然
以2015年高雄音響展測試CD為例,第4軌Sidel Storm的《Nothing in beetween》,前奏鋼琴高音鍵音符一出,即可感受到Coltrane Tenor的背景極黑極靜,任何訊息輕易浮現。接著低音大提琴輕輕撥奏,尾音稍短低頻顆粒清楚可聞,在諾大的空間裡,8吋凸盆單體的低頻量感仍然優異。第7軌Jenni Molloy的《Footprints in the Sarabande》是薩克斯風、低音大提琴與鼓的爵士三重奏,一開始的提琴撥奏就讓人眼睛發亮,因為Coltrane Tenor厲害的細節呈現連低頻也沒放過,低音提琴撥奏帶有豐富的質地紋理,加上輪廓清晰又富於彈跳力,聲音活靈活現如臨眼前。
第9軌林佳靜鋼琴獨奏史特拉汶斯基的「火鳥」《魔王之舞》,Coltrane Tenor既能清楚表現出清楚、清脆的快速音群,又能如實展現出加諸琴鍵的雄厚力道,抑揚頓挫的樂句,以及非常清楚的鋼琴規模感(這裡說的鋼琴規模感不只是大而已,還有清楚的規模),一首近5分鐘的樂曲壓得我快喘不過氣。第11軌Skoda演奏的舒伯特第2號即興曲又是另一番光景,鋼琴音色實在太美,如同精雕細琢,晶潤透亮,又不失寫實與自然。
接著播放Joshua Bell演奏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協奏曲,經由Coltrane Tenor的播放,我感受到一個奇異的感覺,那就是樂曲快慢之間的變化像是放大了,慢的時候旋律非常流暢,悠揚而動人,快的時候速度感仍然優異,快速音群的每個音交代得一清二楚。不論是Joshua Bell還是樂團,演奏起來就是好整以暇的感覺,極為輕鬆、愉悅,聽起來也是如此,今天試聽不再是工作,我純粹在欣賞音樂。Coltrane Tenor還顯露出另一個優點,就是具有非常好的音場的透視性,從近到遠的聲部層次十分清晰,加上音像實體感優異,輪廓浮凸,聆聽此張CD時有如置身音樂廳。此外我還發現到,Coltrane Tenor的體積還不算很大,但播起大編制音樂時顯得非常沉穩,低頻延伸極自然,又有彈性,而且即便在弱音樂段時,樂曲的起伏仍然鮮明,因此情緒很有連貫性,音樂的鋪陳十分完整。
音樂怎能不好聽?
換上佛朗明哥歌手Cigala的「Cigala & Tango」演唱會專輯,Coltrane Tenor又在矛盾的兩個端點之間取得平衡,就是力量V.S柔順,與激昂V.S纖細。通常能唱出力量,就不容易唱得柔,能顯出音樂的激昂,或許就失去的細緻,但Coltrane Tenor都有。它能表現出Cigala緊逼著喉嚨而唱出的滄桑與力度,但高亢的歌聲不帶壓力;它能表現出指尖壓按吉他琴弦的清晰顆粒與指壓力度,又能兼顧明亮輕盈的光澤與豐富琴腔共鳴,音色鮮活又豐潤。
最後我請李老闆播放Marten Design的測試片「Supreme Sessions 1」,因為我知道要把這張CD播得好聽並不容易。這張測試片是在Marten Design自己的聆聽室錄製,採配器單純的小編制錄音,不講求大動態或極低、極高頻,而且後製時幾乎沒加什麼效果,過去我在其他系統聆聽時,我發現一不小心就會變得無趣,那麼透過Marten Design喇叭播放會是如何?簡單地說,Coltrane Tenor表現出的就是豐富、自然、活生,以及美到不行的音色。正如我前述,這樣的自然感,來自毫無阻礙地傳達出錄音中原本的訊息,讓Coltrane Tenor的反應極其敏銳,聲底非常乾淨,因此每個頻段都有巨細靡遺的細節表現,活生感無所遁形,音樂怎能不好聽?
器材規格
Marten Design Coltrane Tenor 型式:4單體3音路低音反射式落地喇叭 使用單體:0.75吋鑽石高音×1,7吋陶瓷中音×1,8吋鋁合金三明治式低音×2 效率:86 dB 頻率響應:24Hz-100kHz ±2dB 阻抗:6Ω(最低3.8Ω) 分頻點:350Hz,3kHz 尺寸:1,120×310×400 mm(H×W×D) 重量:39公斤 參考售價:2,800,000元 進口總代理:上瑞 電話:(02)8642-4269 網址:www.soundray.com.tw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