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林治宇,攝影/蔡維峻 2025/07/18發表,已被閱讀1,647
還記得兩年前去極品試聽 Dali 旗艦喇叭 Kore,那次是搭配 Burmester 系統,聲音非常出色,不僅表現十分全面,而且音色討喜、耐聽,又兼具優異質感,讓我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在那之後又有幾次在音響展聽到 Kore,藉由不同的搭配,Kore 展現不同的風貌,依舊令人驚艷。後續 Dali 開始把 Kore 的技術下放,陸續推出高階的 Rubikore 系列和旗艦 Epikore 系列,讓消費者可以用相對合宜的價格享受到 Dali 多年累積的頂尖技術。


配備旗艦等級混合式高音

目前 Epikore 系列編成已然完整,共有四個型號,包括Epikore 11、Epikore 9、Epikore 7 和 Epikore 3,前三個都是落地喇叭,只有本次主角 Epikore 3 是書架喇叭。

Epikore 3 雖然只是書架喇叭,但仍配備了 Dali 著名的 Hybrid Tweeter 混合式高音單體。Epikore 3 所搭載的是最初專為 Kore 開發的 EVO-K 混合式高音單體,它是由一個面積為 10 × 55 mm 的絲帶高音,和一顆 35 mm 軟半球高音組合而成。絲帶高音的延伸良好,讓 Epikore 3 的高頻延伸輕鬆上看 34kHz,另一個半球高音則運用了較大的口徑,藉此增加往下的延伸,使得和中低音單體的分頻點得以設在較低的 2.8kHz,並且可以用上尺寸較大的 7 吋中低音。

由於每個單體負責的頻段都比較窄,工作負擔較輕,而且各自在最線性的部分工作,有助於降低失真,音質自然會更好。除此之外,半球高音背後配備了一個帶有散熱鰭片的子彈形後殼,功能是吸收和消散振膜後方的聲波輻射,減少對振膜的影響。散熱鰭片也有助於散熱,可大幅減少功率壓縮。



獨家 SMC Gen-2 磁鐵技術

接著看到 7 吋中低音單體,它最大的特色便是磁鐵系統部分採用採用了獨家專利的 SMC Gen-2 技術,該技術同樣衍生自 Kore。

SMC 是 Soft Magnetic Compound 的縮寫,意思是軟質的磁性化合物。SMC 和一般含鐵的導磁物一樣具有高導磁性,但它在磁滯狀態下的磁通耗損更低,而且不易發熱,失真因此更低。SMC 是顆粒狀物質,可鑄模加工成想要的形狀,Dali 就用 SMC 製成單體裡的極片,取代傳統含鐵的金屬極片,效能更好,失真也更低。Dali 很早就開始發展 SMC,目前已是 Gen-2 第二代技術,Kore 用的就是第二代,現在下放至 Epikore 系列,讓 Epikore 3 也受益。

單體振膜採用了 Clarity Cone 技術,振膜材質是 Dali 最擅長的木質纖維紙盆,完全由 Dali 自行設計,自行生產,表面還壓印了立體紋路,有助於強化剛性,並提升阻尼,以有效降低共振,提供乾淨準確的聲音。



音箱作工精緻細膩

Epikore 3 的音箱作工極為精緻細膩,箱體是非常漂亮的曲面設計,完美無瑕的鋼琴烤漆品質襯托出應有的身價。顏色方面,目前有紅木、胡桃木、黑色三種,表面都是鋼琴烤漆處理,此外今年慕尼黑音響展還展出了白色鋼烤的 Epikore,不久後應該就會上市。

Epikore 3 的低音反射孔也相當特別,設計成斜的,讓低頻氣流向後上方導引,而不是往背後直接噴出,有助於低頻更融入空間之中。此外,反射孔邊緣設計成連續的喇叭形開口,則可減少氣流出入時的湍流噪聲。值得一提的還有喇叭接線座,是 Dali 為 Epikore 系列專門訂製,以整顆黃銅切削而成,品質非常精細,而且體積特別大,用 Y 插的話,輕輕鬆鬆就可以鎖緊。喇叭跳線也已備齊,是用線材製作,而不是銅棒或跳片,讓人看了就放心,而且一端是香蕉插,另一端是 Y 插,方便搭配不同的喇叭線。



專屬喇叭架不可少

書架喇叭的喇叭架也是影響聲音因素之一,為了讓精心設計的 Epikore 3 性能獲得完整發揮,並保持外觀的一體性,原廠也備置了專屬喇叭架供用家添購。

Epikore 3 專屬喇叭架採用全金屬製作,結合鑄造、鋁擠和機械加工的鋁合金,外覆質感細膩的霧面黑色噴漆,營造出時尚又典雅的美感,是 Epikore 3 的最完美搭配。專屬喇叭架和 Epikore 3 可透過 3 根隨附的螺絲鎖在一起,較不容易撞倒或晃倒,擁有美觀的同時也確保安全,不怕台灣時不時降臨的地震。

此外,喇叭架立柱內可以灌沙,藉此抑制振動,以獲得更好的效果。立柱內也留有喇叭線管道,便於隱藏喇叭線。更方便的是,Epikore 3 專屬喇叭架在出廠時便已組裝完成,連四個腳釘都已裝上,直接從包裝箱取出即可使用。每支喇叭架附有 4 個錐墊,避免腳釘刮壞地板,值得一提的是,錐墊還帶有磁性,會吸附著腳釘,搬動喇叭架時格外方便。從這些設計的細微處,更可以體會到 Dali 的用心和貼心。



清楚反應前端

試聽過程在 U-Audio 聆聽室進行,搭配的器材包括 Cyrus 40 ST 串流播放機、EAR 868 真空管前級、華克 Ray Audio KT150 真空管後級、Intel NUC 小電腦 Roon Core,試聽時以 Roon 播放。

和過去聽 Dali 的經驗一樣,喇叭大概擺一下就蠻好聽的,但這並不代表 Epikore 3 隨便擺的聲音都差不多,其實它很靈敏,擺位稍微調動一下,就可以聽到聲音的變化,好好擺位,會得到更加清晰準確的音場,所以我很仔細地擺好,務求聽到 Epikore 3 最好的一面。

Epikore 3 的靈敏也反應在對音質的表現上。一開始我在 Linear Acoustic LAV-60 MKII 綜合擴大機(它可以當後級)和 Ray Audio KT150 真空管後級之間做抉擇,LAV-60 MKII 聽起來音色滑順、綿密、水潤、華麗,聲音頗舒適,兼具不錯的質感,KT150 的質地紋理則更加清晰,細節豐富,更有寫實的味道。例如 Trevor Pinnock 指揮 The English Concert 演奏的巴哈布蘭登堡協奏曲,用 KT150 播放,弓弦摩擦的質地更為鮮明,大鍵琴清脆繽紛,高頻的光澤感非常好,聽起來既貴氣又不失真實,看來 Epikore 3 很能呈現前端傳來的訊息,因此決定用 KT150 來搭配試聽。


優異的音場 3D 感

接著播放 Bill Evans 的「Sunday at the Village Vanguard」專輯,是 Evans 和貝斯手及鼓手於 1961 年在 Village Vanguard 俱樂部的現場錄音,透過 Epikore 3 我聽到了極為優異的音像立體感和音場 3D 感,可能是我聽這張專輯最好的一次。我猜想,原因除了 Epikore 3 本身的表現出色之外,由於前後級都是管機,而音像和音場是管機最擅長的項目之一,Epikore 3 把前端的特質徹底發揮出來,因此讓我聽到了非常具象的聲音,真的很有現場感。除此之外,低頻的質也很棒,Double Bass 撥奏的顆粒很有彈性,量足又不拖,撥的質感又乾淨、清楚,讓音樂更為輕快愉悅。

音樂像是說故事

又如 2017 年高雄音響展紀念 CD,當中收錄 Steinway & Sons 唱片公司的精選作品,我挑了幾首已聽過無數次的鋼琴獨奏來聽,透過 Epikore 3 聽到的音場深度非常好,也可能是我聽過最好的一次。我覺得鋼琴獨奏要聽到很清楚的音場深度不是那麼容易,因為就只有一件樂器,沒別的樂器來呈現相對位置,但這次我感受到鋼琴形體是有縱深的,舞台空間感也是有縱深的,仍是那句老話:聽起來很有現場感。此外鋼琴的音色既美又真實,不論是延音、觸鍵強弱變化,還是踏瓣運用,各種彈奏技法都精準呈現,讓彈琴像是說故事一樣,很有情境感。

我還聽了慕特領銜的莫札特鋼琴三重奏 C 大調作品 K. 548,每件樂器的聲音不僅清晰,水分也很飽和,共鳴豐富,音色擬真又不失甜美。低頻的比例很恰當,讓輕巧與重量平衡,下潛又很自然。每件樂器的聲音都有很適當的尾音,所以絕不乾澀,而這也是豐富細節的呈現。簡單地講,Epikore 3 具有優異的呈現質感的能力,足以滿足任何一個對古典音樂音色有挑剔味口的人。


各方面都維持很好的平衡

接著播放三大吉他之神 — Al Di Meola、John Mclaughlin、Paco De Lucia 的「 Passion, Grace & Fire」專輯,可以感受到 Epikore 3 聲音的速度感、重量感、力度、厚度和清晰度…等,各方面都維持很好的平衡,所以聽快的音樂不會像在趕路。不同吉他的音色,都清晰分明,彈不同音域的聲音時,顆粒的大小也有很清楚的區別,變化是很鮮明的,再次說明了 Epikore 3 相當靈敏。

流行音樂又如何呢?以 Everything But the Girl 的「Amplifier Heart」專輯為例,可以感受到 Epikore 3 在書架喇叭中的音場和音像是比較大的,因此滿足感也大。低頻充實,量感佳,電貝斯應有的規模感出得來,而且還不小,是比較討喜的設定,不過整個聽感上仍是清爽、輕盈、乾淨、明快的。


接著播放李宗盛的「理性與感性作品音樂會」,同樣的,我又感受到絕佳的臨場感了,人聲在音場中有一個很具象的形體,超浮凸,沒錯,是「超」浮凸,大鼓踩踏的形體也是。李宗盛歌聲的音色特質毫無遺漏的展現,小聲聽細節鮮明,大聲聽具有爆發力,強弱對比很精彩,可靜可動,音樂更顯激昂。Epikore 3 雖然只是書架喇叭,大鼓的規模表現相當好,顆粒輪廓清楚,速度與力道很恰當,尾巴長度也恰當,重點是夠沉,可完整呈現大鼓的音色,一般書架喇叭恐怕不容易做到。

最後來試試稱為「黑教堂」的發燒片「Cantate Domino」吧!當中第一軌是管風琴 + 管樂合奏 + 合唱團,藉由 Epikore 3 的播出,規模夠龐大,一點都不像小喇叭發出的聲音,開頭的管風琴,低音和高音齊出時音域頗爲平衡,顯得一派輕鬆,讓音場有很好的開放感,上下的延伸也十分理想。音場上半部沒有侷限,高度很好,合唱團出來時,也能清楚呈現出在教堂錄音的深遠感,空間深邃而開闊,殘響悠揚,讓我有蕩氣回腸之感。



充分滿足愛樂者的聆聽需求

不愧出自丹麥大廠 Dali 的最高技術,Epikore 3 在有限的體積限制下,呈現出比許多落地喇叭還要完整的全面性,而且播放各種音樂都有十足的感染力,可滿足資深愛樂者的聆聽需求。對於發燒友而言,Epikore 3 也是審視器材良莠或是考驗其性能的好幫手,你做的些微調整它都能清楚反應,用什麼器材就得到什麼樣的聲音,所以想輕鬆聽或嚴肅聽都沒問題。除此之外,Epikore 3 的外觀夠美,作工夠細,質感夠精,奢華度也夠,放在家裡還能妝點居家氛圍,老婆看了都會想買。







器材規格

Dali Epikore 3
型式:3 單體 3 音路低音反射式書架喇叭
單體:10 × 55 mm 平面振膜超高音 × 1,35mm 軟半球高音 × 1,7 吋中低音 × 1
頻率響應:42Hz – 34kHz
效率:85dB
平均阻抗:6 歐姆
建議擴大機功率:40–250 瓦
最大音壓:108dB
分頻點:2,800 / 12,500 Hz
尺寸:470 × 250 × 420 mm(H×W×D)
專用喇叭架尺寸:580 × 380 × 400 mm(H×W×D)
重量:22 kg(喇叭架 11.5 公斤)
售價:495,000 元(喇叭架 66,000 元)
進口總代理:極品
地址:台北市敦化南路一段57號2F-1
電話:+886-2-2792-9778
網址: www.topaudio.tw
臉書粉絲專頁: www.facebook.com/topaudio.tw/


線之間,聲音見真章–興如影音 MPSource 試聽座談會
興如影音將於 2025 年 7 月 26 日星期六下午,於興如門市舉辦 MPSource 金龍 PRO 版線材試聽座談會。將由 MPSource 的創辦人,也是品牌的技術總監洪博濂先生,親自向大家說明 MPSource 線材的技術特點... 《 全文


更多專題: 一個月    三個月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