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撰文/戴天楷,攝影/蔡維峻 |
2025/04/22發表,已被閱讀561次
|
|
奇威勝的 MPSource 是他們的高階品牌,相較於控制成本以維持可親售價的 MPS,MPSource 對質感的追求更高。2024 年是對奇威勝來說意義重大,因為他們首度參展慕尼黑音響展,讓國際看到台灣人的研發潛力,以及奇威勝的奇與威。
奇威勝的奇與威:三大設計哲學
奇在哪裡?又威在哪裡呢?就在 MPSource 所主打的三大設計哲學:「全正相位」、「循序走向」、「能量平衡」。看不懂對吧?翻成英文之後,更難理解;也因為如此,奇威勝在音響展裡總是受到許多關注——看不懂就要問啊!
之一:每一根導體都是同向結晶的「全正相位」
「全正相位」指的是「每一根導體的結晶方向都相同」。奇威勝主事者洪先生發現,如果導體的結晶方向性不統一,就會出現小聲時聽不清,大聲時又會吵的情況。但若要求工廠在製線時能注意每一導體的結晶方向,不僅細節可以清楚,大聲不會吵雜,還能有明晰聚焦和扎實低頻。那我們一般線材不是上面都有箭頭標示方向嗎?我們使用時也都是遵照那個方向接線的啊?奇威勝表示,一般線材的方向性是供作參考的,這不表示其中的「每一根導體結晶都一致」。所以,別人的方向和 MPSource 的方向是兩回事;MPSource 追求的是「全正相性」。
之二:導體方向符合電流流向的「循序走向」
第二個技術叫做「循序走向」。這又是什麼意思?這是指「導體的方向必須符合電流的流向」。在「全正相性」的基礎上,MPSource 再要求那個「全正相」的導體,還要與電流的方向一致。以電源線為例,交流電是火線進,水線出,所以火線和水線的導體結晶方向恰好相反。除了「全正相性」,「循序走向」我也不記得還有哪家線材廠提過。
之三:以三頻均衡為設計宗旨的「能量平衡」
第三個則是「能量平衡」,這個則是在稱 MPSource 對於高中低三頻均衡的重視。要達到三頻均衡,不偏重某方面,就要在電介質(絕緣材料)、導體線徑、絞距設定、避震材料、絞線方式等多方面下手,調配出最適當的比例。每款線、各種線都有各自所適合的設計。MPSource 所提的這個「能量平衡」是設計的哲學,達到這個目的的手段則都是學問。
以創世盤古為名
2024 年 MPSource 推出了一系列線材,以中國神話故事裡開天闢地的大神盤古為名,包括盤古 USB 線、盤古 DC 電源線,還有盤古網路線。這個命名頗有意思,若 MPSource 以此邏輯來命名,將來或許可以看到整個源於華人文化的「萬神殿」。(下一個系列會是女媧嗎?)
線身設計透出自然氣息
編輯部遇見的第一位盤古,是盤古網路線。盤古系列的線材,外型設計都一樣。最外層我們看得見的部分,都是以灰、綠、黃、金的線絲編織,融合出略呈橄欖綠的布面外衣,透出一股自然氣息。線身上還有一段印有金色 MPSource 商標的熱縮套,要是還能以書法字體加上「盤古」字樣,並加上盤古漢語拼音「Pan Gu Network」、「Pan Gu USB」、「Pan Gu DC」之類的字樣,讓非華文地區的消費者也能看得懂,也能唸得出,那就更完美了。對於任何想要拓展國際市場的公司來說,跨越文化、語言藩籬的市場溝通不可少。
導體採用鍍銀的單結晶銅
MPSource 的盤古系列都採鍍銀的單結晶銅導體,盤古網路線也不例外。一般市售的工業規格網路線,多以銅線製成。有的比較便宜的網路線,甚至還用更便宜的鋁線來代替。至於想走高階路線的廠家,則會標榜使用無氧銅,甚至是高純度(例如 4N)無氧銅,但你絕對不會看到一般通訊線材的廠商提供單結晶銅導體的網路線,更別提鍍銀線或純銀線了。MPSource 是音響線材廠商,有著與一般通訊線材廠不同的思維,用料當然更高級。並且也導入了自家「全正相位」、「循序走向」、「能量平衡」等三大技術。
網路線、USB 線、DC 電源線,都有很便宜的選擇,可能連百元都不用,消費者就能買到這些線材。但是,MPSource 的盤古系列線材卻有著萬元級的身價(1M 長度的盤古線,三種都定價新台幣 9,750 元),這當然不是隨便開價,單是所導入的 MPSource 三大技術,就墊高了龐大的開發與製作成本。這些奇威勝投入的心血,以及消費者所花的金錢,換來的都是奇威勝洪先生多年來在所累積的點滴 know how,凝化成音響上的效益,與聆聽上的滿足。
依循 ISO/ IEC 11801 的 Cat 7 網路傳輸規範製作
網路線有其專屬的工業規範,MPSource 表示盤古網路線符合 Cat 7 的規範。Cat 就是 Category(類別)的縮寫,例如 Cat 5、Cat 5e、Cat 6、Cat 6a、Cat 7、Cat 8 等。數字越大,表示網路線傳輸速度越快,頻寬也越寬。Cat 5 現在已經沒什麼人在用了,至少都是加上屏蔽的 Cat 5e。Cat 6 以上的網路線比 Cat 5e 更多了十字分隔架,能將四組絞線(共八根)分開,加上鋁箔麥拉絕緣等的結構,每組絞線之間的電磁干擾更低。因此,如果你對串流品質講究的話,建議至少換上 Cat 6 以上的網路線。
Cat 5/ 5e 的傳輸速率是 100 Mbps,Cat 6 則是 1Gbps,與前者差了十倍。至於 Cat 7 則可到 10Gbps,Cat 8 更可到 40Gbps。至於 Cat 6 以下的網路線,如果線身上看到 UTP 的字樣,那就表示該網路線沒有屏蔽層。倘若有 STP、FTP、SFTP 的字樣,表示該網路線有屏蔽(上述三種屏蔽,越往後屏蔽性越強)。盤古網路線則是遵循 Cat 7 的規範設計製造,理論上可達10GHz 傳輸速度、600MHz 傳輸頻寬的水準。
選用專業台廠 Linkomm 的 Cat 8 RJ45 端子
網路線的部分達 Cat 7,端子也不能漏氣。倘若端子規格到不了,再厲害的線也只能徒呼負負。奇威勝為盤古網路線搭配的端子,是 Linkomm 製造的 Cat 8 RJ45 端子,可以向下相容。採用類似德國 Telegartner 的鋅壓鑄端子殼,增加了線材兩端的屏蔽效果,抗電氣干擾能力更好。但 Linkomm 的端子較直覺的結構設計,縮小一點端子尺寸。接點則是含鎳磷青銅,表面並加上 50μ 厚的鍍金,確保傳輸性也要防氧化。
Linkomm 聯創兄弟是台灣的一家網路佈線公司,他們的產品專一,僅限於網路佈線相關——線材、端子、插座、面板與壓線工具等,並不涉及其他。MPSource 會選用他們家的CAT8 RJ45 端子不是沒有原因。就連我自己所使用的參考網路線,也是 Linkomm 的線材。如前所述,網路線有其工業規範,像 Linkomm 這樣的專業廠,其網路線和端子都符合規範,作為參考最為合適。
傳輸穩定性好
論到盤古網路線,我第一個要誇的是穩定性。為什麼我要特別提出這點呢?因為我就遇過價格不菲的「音響級」網路線,外觀很 High End,聲音也有其味道,但傳輸卻不見得穩。有的是因為線材太重,若不用墊材支撐,整條線會下垂。在重力拉扯下,不僅會出現接觸不良,長久下來還可能會傷害端子座的彈簧 pin。很多「音響級」網路線根本不提線材結構,有否通過規範也不知道,但高解析檔案傳的不順,讓人音樂聽的很不愉快,卻是遇過的。反觀盤古網路線,使用期間從來沒遇過這等問題,Linkomm 端子的品質與穩定性也讓人放心。這是我第一個要提出的。
少一點數位感,多一分類比味
接下來我才要談聲音。MPSource 的盤古網路線與我習用的 Linkomm 網路線相比,聲音要更溫暖、豐潤、飽滿、滑順、立體並開闊。我很欣賞它聲音溫暖和滑順的特點。初時讀到資料,說它導體用的是鍍銀導體,我心裡還想:該不會是側重解析的走向吧?使用之後,發現完全不是我想的那回事。盤古網路線反倒提供了一種舒適宜人的聽感,讓串流音樂的數位感更少,類比味更多些。
帶來豐潤、溫暖的質感,修出滑順、清晰的線條
它那溫暖的、水潤的、滑順的、豐盈的聲音質地,在播放室內樂時就說得很清楚了。例如,在聽 Lisa Batiashvili 和 Giorgi Gigashvili 合奏的法朗克小提琴奏鳴曲時,法朗克浪漫而抒情的語彙,在他們兩人的合奏下,顯得熱情,而且瀟灑。小提琴的琴音綿密而柔韌,盤古網路線並沒有為琴音添加什麼,但是小提琴連續的聲線,聽起來就像是換了一支筆來畫線般。筆尖粗個 0.1mm、墨色深邃一些些,紙張也有講究,纖維密度讓暈染少了,邊緣更俐落些。鋼琴則聽起來顯得圓潤而且溫暖,音符的顆粒感清楚,而且似乎更飽滿一點。中低音域的表現依然是亮點,就如我前文所述,鋼琴探到低音時似乎更權威些,語調更肯定。
音場開闊有層次,動態起伏自然
在播放大型管型樂時,它能提供開闊而有層次的音場,讓聲部的佈局更清楚,而且還能鋪陳出明確的強弱對比。以 Esa-Pekka Salonen 指揮洛杉磯愛樂演出的普羅高菲夫「羅密歐與茱麗葉組曲」為例,Salonen 將三套組曲裡的曲子挑選精彩曲目出來重新組合演出,帶來了意想不到的趣味。盤古網路線在表現起低音時(包括低音弦樂、低音號、大鼓),開啟了深沉的下探空間,音場穩定而且佈局清楚,有種打開了視野的感覺。Linkomm 的網路線很好,但是低音不如盤古那樣深沉,大鼓不若盤古那樣有力,音場不及盤古那樣開放,小提琴不像盤古那樣滑順。我承認這其間的差距,並非一聽就明白。但音響的趣味也就在此:當你深入音樂之中,發現就是有那一點點不同,就是進步了那一些些,而且能把一些細微之處表現得更好,音樂聽起來更有韻味與美感,那升級就值得了。
分離度好,又能兼顧圓融的和諧感
Anetta Askvik 的「Liberty」這曲通俗,而且錄音效果恰合音響迷的口味,近年在各大音響展裡被放「爛」了。有個國外原廠在作 demo 時就說:「我真的不喜歡這首歌,但它真的很能展現我們產品的優勢。」歌曲開頭的電鋼琴,後頭跟進幾聲深沉鼓聲,左側出現幾聲雜訊,然後就是 Askvik 富有畫面的歌聲。短短一分鐘的開頭,就聽見了好多可以深究的細節。聽這裡的人聲,細節夠多,形貌和形體就出來了。但就如我說過的,雖然資訊量多,但卻不毛躁;這就是價值所在了。我的參考線與之相比,聲音瘦一點,冷一點,不若盤古那樣溫潤和諧。曲中的電鋼琴伴奏亦可為此證。人聲、鼓聲、弦樂、鋼琴,彼此交融卻又各自清楚。音樂本不該各自為政,但又不能混成一團搞不清楚。盤古讓聲音分離卻又能保持圓融的和諧,這點就是普通工業級網路線所不及的了。
細節冒出來,就找到魔鬼了
開闊的音場,漆黑的畫面,讓簡單的爵士三重奏聽的更明白。就如在「The Pink Panther & Friends」專輯的第一軌,以爵士三重奏演出頑皮豹的主題曲。但見鼓、鋼琴、次中音薩克斯風三件樂器的質感清楚浮現,且各自座落位置明確。聽鼓手敲出的細碎銅鈸聲響,金屬的色澤與質感真是好。薩克斯風也是亮點,飽滿厚實的吹奏,帶著粗糙的質地,加上那精確的聚焦定位,畫面就這樣勾勒出來了。第二軌以吉他和貝斯合奏,吉他主旋律,貝斯主節奏。盤古雖然低音體質很好,但卻一點不肥厚含糊,顆粒有形有體,還有彈性。
第四軌最妙,女歌手以一種類似囈語般吟唱的方式,唱出充滿即興意味的主題。聽這吟唱的起伏轉折,其間的多端變化盡都能掌握。至於打擊樂也有可觀之處,那些聲響的殘響,聽起來比參考線更綿密。就像我說的,這些差異,確實需要專注的、費點心思來察覺的。但這就像是師傅和徒弟的手藝,或許乍看之下,手法嫻熟的徒弟不亞於師傅,可是,細節裡總有魔鬼。盤古與我參考線的差別,也是這樣。
換?還是不換?這是個問題
換一條網路線,到底能提升多少串流音質?很多人懷疑,我也懷疑過。但試用、試聽過之後,我不得不接受「會有差別」的結論。就連一般的網路線,即便同廠同品牌,採用單芯或絞線不同導體,聲音也不太一樣。這就是玩音響的趣味。線材沒有絕對的優劣,照著自己的預算,找到適合自己口味的線材,讓自己聽音樂聽得開心,才是最重要的事。
盤古網路線一米 9,750 元,兩米 11,250 元。以新台幣一萬元上下的售價來說,對想從普通網路線進階的消費者,是跨幅不小的一步。但它為串流播放所帶來柔順溫潤又和諧的聽感,能為串流系統的聲音質感加分不少。別怕買它會踩雷——它是盤古,不是雷神。
器材規格
MPSource「盤古」 型式:cat 7 網路線 導體:鍍銀 OCC 長度:1m / 2m / 3m / 5m 售價:11,250 元(2m) 製造商:奇威勝 電話:(02) 2336-5321 網址:www.mps96.com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