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郭漢丞,攝影/蔡維峻
2025/04/04發表,已被閱讀1,397 次
拿到 Quad 33 前級/303 後級,Vintage 的復古外觀,彷彿呼應著暢銷書「老派工作是潮的:當年輕的創意靈魂碰上傳統的職人手作」,作者 Richard E. Ocejo 寫出許多老派工作,卻在年輕人手上變出新創意,33/330 前後級以經典外觀,注入現代設計,展現了老派復古新潮。VIDEO 1967 年登場的經典前後級 1941 年,Peter Walker 落腳劍橋的杭廷頓(Huntington, Cambridgeshire),到了 1948 年推出 QA12 與 QA12P 擴大機,絕佳的音質表現很快受到矚目,連BBC 都納入使用,1951 年,Quad 品牌正式登場,主打真空管擴大機,隨後在 1956 年推出的 Quad ESL,以獨特的點音源靜電喇叭,創造一代經典傳奇。 至於復刻版的 33/303 前後級,則是Quad 在 1967 年推出,也是 Quad 史上首度推出電晶體擴大機,在此之前都是真空管機,創新地採用 Triple Output Stage 三重輸出放大級,解決早期電晶體容易產生過熱的不穩定工作狀態,而且 33/303 前後級的工業設計,當年可說相當前衛,因此獲得英國設計委員會(Design Council Award)大獎。停產四十年依然有人在找二手 Quad 擴大機在當年出名的原因,也與自家 ESL 63 靜電喇叭有關,因為靜電喇叭的工作原理,與傳統動圈式喇叭不同,阻抗變化大,可說是出名的難推,所以 Quad 要推出能夠把靜電喇叭推得好的擴大機,33/303 前後級也跟著一起出名起來。 而且,即便 33/303 前後級已經停產超過四十年,二手市場上還是熱門搜尋標的,國外拍賣網站開出來的價格,幾乎與當年的賣價相同,這些老 Quad 經過數十年光陰,可能買回來還需要一番整修,譬如把濾波電容換新,但是依然有許多古董音響迷,想玩這些經典器材。資深音響工程師專案研發 為了「復刻」33/303 前後級,Quad 在劍橋的研發總部,組成四人小組,由首席電子工程師 Jan Ertner 領軍,加上 Rob Flain、Paul McConville,以及資深工業設計工程師 David McNeil,共同投入 33/303 前後級的復刻計畫。 雖說是「復刻」,但是畢竟電子材料科學,經過四十多年的發展,有許多進步之處,所以復刻的重點在於外觀,盡可能接近原始 33/303 前後級的尺寸與樣貌,但是在線路與用料上,會增加新的技術與特點。純類比的 33 前級 譬如 33 前級,以前就是純類比,也沒遙控器,現在新版的 33 前級,增加了背光顯示,搭配 LED,看起來多一點現代感,還加上了遙控功能,並且使用金屬機箱,強化 33 前級的機箱剛性。 關於 33 前級,我想說它是「純類比」前級的新秀,這年頭,很多品牌都把 DAC 與藍牙無線傳輸,做到前級裡面,讓前級擁有基本的數位解碼與串流功能,不過 DAC 或無線傳輸,進步很快,可能隔個三、五年,規格就會進化,把 DAC 或無線傳輸的功能,做在前級裡面,幾年後可能還是要添購外接的數位串流播放器。MM/MC 唱頭放大品質很好 不過 33 前級回歸「純類比」的途徑,重點是高電平放大之外,還加上 MM/MC 唱頭放大,高電平的四組類比訊號輸入,RCA 與 XLR 兼備,在這個價位帶的前級,33 前級可說相對少見的給了 XLR 平衡輸入,超值加分記上一筆。 再來的加分項目,就是 MM/MC 唱頭放大,33 前級的 MM/MC 唱頭放大,規格上不錯,增益做得比較大一點,例如 MM 增益 46 dB,比大多數做 40 dB 要來得大一些,MC 則提高到 63.5 dB,方便搭配低輸出 MC 唱頭,還能擁有足夠的增益,黑膠等化曲線 RIAA 搭配雙 JFET 放大,則是利用 JFET 夠大的電壓擺幅,強化音樂動態表現。獨家 Tilt 音色調整 音量控制選用日本 Alps 可變金屬薄膜電阻,搭配微電腦控制遙控,這是全類比的音控,微電腦只用來控制音量旋鈕轉動,在背光 LED 顯示幕上方,則有三個旋鈕,分別控制低頻增減、Tilt 音色調整與左右聲道平衡。 33 前級的低頻增減,可以做 +3 dB~-3 dB 調整,左右平衡可以從錶頭畫面看到調整刻度,這兩個旋鈕容易理解,但是中央的 Tilt 音色調整,可就是 Quad 獨家特色,當年 Peter Walker 設想的不是傳統等化 EQ,而是以 700 Hz 為基準,在高低兩端,同時增減,當高音增加 1 dB 時,低音同時減少 1dB,讓音色變亮,音色比較脆,但是相對比較冷調,往反方向調整,則是減少高音 1 dB,同時增加低音 1dB,讓音色變得溫暖,中低頻量感更飽滿,相對的音色的清脆感會減弱。 簡單講,Tilt 音色調整,是希望快速地往溫暖音色或清脆的音色做調整,而且是 Quad 當年的創舉,現在重現在 33 前級上面。 為了 33 前級復刻,Quad 特別訂做專用的環形變壓器,搭配五組供電穩壓,強調超低雜訊,並維持最短訊號路徑,而其金屬外殼,搭配頗有現代感的銀灰色陽極處理,整個機殼的組裝品質相當好,金屬機殼組裝的公差很小,做工很不錯。兩部 303 後級可玩單聲道或雙擴大機 再來看 303 後級,單一部 303 後級是完整的立體聲放大,8 歐姆輸出 50 瓦,4 歐姆輸出 70 瓦,如果以 8 歐姆輸出,復刻的 303 後級功率增加了 5 瓦,如果單一部 303 後級來看,其身價是符合對價格的預期。 不過,如果就可玩性來說,買下兩部 303 後級,您可玩的東西就多了!一部 303 是立體聲後級,準備兩部,可以切換橋接,每聲道輸出 8 歐姆提升到 140 瓦,4 歐姆則為 170 瓦,就單聲道後級來說,303 後級橋接輸出的功率,就顯得相當超值。 再來,因為 303 本身是立體聲後級, 所以準備兩部,不一定要用橋接輸出驅動喇叭,也可以做 Bi-Amp,一部推高音,一部推中低音,或者在三音路的情況下,一部推中高音,另一部推低音,這樣玩還可以搭配兩對不同的喇叭線,炮製出自己喜歡的音色。經典 Symmetrical Triples 放大線路 在放大線路部分,303 後級沿用當年經典的「Symmetrical Triples」放大線路,標榜全對稱線路佈局,以降低噪訊,同時強化電壓與電流。 不過當時的 303 後級,只能使用「準」互補型功率晶體,經過多年的工業進步,全互補型功率晶體(NPN and PNP power transistors),技術已經相當成熟,所以 303 後級使用的是全互補型功率晶體,功率放大線性、穩定度與輸出電流,都更勝以往。XLR 與 RCA 輸入兼備 在輸入端子部分,303 後級還提供 XLR 與 RCA 輸入,同樣的,在 303 後級的價位帶,擁有 XLR 輸入,也相對少見,又增加了 303 後級的 C/P 值。 假如您選擇 33 前級與 303 後級配成雙,或是搭配兩部 303 後級,透過 12V trigger,可前後級連動,也就是說,您只要開啟前級,後級會自動喚醒。玩法多樣,接線要接對 為了維 303 後級忠於原味的經典外觀,正面僅有一個電源開關,機箱背板另外有兩個切換開關,一個是 Line/XLR 切換,另一個則是 Stereo/Bridge 切換。 當喇叭輸出端子在立體聲模式時,可按照黑色與紅色端子,區分正/負極,可是如果切換為 Bridge 模式,全部要接在紅色端子,機殼後面有標示 Bridge 模式的正/負級,請按照標示正確連線,不要讓喇叭線極性反向了。 此外,在 Bridge 模式下,303 後級的類比輸入訊號,必須全部接在左聲道,接錯了機器不會壞,但是會沒有聲音輸出,萬一接錯了,不要緊張,重新檢查訊號線的輸入是否正確即可。一部後級夠用,兩部餘裕度更好 試聽 33/303 前後級時,代理商不僅送來兩部 303 後級,方便玩橋接與 Bi-Amp,同時送來 Quad Revela 1 書架喇叭與腳架,就配全套 Quad 試聽,過程中我也搭配過 PMC Phrophecy 1 與 KEF R3 Meta 兩款書架喇叭,33/303 前後級都推得很好,不過因為有 Revela 1 書架喇叭,Quad 自家擴大機與喇叭配起來聽,可能大家有機會到音響店聽,也是全套搭配,所以試聽時就已 Revela 1 為準。 其中 Phrophecy 1 相對較難推,要橋接兩部 303 後級,低頻控制力才夠好,而 Revela 1 與 R3 Meta,相對比較好驅動,單一部 303 後級,也能勝任愉快,不過,我必須說,單一部 303 後級擔任立體聲輸出,50 瓦功率都算夠,但是橋接之後功率大增將近三倍,重點不在於是不是要推得更大聲,而是後級的驅動餘裕度更好,就算遇到音樂中突如其來的大動態,擴大機也能輕鬆地控制住喇叭。Tilt 音色調整可以針對個人口味微調 就音色表現,33/303 前後級外觀雖然復古,但是聲音表現很現代,第一、在工作底噪部分,33/303 前後級非常非常安靜;第二、Quad 既有溫暖厚實的中頻,33/303 前後級傳神地保留了下來,搭配現代的晶體元件與訂做變壓器,強化了頻寬與動態;第三、復古的Tilt 音色調整,讓您可以玩出 33/303 前後級的微妙音色變化,依照自己的口味調整。 Tilt 音色調整,可說是 33 前級變化音色,最重要的特點,總共七段設定,標準是 0 dB/0 dB,上下可以增減 3 dB,往上加,高頻較亮,音色更清脆,往下調,低頻更多,中頻厚實感與濃郁度更高,設定時不妨從標準 0 dB/0 dB 開始聽,試著增加或減少 Tilt,我試了幾次,在搭配 Revela 1 書架喇叭時,最後設定在 +1 dB/-1 dB。催大音量不吵不躁 33/303 前後級推自家 Revela 1 喇叭,鋁帶高音的音色相當漂亮,不僅細節豐富,音場的 3D 高、寬、深相當開闊,且 Revela 1 雖是書架喇叭,可是箱體尺寸不算小,所以在中低頻的量感表現,也直追落地喇叭。 橋接的 303 後級來推 Revela 1,把中低頻控制得很好,我在試聽的時候,經常不小心把音量越開越大,代表 33/303 前後級本身的失真低,Revela 1 喇叭也撐得住,所以開大聲也不覺得吵、噪。音場開闊,音像比例健康的龐大 我想舉綾戶智繪專輯「50 Fifty」為例,聽「If You Love Me(Really Love Me)」,綾戶智繪開嗓的形體,有著適當的龐大感,收在音場中央,寧靜的音樂背景,讓鋼琴的和弦伴奏展現適度的寬闊感。 我知道,這是錄音室高度炮製的發燒錄音,巧妙地配置人聲與鋼琴的音像尺寸,可是 33/303 前後級橋接來推 Revela 1,呈現寬闊龐大的音場,拉出漂亮的前後對比,喇叭自然地消失在空間當中,同時帶出歌聲與鋼琴漂亮的強弱對比,而這些細微變化,正是歌手的情感所在。聽現場錄音細節夠多 33/303 前後級夠厚的聲底,唱起女聲相當有肉,我想舉 Eva Cassidy 的「Live At Blues Alley」為例,聽她唱「Bridge Over Troubled Water」,開場小酒館的氣氛,細節夠多,電吉他的前奏,配上 Eva Cassidy 的歌聲,空間感漂亮,等電貝斯與爵士鼓進來,33/303 前後級推出搖滾樂團的氣勢,尤其是電貝斯,加上 Compressor 的彈跳感,相當飽滿。 進入副歌之後,Eva Cassidy 唱得更起勁,在飆高音之時,33/303 前後級巧妙地呈現歌手,拔高之時稍微將麥克風拉遠的音色變化,電吉他的 Solo,顆粒清晰飽滿,兩把電吉他,Solo 在左,節奏吉他在右,進入最後一段副歌,樂手更加起勁,爵士鼓連續踩踏大鼓,33/303 前後級催出清晰又飽滿的鼓點,真是能把現場錄音唱得 High 的優質前後級。小提琴奏鳴曲質感好 雖然 33/303 前後級是經典復刻,但是復刻的重點在於外觀,內部線路加入了許多現代元素,所以在中高頻的細節刻畫與光澤相當漂亮,我想舉謝霖與魯賓斯坦合作的「貝多芬小提琴奏鳴曲:春」為例,簡單的小提琴奏鳴曲配器,考不了 33/303 前後級的驅動力,可是音質音色卻是嚴苛的考驗。 「春」的第一樂章,從小提琴拉奏主題,鋼琴分解和弦應和,再交給鋼琴反覆主題,小提琴分解和弦相襯,33/303 前後級帶出漂亮的小提琴光澤,而且有厚度,鋼琴音符顆粒滑順清晰,和弦彈奏時的份量夠飽滿,也夠寬闊,小提琴與鋼琴進入第二主題時,相互較勁的對話樂段,小提琴略微偏左,鋼琴居中,Mono Mono 驅動的樂趣就在這裡,左右聲道的分離度最好,拉開漂亮的音像凝聚與音場立體感。Mono Mono 可免除左右聲道串音,音像不飄 很多人會覺得,其實一部 303 後級,只要不開爆棚的音量,50 瓦功率其實在家夠用,不一定要玩橋接 Mono Mono,其實 Mono Mono 的樂趣,就在完全沒有左右聲道串音的問題,讓立體聲的音像凝聚更好,而立體聲後級或是綜擴,因為兩個聲道做在同一個機箱內,左右聲道線路總會有共用的地方,這就可能產生左右聲道串音的問題,造成音像飄移,可是玩 Mono Mono,因為從機箱到供電,全部獨立,就完全沒有左右聲道串音的問題了。大場面音樂依然穩妥妥 把音樂的場面加大,聽慕特與約翰.威廉士合作的「Across The Stars」,電影哈利波特主題曲「Hedwig's Theme」,開場是鋼片琴從音場深處,虛無飄渺散開來的叮咚聲響,小提琴拉奏主題,收斂在音場中央偏左,弦樂群在後方助陣,33/303 前後級拉開清晰的音場舞台感,等銅管群加入時,整個音樂場面跟著飽滿了起來。 33/303 前後級夠厚夠暖的音色,催大音量帶出銅管群的氣勢龐大,音樂帶入 B 段主題,小提琴斷音拉奏,帶出緊張的氣氛,跨界古典錄音,在低頻段加了點料,低音大提琴撥奏的顆粒感,聽起來相對龐大,33/303 前後級帶出有厚度與力道的下盤,將 B 段音樂的緊張器分,帶到最高點,交給小提琴 Solo,33/303 前後級不僅帶出小提琴的音色光澤,力度的變化也相當漂亮。目前最超值的前後級組合 以 Quad 全套西裝搭配,不管是推 Revela 1,或者以 33/303 前後級推 PMC 或 KEF 書架喇叭,兩部 303 後級橋接,可說推力無礙,而當我看到 33/303 前後級的參考售價,每一部單機都是 49,800 元,假如是一套 33/303 前後級做立體聲,預算不到十萬,增加一部 303 後級,三部機器玩橋接 Mono Mono或 Bi-Amp,也不到十五萬,想在有限預算當中,玩前後級的樂趣,33/303 前後級可說是目前最超值的組合,值得親自試聽,驗聲收貨。器材規格 Quad 33 型式:前級擴大機 輸入:3 x RCA,1 x XLR,1 x Phono ( 可切換 MM / MC ) 輸出:1 x RCA (AUX),1 x XLR,1 x RCA (Pre Out),1 x 6.3mm 耳機孔 THD (20Hz~20kHz):<0.0005% (1kHz, Line/XLR) 頻率響應:20 Hz ~ 20 kHz (+/- 0.2dB) 訊噪比:> 108dB (A-weighted, Line/XLR) 尺寸:258 × 82.9 × 165 mm(寬×高×深) 重量:4 kg 建議售價:49,800 元 Quad 303 型式:後級擴大機 立體聲輸出功率:49.5W x 2 (8 ohm, THD=1%),70W x 2 (4 ohm, THD<1%) 橋接輸出功率 : 140W (8 ohm, THD<1%),170W(4 ohm, THD<1%) 輸入:RCA / XLR 頻率響應:20 Hz ~ 20 kHz (+/- 0.3dB,stereo) S/N 訊噪比:>108dB (A-weighted) THD (20Hz~20kHz):<0.002% (1kHz) 增益:29dB 尺寸:120 × 176 × 325 mm(寬×高×深) 重量:8.4 kg 建議售價:49,800 元 進口總代理:迎家音響 電話:02-2299-2777 網址:https://www.audio-supp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