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林治宇,攝影/林治宇 2025/09/18發表,已被閱讀154
這次 TAA 音響展最難得的貴客,莫過於日本傳奇品牌 Rey Audio 創辦人木下正三(Kinoshita Shozo)和他的兒子木下玲(Kinoshita Rey)。現任 Rey Audio 總監的木下玲去年 TAA 展的時候也曾來台,當時是因為 FiEPA 福爾摩沙沉浸式體驗推廣協會以全套 11 聲道 Rey Audio 喇叭示範沈浸聲音樂播放系統,木下玲代表 Rey Audio 前來致意,今年他們聯袂造訪則出於兩個目的,一是藉由「建築.音響.人文」為主題,展出音響系統和空間聲學完美結合的「藝術音響」理念,二是開啟和 NuPrime 的合作,計畫共同打造適合沈浸聲環境的下一代產品(詳見 FiEPA 展示全球唯一 Rey Audio / NuPrime X 沈浸式系統)。我則利用這次極為難得的機會,訪問到木下父子,且看他們說了些什麼。


窮畢生之力追求「藝術音響」

木下正三先生認為音樂是一門藝術,音響重播也是一門偉大的藝術,他窮畢生之力追求「藝術音響」,以創造藝術品的信念在設計和製作音響,我好奇地問他,他用什麼做為聲音的參考?木下先生說,年輕的時候,他一直以一個技術者的身份從事設計工作,有一次遇到一位哲學家,問他「你的音響是不是能和真實的聲音做競賽?」,於是這成了他的人生目標,一直往這個方向在前進,為了達成這個目標,這輩子從未停止。
在他的思想裡,他覺得有許多音響是在播自己喜歡的聲音,或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重播音樂,他認為這在技術和工藝上是很奇怪的,做為一個聲音的製造者,人的感知上要位在剛剛好的位置,超過原來的聲音是不行的,低於現場的聲音也是不準的,對 Rey Audio 來說,如何讓原本的錄音,能夠正確地傳達或還原出來,必須要透過專業手法才能達到,而這就是他的理想。


沒有試作品,做出來就已完成

Rey Audio 不論是喇叭還是器材,造型都十分獨特,尤其色彩頗為鮮豔,讓人過目難忘,我問木下先生都是出自他的設計嗎?木下先生說,一般大品牌都有專做工業設計的人,為產品設計外型,不過專門設計外型的人未必真正清楚產品的原理和設計者的本意,而是純粹從外型來考量。Rey Audio 沒有專門做工業設計的人,所有器材和喇叭的造型都是他們自己設計的,造型直接根據產品的原理、技術和功能而生。

木下先生強調,他們已經做過太多設計了,非常瞭解做出來會是什麼樣的聲音,所以他們幾乎沒有試作品,做出來就是完成品,初次做出的型號便交由木下太太決定顏色,也就是說,顏色都是出自太太的想法。例如他們的經典款式 KM1V,並沒有試作品,做出來的第一件就是完成品,只是外觀是原木色,然後木下太太加以著色,並找出理想的配色,最後將顏色決定下來,試作品只是不同顏色的試做。



三十年歷久彌新的小喇叭

接著我問木下先生 KM1V 最初開發的緣由。木下先生說,KM1V 在 1992 年就做出來了,當時他們的產品都是大型監聽喇叭,不過實務上錄音室也需要小型監聽喇叭,就有錄音室向他提出需求,請他設計適合近場監聽,並能正確還原所有音色的小喇叭。
木下先生說,在當時,全世界還沒有任何一個喇叭採用這樣的思考方式。KM1V 因為其使用場景,一定會擺放在大型監聽喇叭前面,因此,流體力學上如何讓小喇叭不會影響後方大喇叭的聲音,甚至還能對空間聲學有所幫助,同時小喇叭自己必須能唱得很好,是他思考的重點,於是 KM1V 首度採用 V 型音箱設計,而且要儘可能做得很窄,才不會影響後方的大喇叭。
V 型窄音箱的最大難題是內部容積有限,而且低音反射孔難以設置,肯定會縮限低頻表現,於是木下先生盡量把深度做深,然後巧妙地把低音反射孔設計成狹長形,設置在音箱兩側。在音箱內部,則讓氣流行進的路線像是 W 形,這樣的設計,一次解決了所有難題。木下表示,KM1V 音箱背後非常窄,內部結構又要做成近似 W 形,工藝上非常難做。


製作喇叭猶如藝術創作

這麼多年來,KM1V 的設計是否有修改過,或升級過?木下先生說,KM1V 從上市後,基本設計、結構和原理從未改變,只有在一些小地方做過調整,像是內部阻尼物,現在用的是新配方。木下先生強調,必須是完全自己手作的東西,才能這樣多年不變,不過,從另一個方面來說,每一對 KM1V 都是不一樣的,就像是一件雕塑或畫作,都是藝術家親手製作的,唯有這樣的方式,才能達到藝術音響的標準。Rey Audio 對每一件產品都是抱著在創作藝術品的態度在製作,所以沒有辦法量產,而且他們也不想這麼做。

我好奇地問,這麼多年來 KM1V 賣了多少對?答案是:大概 500(單位應該是支)。木下先生說,如果從量產商品的角度來看,這樣的數字實在不多,但現在回頭去看,每一支喇叭他們都是用藝術創作的態度在製作,這又是一個不得了的數字,每一支 KM1V 或許有一些小小的調整,但都是當時最好的藝術音響,所以不會有 MK2、MK3 或 SE 的編號,永遠都是 KM1V。還有一點,不論是 KM1V 或其他型號,Rey Audio 永遠不會更換便宜的材料,只有最好的材料才用。


極度嚴苛的喇叭配對

Rey Audio 這次在 TAA 音響展的展出主題是「建築.音響.人文」,於是我問負責策展的木下玲當中的意涵。木下玲說,多年以來 Rey Audio 製作喇叭時非常嚴格地執行 match pair(配對)程序,已經把喇叭做到無懈可擊,但他們還想做的是喇叭和空間的 fitting(契合),也就是空間聲學,過去一直做不到,但現在因為新開發出 Rey Sound Board 擴散板,fitting 變得簡單可行,因此他把展出定調為「建築.音響.人文」,讓音響和空間相輔相成。

接著木下玲先仔細說明 Rey Audio 喇叭如何配對。Rey Audio 認為,極簡才是達到真實好聲的唯一途徑,所以他們專注只做兩音路,而且他們自信已經把兩音路做到全世界最好。以一對 KM1V 為例,需要 2 顆高音單體和 4 顆中低音單體,單體先要配對,把規格相同的挑出,配在一起,才能做出這一對。組裝之後,分音器再針對兩支喇叭的些微差異做精細調整,讓兩支喇叭的聲音完全一樣,才算配對完成。每一支喇叭的分音器都是專屬的,根據該支喇叭做微調,用在另一支就可能不準,此外,每一對 KM1V 都是 match pair,把不同對的 KM1V 各挑一支配在一起,聲音也會打折扣。例如過去電影音效進入多聲道時代時,邵氏電影公司曾買兩套 5 聲道喇叭,Rey Audio 製作時就是 5 支下去配對,做了兩套,而不是出貨 5 對喇叭。Rey Audio 喇叭配對之嚴苛,可想而知。



建築音響的時代來臨

木下玲說,他們早已做到喇叭本身完美配對,更希望喇叭和空間也能 fitting,尤其空間聲學狀況很不好的時候,空間和喇叭的 fitting 更重要。Rey Audio 其實一直很想做這個領域,但十分困難,他們過去試過很多吸音和擴散之類的調聲設備,都不是很理想,直到 Rey Sound Board 出現,他們認為過去的願望可以實現了,建築音響的時代來臨了。

Rey Sound Board 是 Rey Audio 和台灣代理商承三公司合作開發的聲學擴散板,這次就用在音響展展房,對於聲音的整體提升,有顯著又直接的效果。Rey Sound Board 的纖維材質,同樣也可以作為喇叭內部阻尼材料,目前 KM1V 內的阻尼物,便改用 Rey Sound Board 纖維。

這次 TAA 音響展,Rey Audio 實現了空間 fitting 的概念。木下玲說,佈展的時間很短,開展前一天才能進場佈置,透過 Rey Sound Board,他門在很短的時間裡就完成空間調校,並且用儀器測量過,已達到錄音室的水準。過去他們很難在陌生環境做到這樣的聲音表現,這次短短幾天便辦到了,真正完整呈現出 Rey Audio 想要表達的聲音,也就是 Rey Audio「藝術音響」的理想。最後木下玲強調,透過 Rey Sound Board 把空間處理好了,即便不是 Rey Audio 的喇叭和器材,而是別家的音響,都會聽到更好的聲音,就算不聽音響,人處在這樣的環境裡,感受也會更舒適。




廠商資訊

Rey Audio 代理商:承三實業
電話:04-2236-9919
網址:www.reyaudio.url.tw


窮盡一生的藝術音響–專訪 Rey Audio 木下正三和木下玲
這次 TAA 音響展最難得的貴客,莫過於日本傳奇品牌 Rey Audio 創辦人木下正三(Kinoshita Shozo)和他的兒子木下玲(Kinoshita Rey)。現任 Rey Audio 總監的木下玲去年 TAA 展的時候也曾來台... 《 全文


更多專題: 一個月    三個月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