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郭漢丞 2012/06/01發表,已被閱讀17,613

好唱片該具備哪些條件?好曲子、好演奏、好錄音,還有嗎?還有完整的唱片內容描述,如此愛樂者才能在每一張CD當中汲取音樂養分,更貼近音樂本質。達人藝典推出的「琴歌」,這些條件樣樣具備,詳盡的內容外加中英對照,真是一張該「出國比賽」的好唱片。

「琴歌」從標題上來看,無疑的是一張關於「琴」的錄音,這琴指的是瑶琴、七絃琴,唱片內頁的介紹寫著,這是中國最古老的彈弦樂器之一,孔子時期便已經盛行,流傳四千餘年,現代人才稱之為「古琴」。琴的尺碼不大,所以武俠小說裡面的雅士俠客,很多角色隨身攜帶,閒來無事可以於遣懷吟詠,遇上打打殺殺的場合,說不定刀劍就藏在古琴裡,這古琴不僅娛情,還可防身。當然,這些場景多半在武俠故事裡,既然是故事,虛構成份多一些,真實的琴還是一件樂器,它陪伴了中國歷史走過數千年的長河,真實的存在中國的音樂文化當中。


「琴歌」收錄十首曲目,有古曲,有新曲,古調也多新唱,內中曲目在唱片內頁有詳盡的介紹,如果您買了這張唱片,按著內頁文字一曲一曲聽過去,自當收穫良多。即便本來對古琴不怎麼熟悉,感覺有些距離,但跟著文字導聆,仔細品味「琴歌」的音樂,那歷史的長河自然波濤洶湧,隨著曲調在腦海裡餘波蕩漾。

唱片內頁介紹之詳盡,我已經推薦,可是曲子我倒是很難寫得清楚。十首曲子當中有六首曲子是女聲與古琴唱和,四首曲子是純粹的古琴。開頭「憶王孫」出自明朝「東皋琴譜」,唱的是「憶王孫」第一篇的「春詞」,唱得淒美,第二軌的「越人歌」則是譚盾譜曲,算現代曲子,古琴指法編配則是出自演奏者楊青之手。其後「流水」、「無題」、「長門怨」.....一路下來,曲目典雅,卻多是空題,只留想像空間,其餘全在彈指之間發揮。


關於古琴的錄音,「琴歌」是張耐人尋味的發燒片。錄音場地選在國家大劇院主錄音棚,唱片內頁有相關照片,感覺錄音室場地非常大,挑高也很高,在台灣很少有類似的錄音場地,這麼大的錄音場地,對錄製古琴來說未必友好處,因為古琴本身尺寸不大,共鳴有限,音量也有限,在大空間很容易把聲音稀釋掉。還好,唱片內頁的照片也透露了端倪,錄音時架設許多麥克風,和古琴的距離拉得很近,不僅如此,古琴底下還塞了兩支麥克風,難怪「琴歌」的琴音錄得形體那麼大,那麼逼真。

「琴歌」的錄音過程我當然沒有機會參與,只能從唱片內頁的照片推敲,可是古琴現場演奏倒是聽過,感覺聲響沒那麼大,可是「琴歌」的錄音頗有日本「三盲鼠」的味道,音像形體都比想像中還要來得更大。就唱片錄音的藝術來看,這或許是選擇的問題,古琴本身音量不大,這音量不大是相對的問題,我的意思是說,如果我們現場拿一把西洋的小提琴與古琴彈一樣的音階,小提琴雖小,但音量可能比古琴要來得大,因此,我們錄小提琴的時候,可以在舞台周圍擺放麥克風即可,但古琴如果如法炮製,那許多揉弦彈撥的細微末節,可能麥克風就收不到了,少了這些細節,古琴就顯得不夠活生、不夠真實,但「琴歌」用多麥克風的技術,巧妙地把直接音與間接音都收錄起來,再用錄音技術混合,這種「真實」未必完全和聽現場一樣,但卻表現出錄音藝術的內涵。

究竟錄音是為了「真實重現」,還是要發揮樂器本身的魅力?「琴歌」裡的古琴聽來形體似乎比真實演奏還要大一些,音樂動態也更大,超出對古琴的想像,但是那細微的指法變換、泛音延伸、揉弦滑音......種種的細節在錄音當中,多不勝數,彷彿用放大鏡在看「清明上河圖」一般,這樣聽古琴的美感很特殊,而大膽的錄音手法,展現了達人藝典處理古樂的新想法,而真實與誇張之間,如何掌握自如?「琴歌」裡面有很好的均衡感,在放大的形體中展現真實,確實是一張耐人尋味的新穎古琴錄音。

廠商資訊

總代理:瑋秦
電話:(02)2706-6825
網址: www.welchenmusic.com

入門光學唱頭的優選–DS Audio DS-E3 光學唱頭
來自日本的 DS Audio 唱頭以其獨特的光學感應原理產生訊號,和傳統的動圈或動鐵唱頭截然不同,也因此引起了許多好奇的黑膠迷也想嘗鮮。那嘗試的代價很高嗎?未必,DS Audio 提供多種等級的產品,像是這款 DS-E3 便是他們家的入門級唱頭... 《 全文


更多專題: 一個月    三個月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