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郭漢丞 2012/02/24發表,已被閱讀21,085

曾經有位朋友跟我說,聆聽布拉姆斯彷彿深秋的樂章,色彩濃郁,但總帶著深沈厚重,有如楓紅一般,火焰般的楓葉紅到極點,卻已開始等待枯黃歸根。Turtle Records這套「布拉姆斯弦樂四重奏」全集,把三闕弦樂四重奏收齊,雙CD中還外加豎笛五重奏,呈現布拉姆斯音樂的成熟面貌。

布拉姆斯從很年輕就開始作曲,可是有些種類的曲目卻拖得很晚,他的第一首交響曲遲至四十三歲才寫成,而弦樂四重奏也拖到了四十歲,研究者推論布拉姆斯應該是心裡壓力過大,所以一直不敢發表作品。什麼壓力?身為浪漫時期的大師,布拉姆斯的心情卻是古典的,在寫作交響曲時,大師背後彷彿聽見貝多芬的笑聲,說交響曲早就在他手上推向形式的極致,你這後生小子要怎麼超越我?同樣的,貝多芬晚期的弦樂四重奏,在古典的形式下,成就的無比的內省風格,也讓布拉姆斯遲遲無法下手。音樂史家研究,認為布拉姆斯在Op.51/1與OP.51/2兩首弦樂四重奏發表之前,已經寫過二十多首這類型的曲子,但全部不滿意,草稿都銷毀了。

三首弦樂四重奏,第一與第二首(Op.51/1,Op.51/2)同時發表,題獻給布拉姆斯的好友外科醫師畢爾羅特。以音樂的份量來說,室內樂篇章看似重量不比交響樂來得重,可是布拉姆斯從主題鋪陳到發展,份量越加越重,反覆聆聽咀嚼,形式依然是傳統的、古典的,可是內在的精神卻是浪漫的、主觀的,呈現豐富的情緒變化。布拉姆斯也在曲子裡面加入了字謎,Op.51/2的第一樂章寫下了A-F-A-E主題,那是借用好友姚阿信的格言改成「Frei aber einsam」,意思是「自由而孤獨」,用FAE的主題動機,統整第一樂章,並且摹仿著貝多芬的手法,透過主題動機的反覆發展、變形,讓三個樂章達到風格上的統整。


至於本片收錄的另一首曲子:豎笛五重奏,更是布拉姆斯晚年的傑作。布拉姆斯本來沒有為豎笛寫作曲目,可是當他聽過Richard Muhlfeld的演奏之後,迷上了豎笛的音色,一口氣寫了三首曲子,1891年寫作豎笛三重奏與豎笛五重奏,1894年在寫作兩首豎笛奏鳴曲。我不禁想起莫札特的最後一首協奏曲,也是豎笛協奏曲,兩位作曲家在生命的最後旅程,不約而同迷上了豎笛。曲子很美,可是豎笛淡淡的色彩,彷彿預告著一段孤寂的旅程即將開始,美妙的音樂中藏著無比的壓力。

Turtle Records是晚近才由響韻引進台灣的新片品牌,引進雖晚,這家唱片公司發行的唱片倒是張張發燒,而且曲目很精。以這張「布拉姆斯弦樂四重奏」來說,唱片公司詳細列舉錄音時所使用的器材,DAC用的是全套dCS,鑑聽喇叭用Avalon,耳機則是AKG K 1000,線材全部都是MIT,數位錄音搭配Nagra D與Augan OMX 24錄音座。還不只如此,1999年發行的唱片還有Avalon老闆Neil Patel專文推薦,內容寫得不多,不外推薦音樂聆賞的感動,但也可看出Turtle Records製作的唱片絕對是衝著發燒友而來。如果您是Avalon喇叭的愛用者,那麼Turtle Records的唱片可不能錯過,盡可能收藏,驗證自家喇叭與錄音之間的關聯性。

參與錄音的Orpheus Quartet組成很有趣,四位音樂家分別來自法國、羅馬尼亞、荷蘭與德國,不折不扣的「歐洲聯盟」。他們經常參與歐洲音樂節的演出,足跡踏過布加勒斯特、倫敦、薩耳茲堡與巴黎,演出曲目涵蓋海頓、李加提、布拉姆斯......。錄製豎笛五重奏時,在弦樂四重奏原本的成員之外,邀請了另一位西班牙樂手Jose Luis Estelles,瓦倫西亞出生,在西班牙完成學業之後負笈英國,爾後成為Orquesta Ciudad de Granada的豎笛首席。是的,我知道許多人對這支弦樂四重奏成員並不熟悉,連我在寫的時候也有些汗顏,這是第一次聽Orpheus Quartet的唱片,不過傑出的錄音把演奏現場的氛圍表現得很好。弦樂四重奏沒有指揮,音樂要進來,靠的全是默契,在音符飄揚而起之前,輕微的呼吸聲不僅預告著團員該開始了,那輕輕的呼吸聲更暗示了速度,隨後展開豐富的樂章。

我知道,文字裡面沒有聲音,但我希望這些無聲的文字可以吸引您來聽聽布拉姆斯,感受深秋的濃郁、深秋的寂寥,感受浪漫承載古典的份量與厚重,那是無可言喻的美感,而這些音樂的生命,全靠您的聆聽而延續。

廠商資訊

響韻唱片
電話:02-2778-8489
傳真:02-2778-8462
網址: www.chilinmusic.com.tw

什麼功能都包了–T+A R 2500 R 綜合擴大機
若說 T+A 的 R 2500 R 是台綜合擴大機,那就太小看它了。它是一台綜合擴大機,也可以當前級使用。它內建 DAC 可解碼,還有串流播放功能。它還內建 CD 轉盤,更可收聽廣播。它可藍牙播放,也可連接電視。如果只把 R 2500 R 當作是一台綜合擴... 《 全文


更多專題: 一個月    三個月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