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戴天楷,攝影/蔡維峻 2024/06/28發表,已被閱讀2,321
你還聽 CD 嗎?你有沒有不知道平價 CD 唱盤該買哪台的困擾呢?我身邊很多朋友都問過我,有限預算內,要買哪台 CD 唱盤才好。他們開出的預算,多半落在 5 萬上下。二十年前,這個價位有很多選擇,現在則是「很好選擇」,因為符合條件的其實不多。


五個值得推薦它的理由

在我聽過 Marantz CD 50n 之後,它會被我列入推薦清單之中。理由如下:第一,它出身名門,Marantz 在歷史上曾有一段 CD 唱盤的黃金歲月。第二,它的做工精良,機器外觀漂亮,花錢買它越看越甘心。第三,它不僅可讀 CD,還可當 DAC 使用,播放串流音樂、連接電視,它也都會,可說是全功能的數位訊源。第四,可以連網,不僅直通雲端,還可以用手機來控制。第五,它的聲音耐聽,全無數位感,讓聽音樂成為一樁叫人舒服放鬆的事情。接下來,我們就一項一項來談。

回顧歷史

Marantz 本是一間美國公司,由 Soul Marantz 於 1953 年創立。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到了 1970 年代,可說是聲望如日中天,在當時的 Hi Fi 音響圈舉足輕重。1980 年代,Marantz 為 Philips 所收購。當時洽是 CD 唱盤侵門踏戶地進入各個家庭,取代櫃子上的黑膠唱盤的時候。Marantz 有了 Philips 的奧援,他們共享了技術,讓當時 Marantz 也推出了多款經典的 CD 唱盤,迄今仍教很多老燒友懷念不已。2000 年後,Marantz Japan 向 Philips 買下了 Marantz 的商標,又與 Denon 合併成 D&M Holding Inc.,促成了 Denon 和 Marantz 的強強聯手。

商業上的併購是一回事,但 Marantz 在每個世代都留下了讓人難以忘懷的經典,卻是不爭的事實。從 60 年代的經典前後級 Model 7、Model 9,到 70 年代經典如 Model 2270 收音擴大機(還記得那個廣告嗎?被火災洗禮後依舊勇健的 receiver,就是它),再到 80 年代到 90 年代如 CD-63、CD-73 等一眾經典 CD 唱盤,又到 2000 年進入 D&M 的全面日系化階段後,所推出如 PM-17、PM-14、PM-10 等精緻化、高階化擴大機。一路數下來,Marantz 在每個世代所留下的足跡,其實都是今天 Marantz 所站立的基礎。歷史越長,地基越深,根柢越穩。買 Marantz,買到的不只是當今的音響工藝,也是歷史傳承的結晶。如果您有點年紀,在那個「初燒」的年代,我們的記憶裡,一定有 Marantz。而且多半對 Marantz 的 CD 唱盤有印象。CD 50n 看起來是全新設計,可是,其中所蘊含的精神,卻有其歷史脈絡可循。


外觀精緻好看,全尺寸機箱夠氣派

再說它的外觀設計與做工。CD 50n 在外觀上,維持著 Marantz「30、40、60」新世代以來的雙層立體結構前面板設計。底層面板略帶微微弧度,其上還有狀似機械手錶夾板上的圓形魚鱗紋的立體紋路,能產生活潑的光影變化。浮起的前面板才是主要操作介面所在,顯示幕也位於其上。在視覺上,Marantz 很重視佈局的平衡與對稱,這讓他們家產品處處透出均衡美感。由於整體設計一致,讓型號「30、40、50、60」的幾款產品,更有品牌識別性。

再者,CD 50n 是一台全尺寸的唱盤,重量超過 10 公斤,外觀不僅好看,而且氣派。市面上,入門級的 CD 唱盤若非走薄型路線,就是半尺寸設計,CD 托盤也省了,很多唱盤更改成吸入式光碟機。薄型化、小尺寸、吸入式,不是不好,但站在消費者的立場,平心而論,大台就是氣派,托盤一直是主流。相較於那些用盡手段來說服消費者「買小」的廠家,Marantz 直接給你「開大」。




豐富的端子,連 HDMI ARC 都有

論到功能多樣性。CD 50n 是一台多功能的數位訊源,不僅是一部 CD 唱盤,也可當作 USB DAC 使用,本身還是一台串流播放機,前面板更自帶耳機輸出,用途實在廣泛。它在機背有兩組 RCA 類比輸出,一組是固定輸出(fixed),可連接前級或綜合擴大機,一組是可變輸出(variable)。它也如一般的 CD 唱盤一樣,提供了光纖和同軸各一組數位輸出,讓用家可以外接其他 DAC,把它當成轉盤使用。除此之外,它還有光纖、同軸、USB type B 各一組數位輸入,可利用 CD 50n 內建的 DAC,為其他數位訊源來解碼;這也是近幾年盛行的做法,讓 CD 唱盤還兼有 DAC 的用途。

不過,另外兩個輸入就提供了 CD 50n 更過人的價值了,一個是 HDMI ARC,一個是 RJ45 網路輸入;前者可連接電視,讓電視的音效通過它,在音響系統上播放出來;後者則是讓 CD 50n 不僅可放實體 CD 唱片,還可播放網路串流,直指最主流的音樂播放途徑,還幫你省下一筆添購器材的開銷。


除了藍牙,更可連網;HEOS 播放系統介面清楚好上手

CD 50n 機背還有兩根天線,這是用作 WiFi 和藍牙使用的。如果放置器材的位置不方便拉網路線,使用 WiFi 也可以串流。藍牙就不必多說,通過簡單的配對,就可以在 CD 50n 所屬的音響系統上播放行動裝置的音訊;另一方面,用家也可通過配對,把 CD 50n 的音訊(如 CD)傳到藍牙喇叭、藍牙耳機上聆聽;這是一個雙向用途的藍牙功能。

既然說到了串流,就要說一下 Marantz 所使用的 HEOS 串流播放系統。HEOS 為同屬 D+M Group 集團的 Denon 與 Marantz 共有的播放系統。只要擁有 Marantz 或 Denon 的任何搭載 HEOS 功能的設備,即可通過 HEOS App 統一控制。具有清楚易讀的 UI 介面,且可進行多房控制,可連接串流平台和網路廣播電台,亦可播放本地電腦、硬碟、網路硬碟的音樂資料。因此,用家要先在手機下載「HEOS」App,然後根據引導完成設定。CD 50n 因為有串流播放的線路,會有韌體更新的需求,這也需要藉由 App 來完成。HEOS 需要設定一組使用者帳號,使用者所在地欄位找不到「Taiwan」,而用家所選擇的位置,將會影響所能使用的平台和功能,所以,我設定的時候選了「United States」,確保我可使用 TIDAL。以上,供您參考。


托盤進出又穩又順又安靜

再回頭講點硬體的部分。前面曾提到很多平價 CD 唱盤都改用吸入式光碟機,但 Marantz 依舊「老派」地選用托盤式機構。一直以來,托盤式光碟機構的問題,就是托盤進出的齒輪磨損,造成托盤進出不順,甚至卡住。這種經歷,我信很多人都遇過。再者,礙於成本,廠家在平價唱盤上所使用的托盤,進出噪音比較大,穩定性也不夠,晃動、或停到定位時的機械音會比較明顯。但是,Marantz CD 50n 的托盤進出又穩又順又安靜,行到定位也沒有可見的抖動或機械碰撞聲。每次換 CD,看這托盤進出,甚至有種療癒感。在今天,在這個價位,遇到採用這樣好托盤機構的 CD 唱盤,難得啊!


耳機輸出照樣給你

除了托盤讓人驚艷,CD 50n 還有一個 6.3mm 的耳機輸出。這也是「老派」作法,如今市面上為數不多的 CD 唱盤,多取消了耳機輸出,但 Marantz 幾乎在他們家的每款器材上,都加上了耳機輸出。這組耳機輸出還有三段增益可調(需通過遙控器的 Setup 設定選單調整),可因應耳機的靈敏度或個人對聲音的喜好而定。這個耳機輸出有獨立音量控制,插入耳機後即可開始聆聽,享受一個人的音樂世界。深夜不想吵到家人鄰居,耳機還是最方便。


搭載 Marantz 獨家 HDAM 高動態放大模組

原廠沒有提 CD 50n 的 DAC 線路設計如何?用了什麼解碼晶片?但是,提到一件很重要的事,那就是其類比輸出以及耳擴輸出,都用上了 Marantz 獨家的 HDAM 模組技術。HDAM 是「高動態放大模組」(Hyper Dynamic Amplifier Module)的縮寫,是一組封裝起來類比放大模組,從 1992 年開始採用,至今已經超過 30 年。起初,僅用在前級和後級的擴大機上,後來不僅模組持續進化,迴轉率、訊噪比等各方面性能都在在提升,使用範圍也觸及了包含類比放大線路的其他器材上。現在,HDAM 早已成為 Marantz 的一大招牌。

二種數位濾波模式可選

除此之外,CD 50n 也比傳統的 CD 唱盤更有可玩性。它就像現在市面上很多 DAC 一樣,可以調整數位濾波模式。原廠提供兩種 Marantz Musical Digital Filtering 濾波模式。預設的 Filter 1 在 pre-echo 和 post-echo 的脈衝反應設定較短,能以較為清晰地重現立體音像、深度、定位。另一可選的 Filter 2 則拉長了 post-echo,讓聲音聽起來更有類比韻味。用家可以自己玩玩看,若問我,我選 1。

音樂播放時的畫面清爽乾淨,部分資訊隱藏起來,需點選才會顯示。

既有耐聽舒適的好聲音,又有現代音響所欲重現的動態

洋洋灑灑寫了許多,誰叫 Marantz CD 50n 有這麼多可寫的。代理商把 CD 50n 和 Model 50 綜擴一起送來,並交代編輯部兩件器材寫在一起就好。可是,我文章寫完之後發現:文章太長了!和編輯部同事討論後,決定重新敢寫,把一篇拆成兩篇,不僅利於美編作業,閱讀感受也更好。接下來,我要談談它的聲音表現。

我在 U-Audio 的試聽室,主要搭配 Marantz Model 50 這個自家同級產品的一套西裝,喇叭則用 Dynaudio Contour 60。Marantz CD 50n 的聲音溫暖甜美,殷實飽滿,細節豐富,卻不搶耳。它維持著 Marantz 一貫的耐聽、舒適的好聲音,又能滿足現代音響所希望重現的動態。在它所處的入門等級唱盤之列,不僅外觀美、功能多,聲音表現也有其可圈可點之處。


HEOS App 下載後,初次使用,只要跟隨畫面提示即可完成設定。若需韌體更新,系統會詢問是否更新。更新進行中,請不要隨意切斷 CD 50n 的電源。


主畫面很簡潔清楚,背景色系可選白色或黑色。網路電台選擇很多,更理想的,當然還是播放區域網路內的 NAS 或外接儲存裝置裡的檔案,再不就是播放串流服務平台的音樂。初次使用時,會要你註冊一個 HEOS 的帳號,使用者所在地竟然不含台灣(代理商是不是要去反應/抗議一下)。選擇的所在地,會影響可使用的串流服務選項。

聲音繼承了 Marantz 的傳統,卻能搆上現代美學

簡單的小提琴與鋼琴,很能讓人察覺 CD 50n 那甜美的、溫暖的、飽滿的、鬆軟的、對比性高的聲音特徵。以 Liza Ferschtman 和 Inon Barnatan 演奏的貝多芬第十號小提琴奏鳴曲為例,這首曲子從頭到尾都散放著歡愉和幸福。第一樂章開頭,小提琴開門見山地引出第一主題,鋼琴則在旁呼應著,那充滿歌唱性的樂音,在 CD 50n 與 Model 50 的重播下,聽來更具人性溫暖。我將 YBA CD 450T 和 Lampizator Atlantic 3 TRP DAC 的組合與之對比,CD 50n 那帶著一點溫暖色調、有著厚度和甜潤感的聲音,讓人不禁聯想到當年 Philips 的 CD 唱盤,或者說,是當年與 Philips 攜手年代的老 Marantz。是的,其聲音溫暖、飽滿、濃厚、柔軟,這些特徵都具備了那個年代的美學基因。然而,Marantz CD 50n 的聲音又不是全然像老機子一樣,它的聲音還是現代的,在分離度、透明度、明亮感、對比性方面,都搆得上今日的美學標準。


聲音流暢,質感滑順,紋理清楚,音像飽滿,不帶火氣

人聲演唱的錄音通常編制也簡單,加上人聲演唱聽起來格外有親切感,不僅「人的聲音」是我們最熟悉的「樂器」,而且因為歌唱包括了語言,讓人也更容易感染到樂曲的情感和意境。Marantz 這套 Model 50 和 CD 50n 的組合,在播放人聲上,可說是在負擔得起的價位帶,非常值得一試的器材。聲嗓細節與紋理的表達上並無缺憾,但又不顯出咄咄逼人的氣焰,反倒有種水潤又絲滑的聲線質感,加上那個略帶溫暖的音色,聽起音樂真的很舒服。

我以 Louis Armstrong 和 Ella Fitzgerald 合作的「Ella and Louis」專輯為例。這是 1956 年的單聲道老錄音,但錄音的音質飽滿,加上溫暖的中頻,相當能夠呈現那個時代的類比風情。Ella 和 Louis 的人聲特別的凸出,音像飽滿,有著良好的厚度。他們兩人的嗓音都極具特色,其聲音紋理、咬字表情,及演唱時各種聲韻變化,在 CD 50n 播放下來,各面資訊都交代的清清楚楚。但 CD 50n 並非一味地挖掘訊息而已,它自有一分對聲音的詮釋。那股溫潤甜美,讓我有點不太敢以「中性」形容之。聲音的流暢度很好,放起 Ella 和 Louis 的歌唱,更是相得益彰,充分展現他們演出時的節奏和韻律。對 Ella 和 Louis 而言,節奏律動是他們基因的一部分,是打從骨子裡自然而然所有的。我很享受 Marantz Model 50 和 CD 50n 這個套裝的表現。


播放爵士樂有一套,自身個性很合

換聽 Oscar Peterson 三重奏的「We Get Requests」專輯,這張於 1964 年推出的爵士經典,與前面那張「Ella and Louis」同樣出自類比黃金年代,卻有立體聲錄音的加持,不僅有更開廣且分離的音場表現,音樂的動態也更好。聽 Oscar Peterson 那流暢又瀟灑的彈奏,帶著奔放的自由氣質,聽著聽著就讓人想跟著打拍子。60 年代爵士鋼琴錄音常見的圓潤質感,在此聽來尤其明顯,連續上下行的音階琶音,以及多次反覆的相同音型,在快速的連續彈奏下,Q 彈的音粒連續撒出,聽來實在過癮。CD 50n 既能顯出琴音的顆粒感,也能表現琴音的質地,有時琴音柔軟,有時則顯堅剛,有時溫潤和婉,有時則晶瑩閃爍;Oscar 演奏的各種面貌都盡收耳下。至於鼓組和貝斯的節奏支撐,一面增加了樂曲聲響上的豐富性,一面也拉開了頻響的幅度。我在 Contour 60 上聽到了豐厚有韌性的低音提琴撥奏,也聽見了爽朗帶著脆感的鼓聲。嗯,Marantz 這套西裝,放起爵士樂還真有一套。


層次清楚,質感清晰,細節清明,光澤清麗

在播放古典音樂的管弦樂曲時,CD 50n 雖還不至於抽絲剝繭、鉅細彌遺,但是資訊量充足,音場佈局的層次清楚,器樂和聲部所呈現出來的樂音質感,已足能帶來相當的聆聽滿足。以 Alfred Brendel 演奏鋼琴、Simon Rattle 指揮維也納愛樂演出貝多芬的第四號鋼琴協奏曲為例,琴音溫潤美好,樂團井然有序,顯出一派從容的古典氣質。第一樂章一開頭,就是鋼琴開門見山地奏出第一主題的暗示,接著是弦樂的反復並接續發展,富有節奏性推動的第一主題,越走越高昂,配樂也讓聲響更為豐厚。貝多芬善用各種木管和弦樂的巧妙配器,賦予一個簡單的動機更多元多樣的面貌。

CD 50n 把弦樂群的質感鋪述的清楚,有著一定的厚度和柔韌度,也有著一定的光澤感。鋼琴的琴音亦復如是,不管是俐落的連續琶音,或是帶有附點的裝飾奏,又或是堂皇大氣的主題呈示,都能以一種端莊而優雅的姿態娓娓道來,清楚明晰卻又溫和不銳利。低音弦樂湧現時,豐厚的樂音質地,以及沉重的低頻步履,都能表現的很到位;不信,聽第二樂章就知道了。


入門市場有它在,選購不再有障礙

總體來說,CD 50n 能以提供豐富充分的訊息,讓你認識音樂,並佐以一點點的溫潤甜美,好讓音樂更易親近。若要我說,我認為它更適於「喜歡聽音樂」,而非「熱衷聽音響」的消費者。它的功能豐富,足以成為家中客廳的數位播放中心,放 CD、玩串流、播檔案、看電視都可以,甚至它的 DAC 還可支援數位機上盒或遊戲機,播放音訊要走藍牙亦無不可。這麼多的功能,加上其優良傳統的品牌力、日人追求細節的精神、以及精緻又氣派的外型,再考量其新台幣 6 萬餘元的售價,在入門 CD 唱盤市場上,有它的加入,選購更沒有障礙了。








器材規格

Marantz CD 50n
型式:CD 唱盤兼串流 DAC
類比輸出:RCA x2(固定輸出、變動輸出各一)
輸出電平:2.2 Vrms
頻率響應:2Hz – 20kHz/ CD、2Hz - 50kHz/ USB
總諧波失真:0.0010%/ USB、0.0016%/ CD
訊噪比:112dB
動態範圍:100dB/ CD、112dB/ USB PCM、106dB/ USB DSD
聲道分離度:110dB
耳機輸出:25mW / 32Ω
數位輸入:光纖x1、同軸x1、HDMI ARC x1、USB type B、USB type A x1
數位輸出:光纖x1、同軸x1
耳機輸出:有
藍牙:有
網路:RJ45 LAN、WiFi
尺寸:442 × 424 × 130 mm(W×D×H)
重量:10.3 kg
售價:61,800 元

進口總代理:環球知音
電話:(02)2516-5028
網址:www.cosmoslingo.com.tw

法國與德國風格 一次體驗–韻城取得 Advance Paris 與 Trigon 代理權
韻城音響連下兩城,一口氣取得兩大品牌代理權,分別是來自法國的 Advance Paris 及德國 Trigon,陣容壯大不少。... 《 全文


更多專題: 一個月    三個月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