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郭漢丞,攝影/郭漢丞 2024/01/26發表,已被閱讀14,204
南台灣的愛樂朋友們,假如想聽 Wilson Audio Sasha V,現在可以立馬衝富豪音響了!想體驗活生生的音樂現場舞台,感受既真實又精確的音樂再生,請來富豪取經。

精確時間相位調整是關鍵

身為 Wilson Alexia 2 的用家,我來富豪聽 Sasha V,可能會帶著偏見,當然是特別喜歡的偏見,這是我的主觀愛好,自然會說 Sasha V 的好話,不過,我之所以選擇 Wilson Audio,並不單純只為了音色,而是為了精確的時間相位調整。

喇叭好不好聲,是主觀的聽感,就像味覺的酸甜苦辣鹹鮮,每個人有自己的品味,無需旁人置喙,但之所以選擇 Wilson Audio,就是為了「可以調整」時間相位。


Time is Everything

什麼是時間相位?就是高、中、低音抵達耳朵的時間,人耳對於時間相位的敏感度,約莫是 10 ms,低於這個時間差,就能達到「以假亂真」的聽感,而 Wilson Audio 打出「時間就是一切」(Time is Everything)的口號,就是要靠喇叭的機械調整,達到準確的時間相位一致。這項堅持,他們做了四十多年,一步步邁向更精準的時間微調。

奇怪,不是每一對喇叭都強調自己很重視時間相位嗎?總編怎麼會獨厚 Wilson Audio?難道別人的時間相位都不準?當然不是,重點在於「可以調整」,重現錄音真實的音樂舞台感。


獨家機械微調技術

不管是兩音路、三音路或更多路分音的喇叭,高頻快、低頻慢,高、中、低頻一定會存在相位差,可是要怎麼修正?靠分音器,Wilson Audio 也不例外,一樣重視分音器,但是 Wilson Audio 哪裡不一樣?答案是利用喇叭模組的前後位置與投射角度,機械微調時間相位。

喇叭單體的位置,決定發聲點與人耳之間的距離,所以 Sasha V 的中高音模組,可以調整前後位置與投射角度,當您決定聆聽位置時,就能按照聆聽距離,調整中高音模組,達到與低頻準確的時間相位一致。


相較之下,傳統喇叭利用分音器修正時間相位,設計者必須「假設」最佳聆聽位置,可能距離喇叭 3 公尺,也可能是 5 公尺,然後利用分音器的補償,在假設的聆聽位置,將分音器調整到最佳狀態,問題是,每個人居家空間不同,聆聽位置也不同,怎麼辦?只能靠喇叭擺位,找出喇叭在聆聽空間的最佳位置,這項課題,沒有標準答案,必須自己摸索,靠時間累積經驗,才能玩得出心得。

可是,假如您擁有 Sasha V,透過喇叭中高音模組的位置與角度調整,想要校準時間相位,就是別人沒有的武器,而且是威力強大的武器。所以,Wilson Audio 有自己的 App,標示聆聽位置與喇叭模組設定角度的規範,只要決定聆聽位置,就可以按照原廠的規範,校正時間相位。當然,這件事情也不一定要自己動手,您只要跟富豪買 Sasha V,音響店當然會服務到家,負責調整妥當。

(圖片取自Wilson Audio官網)

越高階,調整選項越多

從這裡也可以看出 Wilson Audio 的設計邏輯,Sasha V 是可以機械調整時間相位差的起點,微調中高音與低音模組的相對位置與角度,向上走是 Alexia V,音箱模組變成三個,可以調整的選項更多,在高一階的 Alexx V,變成四個音箱模組,Chronosonic XVX 再多一個,有五個音箱模組,傳奇的Master Chronosinic 則是六個音箱模組,每一個模組之間都有對應的機械調整方法。

擁有越多調整的手段,代表準確的時間相位可以微調的方法更多,複雜度也更高,所以,假如您想進入 Wilson Audio 的世界,Sasha V 是相當好的起點。

準確微調時間相位差,是我認為選擇 Wilson Audio 最重要的關鍵特點,這是別人沒有的功能,當然,因為時間相位可以靠中高音模組的前後位置與角度調整,這代表您可能有辦法調得準,也很可能調得不準,這就是玩音響的樂趣所在,有時候調整不好,感覺沒發揮器材的實力,心中懊惱,但假如越玩越好聲,音樂越聽越起勁,那種喜悅是可以每天重複的歷程。

Wilson Audio Master Chronosinic(圖片取自Wilson Audio官網)

加入新的 V-Material

關於「時間相位可微調校正」這項獨家功能表過,該來看看 Sasha V 的設計特點了。有些人可能會問,從Sasha 2 到 Sasha DAW,然後是最新的 Sasha V,命名的邏輯在哪裡?Sasha 2 到 Sasha DAW,主要是紀念 Dave Wilson,所以稱為 DAW,但是 Sasha V 則是進化到「V」世代,在既有的 X-Material、S-Material 之外,加上最新的 V-Material,所以 V 並不是代表羅馬數字的 5,而是代表加入 V-Material 的 Wilson Audio 喇叭。

V-Material(圖片取自Wilson Audio官網)

V-Material 是什麼?原廠說是一種高阻尼複合材料,配置在 Sasha V 低音模組上方與底部的特定位置,利用其高阻尼特性,隔絕低音模組與中高音模組的諧振,並阻擋從地面傳導而來的振動。

喇叭發聲的原理,是利用單體的活塞運動,搭配音箱容積做霍姆赫茲諧振效應發聲,假如喇叭箱體跟著一起諧振,就會產生箱音干擾,所以喇叭箱體不能跟單體共振,也就是說音箱不能自己唱歌,但是要牢牢固定住單體,讓單體推動空氣唱歌。

Wilson Audio 從材料上著手,開發硬度不同的 X-Material 與 S-Material,用在喇叭箱體不同位置,而新的 V-Material,則是阻隔音響模組之間相互諧振的材料。

不要問我究竟 Wilson Audio 用的是什麼樣的複合材料,這是原廠多年來投入材料開發的成果,也是技術秘密。

CSC 碳纖維絲質軟半球高音

Sasha V 的高音單體,使用與高階喇叭相同的 CSC 絲質軟半球高音,全名稱為 Convergent Synergy Carbon 的 CSC 高音單體,其中的碳纖維藏在哪裡?在看不到的地方,CSC 高音背後的空腔,Wilson Audio 設計了複雜的結構,用來消除單體背波干擾。

動圈式單體工作時,振膜活塞運動會向前與向後發聲,向後發出的聲音叫做背波,如果背波從牆壁反彈回來,時間比較慢,會影響向前的聲波,所以要抑制背波產生,CSC 高音後方的碳纖維空腔,就是用來抑制背波的手段,利用複雜的通道結構,讓背波能量變為熱能散逸,因為結構很複雜,所以 WIlson Audio 是用最新的 3D 列印技術製作。


比照 Alexx V 使用 Alnico QuadraMag 中音

中音單體也比照 Alexx V,採用 Alnico QuadraMag 四磁鐵 7 吋中音單體,低音模組則是雙 8 吋低音單體,在音箱的設計上,則是混用低音反射式與密閉式,高音密閉式,中音與低音是低音反射式,而且開口設計不同,音箱每一處細節,都是針對單體特性來搭配設計。

Sasha V 的低音模組上方,兩側多了鏤空開口,這是延續 Sasha DAW 的設計,可以宣洩中高音模組與低音模組後方的蓄積音樂能量,提升整體音色透明度。每一代 Wilson Audio 喇叭進化,箱體製作的細節質感,都跟著提升,Sasha V 也是如此,箱體背後的鏤空飾板,還有喇叭箱體側面勾勒的弧線,這些都是照片上很難表現的細節,您要親眼看見,才知道 Sasha V 製作的質感有多好。


根據 Wilson Audio 原廠資料,Sasha V 的低音模組音箱,左右兩側的 X-Material,厚度增加 25%,剛性強度更高,在頂部加裝水平儀,方便調整時校正。此外,Sasha V 標準配備 Acoustic Diode,這是Wilson Audio 自家研發的隔離避振腳錐,但是在 Sasha DAW 問世時,尚未誕生,所以順理成章用在新的 Sasha V 身上。



全新 V-Cable 配線與訂做端子

過去 Wilson Audio 愛用美國 Transparent 機內配線,不過到了 Sasha V,採用自家研發的 V-Cable,而且換上新的訂做端子,Wilson Audio 只說是純度很高的金屬材料,沒有把細節講得很清楚,但是 Sasha V 新的喇叭端子,實用性提高,可以對應香蕉插,以前 Wilson Audio 的喇叭端子,只能用 Y 插,現在新的訂做喇叭端子,也可以用香蕉插了。

Sasha V 升級但是看不到的細節,還包括全新 AudioCapX-WA,這不僅是針對 Sasha V 分音器量身定做的銅箔電容,而且是 Wilson Audio 自家手工製作,別無分號。



自家手工製作銅箔電容

為了製作 Wilson Audio 喇叭專用的銅箔電容,他們購併了 Rel Cap,並將原本加州工廠的設備,搬到位於猶他州的 Wilson Audio,同時向瑞士與美國精密機具廠家,訂做新的銅箔纏繞機具,只為了生產 Wilson Audio 專用的特殊規格銅箔電容,這是非常高成本的投資,也可見 Wilson Audio 對於追求好聲極致,完全不計成本。

除了自家手工製造的 AudioCapX-WA,Sasha V 的分音器採用點對點手工搭棚製作,他們認為,PCB 板無可避免會為分音器帶來若干動態壓縮,最好的方法就是手工搭棚製作,而這些耗時費力的細工,也都藏在看不見的地方。

Wilson Audio 自家手工纏繞銅箔電容



顏色與面網都可以自選

最後,我想講 Wilson Audio 另一項堪稱第一的特點,那就是顏色的選擇最多樣化,以 Sasha V 來說,Wilson Audio 提供 5 種標準顏色、14 種 Premium 顏色與 10 種 Pearl 顏色可選,面網也備有 7 種顏色可選,原廠網站有顏色搭配設計預覽,讓您自己配出喜歡的顏色。

我想說,Sasha V 的外觀漂不漂亮,那是每個人審美觀的差異,是主觀選擇,可是能有這麼多種顏色可以搭配,Wilson Audio 可說是當今音響產業第一名。


豪華地用 Nagra HD 系列搭配

為了迎接 Sasha V,富豪音響搬出了超強搭配,讓瑞士 Nagra HD 旗艦系列登場,只有 CD 轉盤部分,因為 HD 系列沒有對應產品,所以以 Nagra CDC 唱盤數位輸出,連接 HD DAC X 解碼,前後級是 HD Pre 與 HD Amp 單聲道後級,而且講究地使用全套美國 HRS 音響架,線材部分選擇荷蘭 Crystal Cable 電源線與訊號線,外加 Transparent 喇叭線,根本是夢幻組合。

HRS 音響架上還有一套 Nagra Classic 系列前後級,其實 Classic AMP 每聲道 100 瓦的功率,在富豪的聆聽空間,推 效率 88 dB 的 Sasha V,應該沒問題,可是卻搬出千瓦等級的 HD Amp 單聲道後級,可見富豪音響對迎接 Sasha V 的態度有多認真,而在找我來聽 Sasha V 之前,也花了很多時間調整,呈現 Sasha V 最好的聲音表現。




美妙的學習歷程

在富豪音響與 Sasha V 相處一個下午,是很美妙的學習歷程,我自己是 Alexia 2 的用家,在此之前用 Sasha 2 約莫一年,對 Wilson Audio 喇叭算是很熟悉,可是之前我去台中華笙音響聽 Alexia V,其聲音表現能力升級之大,讓我忍不住訂了一對,而這次來聽 Sasha V,其升級幅度與 Alexia V 不遑多讓,當然,我不會心動再訂 Sasha V,因為我有更大一號的 Alexia V,正排隊在 Wilson Audio 製作了。

所以,簡單講,Sasha V 的音色走向,與 Alexia V,或是更高的 Alexx V,幾乎完全一致,差別在哪裡?音樂動態範圍與低頻重現的餘裕度,越大的音箱容積,越能展現寬鬆且龐大的音場,而在富豪聽 Sasha V,因為聆聽空間不算大,Sasha V 剛剛好,假如 Alexia V 擺進來,可能音樂能量太強,更難調整。



從混音後製較多的錄音聽起

試聽 Sasha V 時,我分兩個階段,前半段聽混音與後製較多的 CD,後半段聽自然發聲樂器的錄音。我從 Miles Davis「Kind of Blue」聽起,「So What」是我聽得相當熟悉的錄音,甚至可以在腦海裡唱旋律,而 Sasha V 一開嗓,就能感受到更上層樓的音場通透感,而且喇叭完全消失在空間裡,在喇叭後方形塑寬大且精確的音樂場景。

「Kind of Blue」錄製時間是 1959 年,百分之百類比錄音,而且是多軌單聲道錄音,進入立體聲時代,這些單聲道錄製的母帶,要靠錄音師經營出立體聲的空間感,所以,在調整得當的音響系統當中,「Kind of Blue」可以重現相當準確的樂器形體,音場中的小號、薩克斯風的位置,有巧妙地左右相對位置,低音貝斯、爵士鼓與鋼琴,也有精確的位置,這些都是混音製作的巧手安排,靠音響重現錄音既有的音場效果。


Sasha V 在富豪的試聽室,重現了「Kind of Blue」唯妙唯肖的音場,喔,我應該說,是我聽的 Sony Jazz Masterpiece Remaster 版收錄的音場,Nagra HD DAC X 清楚拾取了母帶輕微抖動的聲音,與開場前的母帶底噪,呈現了錄音的年代感,充滿濃郁的類比味,透過 Sasha V 呈現通透、寬大、自然的音場,我閉上眼睛,感覺 Miles Davis 位居樂團中央,鋼琴手 Bill Evans 在左方,彈奏 Double Bass 的 Paul Chambers 在中央偏右,爵士鼓 Jimmy Cobb 的鐃鈸敲擊在右方偏高的位置,而 Sasha V 的喇叭行體消失,營造出幾乎是眼睛看得到的音場。

微調時間相位就像攝影對焦

描繪音場的真實感,是 Sasha V 的強項,靠著「可以調整的時間相位」,就像是攝影師微調對焦的裂像對焦屏,抓住畫面最犀利的樣貌,捕捉最多的細節,而 Sasha V 精確調整時間相位,就能依照聆聽位置,調整出準確的音場。

換上「Dave's Ture Story」,聽翻唱的「Fever」,爵士鼓的 Hi Head 敲擊聲,伴隨手指打出節拍,電貝斯走著 Walking Bass,Sasha V 呈現錄音相對親暱的聽感,錄音電平拉得較高,無論是主唱、爵士鼓、貝斯,聽起來距離都拉近了,只有電吉他靠 Delay 與 Reverb,拉得比較遠,為了強化錄音的衝擊力,可以聽見錄音室加入較多壓縮效果,我想說,Sasha V 準確地呈現了發燒錄音的樣貌,用盡各種手段,讓錄音聽起來更入心,更有感染力。


再來張發燒的錄音,聽「TAS 2023」,選 Eric Bibb 唱「Where The Green Grass Grows」,Opus 3 讓錄音呈現漂亮的親暱感,前奏的手風琴,凝聚在 Sasha V 中央,帶著相對較為龐大的音像,Eric Bibb 的嗓音真摯,Sasha V 的中高音帶著溫潤甜美的光澤,讓 Eric Bibb 的歌聲帶有適當的濕潤感,鋼弦吉他加入之後,漂浮在音場中央偏右,和聲則伴隨在 Eric Bibb 後方,烘托著黑人靈歌合唱的音樂場景。


充分展現音樂家的詮釋意圖

以上都是聽高度後製的錄音,接下來我換上自然發聲樂器的錄音,來聽 Sasha V。先讓室內樂上場,聽謝霖與魯賓斯坦合作的「貝多芬小提琴奏鳴曲:春」,在 Sasha V 中央,浮現謝霖小提琴清晰的音像,鋼琴溫暖地陪伴,隨後鋼琴接手,音量略大,小提琴以分解和弦裝飾著,鋼琴與小提琴的力度變化,在 Sasha V 上面清晰呈現,讓「春」第一樂章的鋼琴與小提琴,彷彿彼此對話一般。

話說「畫虎畫皮難畫骨」,我聽 Sasha V 的時候,「春」的小提琴與鋼琴,在喇叭中央凝聚出漂亮的音像,可是,我聽見的不僅是聲音,更細細品味著鋼琴家與小提琴家的詮釋,謝霖的琴音,帶有犀利的穿透力,Sasha V 重現小提琴的勁道,在「春」的發展部,激昂的聲線與鋼琴相互對話,Sasha V 展現強烈的音樂感染力,把聆聽情緒拉得高漲,等回到再現部時,柔美的聲線軟化了緊張情緒,這 Sasha V 可說是不著痕跡地,讓我完全專注在錄音當中,從藏在細膩的指尖變化中,聆聽鋼琴家與小提琴家對「春」的詮釋。


錄音強弱對比帶出鮮活的音樂場景

把錄音場面拉大一點,聽阿胥肯納吉獨奏,海汀克指揮阿姆斯特丹皇家大會堂的「拉赫曼尼諾夫第二號鋼琴協奏曲」,第一樂章從鋼琴的弱奏開始,模仿鐘聲的鋼琴敲擊,由弱而強,營造彷彿音樂走得越來越近的樣貌,鋼琴走到強奏,迎來管弦樂團有如波濤洶湧的回應,Sasha V 凝聚出漂亮的鋼琴力度變化,催起弦樂群一大片、一大片的回應,拉開的音樂場景,完全超出在富豪聆聽室的空間大小。

這樣講,太誇張嗎?您去富豪聽就知道,因為 Sasha V 輕鬆地消失在空間當中,只留下漂亮的音場,而在錄音當中,巧妙混入的空間堂音,拉開了協奏曲更大的音樂場片。與小提琴奏鳴曲對比,「春」帶著更多親暱感,錄音空間感較小,與聆聽者的距離較近,而「拉赫曼尼諾夫第二號鋼琴協奏曲」,則是把音場空間感拉大,呈現更寬闊的舞台感,這不是 Sasha V 變魔術,而是錄音本身把空間堂音放進去,營造出更龐大錄音舞台感。


聽馬勒,便知真章

最後的試煉,當然搬出馬勒,聽伯恩斯坦指揮維也納愛樂的「馬勒第五號交響曲」,第一樂章的銅管,從音場深處竄出,由遠而近,鐃鈸敲擊,催出管弦樂團轟然巨響,送葬進行曲的腳步聲,藏在底部,第二主題的弦樂群,卻是美得不像在人世間的音樂,輕飄飄地,低音大提琴的撥奏延續著腳步聲,沈重的送葬主題再現,低沉又灰暗,銅管再次掀起驚濤駭浪,Sasha V 把馬勒複雜的音樂情緒,戲劇性地重現,或者說,Sasha V 把伯恩斯坦戲劇性的指揮手法,盡情地展現豐富的音樂感染力。

以全套 Nagra HD 系列搭配 Sasha V,聽起馬勒,感覺很深情,很美,是音樂性更勝音響性的感受。「馬勒第五號交響曲」的第一樂章將近 15 分鐘,在接近第 13 分鐘的時候,樂團衝到了最強的齊奏,音量倏然急下,迎來很美,但帶著憂鬱的弦樂,下行的音階,背後藏著送葬的腳步聲,銅管彷彿在遠方吹奏,突然在弦樂一聲撥奏中,乍然休止。

Sasha V 展現了馬勒強大的動態對比,在樂團極強時,迸發飽滿豐沛的音樂能量,管弦樂團拂面襲來,弦樂群、銅管群與木管群,大片大片的湧現音樂能量,而當馬勒倏然收起音量,用微小的音量呈現末世紀的憂鬱時,Sasha V 維持著音樂的細節,勾住聲線,強與弱的動態對比,完全不遺漏一絲一毫細節。


終於讓 HD Amp 衝破 100 瓦

當然,這也要感謝 HD Amp 的強勁推力,在聽馬勒之前,我聽的音樂都沒有衝過 100 瓦,HD Amp 的錶頭,跑到中央,也不過 10 瓦,再跳一格才到 100 瓦,而最後一格代表 100~1,000 瓦之間,終於,「馬勒第五號交響曲」,讓 HD Amp 衝破 100 瓦,至於是衝到 100 瓦、200 瓦還是 500瓦,我不知道,因為最後一格往前跳一點,幅度就很大,但是 Sasha V 之所以能讓「馬勒第五號交響曲」揮灑出龐大又真實的動態對比,大功率的 HD Amp 真的是穩當地控制著喇叭,逼出 Sasha V 強大的動態對比。


聽完第一樂章,意猶未盡,還有時間,繼續聽第四樂章慢板,這是「馬勒第五號交響曲」最出名的樂章,因為用在電影「魂斷威尼斯」配樂上,唯美浪漫的弦樂,彷彿無邊無際,漂浮在湖水的波濤之上,蕩漾不止,Sasha V 讓我忘記音響的存在,聆聽的情緒集中在幾乎抓不到節拍的慢板之中,隨著音符的高低起伏,沈醉在馬勒描繪的浪漫之中,這樣享受馬勒,真美。

賞玩微調時間相位最好起點

聽完 Sasha V,滿意嗎?我很滿意,與聽 Alexia V 的結論一樣,Sasha V 進步的幅度很大,不管是音場透明度、動態對比與中低頻的揮灑自如,都明顯進步許多,而且還配上 Nagra HD、Crystal Cable 與 Transparent,可說是毒上加毒,但是還好,提早服了解藥,我已經先一步訂購 Alexia V 了。

如果比較 Alexia V 與 Sasha V,其音質與音色走向完全相同,差別只有 Sasha V 微調的功能少一點,而 Alexia V 因為音箱尺寸更大,所以在音樂規模感與低頻餘裕度,擁有更好的物理聲學條件,而在高雄富豪的聆聽室,可能 Sasha V 還比 Alexia V更適合,所以,該怎麼選 Wilson Audio 喇叭,其實要從空間大小考量,而音質與音色的表現,不管喇叭大小都一致。

如果您想玩「可以微調的時間相位」,Sasha V 會是很好的起點,把時間微調正確,您會發現,手上的音樂收藏,全部有了新的生命力,重現真實、鮮活、龐大、精確的音樂現場。


器材規格

Wilson Audio Sasha V
型式:3 音路 4 單體低音反射式落地喇叭
單體:1 吋絲質軟半球高音 x 1;7 吋中音 x 1;8 吋低音 x 2
頻率響應:20 Hz –32 kHz +/- 3 dB
靈敏度:88 dB
阻抗:4 ohms(最低 2.46 ohms)
建議擴大機功率:25W 以上
尺寸:1144.8 x 368.3 x 607.8 mm(HxWxD)
重量:111.13 kg
進口總代理:鴻機
電話:02-2741-3030
網址:http://www.everestaudio.com.tw/

承襲旗艦技術–AURALiC 推出全新入門級 S1 系列
AURALiC 在慕尼黑音響展前發布重磅訊息,就是他們即將推出全新的入門級系列產品 — S1,當中包含 Aries S1 串流轉盤及 Vega S1 串流 DAC,同時還有選配的 S1 Purer-Power 外部電源供應器。Aries S1 和 Vega S1 的建議售價將會是 1,999 美元... 《 全文


更多專題: 一個月    三個月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