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郭漢丞 2011/07/07發表,已被閱讀20,553

音響大展年年都有,每年都不忘讓參觀民眾帶個伴手禮回家,也就是所謂的紀念CD。早年CD昂貴,音響大展贈送唱片當然有吸引力,但這年頭似乎實體CD越見式微,紀念CD的吸引力小了些,可是買票參觀音響展順道拿一張CD回家,倒也成為例行公事。作為音響評論員,寫大展紀念CD的評論自然也是「例行公事」之一,因為這畢竟是台灣音響產業的大事,自當共襄盛舉。

寫大展紀念CD這麼多年,2011年的選曲最讓我稱讚,原因很簡單,我聽音樂雖然「雜食」(幹評論員似乎都得如此),但這幾年對古典音樂越來越情有獨鍾,iTunes資料庫裡面的音樂已經不需要分類,全都是Classical,而2011年大展紀念CD清一色選的都是古典音樂,真是正中下懷,聽來不亦快哉。

音響大展的CD要搞出一張「純古典」的精選集,其實並不簡單,因為參展廠商眾多,內部意見也多,如果紀念CD獨尊古典,那爵士樂擺在哪裡?流行音樂不是更貼近一般消費大眾嗎?諸多意見各有道理,但想融合各方,化異求同,絕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所以多年下來我印象中從來沒見過一張「純古典」的紀念CD,幾乎全部都是大雜燴,古典有之,爵士有之,流行也來湊一腳,雖然口味多元,可是整張唱片就沒有所謂的焦點,聆聽的情緒忽左忽右,上上下下,總是理不出一個頭緒。不過2011年音響大展的紀念CD走一條「純古典路線」,而且選曲頗有見地,歸納出一張有主題的紀念CD。

怎麼說有主題?全片收錄13首曲目,前面10首由柴可夫斯基與貝多芬擔綱,柴可夫斯基選了六首曲子,貝多芬則收錄四首,最後三首則是請出德弗札克、莫札特與蕭邦,每一位都來個「驚鴻一撇」,短短地露個臉。曲目如此選擇,主題就浮現了,原來前面希望藉由柴可夫斯基與貝多芬曲目的安排,形成對比。對於大多數聆聽古典音樂的朋友而言,CD收藏大多是「單曲」,也就是說CD的主題大概都會聚焦在一位作曲家的某一首作品,即便為了裝滿CD可錄音的時間,加上其他曲目,大約也都會以同一為作曲家的小品為主。像2011音響大展紀念CD這般精選柴可夫斯基與貝多芬來對照,確實少見。

會將曲目如此安排,負責籌辦本片的瑋秦唱片找來了行家協助,邀請目前在美國威斯康辛任教的Li Chung Roger Yin教授選曲,並請同校Benjamin Whitcomb教授撰寫「古典音樂:名家導覽入門篇」,另奧克拉荷馬州立大學音樂系教授Victoria Steer撰寫「貝多芬vs柴可夫斯基:兩大作曲巨擘之淺易比較」,至於挑選曲目的Yin教授則擔綱撰寫每一首曲目的簡介。由音樂專家撰寫的音樂導聆文字淺顯易懂,但淺顯並不代表沒有內容,主題式的撰寫拉近了古典音樂與一般聽眾的距離。我知道很多人享進入古典音樂的殿堂,但嚴肅音樂的面貌總是仰之彌高,好像總是靠不過去,但唱片業者用心準備有內容但卻不艱澀的導聆文字,或可擔當一般樂迷接近古典音樂的橋樑。


可別看我寫「純古典」的精選紀念CD,就覺得可能聽起來有點悶,選曲與編排確實有一套,可見找音樂專家來操刀有意思。因為是柴可夫斯基與貝多芬的對比,就讓比較晚近的柴可夫斯基先上場,第一首就是耳熟能詳的「第一號鋼琴協奏曲」,強勁的導奏如洶湧波濤一般翻騰起伏,讓2011音響大展紀念CD一開始就掀起高潮。接下來還是柴可夫斯基,選擇兩首胡桃鉗與一首天鵝湖的曲子,我相信這三首對大多數人來說也是耳熟能詳,甚至熟到可以哼唱旋律。再來則是第六號交響曲「悲愴」與「1812序曲」,要在一張紀念性質的CD裡面選擇「悲愴」,需要有些勇氣,畢竟這張唱片是用來紀念的,怎麼可以選一首這麼沈重的曲子?選曲者顯然很有技巧,跳過了「悲愴」的第一樂章,而是選擇第三樂章的快板,這個樂章可說是風雨前的寧靜,在真正深沈哀痛的音樂之前,擺上了輕鬆活潑的樂章,從音型式的節奏變化走到主題旋律,銅管嘹亮地吹奏出活躍的生命力。而「1812序曲」也是柴可夫斯基膾炙人口的曲目(雖然柴可夫斯基自己並不那麼喜歡),描述俄羅斯軍隊奮勇抵抗法國入侵,主題鮮明,聲部交錯富有戲劇性,而最後猛烈的「破火聲」更是發燒友熱中的「爆棚測試」,聽到這一軌,記得把音響的音量催上去,看看過不過得了關,那終曲的爆破聲可不只有大砲,還有步槍與煙火,仔細聽聽看,自家音響系統到底能不能把猛爆的低頻轟出來,還保持輕鬆的解析力。

柴可夫斯基六首演罷,換貝多芬上場,一開始就是第五號交響曲「命運」,那四個音彷彿命運來敲門,相信大家已經熟悉到光看文字就能想到那四聲「鐺鐺鐺鐺」。緊接著是第七號交響曲的第三樂章,華格納形容這首交響曲是「舞蹈的神化」,岳父李斯特不相信,華格納就請岳父大人在鋼琴上彈奏「改編版」交響曲,跟著鋼琴的音符跳動,華格納從頭跳到尾,而此處收錄的第三樂章則是快樂的詼諧曲,裡面藏著「四步」和「三步」的變化,仔細跟著節拍默數,多聽幾次,你會聽到貝多芬藏在曲子裡面的妙趣。

接下來的貝多芬曲目更大,而且從3歲到90歲的大小朋友都會唱,席勒當年為共濟會寫下「歡樂頌」的詩詞,可能從來沒有想過這闕詞可以流傳千古,當然這一切都是靠著貝多芬的手,賦予詩詞一個音樂的靈魂,「歡樂頌」竟似有了生命,千古傳唱。跟著「歡樂頌」這麼大的曲子之後,選曲者巧妙地安排了「三重協奏曲」,這是很特殊的協奏曲搭配,小提琴、大提琴與鋼琴搭在一起,音色的交織很美,而且音樂巧妙地安排第二樂章的慢板,跟在「快樂頌」之後,優美而寧靜的旋律,彷彿在巨人一般的「快樂頌」之後,安排了一段告別曲,在「快樂頌」的震撼之後,用「三重協奏曲」的慢板恢復心靈的寧靜。

安排柴可夫斯基與貝多芬的對比,仔細聽一定可以分辨兩者的「時代風格」與「個人風格」,柴可夫斯基是浪漫晚期,貝多芬是古典時期的最後一位大師,而且是開創浪漫時期的先驅,兩者的差異存在一定程度的傳承,但這些文字很難讓人理解,需要聆聽才能體會,而2011音響大展紀念CD巧妙的曲目安排,讓我們有機會在一張唱片中體會這樣的風格比較。至於最後搬上來的德弗札克、莫札特與蕭邦,唱片封面寫著「Coming Soon」,說不定明年TAA音響大展的曲目打算找德弗札克、莫札特與蕭邦來「比試」,還真難想像曲目該怎麼挑?不管如何,至少手中這張2011音響大展紀念CD,已經用精彩的選曲做了ㄧ次嶄新的示範了。

廠商資訊

總代理:瑋秦
電話:(02)2706-6825
網址: www.welchenmusic.com

承襲旗艦技術–AURALiC 推出全新入門級 S1 系列
AURALiC 在慕尼黑音響展前發布重磅訊息,就是他們即將推出全新的入門級系列產品 — S1,當中包含 Aries S1 串流轉盤及 Vega S1 串流 DAC,同時還有選配的 S1 Purer-Power 外部電源供應器。Aries S1 和 Vega S1 的建議售價將會是 1,999 美元... 《 全文


更多專題: 一個月    三個月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