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郭漢丞,攝影/蔡承融 2022/09/09發表,已被閱讀9,803
Tien Audio 就是黑膠達人田昌政的品牌,從田昌政成立音響工作室開始,打的就是自己的名號,換上英文 Tien Audio,是為了打入國際市場,每次在慕尼黑音響展上看到 Tien Audio,打國際盃的田昌政神采飛揚,身影好帥。

堅持數十年的黑膠之路

黑膠,是田昌政堅持數十年的道路,不僅賣唱片,也賣黑膠唱盤與相關配件,2011 年開始自己做黑膠唱盤,從直驅盤到皮帶盤,再到三馬達驅動,展現旺盛的研發量能,同時田昌政也做黑膠相關配件,我之前就寫過他開發的唱頭墊,那次也試聽了唱片鎮,而這次送來 U-Audio 的是 Tien Audio 新開發的 Double Bass 唱片墊與唱片耦合器。

打從田昌政在齊東老街開工作室的時候,我就是登門討教的客人,他玩音響的興致很高,不僅各式各樣的音響器材都玩過,而且還懂得解決疑難雜症,我記得二十年前有很多發燒友喜歡 Counterpoint 的擴大機,尤其是 OTL 設計的後級,可是 Counterpoint 在 1997 年宣告破產,而 OTL 後級故障率又很高,許多發燒有求助無門,甚至連二手都不敢接,田昌政就自己研究線路,找出故障原因,成了許多 Counterpoint 用家的救世主。

玩音響玩得狂

專修音響孤兒故障品,算大生意嗎?根本不是,那是玩心很重的音響迷才會想挑戰的難題,我還記得在齊東老街工作室裡,田昌政帶我看拆掉的 Counterpoint 後級,說他做了什麼修改,不僅可以把後級修好,而且可以維持很久不故障,我已經忘了田昌政那時候跟我講的改機秘方,但是當客人的我,只覺得這個音響店老闆很瘋狂,連維修 OTL 後級這麼小的生意,都做得這麼投入。

後來我的職涯歷練大轉彎,投身音響媒體,和田昌政就變成採訪關係,當然,偶而還是會當客人,畢竟他手上的黑膠唱片,珍品不少,每次到他的地盤採訪兼作客,最怕翻他的黑膠牆,少不了要選幾張回家才罷休,而每當我遇到關於類比黑膠的疑難雜症,我總會想到三個人優先詢問,一是田昌政,一是越點音響的老闆洪由臨,第三位是小高音響的老闆高榮聰,他們都是我投入音響媒體之前,就已經熟識的黑膠達人,遇到黑膠問題當然優先問熟人。


聚酯塑料打造輕質量唱片耦合器與唱片墊

回頭來看 Tien Audio 新推出的 Double Bass 唱片墊與唱片耦合器,走輕質量設計,選用 Poly 聚酯塑料,這種材料講起來簡單,配方可是千百萬種,可軟可硬,這種可塑性極佳的人工材料,可以讓設計者自由揮灑,但是也相當考驗材料選擇的功力。

田昌政既然是黑膠達人,自然玩過各式各樣唱片墊與唱片鎮,不管是齊東老街的工作室,或者是 33 1/3 轉黑膠小舖,我每次去都會看到從未見過的黑膠周邊配件,不管是田昌政自己用的,或是國外批貨近來賣的,總是讓我看得眼花撩亂,可是田昌政自己做唱片墊與唱片鎮,方向就是與眾不同。


怎麼個與眾不同法?傳統上唱片鎮是用來將黑膠唱片壓緊壓實,所以多半質量較高,當然,為了不影響轉速,唱片鎮也不能無限量增加重量,否則黑膠唱盤可能轉不動,或者轉速拖慢,反而有副作用,但是田昌政不玩這套,而是玩材料,所以 Tien Audio 稱之為唱片耦合器,而不是唱片鎮。

唱片耦合器有多輕?我手上這個量起來只有 70 公克,大約等於沖泡三杯半咖啡所需的咖啡豆重量,夠輕了吧。


靠輕質量耦合控制諧振

這麼輕的唱片鎮,如何起「鎮壓」唱片的作用?當然不行,它的作用是與黑膠唱片耦合,所以 Tien Audio 的唱片耦合器,不適合轉盤表面是橡膠或矽膠材料者,而新開發的 Double Bass 唱片墊,材料與唱片耦合器類似,兩者相互搭配,就能達到諧振耦合的效果。

Double Bass 唱片墊看似簡單,內中也有學問,採用上下雙層結構,雖然都是 Poly 聚酯材料,可是上下層密度不同,上層加上亮粉裝飾,質量較輕,下層純黑色,質量較重,中央則有凹槽,用來容納黑膠唱片中央標籤,讓唱片與唱片墊的貼合度更高。


軟硬兼施的諧振控制

從以上的描述,大概可以掌握 Double Bass 唱片墊與 Tien Audio 唱片耦合器的設計理論,就是軟硬兼施,把不良諧振排除,可是講理論很簡單,真要從千百萬種聚酯塑料當中,挑選諧振耦合特性適用者,那才是難題,所以田昌政花了兩年多的時間,才開發出 這兩項新產品。

其實我之前就聽過 Tien Audio 唱片耦合器,可是這次拿到手的產品,又有點不同,除了顏色的差異之外,在唱片耦合器底部還多了四圈同心圓凹槽,這些都是黑膠達人玩器材多年的心得,轉化為實際的產品。


或許有人想說,田昌政是為了賺錢才來搞黑膠配件,可是我卻不這麼認為,因為黑膠配件看似好賺,實際上能夠賣的數量很少,即便很多人說黑膠文藝復興,好像很多人跑出來玩黑膠唱片了,實際上黑膠玩家依然只佔很小的比例,只是玩黑膠的人更捨得投資,買唱盤,收唱片,搞得好像黑膠是個大生意,其實根本還是一個很小眾、很小眾的利基市場。

如果不是為了賺錢,那田昌政為何要做 Double Bass 唱片墊與 Tien Audio 唱片耦合器?我想還是為了理念,另闢蹊徑,用輕質量聚酯材料耦合,引導不良諧振,是很不一樣的設計思維,如果能賣得好,代表田昌政的設計邏輯有道理,至於能賺多少錢,那就隨緣了,能得到黑膠玩家的肯定,也就夠了。

軟盤、硬盤都適用

試聽的時候用了兩套唱盤,一是 Elac Miracord 90 硬盤,配 Goldring Legacy 唱頭,另一部是 Linn LP-12 Klimax,配原廠 Akiva 唱頭,這兩部是 U-Audio 編輯部的標準參考配備。音響迷經常討論,軟盤硬盤究竟誰好,可是我覺得兩者各有好處,所以編輯部有必要兩種唱盤都使用。至於擴大機則是 EAR 868P 前級與 509 MK II 後級,Miracord 90 用 868P 內建的唱頭放大,而 LP-12 則是走 Klimax 唱頭放大。

另一個黑膠玩家熱衷討論議題,則是該選 MM 還是 MC 唱頭,我的答案也是兩者各有優點,可是編輯部怎麼用的都是 MC 唱頭呢?其實我已經收藏了一個 Shure V15 xMR,只是唱頭蓋少了固定零件,一直沒有裝到 Miracord 90 上面,至於為何想將 MM 唱頭裝在 Miracord 90,而不是 LP-12,原因很簡單,LP-12 Klimax從唱盤、唱臂、唱頭到電源供應與唱頭放大,構成完整的 Linn 黑膠系統,換了其中一樣可能就走味了,還是別動為上。


低頻凝聚力更好、中高頻細節更佳

先從硬盤 Miracord 90 試起,原本我使用厚羊毛氈,取其聲音厚度較佳的調音效果,唱片鎮則是 Clearaudio Quadro Clamp 的舊版,不銹鋼材質,重量約 390 克,對比 Tien Audio 唱片耦合器的 70 克,重量不到 1/5,確實不是倚重為勝。我先比對了 Double Bass 唱片墊與羊毛氈的厚度,差不多,Double Bass 唱片墊略厚一點,應該不用調整 VTA,於是開始試聽比對。

聽德國老虎魚發行 Katja Werker「Contact Myself 2.0」,羊毛氈搭配 Clearaudio 唱片鎮是聽習慣的音色,溫暖與通透兩者都要兼顧,換上 Double Bass 唱片墊與 Tien Audio 唱片耦合器,「Contact Myself」再聽一次,收束凝神的效果不錯,吉他指彈的細節更為清晰,但沒有失去吉他共鳴的肉感,中頻段沒有瘦掉,可是指尖的動作更清晰,低音貝斯的顆粒感更凝聚些,彈性更好一點。

咦?是不是把原本編輯部用的配件比下去了?我想說 Double Bass 唱片墊與 Tien Audio 唱片耦合器的效果明確,可以達到收束凝神的效果,而且不會因此讓中低頻變瘦,維持著很好的中低頻量感,但是勁道更好,彈跳力更佳,可是這不等於把羊毛氈與 Claearaudio 唱片鎮給比了下去,這兩者味道不同,如果以「Contact Myself 2.0」專輯來說,我更喜歡 Double Bass 唱片墊與 Tien Audio 唱片耦合器的效果,原本的羊毛氈相對比較軟調、比較鬆散,但不是不好,而是味道不同。

黑膠配件不妨多多益善

玩黑膠配件就是這麼有趣,換了新玩具,玩出新音色,可是原本習慣的音色也很有趣,所以我常說,黑膠配件不妨多多益善,可以看心情來玩,想要厚,傳統羊毛氈不錯,想要讓清晰度更好些,低頻更有彈跳力,用 Double Bass 唱片墊與 Tien Audio 唱片耦合器也不錯。聽室內樂用解析力好的配件,聽管弦樂用低頻量感多的配件,有很多玩具可以配著玩,音響才有趣啊。

換 LP-12 Klimax 上場,平常用 LP-12,只有原廠薄羊毛氈,加上 Double Bass 唱片墊與 Tien Audio 唱片耦合器之後,厚度增加,應該要調整 VTA,不然加上去以後,因為唱片高度增加,VTA 相對變低,低頻量感本來就會增加,可是我看了一下 VTA 的差距,如果把增加低頻量感的預期加權一下,應該可以吧?


唉,懶惰就說一聲,這 LP-12 Klimax 好不容易調整到滿意的狀態,不想亂動,說什麼低頻加權呢?看著 LP-12 燈號閃爍,校正 45 轉轉速,手中拿著慕特與約翰.威廉士合作的「Across The Star」唱片,心裡掙扎著要不要調整 VTA,最後還是直接把唱片放上去,不動 VTA 了。

低頻收束凝神的效果明顯

聽「Rey's Theme」,這首曲子由小提琴拉奏主題,隨後管弦樂團和唱,小提琴主題再起之前,有一段 Double Bass 的強奏撥彈,是很好的測試參考,如果低頻量感多,卻無法凝聚,代表下盤量多卻鬆散,這個 Double Bass 撥彈要強而有力,不能噗一聲沈下去,卻沒有筋道。比較 Double Bass 唱片墊與 Tien Audio 唱片鎮,因為 VTA 相對較低,低頻量感更多,可是收束凝神的效果,確實很好,原本的 Linn 薄羊毛氈,音場比較深,可是田昌政的配件把音場拉得近一點,聆聽的親暱感比較好,而 Linn 的配件比較寬鬆軟質。

比對的答案依然是沒有高下,而是口味不同。如果您的黑膠有低頻量感多卻少了凝聚感,用 Double Bass 唱片墊與 Tien Audio 唱片耦合器效果應該不錯,此外,田昌政這套黑膠配件,在中高頻細節的調音效果也很好,其實是因為低頻凝聚力提升,連帶中高頻的解析力也更好,而不是唱片配件改變了原本的音色。

萬般皆問不如親自聆賞

類比的玩具總是好玩,好玩在沒有第一,只有不同,各家推出來的玩具,都有好玩之處,重點在於合不合您的口味,田昌政玩輕質量黑膠調音,走軟硬兼施的諧振耦合控制,在不影響中低頻厚度的情況下,提升低頻的力度,強化中高頻解析力,增添音樂的鮮活感,是我聽 Double Bass 唱片墊與 Tien Audio 唱片耦合器的心得,至於這樣的調音走向,萬般皆問總是空,只等您親自試過,立馬便知對不對味了。

器材規格

Tien Audio 黑膠調音配件
Double Bass 唱片墊:12,000 元
Tien Audio 唱片耦合器:3,500 元

Tien Audio田昌政類比音響
電話:02-2321-2717
網址:https://www.tienaudioltd.com/

承襲旗艦技術–AURALiC 推出全新入門級 S1 系列
AURALiC 在慕尼黑音響展前發布重磅訊息,就是他們即將推出全新的入門級系列產品 — S1,當中包含 Aries S1 串流轉盤及 Vega S1 串流 DAC,同時還有選配的 S1 Purer-Power 外部電源供應器。Aries S1 和 Vega S1 的建議售價將會是 1,999 美元... 《 全文


更多專題: 一個月    三個月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