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郭漢丞,攝影/郭振榮 2018/05/02發表,已被閱讀13,670
奇怪,德國Stein Music這部Stateline Phono 2不是寫過了嗎?有連結有真相,評論文章在此,怎麼總編又拿來寫一次?第一次送到U-Audio編輯部的Stateline Phono 2是Signature版本,當我聽完之後,立刻商借了平價版本的Stateline Phono 2,價格是Signature版本一半以下。

體貼黑膠玩家的實用設計

其實在聽Stateline Phono 2 Signature版本時,我就很喜歡這部唱頭放大器,尺寸不大,增益相當充沛,MM有40dB,MC則達60dB,就算遇到0.1mV的低輸出MC唱頭,Stateline Phono 2 Signature也能應對無礙。還有,這部唱頭放大器可以設定的阻抗匹配、容抗數值調整,設計得相當細,容抗3段可調,阻抗則多達50段可調,所有的DIP開關直接放在機箱底部,而且把設定數值說明全都印在底板上,您不需要拆機,也不需要說明書,就能按照標示表格設定適當的容抗、阻抗值,對於擁有多顆唱頭,經常需要切換DIP數值的黑膠玩家來說,Stateline Phono 2的設計方便又好用。

不過Signature版本參考售價為十六萬,而平價版本參考售價則是五萬,主要差別在於外接電源供應,假如標準版的Stateline Phono 2能夠擁有高價Signature版本的音質,顯然是超值的選擇,所以寫完Stateline Phono 2 Signature之後,立刻商借標準版的Stateline Phono 2回來,目的就是要比較一下兩者的差異。


放大線路主體相同

以機器本體來說,Stateline Phono 2的標準版與Signature版本應該一模一樣,差別就在電源供應,最高階的Signature版本採用外接獨立供電,而且使用真空管整流,外加Os-con電容與諸多補品級零件,到了標準版本的Stateline Phono 2就沒辦法這麼講究,但使用的也是Stein特別訂做的變壓器,怎麼說特別訂做?因為電源端子特殊,雖然是15V的變壓器,可是電源端子是5-pin接頭,並非市場上的規格品,所以Stein勢必要專單訂做。

還有什麼差異?Stein是一家「秘技派」的音響廠家,Signature版本裡面還有他們家的E-Pad+避振貼片,電路板還塗上特殊的Steinmusic Maestro Lacquer,這些細部的秘技配方,我不曉得原廠有沒有差別對待,但是標準版的Stateline Phono 2,機箱底座的木質避振腳,看起來倒是與Signature版本相同。


數值設定可以多多實驗

因為是從高階版本聽到標準版本,關於Stateline Phono 2的MM/MC切換,還有阻抗、容抗的設定,我就不一一說明了。我只想提醒一點,容抗與阻抗值要對應唱頭的規格來調整,但是不需要斤斤計較,一定要數值相同,只需要依據唱頭標示的容抗、阻抗值,設定Stateline Phono 2「接近」的數值,而且可以發揮實驗精神,偏離原廠建議數值來調整,找到自己最喜歡的聲音表現,那才是最佳匹配數值,而不要拘泥在唱頭或唱頭放大器的規格數據,這樣玩起黑膠更有樂趣。

以我使用Goldring Legacy唱頭來說,唱頭標示的阻抗規格是100歐姆,容抗是100~1000pF,當我搭配Stateline Phono 2 Signature的時候,設定在500pF,可是換到Stateline Phono 2標準版時,我把阻抗拉高了一格,而我順勢把針壓加重了0.15g,從1.75g增加到1.9g。現在數位針壓計值非常精確,價格並不高,建議所有聽黑膠的朋友都可以買一部,我自己使用的是Rebel的數位針壓計,售價僅1,000元,但精確度可到小數點下兩位,便宜又好用。

之前使用Signature版本的經驗,發現讓電源供應與唱頭放大機器本體離得越遠越好,這次依樣畫葫蘆,把Stateline Phono 2的變壓器遠離機器,而且預先把阻抗匹配調整好,再把Stateline Phono 2翻面擺好來聽。


由奢入儉難

一樣的唱頭放大線路,但是標準版Stateline Phono 2是普通變壓器,Signature版用專屬真空管整流外接電源,差別很大嗎?以音質來說,Stateline Phono 2絕對是超值,因為與Signature版本走向相同,但是機器本身的背景噪訊,標準版相形遜色,我剛聽的時候,心底直想真是聽錯順序了,應該從標準版聽起,然後再聽高階的Signature版本,所謂「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這下子聽著標準版的Stateline Phono 2,心裡面卻一直想著那Signature版本有多好,真是糟糕。

我的習慣是唱頭放大器永不關機,即便是真空管的EAR 834P也是如此,這Stateline Phono 2也如法炮製,聽了幾天之後,越來越習慣Stateline Phono 2的聲音,對Signature版本的記憶也淡了些,這才能回頭好好聽機器。以音質來說,Stateline Phono 2維持著乾淨、圓潤、舒爽的音樂性格,展現純粹類比的音樂流動感。


音樂的流動感黑膠最強

我想舉的蕾翁絲卡雅的「舒伯特即興曲D. 899 & 935」,黑膠版本更能夠展現舒伯特那「如歌一般」的鋼琴流動氣氛,而且在蕾翁絲卡雅指尖巧手經營下,即興曲生動地用鋼琴唱著歌。Stateline Phono 2能表現鋼琴夠大的形體,強奏之時的力道乾淨快速,音符絲毫不混淆,鋼琴要表現如歌一般的樣貌,非常考驗演奏者,蕾翁絲卡雅的詮釋非常浪漫,但又不是毫無節制的彈性速度,我用Stateline Phono 2聽這兩張一套的黑膠唱片,不一會兒就把四面聽完了,唱片公司很大方,每一面錄音不超過15分鐘,唱頭不會跑到最內圈,循軌失真相對比較少,製作水準媲美發燒片。

咦?不是寫Stateline Phono 2,怎麼講起唱片來了?黑膠系統就是為了重播黑膠而生,當然要談唱片啊!換上杜普蕾的「德弗札克大提琴協奏曲」,樂團是芝加哥管弦樂團,指揮則是巴倫波因,這張唱片錄製之時,巴倫波因正從鋼琴家轉換跑道,改行當指揮,可是芝加哥管弦樂團對這位鋼琴家當指揮不怎麼福氣,於是巴倫波因找太太來跨刀,讓芝加哥管弦樂團有機會與當年享譽國際的杜普蕾合作。

聽弦樂用黑膠最對味

我經常覺得弦樂器最容易讓人跳入「黑膠之坑」,而且大提琴比小提琴更厲害,拿出阿格麗希與帕爾曼合作的「舒曼、布拉姆斯、巴哈:小提琴奏鳴曲」,從舒曼開始聽起,小提琴從低音域由下而上拔高,鋼琴則如波濤一般,用很多的音符在底下鋪陳著,Stateline Phono 2的鋼琴有適當的厚度,琴音起伏的變化,襯托小提琴主題的浮凸,溫文儒雅的帕爾曼,遇上性格剛猛的阿格麗希,小提琴跟著強悍起來,時而小提琴搶佔主角地位,時而鋼琴放大音量主導,浪漫的情懷在兩位音樂家相互較勁之中盡情展現。

我把之前試聽Signature版所聽的唱片,重新溫習一次,包括羅斯托波維奇的「巴哈大提琴無伴奏組曲」、馬友友的「Bach Trio」、Lori Libremann的「A Thousand Dream」、卡拉揚指揮柏林愛樂的「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全部再聽一次。同樣的唱片,如果我用自己的EAR 834P來聽,音色更暖更濃,Stateline Phono 2則是多了一分清爽,我之前聽Signature最高階版本時,就已經知道這樣的聲底差異,這標準版的Stateline Phono 2也一樣,可是當我聽著入手價格相對親民的Stateline Phono 2,心裡卻一直想著更昂貴的Signature版本。


有升級空間,音響投資不浪費

唉,耳朵真的不能寵,聽過最高階的Signature,回頭來聽標準版Stateline Phono 2,雖然知道兩者音色質地走向相同,可是外接電源大幅提升了音樂背景寧靜度,音樂表現更為大開大闔,總是會覺得這Stateline Phono 2應該可以更好,但是,如果Signature版本沒有比標準版好很多,Stein Music怎麼賣昂貴的版本,這代表音質音色雖然相同,但是經過電源強化之後,音樂背景寧靜度與動態範圍進一步提升,就會有脫胎換骨的音樂表現。

糟糕,我心裡一直向著Signature版本,好像在說Stateline Phono 2標準版不夠好?不是這樣的,相反的,我倒建議對Stateline Phono 2有興趣的人,先從標準版聽起,假如音質、音色走向是您喜歡的,不妨再聽高階的Signature版本比較一下,您一定馬上可以聽出強化電源之後的差異,而且,假如您聽過Signature版本,認為效果比較好,但預算不夠,您還可以先買Stateline Phono 2標準版,日後有預算再來升級電源,這麼說就顯得出Stateline Phono 2超值之處,先從標準版享受起,未來想升級,還有可以玩的空間,也更不會浪費音響的投資啊!

器材規格

Stateline Phono 2
型式:晶體MM/MC唱頭放大器
增益:MM 40dB/MC 60dB
容抗:0/82/150/232pF可調
阻抗:25歐姆~47k歐姆50段可調
參考售價:50,000元

進口總代理:美德聲
電話: 02-2365-1968
網址:madisonaudio531.com

音箱以樺木夾板刨削成型–Art Loudspeakers Emotion Alnico 6M 書架喇叭
來自英國的 Art Loudspeakers 有個很大的特色,便是他們有一部分的喇叭單體採用 Alnico 磁鐵,也就是鋁鎳鈷永久磁鐵,並且將 Alnico 字樣只接標註在型號上,就像是這款 Emotion Alnico 6M 書架喇叭。Art Loudspeakers 產品從高至低分成三個系列... 《 全文


更多專題: 一個月    三個月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