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郭漢丞,攝影/郭振榮 2017/01/13發表,已被閱讀163,845
美國Avalon新款大型落地喇叭Saga,其實在2016年圓山音響展就已登場亮相,開聲展出的空間非常大,現場搭配Jeff Rowland前後級與頂級MIT線材,我當時就印象深刻,但是音響展不免人聲雜沓,許多美好的音樂細節都被參觀的人潮掩蓋了,所以當此間代理商邀請我到內湖金門音響試聽Saga,馬上就排定時間前往。

足以發出「全頻段」音樂的Saga,頻率響應規格為20Hz~45kHz,發聲範圍涵蓋人耳所能聆聽頻段,高頻延伸甚至超過人耳聆聽範圍,可以與Avalon自家旗艦Tesseract同樣歸類於旗艦等級,只是地位低於Tesseract。不過在Avalon Acoustics自家網站上,首頁第一個跳出來的照片就是Saga,但是進入產品介紹的部分,卻只有Isis、Time、Transcendent與Idea,旗艦Tesseract與Saga都不在裡面,甚至廣受好評的Indra也不見蹤影。網站上面寫著「新版共用平台網站即將登場」,或許網站正在改版當中,所以許多重要的產品沒有名列其上,我也只能這麼解釋了。



Avalon史上最大尺寸MDF箱體喇叭

從Saga的外觀來看,依然具備所有Avalon喇叭的設計元素,箱體一樣使用MDF材料,但是採用超級複雜的「鑽石切面」設計,所以製作難度極高。以高度來說,略低一階的Isis是154公分,而Saga是178公分,足足高了一個頭,讓Saga的外觀聲勢更顯壯大。長高的中高音模組,喇叭箱體看起來更複雜。我貼近喇叭仔細觀看,本以為Saga是分為上下兩截,類似Tesserract那樣組合的方式,但代理商告訴我,Saga就是一個箱體到底,而Avalon原廠的資料則說,Saga是Avalon曾經製作過體型最大、箱體最為複雜的MDF材質喇叭。我知道,一體成型製作可以讓喇叭箱體的結構更緊密,但是這喇叭重量可超過100公斤,要怎麼搬動啊!真是難為音響代理商與經銷商了。

雖然比對起Isis,Saga長高、長大又增重,可是一樣是三音路四單體,包括1吋鑽石高音、7吋陶瓷中音與雙13吋Nomex-Kevlar三明治複合振膜低音,表面上看起來,這些單體都與Isis很像,但實際上內容全都不一樣,而且其技術傳承與旗艦Tesseract更為接近。所有的單體都使用強力釹磁鐵引擎,但是Saga所使用的單體全部重新設計過,採用所謂環狀磁鐵結構(radial magnetic structure)。

Avalon沒有透露太多新磁力引擎結構的細節,只說磁鐵與音圈之間的相對位置,過去從來沒有任何單體使用過,而新設計讓「運動質量」比Isis所使用的中高音單體少了一半。還有,中音單體振膜背後沒有磁鐵的阻擾,可消除單體背波干擾失真,這樣的設計則與Tesseract的中音單體相同。從單體的應用來看,我們知道Saga雖然外觀比較像長大的Isis,但技術內容則更多延伸自Tesseract。



單體全部使用強力釹磁鐵

高音單體使用強力釹磁鐵,目前在高階喇叭上面已經應用相當普遍,但是中低音與低音單體卻相對較少,尤其是低音單體,更是稀少。原因無他,就是釹磁鐵怕熱,雖然比較同樣體積釹磁鐵與鐵粉芯磁鐵的磁力,釹磁鐵要高出十倍以上,可以有效縮小磁力引擎的尺寸,但是釹磁鐵怕熱,工作溫度超過90度以上,磁力強度會縮小一半,所以散熱設計很重要。Avalon所說的環狀設計,應該是採用多個小型釹磁鐵,採用環狀排列,這樣就能增加散熱面積,同時要加上金屬框架的協助散熱,才能在高、中、低音單體都使用釹磁鐵磁力引擎。

至於Saga所使用的低音單體,尺寸與Isis一樣,都是13吋,但是Saga的低音單體振膜材料不同,換上Nomex與Kevlar混合的複合式材料,Avalon稱之為第二代Nomex/Kevlar,這種新的振膜材料,未來還會應用在更多Avalon喇叭上面。由此觀之,Saga代表著Avalon的一個新開始,一方面把Tesseract的旗艦技術下放到Saga,一方面Saga也裝上新的低音單體振膜材料,未來還會延伸到更多Avalon喇叭上面。




延續Tesseract的分音器設計

另一項Saga延續Tesseract的技術,則是分音網路的設計,強調「低噪訊線路」(low noise circuitry),而且阻抗變化極低,Avalon原廠宣稱Saga的工作阻抗,不論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低於4歐姆,這代表您未必需要很大功率的後級,就能把Saga推好。而Saga所有的內部配線,也沿用Tesseract的「稀有材料」,包括了OFC銅、金、銀、白金等等,但是Avalon一樣保持搞神秘的傳統,這些稀有金屬內部配線究竟怎麼搭、怎麼繞、怎麼配,原廠全部不說,但使用最高等級配線的Avalon只有三款,那就是Saga、Sentinel與Tesseract。

以Saga這般尺寸的大型落地喇叭,如何展示絕對是考驗,如果只是擺好看,許多音響店都能展示,但如果要發出好聲,Saga絕對需要一個夠大的空間,否則難以發揮20Hz~45kHz的全頻段音樂能量。這次我來內湖金門音響試聽,發現他們的聆聽室改過了,空間更大,低頻更能宣洩吞吐,有了足夠的「空氣」,Saga更能吞吐自如。代理商搬出了德國Octave Jubilee前後級,訊源使用Accustic Arts,外加全套MIT Oracle頂級線材。




聆聽位置不妨坐得高一點

金門的空間吸音做得很好,所以即便我用大音量催Saga,也不會轟隆隆地,低頻段消化得很好,中高頻也不會飆出吵噪尖銳的刺激感,倒是聽的位置有意思,本來我坐在比較舒服的沙發上,但感覺坐的位置稍低,換到沙發後面比較高一些的單人椅,坐的位置高了些,音場更寬、更準,所以我之後只有換位置聽,而喇叭則沒有做任何調動。

我從卡拉絲開始聽起,那是2015年的全新Remaster,也是目前我聽過效果最好的CD版本,聽卡拉絲唱「諾瑪:聖潔的女神」(Casta Diva),這是卡拉絲最膾炙人口的經典曲目。金門音響的調整得宜,弦樂群如流動般地鋪陳在後,歌劇女神的形體凝聚在音場中央,依然可以聽出六十年前純類比錄音的樣貌,但是音樂的細節豐富而清晰,音樂中段背後的合唱,對比著卡拉絲張力十足地嗓音,Saga把這麼老的錄音,唱得淋漓盡致,我經常認為,頂尖的音響系統就像是聲音的「時光機器」,我們不可能回到六十年前的時空欣賞卡拉絲,但是透過錄音、透過音響重播,每一次我們都讓卡拉絲的演唱活了過來,真實地與我們在一起。

花腔女高音真實的穿透力

當卡拉絲唱到最後的高潮樂段,向上拔尖的花腔嗓音,在Saga上面,高頻段的延伸與張力,讓我們可以聽見卡拉絲幾乎已經把嗓音逼到了極限,Saga凝聚又具備穿透力的高頻段,還可以聽見卡拉絲奮力地在最高音上抖動著聲腔,凝聚有神的嗓音真若女神再世。我忍不住再聽一次,「聖潔的女神」前半段卡拉絲唱得游刃有餘,可是那最高的音符,在Saga上面聽得出幾乎到了極限。我不禁想起之前讀她的傳記時,卡拉絲說:「我知道,每個在台下的人都在等我唱到最高音時破嗓。」歌劇女神對演出時的恐懼,來自每一場演出可能出的錯誤,而在錄音當中,我們透過Saga感受到了這種追求完美歌唱藝術的努力與付出。

用Saga來聽卡拉絲,並不是要考驗Saga的全頻段威力,因為「聖潔的女神」沒有龐大的編制,沒有雄壯威武的低頻,甚至當年錄音的頻寬還相對較窄,可是Saga那種聚氣凝神的力道,把卡拉絲的神韻點點滴滴地重現,那是難以言喻的音樂美感。這類老錄音在許多現代喇叭上不容易表現,稍一不慎就會變得吵雜刮耳,但是在Saga上面,卻能讓我深層地進入音樂當中,彷彿跟著聲音的時光機器,回到了當年的時空,想見歌劇女神的風采。


室內樂活靈活現

再來怎麼考Saga?大型喇叭,因為單體振膜面積夠大,基本上有足夠的功率來推,低頻表現的量感不大成問題,可是要「治大國如烹小鮮」,用大型喇叭來聽室內樂,可就是考驗了。我聽阿格麗希與帕爾曼的「舒曼、巴哈與布拉姆斯作品集」,聽舒曼的「幻想曲」(Fantasiestücke, op.73),這是兩人2016年三月在巴黎的嶄新錄音,第一樂章開始就是纏綿浪漫的旋律,鋼琴輕柔地開始,小提琴唱起美妙的主題,帕爾曼的琴音溫潤流轉,而阿格麗希的鋼琴亦步亦趨地應和著,難得用溫柔的表情,與小提琴相互配合。

可是到了第三樂章,阿格麗希掌握全局的姿態就浮現出來,在Saga上面,您可以清楚聽到鋼琴加重觸鍵的力道,速度稍微加快,催促著小提琴跟上,在相互應和的樂段當中,鋼琴一句句地與小提琴相互對答,鋼琴總是佔著上風,搶先一步把樂句講得重一些。這些輕重緩急的力道,其實都是音樂家演奏時的細微表情,在Saga上面,可以輕鬆地聽見這些錄音時的情緒變化,這才是困難表現的地方,可是Saga卻能輕鬆地辦到,真是不簡單。

接下來我換上辻井伸行的「蕭邦第一號鋼琴協奏曲」,Harmonia Mundi這張CD是辻井伸行在范克萊邦鋼琴大賽得到首獎的現場錄音,我聽的是第二樂章的慢板,弦樂群展開的序幕,有如夜曲一般寧靜,Saga帶出了濃郁又通透的弦樂群,聲部融合得很漂亮,銅管的加入,帶出了鋼琴浪漫的旋律,辻井伸行的鋼琴觸鍵輕盈又流暢,些許的遲疑,展現了蕭邦式的藕斷絲連、優柔寡斷,Saga把鋼琴的聲響唱得晶瑩剔透,音像比例準確而漂亮,我常說大型喇叭並不是要把樂器唱得「非常龐大」,而是要有漂亮而精緻的比例,在Saga上面,您可以感受到精緻比例的協奏曲樣貌。

換上祖賓梅塔在北京紫禁城現場錄音的「普契尼:杜蘭朵公主」,因為是開放空間錄音,隱約可以聽到細微的風吹聲,聽柳兒唱「Signore Ascolta」,管弦樂團的位置更顯後退,柳兒的歌聲浮現在音場中央,隨後木管應和著柳兒,空間感非常開闊,我不禁想著,當年這場錄音應該是透過多麥克風收音,事後再來混音,所以我們可以聽見比例精確的人聲與交響樂團,不過Saga把那種開闊的錄音現場,在金門音響的試聽室裡重現,音場突破了空間的限制,果然,真要表現出高聳的音場氣勢,還是需要夠高的喇叭啊!

發燒片當然輕鬆過關

聽過了古典樂,我換上了發燒片,拿出老虎魚「DMM SACD示範片Vol.1」,第一軌「No Sanctury Here」的低頻,發燒友應該都很熟悉,Saga唱出雄偉低沉的低頻,量感輕鬆有份量,我接著聽下去,第二軌的「Closer」,充分發揮多軌錄音的優勢,吉他輕鬆的撥彈,從左聲道開始,打擊樂進入之後,才真正混成兩聲道,讓活潑的前奏多了樂器的移動感,細碎的沙鈴響著,打擊樂清脆爽朗,Steve Strauss的嗓音真摯溫暖,混著打擊樂低沉的下盤。我還聽了Oscar Peterson出名的「We've Got Requested」,那首「You Look Good To Me」,低音大提琴拉奏著低沈的旋律,Saga唱出形體龐大的低音大提琴,牛筋味十足,對比三角鐵清脆的聲響,鋼琴隨後溫柔地加入,爵士鼓輕敲鼓刷,Saga把爵士三重奏的音樂現場,發揮得好不熱鬧。

快來金門聽Saga的真正實力

一個下午在金門音響聽Saga,當然意猶未盡,即便Saga體型龐大,依然具備在音響空間消失的能力,展現精緻綿密的立體聲,遇上龐大場面,低頻段的量感、力道、速度,都顯得自然而真實,多說無益,快來金門體驗Saga的威力,聽過就知道Saga有多麼厲害,絕對比您在音響展人擠人又吵雜的環境下要好聽得多,這才是Saga真正的實力。


器材規格

Avalon Saga
型式:3音路4單體低音反射式落地喇叭
單體:1吋鑽石高音×1、7吋陶瓷中音×1、13吋Nomex-Kevlar三明治複合振膜低音×2
頻率響應:20Hz~45kHz
效率:92dB
阻抗:4歐姆
建議擴大機功率:25W~500W
尺寸:1780×370×430mm(H×W×D)
重量:100 kg

音箱以樺木夾板刨削成型–Art Loudspeakers Emotion Alnico 6M 書架喇叭
來自英國的 Art Loudspeakers 有個很大的特色,便是他們有一部分的喇叭單體採用 Alnico 磁鐵,也就是鋁鎳鈷永久磁鐵,並且將 Alnico 字樣只接標註在型號上,就像是這款 Emotion Alnico 6M 書架喇叭。Art Loudspeakers 產品從高至低分成三個系列... 《 全文


更多專題: 一個月    三個月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