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撰文/郭漢丞,攝影/郭漢丞 |
2015/07/28發表,已被閱讀60,236次
|
|
瑞士Piega一直是我心目中「氣質」喇叭的優質之選,他們擁有獨家鋁帶同軸單體(Coaxial Ribbon),而且擅長使用全鋁合金製作喇叭箱體,還有與眾不同的設計韻味。當然,這些好的元素全部夾起來,差不多等於昂貴的售價,Piega原廠也注意到這個問題,所以新推出的Classic系列捨棄了鋁合金箱體,改用MDF,但是其他元素全部保留,讓Classic系列的售價能夠壓低,這次在羅東穩力試聽的Classic 60.2,就是Classic系列的中階花旦。
使用鋁帶同軸中高音單體
Piega的Classic系列總共有三款喇叭,分別是80.2、60.2與40.2,尺寸由大至小排列,所以Classic 60.2剛剛好站在中間。我前面說到Piega最重要的技術,Classic 60.2全部都包了,只有喇叭箱體從鋁合金改為MDF,其他最重要的Piega設計元素,像是鋁帶同軸中高音與獨特的造型設計都保留了,而最重要的是,Classic 60.2的售價比起Master系列可親民得多了。
我們先來看看Classic 60.2的中高音部分,這是Piega最關鍵的技術,也是其他Hi End廠商目前都沒有的技術。一般我們看到鋁帶單體,多半是鋁帶高音,理論上來說,鋁帶高音是最理想的高音單體,振膜面積夠大,而且振膜質量超輕,可以重現開闊的高頻延伸,同時兼顧充沛的音壓,但是鋁帶高音製作困難,成本偏高,所以只有高階喇叭才會使用。
所以,光是用鋁帶製作高音就已經是難題,如果要用鋁帶來做中音呢?那更是難上加難。難在哪裡?鋁帶振膜本身非常非常薄,Piega用的鋁帶振膜厚度約0.02mm,這麼輕薄的鋁帶拿來製作高音,那真是「薄如蟬翼」,可是如果拿來做中音,振膜面積要增大許多倍,假如您拿一片廚房用的錫箔紙,手指掂在一端輕輕甩動,一定會聽到錫箔紙的沙沙聲響,同樣的觀念套用在鋁帶「中音」,一樣會面臨這種「鈴振」問題。這個問題很難克服嗎?當然很難,不然怎麼市面上只有Piega製作鋁帶中高音同軸單體!
Piega怎麼克服難題?請注意Classic 60.2鋁帶振膜表面的「柵欄」式紋路,這部分應該可以強化剛性,降低鈴振現象,或者把鈴振點拉到工作頻率響應之外。還有,中高音同軸單體的外框,一樣有助於增強振膜剛性。我記得Piega原廠來台灣的時候,他們說鋁帶同軸中高音的製作難度很高,連工廠裡面也只有一兩個人能做,而且訓練新人製作超難,三個月之內幾乎做不出合格良品,您就知道Piega的鋁帶同軸中高音有多難做了,這超高的製作難度形成了另一種競爭門檻,難怪其它單體或喇叭廠家根本不想來碰這一塊。
堅持點音源發聲
既然這麼難做,為什麼Piega一定要堅持用鋁帶同軸中高音?好,我們常說點音源設計是MTM,兩個中音夾著一個高音,就算是標準點音源設計,可是如果把高音單體與中音單體裝在同一個軸線上呢?那就是更完美的點音源設計,所以許多廠家投入同軸單體的設計,Tannoy、KEF與TAD都是同軸單體的代表品牌,但是他們設計的都是動圈式單體,只有Piega用鋁帶振膜製作同軸單體,難道用鋁帶振膜會比傳統凹盆振膜好嗎?
理論上來說,平面發聲的鋁帶振膜一定比凹盆的同軸單體更好。根據什麼理論?請注意一般凹盆同軸單體,高音都藏在中間而且往內縮,這是要讓中音與高音單體的音圈位置一致,時間相位才會準確,可是因為高音「縮」在中音裡面,中音又是凹盆,結果凹盆就成了高音的號角開口,產生額外的音染。這個問題每一家都有其解決方案,但是很難百分之百去除,而Piega的鋁帶同軸中高音單體,根本就是把高音與中音擺在同一個平面上,完全沒有傳統同軸單體的音染問題。所以,Piega才會「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就算鋁帶同軸中高音單體很難製作、良率很低,也一定要堅持到底。
| | 所以我們知道,Classic 60.2在核心技術上,一點都沒有打馬虎眼,用上高階的鋁帶同軸中高音單體,代表Classic 60.2依然是「性能取向」的設計。所以,Piega為Classic 60.2裝上了雙22cm口徑低音單體,這當然是為了充沛的低頻能量與延伸的必要設計,搭配上圓弧的喇叭箱體,從喇叭的體積與低音單體尺寸來看,我們可以對Classic 60.2的低頻表現有所期待。
雖然Classic 60.2的喇叭箱體從Piega傳統的鋁合金材質,變成相對成本較低的MDF,但是Piega卻在設計上更花功夫。鋁合金箱體的好處是剛性超高,而且容易加入阻尼調整諧振,而MDF相對沒有鋁合金那麼高的密度與質量,所以箱體諧振必須更用心處理。Classic 60.2的設計是圓弧箱體設計,與B&W的鸚鵡螺系列,技術上有異曲同工之妙,靠箱體弧度強化剛性,同時打造出沒有平行面的箱體,消除箱內駐波,不過Classic 60.2的弧度線條收得更陡峭,有自己的設計風格,而箱體表面的皮革裝置,更讓Classic 60.2富有頂級傢具的設計感。
搭配真空管混血機別有一番風味
關於Classic 60.2的相關技術先談到這裡,讓我們回到羅東穩力的場景。話說跑到宜蘭試聽Classic 60.2,其實是為了穩力舉辦的音樂欣賞講座,提早過來裝設演講所需的設備。我的音樂都裝在硬碟裡面,用Makbook Pro連接DAC播放音樂,穩力音響為我準備了全套Aesthetix,包括Romulus CD唱盤、Calypso前級、Atlas後級。穩力賴先生告訴我,本來配的是全套瑞士器材,用Goldmund來推,可是全套系統的價格更高,而他試了Aesthetix,不僅器材價格更親民一些,真空管混血機的效果也別有一番風味,所以搭配全套Aesthetix推Classic 60.2。
把電腦接到Romulus CD的USB輸入,我一開始就先來個難的,聽茱麗亞費雪(Juila Fisher)演奏的「薩拉沙泰流浪者之歌」,才一開聲,鋼琴旋律鋪底,隨後小提琴慢板主題跟上,嗯,聲音不對!糟糕,這一來穩力就踢館,會不會太不禮貌了,但我直覺認為那不是Aesthetix或Classic 60.2的問題,而是電腦USB輸入設定出了問題,因為我的電腦輸出44.1kHz,Romulus CD卻顯示384kHz,就算Romulus CD順道幫我昇頻,也應該是352.4,而不是384,所以聲音不對,一定是電腦與DAC之間「溝通不良」。忙亂一陣,才知道Romulus CD的USB檔位有高速Class 2與一般Class 1的設定區別,切換妥當,同時在Macbook Pro裡面的Midi Setup選好,把校正時鐘的控制權交給Romulus CD,再聽一次「流浪者之歌」,嗯,聲音對了,可以安心聽音樂,等一下演講一定沒問題。
這時離音樂講座開始還有一段時間,我可以慢慢獨享Classic 60.2,畢竟去年知道Piega要推出Classic 60.2,等了一年多才真正看到、聽到,怎麼能錯過機會呢?這「流浪者之歌」聽下去,Classic 60.2聽小提琴,最能發揮鋁帶同軸中高音的獨特聲音魅力,那是明亮通透的小提琴,同時兼顧小提琴的張力與穿透力,但是激昂拔尖的樂段,您依然可以聽到高頻的輕鬆感,音樂本身是緊張快速的旋律,但是聽起來卻一點壓力都沒有,這「流浪者之歌」從慢板的柔美,跳入快板的吉普賽風琴,音樂情緒對比非常高,Classic 60.2充分掌握了小提琴高頻段妖嬌的魅力,琴音充滿了高貴感,而漂亮的凝聚力更是迷人,就像茱麗亞費雪在面前演奏一般,幾乎可以在音場中「指」出那個小提琴發聲的點。
| | 優異的空間定位感
 |  | 2015高雄音響展 cd | 一曲聽罷,我知道不需要另外費心擺位了,穩力賴先生已經找到Classic 60.2相當好的位置,我好好享受音樂就好。接著我聽高雄音響展的「勿忘影中人」,不過我聽的是錄音室高解析母帶,而不是一般CD 44.1kHz的格式。Classic 60.2的空間定位感很好,清晰地把錄音室裡面吉他的錄音效果表現出來,剛開始的吉他在左邊,然後右邊那一把吉他才會出來,鋼弦吉他在Classic 60.2上面聽起來,音色格外清脆,但並不是沒有厚度的清脆,唉,這很難形容,吉他清脆很容易被解釋為聲音單薄,可是Classic 60.2的鋼弦吉他不僅清脆,還聽得見吉他琴身的共鳴感,這樣的吉他才會聽起來感覺真實。
接著我換上電影「悲慘世界」的原聲帶,我最喜歡「On My Own」這首曲子,因為參與電影演出的Samantha Barks本來就是舞台劇的演員,而這部電影還是「現場收音」錄製,為了電影效果,音樂背後有雨滴聲,而且是一片片的雨滴落下,Classic 60.2把電影音效與歌聲層次分得很清楚,而Samantha Barks的歌聲形體顯得凝聚而龐大,音像具體,而且比例適當,我很快地忘記我是來聽Classic 60.2的,腦海裡都是電影的場景,下雨的巴黎夜晚,一個女孩子唱著「On My Own」,雨滴與她的眼淚混在一起,雖然愛著一個人,但男主角愛的卻是另一個人,只能在雨夜自怨自艾。
聲底溫暖厚實 音場寬闊又自然
如果您覺得鋁帶同軸中高音,聽起來會尖銳吵雜,那您就錯了,Classic 60.2有的是溫暖厚實的聲底,而準確的點音源讓音場的建構寬闊又自然。我想舉魯普演奏的「舒曼鋼琴協奏曲」為例,第一樂章Tutti的強奏,Classic 60.2下盤又穩又扎實,而中高頻亮麗的色彩,則展現舒曼鋼琴協奏曲浪漫昂揚的激越之情,要能同時把Tutti強奏的高中低頻,嘩一下全部傾瀉,還要穩如泰山,這Classic 60.2不簡單,要能達到這樣的表現,我不是沒聽過,但通常能把這首鋼琴協奏曲一開始就表現得淋漓盡致的喇叭,通常價格要破百萬,但是Classic 60.2不簡單就在這裡,它有相對親民的售價,但卻有超越價格的音樂規模表現,不簡單!
試過Classic 60.2,接著我在穩力講了兩個小時的音樂講座,內容有鋼琴奏鳴曲、弦樂四重奏、協奏曲、交響樂、歌劇,每一種音樂唱起來都很棒,而Classic 60.2那種高貴的聲音氣質,我想只有鋁帶同軸中高音才能做得出來,這不僅是Classic 60.2的特質,更是Piega喇叭最迷人之處。我相信您只要多聽幾回Piega喇叭,多與Classic 60.2相處一段時間,很可能回家聽自己的傳統動圈單體喇叭,都會覺得色調怎麼越來越暗、越來越沒有活力,而這種難忘的音樂特質,正是Piega聲音迷人的魅力所在。
器材規格
Piega Classic 60.2 型式:3音路3單體落地喇叭 使用單體:鋁帶同軸中高音單體×1,22cm MDS-Bass低音單體×2 靈敏度:93dB 阻抗:4歐姆 頻率響應:24Hz~50kHz 尺寸:132×35×46cm(H×W×D) 重量:52kg 建議售價:540,000元 進口總代理:大器 電話:(02) 2794-6099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