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林治宇,攝影/林治宇 2014/06/23發表,已被閱讀28,787
傾斜的面板是Thiel CS系列所一貫採用的設計元素,早已成為Thiel最顯著的特徵,具有高度辨識性,一望即知絕對不會搞錯。目前在經典的CS系列中,Thiel僅保留3款產品,分別是旗艦的CS3.7、中堅的CS2.7,以及這款最小的CS1.7,都可以看到其類似梯形音箱的經典設計元素,保留著自Jim Thiel所流傳下來的,一脈相承的設計哲學。

特殊的星狀振膜中低音單體

CS1.7演進自CS1.6,兩者外觀看起來大同小異,仍維持2單體2音路低音反射式設計,只是音箱尺寸有些微的不同,而最顯而易見的差異則是CS1.7使用了全新的單體。高音部分,CS1.7的高音單體由CS1.6優化而來,採用鋁質振膜,雙層磁鐵,頻率響應上達20kHz。

中低音單體就非常特殊了,其振膜的外型完全不同於傳統的錐盆或凸盆,也不是平面振膜,而像是一朵有8片花瓣的銀白色花朵,看起來非常搶眼。原來,CS1.7所採用的花朵振膜(或是星狀振膜)是得自於旗艦CS3.7低音單體的構想。Thiel將原先CS3.7的10吋低音單體縮小為6.5吋,裝載於CS1.7身上,而重要的是,這顆6.5吋單體並不只是縮小或簡化了而已,而是Thiel專為CS1.7所量身訂做,因此等級上和CS3.7的低音單體並無不同。


傾斜的面板是Thiel CS系列所一貫採用的設計元素,早已成為Thiel最顯著的特徵,具有高度辨識性,一望即知絕對不會搞錯。

CS1.7的高音單體由CS1.6優化而來,採用鋁質振膜,雙層磁鐵,頻率響應上達20kHz。

CS1.7所採用的花朵振膜(或是星狀振膜)是得自於旗艦CS3.7低音單體的構想,並且專為CS1.7所量身訂做,因此等級上和CS3.7的低音單體並無不同。。

CS1.7的星狀振膜單體在設計上處處充滿巧思。首先,由於它是全新設計的中低音單體,Thiel必須重新計算其弧度,以確保最低的諧振與最大的頻寬。其次,星狀振膜的特殊形狀,讓它不需要像傳統錐盆振膜做得那麼深,淺振膜有利於降低高音單體繞射的能量,結果就是音像與音場更精確,喇叭擺位更為容易,降低空間的不利影響。再者,CS1.7的星狀振膜單體使用3吋口徑的大音圈,線圈的繞圈短,運動時的作動幅度小,再搭配星狀振膜可達到更大的頻響。此外,短音圈在長磁隙內運作,動作更精準,失真更低。

據Thiel網站表示,CS1.7的6.5吋中低音單體的頻率響應可向上延伸至10kHz,因此可以更靈活地使用Thiel慣用的一階分頻,並與高音單體無縫融合。低階分頻有何好處?分頻網路的元件較少,不僅效率更好,而且相位變化少,進而減少補償電路的使用,可以更容易發出精準的聲音。


時間相位一致的傾斜前障板

在音箱結構上,CS1.7使用最簡單的低音反射式設計。為何說最簡單的呢?這是相對於CS2.7與CS3.7而言。CS2.7與CS3.7都使用被動輻射式設計,面板上最下面的那顆就是被輻射單體,只是CS2.7用的是一顆跑馬場形狀的單體,CS3.7則是10吋花朵單體。但CS1.7的音箱小,結構簡單,便只採用低音反射式音箱,不過CS1.7的低音反射孔並非一般的圓孔,而是狹長形狀,位在前障板上,同時兼具功能與造型的考量。不變的是,CS1.7同樣具備傾斜的前障板設計,讓中低音單體與高音單體自然呈現位置上的前後關係,以達到時間相位的修正效果。此外,前障板上方與兩側向後修圓,則有縮小前障板面積的效果,可減低繞射影響,再次有助於提高聲音的精準性。


前障板上方與兩側向後修圓,則有縮小前障板面積的效果,可減低繞射影響,再次有助於提高聲音的精準性。

與CS2.7及CS3.7相較,CS1.7的音箱結構較為簡化,可以看到整個音箱後半部都是方形結構,並覆以木皮貼皮處理。

看到背板,CS1.7僅提供一組喇叭端子,因此不必費心是否要bi-wire或bi-amp,也不必為喇叭跳線而麻煩。數據上CS1.7的阻抗為4歐姆(最小3歐姆),效率則是87dB,並不是太容易對付的喇叭,因此原廠建議的擴大機功率是100瓦至400瓦。另一方面,CS1.7雖是落地喇叭,不過頻率響應為52Hz至20kHz(±2dB),大約是一般書架型喇叭的規格,也就是說,在中、小型空間裡使用更為適合。

背板上CS1.7僅提供一組喇叭端子,因此不必費心是否要bi-wire或bi-amp,也不必為喇叭跳線而麻煩。

CS1.7除了照片中的角錐外,還有一組需另外添購的腳架,直接鎖在底座,可加大CS1.7的底面積,提供更好的支撐性。

頻段比例分配適宜

這次的試聽在Thiel代理商垣慶公司的聆聽室進行,垣慶以具備200瓦/8歐姆輸出功率的Gamut D200立體聲後級做搭配,可以提供適宜且充足的驅動力,至於前級是Gamut D3i,訊源則是Naim的CDX2唱盤。

圖左:CS1.7的音箱使用低音反射式設計,不過CS1.7的低音反射孔並非一般的圓孔,而是狹長形狀,位在前障板上,同時兼具功能與造型的考量。

首先聆聽Dora Schwarzberg與阿格麗希合作演奏法朗克、德布西、舒曼的小提琴奏鳴曲。在這個錄音裡頭,雖然配器的編制非常簡單,只有一把小提琴與一台鋼琴,但鋼琴的規模不小,應該要能夠從系統中感受到應有的沉穩感與氣勢才對。透過CS1.7的重播,鋼琴可以呈現出正確的均衡感,頻段的比例分配適宜,而且中、低頻的厚度與規模感令人滿意,實在讓人不覺得是在一間坪數頗大的聆聽室中。從這個錄音中,還可以清楚知道CS1.7的個性,那就是Thiel一貫的精準、清晰、中性、真切,以及來自Gamut的醇美高貴質地。小提琴的聲線在這裡並非油光水滑的類型,而是帶有豐富木頭質地,與一些弓弦摩擦的沙沙質感。CS1.7在高解析與輕鬆聆聽感受之間取得不錯的平衡點,或許會偏於解析一點,但因為各頻段的速度感很一致,因此並不會有刮耳或毛躁的感覺。

定位精準 層次豐富

接著換上Artemis弦樂四重奏與鋼琴家Jacques Ammon合作的「the Piazzolla Project」專輯。這等於是一個鋼琴五重奏,雖然編制不算大,但當中的激昂與混亂的樂段對中小型系統來說也算是個考驗。CS1.7面對這樣的考驗,展現出的是仍屬於小型喇叭的緊湊與活潑感,雖不能說是輕鬆過關,但仍能表現出不錯的條理與秩序,我想稍大的音量也是影響的因素之一,如果在小一點的空間裡,用更適合的音量播放,相信CS1.7勢將更為游刃有餘。

另一方面,「the Piazzolla Project」專輯則展現出CS1.7最厲害的地方,那就是直接而不擅掩飾,定位精準,音場深遠,層次豐富,讓音樂畫面如同高解析電視一樣清晰,像是可以直觸弦樂的質地紋理,近似於現場聆聽一般。接著播放史塔克演奏的德弗札克大提琴協奏曲,整個系統都表現出通透而乾淨的聲底,透明度一流,但CS1.7並不顯得單薄或單調,可見中、低頻的厚度相當優異。不過,面對大編制樂曲,CS1.7的低頻仍不免具有小喇叭的屬性,就是一顆一顆的輪廓清晰但延伸有限,少了棉柔的輕鬆感。這時候垣慶的技師從旁補充說,CS1.7其實還有一組需另外添購的腳架,直接鎖在底座,可加大CS1.7的底面積,提供更好的支撐性,但因為腳架尚未到貨,現在只能先裝隨附的角錐聆聽。他說腳架會讓低頻更為沉著,延伸更好,進而讓聆聽更為輕鬆。

豐富的音色詮釋力

最後播放Jazzhead的2002~2012年精選輯,內容包含各種類型的爵士樂,有各種音色的樂器,很方便做為測試使用,音樂也十分輕鬆易聽。我隨意播個幾首,立刻感受到CS1.7對音色與音質細節強大的詮釋力,無論是吉他鋼弦撥弦的清脆質地、鼓刷輕掃銅鈸的細碎聲響、女歌手喉頭的些微沙啞聲與唇齒音、Double Bass撥奏的Q勁,或是薩克斯風吹奏時,空氣流動的沙沙質感,都像是放大了般歷歷在目,也平添豐富的活生感與更多的聆聽樂趣。

試聽時採用的訊源是Naim的CDX2唱盤。

前級是Gamut D3i,具備全平衡設計。

後級是Gamut D200立體聲後級,可輸出200瓦/8歐姆功率。


器材規格

型式:2單體2音路落地喇叭
單體:鋁質振膜高音單體×1,星形振膜中低音單體×1
頻率響應:52Hz - 20kHz ± 2dB
阻抗:4歐姆(最小3歐姆)
靈敏度:87dB
建議輸出功率:100 - 400瓦
尺寸:9.5×11.8×36.5英吋(W×D×H)
重量:23kg
建議售價:245,000元
進口總代理:垣慶
電話:(02)2365-6706
網址:垣慶專區

特殊 RSC 三明治結構箱體–Acoustic Energy AE309 MKII 落地喇叭
Acoustic Energy 的 300 系列全面更新,進化到 MKII 世代。AE309 MKII 是 Acoustic Energy 300 系列較小型的落地喇叭。同系列還有一款 AE300 MKII 書架喇叭、系列旗艦 AE320 MKII 落地喇叭以及 ... 《 全文


更多專題: 一個月    三個月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