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郭漢丞 2008/06/24發表,已被閱讀40,773

悲劇的力量,存在於刻骨銘心的情感發洩,從大喜到大悲,喚醒聆賞者真實的心靈共鳴。即使兒女情長,未必需要英雄氣短,在威爾第的「茶花女」當中,簡單的故事道出了熾熱的愛情故事,卻終不能偕老做收,玉韻香銷的薇奧麗塔(Violetta Valery),讓劇院的布幕雖落,觀眾的情緒依然不能自已。即便過往已經有卡拉絲、蘇莎蘭詮釋的經典版本,但2005年8月薩爾茲堡音樂節的演出,由Anna Netrebko飾演的薇奧麗塔,則賦予了「茶花女」全然現代的新意。

改編自小仲馬小說

威爾第譜寫的「茶花女」一劇,取材於小仲馬於1848年出版的同名小說,內容描寫小仲馬與知名青樓藝妓瑪麗(Marie Duplessis)之間的戀情。小仲馬於1844年認識瑪麗,與「茶花女」的故事相同,相逢之處正是一場舞會,瑪麗因為身體不適,咳到出血,小仲馬細心呵護佳人,贏得芳心,不過瑪麗確實罹患宿疾,即使遍訪歐洲知名的療養地,病情依然不見好轉,1847年在巴黎過世,當時瑪麗才不過23歲。

在出版「茶花女」小說之後,小仲馬繼續把故事改寫成戲劇搬上巴黎的舞台,於1952年上演,在同一時間,威爾第人也剛好在巴黎,雖然在正式與非正式的自傳當中,都沒有記載威爾第是否看過「茶花女」的戲劇版,但1853年翡冷翠劇院邀請威爾第撰寫歌劇時,他向劇院提出的要求是:「必須有好的首席女主角參與演出。」雖然大家還不知道他即將寫作歌劇版的「茶花女」,但是卻也暗示著威爾第心中已經有了定案。

接近真實的故事

其實,在威爾第的真實生活中,薇奧麗塔似乎也是「近乎真實」的角色。1852年時,威爾第與當時的名女高音史翠波尼(Giuseppina Strepponi)同居,這位女高音的人生經歷就如戲劇般的坎坷。史翠波尼從十九歲就開始扛起家庭生計的擔子,1839年參與了威爾第的歌劇處女作「奧博特」(Oberto),而1842年掀起威爾第歌劇創作高潮的「那布果」(Nabucco)一劇中,飾演阿比蓋兒(Abigaille),也讓史翠波尼的演唱生涯達到高峰。不過,雖然「那布果」大受歡迎,劇情當中希伯來奴隸合唱的「飛翔吧!夢想」,還引發了義大利民族主義的情緒,同年「那布果」再度上演時,史翠波尼的角色卻遭到劇院撤換,也宣告這位女高音的演唱生涯即將劃上句點。1846年史翠波尼搬到巴黎以教唱聲樂為生,一年後威爾第來到巴黎與她同居兩年,後來還把她帶回義大利的鄉居農莊。雖然在真實生活中,史翠波尼的坎坷人生與威爾第的憐愛,未必能簡單地說「茶花女」就是威爾第的生活投射,但卻也引起後人眾多揣測與猜想。

首演失利

在吉多.蒙納爾第(Guido Monaldi)撰寫的威爾第傳記當中,曾經有人問威爾第自己最喜歡哪一部歌劇,他認為「以一位專業音樂家來說,我比較喜歡『弄臣』,但以一位業餘愛好者而言,我最偏好『茶花女』。」不過,「茶花女」的首度演出並不成功。

當威爾第接受翡冷翠劇院委託撰寫新歌劇時,便已經要求劇院必須尋覓適合的女主角,但是翡冷翠劇院卻安排了莎維尼(Fanny Salvini-Donatelli)擔任女主角,遭到威爾第卻堅決反對。莎維尼在1842年「那布果」首演時,曾經飾演費尼娜的角色,但是這位女高音據說體重高達130公斤,成為威爾第嚴厲反對劇院選角的理由。

威爾第堅持擔任薇奧麗塔一角的女高音,必須「具備美麗的臉孔、氣質與舞台風采。」同時委託為「茶花女」寫詞的皮亞維(Maira Piave)寫信給劇院,表示「再次堅持演出茶花女的歌者必須年輕、外表高雅,而且唱歌要有熱情。」不過劇場卻沒有接受威爾第的請求,讓莎維尼擔綱演出,結果自然無法引起觀眾共鳴,威爾第也撤回「茶花女」的演出,直到他尋找到適合的歌者為止。

女高音的巨大挑戰

首演失利,並不代表一齣歌劇的失敗,事實上,由於簡單又感人的劇情,加上聽過就能朗朗上口的「飲酒歌,」讓「茶花女」成為眾多歌劇院最受歡迎的戲碼。而薇奧麗塔在全劇當中吃重的戲份,以及演唱時間之長,都讓「茶花女」成為嚴苛的挑戰。

女高音瑪麗.麥拉倫(Marie McLaughlin)也曾在薩爾茲堡音樂節,演出演薇奧麗塔的角色,在「歌劇人物的故事」(商周出版)一書中,描述自己在接受這個角色之前的疑慮,她說:「第一幕場景的音域對我來說偏高,但並非高不可及。然而就算在此處我功成身退,我的嗓音與情感資源,是否夠我持續到歌劇結束?」再三研讀樂譜之後,她決定接受這個角色,但一個夏天的檔期過後,就沒有繼續下去,因為「(薇奧麗塔)角色所需的情感能量,讓我無法一下台就擺脫她,薇奧麗塔成為我的一部份,而我耐心忍受痛苦的家人,整個夏天都得面對她。」

如果在過往演出過「茶花女」的歌劇女伶當中,要選出合乎威爾第描述的「年輕、外表高雅,而且唱歌要有熱情。」的條件,許多人可能會想到卡拉絲。而不久前才受邀來台演出的蓋爾基兒(Angela Gheroghiu),在1994年柯芬園的演出,由蕭提爵士指揮皇家劇院管弦樂團,也是優秀的「茶花女」版本。經過百年傳唱,「茶花女」的優秀版本可說難以細數,Anna Netrebko的演出如何能夠引起樂壇的關注?

時代劇的現代佈景

在威爾第寫作「茶花女」之時,並沒有賦予全劇時代意義,和「那布果」、「阿伊達」或「遊唱詩人」都不同,這些故事各自擁有特定的歷史背景,從服裝、佈景、道具,每一項都要按照劇情所需來訂製。不過,「茶花女」的故事描寫的主軸,圍繞在薇奧麗塔與阿弗列德(Alfredo Germont)愛情的坎坷路,劇情的變化與時代背景並無關連,古往今來,英雄美人的故事總是重複上演,或許我們可以把「茶花女」當作威爾第當時的「時代劇」。

過往詮釋「茶花女」的演出,則大多以威爾第的年代為背景,在這張DG推出的最新版本,卻大膽的嘗試了現代版的演出,從服裝、舞台到詮釋,都顯得大膽、奔放,完全跳脫華麗的服裝與佈景,取而代之的是意象式的舞台元素。

傳統的「茶花女」演出,薇奧麗塔總是穿著維多利亞式的蓬裙,而阿弗列德則是標準燕尾服裝扮,所有演員的服裝都考究而華麗。在「飲酒歌」的大場景當中,眾多演員同台,演出熱鬧的夜宴舞會,令人目不暇給。但是在Anna Netrebko的新版本中,華麗炫目的場景已不復見,取而代之的則是白色的佈景,舞台中央鮮紅沙發成為視覺焦點。舞台右側擺放的巨大時鐘,暗示著薇奧麗塔即將結束的生命,而時鐘正無情的倒數當中。

火紅炙熱的薇奧麗塔

Anna Netrebko飾演的薇奧麗塔,身著大紅緹花低胸短蓬裙,鮮紅欲滴的唇色與白晰的肌膚,讓Anna Netrebko散發出無窮的舞台魅力。如果拿蓋爾基兒在柯芬園的演出比較,Anna Netrebko的演唱速度多了一點自由的發揮,譬如「飲酒歌」的段落,新版顯得稍微緩慢。

不過歌劇確實是結合視覺與聽覺的藝術形式,光是用聽的還不足以展現全貌,若從影片的舞台動作來比較,就可以瞭解為何新版會變得慢一點。蓋爾基兒在「飲酒歌」的演出時,舞台動作並不多,只有或坐或站的小動作變化,比較能專注在演唱上面,但Anna Netrebko卻有如舞台劇演員,必須在舞台上來回舞動,甚至配合劇情,演出薇奧麗塔的交際花形象,穿梭在夜宴場合的男人堆中。我們可以說,過去的版本多半重視唱功,演唱者並不需要特別誇張的舞台動作,但Anna Netrebko卻以更誇張的肢體語言,增強了演唱時的戲劇感,加上她甜潤又有活力的歌聲,舉手投足與一顰一笑之間,都把薇奧麗塔唱活了-那不是一百多年前的故事,而像是昨晚宴會上的邂逅。

如果我們把焦點放在薇奧麗塔身上,蓋爾基兒純白滾花的華麗服裝,妝點了薇奧麗塔的氣質,但Anna Netrebko的大紅裝扮,則提示了薇奧麗塔強烈的情感,如火焰般的熾熱。白色的舞台讓燈光的變化,產生單調而高對比的視覺效果,紅色、藍色、白色交織出簡單卻強烈的視覺效果。確實,薇奧麗塔所代表的犧牲奉獻,以及對於純真愛情的渴望,一切都顯得簡單而至誠,群眾喧嘩中的掩飾,與獨處時的低吟獨白,強烈的對比增加了戲劇感。紅色代表著薇奧麗塔對愛情的熱切期盼,藍色則暗示著憂鬱與悲傷的情緒,而白色則延伸女主角對白色山茶花的喜愛,暗喻愛情當中的純潔無瑕。

值得注意的耀眼明星

在整齣歌劇當中,男主角阿弗列德的角色雖然也很吃重,但是父親與薇奧麗塔的對話,佔去了男主角發揮的戲份,使得「茶花女」的演出,幾乎全場焦點都在女主角身上,在Anna Netrebko演出的版本中也是如此。1971年出生於出生於俄羅斯南部Kransnodar,在聖彼得堡音樂學院接受聲樂訓練,Anna Netrebko現在正值黃金時期。她在1993年贏得莫斯科「葛令卡聲樂大賽」冠軍,嶄露頭角,1995年音樂學院畢業後,接著1996並贏得國際林姆斯基.高沙可夫聲樂大賽,與葛濟夫和鹿特丹愛樂合作錄製專輯。

1998年首度在舊金山登台演出,並且開始在國際舞台活躍起來,詮釋曲目也逐漸開拓,包括1999年在佛羅倫斯Maggio Musicale演唱巴哈與韓德爾作品;同年在舊金山演出「唐.喬萬尼」與「波西米亞人」;與葛濟夫合作普羅高菲夫「戰爭與和平」。在2000年以後,Anna Netrebko的演唱事業更邁向新的顛峰,曾經合作的指揮都是國際級的大師,包括大衛.柯林斯、阿巴多。2004年五月推出的DVD則是不容錯過的精彩選粹:與「茶花女」的劇照比對起來,那時的Anna Netrebko顯得清純可人,而化身為薇奧麗塔的她,則顯得美艷不可方物。

如生活般寫實

看膩了穿著古裝的「茶花女」嗎?或許在「飲酒歌」響起之際,你可以準備好歡愉雀躍的香檳在手,隨著熟悉的曲調與歌聲開懷暢飲。

換上現代新裝的「茶花女」,跳開了既有的包袱,彷彿就像紅男綠女的生活寫照,Anna Netrebko的演出,讓薇奧麗塔就像活在我們身邊一般寫實,並賦予歌劇全新的時代意義,原來「茶花女」並非只能活在古代,穿上豔紅洋裝依然極美,依然扣人心弦。

雙層陶瓷珠化震結構–Neo Ceradisc 70 陶瓷避震腳墊
Neo 是一間斯洛伐克的音響公司,旗下產品只有兩類,一是音響架,一是避震腳墊。他們家的避震腳墊,清一色採用高精度車製的不鏽鋼,結合化解震動用的陶瓷珠,根據承重和大小分成 Ceradisc 45、Ceradisc 50、Ceradisc 70、Ceradisc 80,此外... 《 全文


更多專題: 一個月    三個月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