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撰文/蔡承融,攝影/郭振榮 |
2014/01/30發表,已被閱讀156,696次
|
|
近年來隨身聆聽產品也吹起了高解析旋風,目前市面上已經看得到支援高解析音樂播放的隨身訊源或是耳擴,最近Sony公司也積極加入戰局,有別於對手的單一產品,他們更注重垂直整合性,從去年開始,我們看到了Sony一口氣發表多款耳機,其後還有隨身訊源和耳機擴大機,其中部分型號特別註明「Hi-Res Audio」的標誌,代表擁有重播高解析音樂的能力,透露出Sony打造高解析隨身聆聽的戰略目標。
而本次試聽的主角-PHA-2隨身耳擴對於Sony來說,就是「Hi-Res Audio」系統的最後一塊拼圖,原廠人員告訴我們,在2013年初時,Sony推出了第一代PHA-1隨身耳擴,結果銷售量遠遠超出預期,竟然比原先的預估值高了三倍之多!可以看出耳機族群對於高品質隨身聆聽需求非常強勁,因此才催生了更高階的PHA-2。
支援高解析音樂解碼
進步在哪裡?首先PHA-2使用了德儀製造的PCM1795 DAC數類轉換晶片,解碼能力從原本的24bit/96kHz提升至24bit/192kHz高解析度音樂檔案,更棒的是新增DSD(2.8MHz/5.6MHz)解碼能力,不過播放DSD之前,原廠建議先在電腦上安裝Hi-Res Audio Player(Windows版; Mac版)播放軟體,除了支援DSD專用的dsf、dff格式外,一般常見的aiff、wav、alac、flac、mp3也都可以利用這個軟體播放,操作介面簡潔明確,很容易上手。如果您是Windows的用家,別忘了還要安裝(PHA-2的專用驅動程式)喔。
 | Sony原廠推薦的高解析音樂播放軟體-Hi-Res Audio Player,操作介面設計簡潔易上手,可以支援DSD專用的dsf、dff格式,其他常見的aiff、wav、alac、flac、mp3也都可以播放。 |
在訊號傳輸方面,PHA-2擁有一組3.5mm類比輸入端子,在背板上還有三組USB數位輸入,其中micro USB、USB Type A是承襲自PHA-1的設計,一組負責電腦輸入/充電、一組負責iDevice數位輸入,最後一組mini USB則是新增的設計,可以支援自家Sony Walkman NWZ-F880系列的數位輸入,乍看之下好像沒什麼吸引力,但實際上可以接受24bit/192kHz的高解析音樂訊號輸入,比iDevice的16bit/48kHz規格稿高很多!譬如這次試聽搭配的NWZ-F886,用家就可以把高解析音樂檔案儲存在裡面,就可以隨時隨地聆聽高解析音樂,省去連接電腦的麻煩。而且NWZ-F886使用的是Android系統,如果您原本就是Android的用家,一定很快就能上手。
| | 可當做DAC數類轉換器使用
PHA-2的另一項進步是新增Line out類比輸出,這個部分也是PHA-1沒有的設計,有了Line out輸出,您就可以把PHA-2當做DAC數類轉換器使用,輕鬆把電腦和家中音響系統串連起來,不用再額外花錢購買USB DAC,一機兩用划算多了。但是要注意的是,這個Line out輸出是和Audio in共用一個3.5mm端子,使用時必須手動切換。
既然是隨身耳擴,電池續航力也相當重要,PHA-2內建一顆充電式鋰離子電池,數位聆聽可連續使用6.5小時,如果改用類比連接的話,續航力更高達17小時,要是真的沒電了,回到家利用micro USB接上電腦,還是可以邊聽音樂邊充電。
接下來看看PHA-2的設計細節:
 | PHA-2本體(不含防撞桿)面積和iPhone 5差不多,厚度約iPhone 5的3.8倍,外殼以鋁合金材質打造而成,表面有細膩的髮絲紋路,質感極佳又不易沾染指紋。 |
 | 機殼上下兩面各嵌入兩條黑色橡膠條,有止滑、避震的效果,如果把手機、隨身聽和PHA-2疊在一起,完全不用擔心機殼相互摩擦刮花的問題,是實用又貼心的設計。 |
 | 這是PHA-2的前面板,右側黑色旋鈕負責電源開關與音量控制,開機狀態下Power綠燈會持續亮起,充電時下方的CHG會亮紅色燈號。中央有一個黑圈的3.5mm端子負責Audio in輸入與Line out輸出,用家可以利用機身側板與背板上的撥桿可以做切換。最左側有金圈飾環的是3.5mm耳機輸出,不光是好看而已,還能幫助用家辨認端子,以免不小心插錯。 |
 | 背板上共有三組USB輸入,右側micro USB可以連接電腦傳輸音樂同時充電;中央USB Type A可以接收iPhone/iPod的數位音樂訊號;左側mini USB是這次新增的端子,可以接收Sony Walkman NWZ-F880系列的高解析數位音樂訊號。請注意左上方有一個訊源切換撥桿,當您推到最左邊Audio in代表PHA-2接收前面板上3.5mm類比輸入。 |
 | 機身側邊還有兩個撥桿,一個負責輸出切換,另一個Gain調整增益值大小,一般耳機只要用Normal就夠了,如果遇上比較難推的高阻抗耳機時,可以切換到High增加驅動力。 |
全套Hi-Res耳機系統
去年底,我和總編輯兩人一同出席了Sony舉辦的PHA-2實機體驗活動,當時Sony公司用VAIO筆電透過USB端子直接輸出至PHA-2,並搭配旗艦級MDR-1RMK2耳罩耳機,現場我們以Meridian Explorer USB DAC交替比對試聽,相較之下,總編比較偏好Explorer熱情的厚聲底,但是我卻喜歡PHA-2乾淨通透的聲音質地,俗話說:「青菜蘿蔔,各有所好」,倒也沒有誰優誰劣的分別。當器材送來編輯部時,順理成章就由我來進行試聽了。
不過剛開始只有拿到一台PHA-2隨身耳擴,但心想既然Sony的器材這麼豐富,何不直接搭出一整套「西裝」?於是又向原廠商借了MDR-1RMK2耳罩耳機、Walkman NWZ-F886隨身播放器組成一套Hi-Res耳機系統。
 | Sony PHA-2隨身耳擴、MDR-1RMK2耳罩耳機以及Walkman NWZ-F886播放器全部擁有Sony認證的「Hi-Res Audio」標誌,輕輕鬆鬆就能組成一套Hi-Res耳機系統。 |
 | PHA-2隨附黑色橡膠扣帶,可以將NWZ-F886牢牢扣在PHA-2上面,拿在手上輕輕甩動還是很穩定,完全不會滑動。 |
| | 自然清透 細節豐富
剛開始,我先以MacBook Air當做訊源,透過USB端子直送數位訊號給PHA-2,聆聽陳瑞斌這張「記憶的映畫」鋼琴演奏專輯,第3軌「拉赫曼尼諾夫:第二號鋼琴協奏曲」,鋼琴音符在PHA-2上聽起來自然清透,一顆一顆的琴鍵顆粒聽來乾淨明確、大小適中,鋼琴家彈奏時的力道變化細膩,弦樂伴奏雖然音量微弱,但依然清晰可辨,整體空間感不錯,不會覺得緊繃有壓迫感。
換聽熱情一點的曲風,Nils Lofgren於2006年發行的「Acoustic Live」專輯,的吉他形體收束得相當紮實,音色略帶暖意不乾澀,同時又保有很好的演奏細節,Nils Lofgren的歌聲輪廓清晰,明確凝聚在中央毫不含糊,第5軌「Keith Don’t Go」,音樂背景乾淨深邃,讓一開始的吉他Solo更浮凸明確,每一個撥奏乾淨快速,絲毫沒有拖泥帶水,彈到低音時鋼弦與音箱共振的量感充足、力道質感很好,雖然不是那種爆大量的豐滿低頻,但是聽起來相當紮實又舒服,沒有那種惱人的嗡鳴聲,表演到最後現場觀眾齊聲歡呼的聲音帶出了錄音空間感。
隨身播放高解析
接下來,我改用NWZ-F886當做訊源,這台隨身播放器最誘人的地方是可以直接播放24bit/192kHz的高解析音樂檔案。前陣子英國Linn Records於耶誕節期間推出「24-bits of Christmas」高解析音樂免費下載活動,同一首曲子除了Flac/Alac版本的高解析檔案之外,還有CD、MP3等級的音樂檔案可以下載,剛好可以拿來做比較。
我直接把高解析和一般版本儲存至NWZ-F886,然後利用原廠隨附的專用線材直接輸入數位訊號給PHA-2解碼。當NWZ-F886播放的是超過CD等級的高解析音樂時,畫面左下角會出現一個小小的「HR」圖案,如果是播放CD或MP3品質的音樂檔案就不會出現「HR」圖案。
 | 當播放高解析音樂時,NWZ-F886的畫面左下角會出現一個小小的「HR」圖案。 |
反應靈敏 解析力佳
PHA-2對於前端訊源的反應相當靈敏,即使是同樣曲目,不同解析度之間的差異相當明顯。譬如Dunedin Consort演奏「巴哈:布蘭登堡協奏曲第三號第三樂章」,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三種弦樂器依次演奏主題,期間不斷將主題發展、變化,短短將近5分鐘的曲目,聽起來豐富、輕鬆、明快。我試著在MP3(320kbps)與Alac(24bit/192kHz)比較聆聽,高解析版本明顯比MP3好上不少!
首先,聲音不會緊貼在耳朵兩側,而是帶有自然開闊的空間感,聽感上輕鬆無壓力,小提琴演奏主題時,弦音帶有淡淡的光澤延伸開來,而且聲音非常乾淨,當弦樂群齊奏時的音色飽滿厚實,場面穩定不混亂,層次感相當豐富。那麼CD等級的Alac或Flac(16bit/44.1kHz)呢?聽感上還是有差距,但不會像MP3與高解析的對比這麼明顯,如果說高解析版本聽起來非常犀利,那麼CD版本則相對溫和柔軟。
就音質來說,PHA-2的音質乾淨透明又富含解析力,雖然不算特別厚聲底,但也不會覺得乾澀尖刺,而是屬於條理分明、均衡細膩的清新性格,透過PHA-2可以輕鬆掌握到錄音中的細微表情,遇上高解析音樂的時候,更不會讓您失望。如果以功能來說,一口氣三組USB輸入可以使用,而且能夠解碼24bit/192kHz高解析音樂,甚至DSD(2.8MHz/5.6MHz)檔案,如果再加上內建電池可當做隨身耳擴,又有Line out類比輸出可當做家用音響系統的DAC數類轉換器,16,500元的價格非常值得投資。
器材規格
頻率範圍:10 Hz~100 kHz(AUDIO IN 輸入)失真 0.01% 或以下(1 kHz) 支援阻抗:8Ω~600Ω 最大輸入:1 Vrms(AUDIO IN) 最大輸出:約165 mW + 165 mW(8Ω,10%失真)、約90 mW + 90 mW(32Ω,1% 失真)、約25 mW + 25 mW(300Ω,10% 失真) 輸出端子:3.5mm耳機x1、3.5mm Line out(可切換成Audio in) 輸入端子:3.5mm Audio in(可切換成Line out)、micro USB(PC/充電用)、USB Type A(iDevice用)、mini USB(Walkman用) 電源:內建充電式鋰離子電池、USB電源 額定電壓:鋰離子電池3.7 V、USB電源5 V 電池使用時間:類比連接約 17 小時、數位連接約 6.5 小時 充電時間:約 7 小時 尺寸:約68 × 29 ×140 mm(寬x高x深,不包括突出部分) 重量:約 270 克 支援的採樣頻率:PCM最大24bit/192kHz、DSD(2.8MHz/5.6MHz) 參考售價:16,500元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