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郭漢丞,攝影/郭漢丞 2015/01/28發表,已被閱讀192,679
2014 PMC原廠之旅特輯

在新的企業總部裡,PMC準備好的重頭戲,是國際業務經理Mike與研發主管Oliver Thomas的簡報,說明PMC設計的理念與哲學。從這裡我們也看得出來,Peter Thomas已經從設計者轉為監督的角色,實際上的研發已經交給Oli了。

怎麼知道Oli已經接手大部分的工作?答案是Twenty 26!在2012年發表Twenty系列時,並沒有Twenty 26,這款Twenty系列唯一三音路,使用PMC軟半球中音的落地喇叭,其實就是Oli負責所有的研發工作。Peter原本是PMC研發的靈魂人物,在Twenty 26之前,還是Peter帶了Oli做研發,可是Twenty 26與Fact 12,基本上全部都是Oli帶領研發團隊完成,Peter只在最後一關試聽。


在PMC全球總部的重頭戲,是Mike與Oli的簡報,兩個人一搭一唱來了段英文雙簧。

在Oli與Mike的簡報之前,Peter還是忍不住加入大家的「課程」,他說PMC設計產品最重要的過程就是「試聽」,他認為儀器測量當然很重要,但是所有的測試都比不上實際聆聽。測量數據只能當參考,可是喇叭最重要的應該是「聽起來究竟如何」,而不是測試數據很漂亮。

Peter說,當Oli完成Fact 12之後,把完成品搬來這裏是聽,Peter聽了好幾個小時,用他熟悉的音樂反覆試聽,最後,他跟Oli說:「如果我跟你講,完成的Fact 12聽起來很糟,那你一定會很難過,可是事實上我聽了好幾個小時,我找不出哪裡有問題。恭喜你,兒子,好樣的!(The job well done!)」就這樣,從Fact 12獨當一面開始,到後來的Twenty 26,Oli接手了R&D團隊,承接父親多年來的研發工作。


雙簧大多由Mike提問,Oli回答,解釋R&D設計PMC喇叭的諸多原則。

Peter簡單地聊了Oli接手研發團隊的故事,接下來就是Mike與Oli的簡報。Mike先解釋PMC為什麼能夠表現音樂的本質,他說PMC因為與全球錄音室密切合作,等於從源頭掌握「音樂怎麼做出來這件事情」,既然可以從源頭掌握音樂的本質,PMC把技術轉移到家用音響上面,更能夠表現音樂的本質。Mike開了場,接下來Mike問Oli:「專業音響與家用音響哪裡不一樣?」原來兩人預演好了,準備唱雙簧,不過原本打算請香港的產品經理韓富強翻譯,人都從香港請回來了,卻還是我幫Mike與Oli翻譯。

好,專業音響與家用音響哪裡不一樣?Oli告訴我們,兩者95%的研究過程是一樣的,都是要追求自然真實的音樂重現,都要經過儀器測試、試聽,反覆再三。可是專業錄音室因為是專用的空間,聲響控制做得很完善,可是一般家庭的空間,可能沒有辦法比照錄音室,有許多吸音與擴散的設計,所以家用產品必須有一些調整的空間,譬如Fact 12,分音器上面就設計了可以調整的切換開關,讓喇叭對空間有更高的適應能力。


Peter雖然已經把大部分R&D的工作交給Oli,可是簡報過程中他還是忍不住要出來講兩句補充。

不過PMC喇叭的製作,Oli強調他們針對被動元件嚴格測量、配對,單體與箱體的安裝過程,每一個步驟還都要測量配對,這是Peter與Adrian創立PMC的時候訂下的規矩,目的是讓所有PMC生產的喇叭,不管生產多少對,都和第一對研發完成的參考機(reference)一模一樣。

還有,Oli說他們設計喇叭時,會考量PMC與不同的擴大機搭配,所以必須顧慮喇叭工作效率,實際上PMC喇叭對大多數擴大機都很友善,並不難推。這時候Peter跳出來補充了,他說有些消費者會挑選尺寸很大、規格很好、價格很高的擴大機,來搭配自己的喇叭,那是有生意上的意義,可是Peter認為喇叭設計者不應該這麼想,而是應該盡可能提高喇叭的工作效率,讓消費者可以任意搭配自己喜歡的擴大機,不管功率大小多少,都該能推得動、推得好。所以,原廠已經跳出來強調了,PMC喇叭真的不難推!


現場Demo的是Fact 12,Twenty 26與Fact 12是Oli獨當一面完成設計的PMC喇叭,Peter只有最後監督成果試聽。

雙簧簡報回到Mike身上,Mike說,因為PMC設計的基本原則,是追求整體表現,所以他們不會依賴「明星零件」。拿Twenty系列來說,全系列總共有六款產品,可是只要喇叭每往上一級,聲音的表現一定會更好,但同時保有相同的聲音特質。這對他當業務來說很輕鬆,因為產品等級分得很清楚,本質相同,但喇叭性能每一個等級都有明顯的升級差異,消費者很容易挑選。接著Mike把雙簧交棒給Oli:「PMC的ATL究竟是什麼?」

每一款PMC喇叭的設計都是「獨一無二」。書架喇叭的傳輸線結構,並不能「放大」來做落地喇叭,而是各自獨立的研發專案,可見研發傳輸線式喇叭有多費事。

Oli接著說:「ATL先進傳輸線式音箱,是PMC所有喇叭的核心技術,而Twenty系列的每一款喇叭,當中所使用的ATL,長度與內部阻尼,全部不一樣。」所以,PMC不是用相同的模子,按比例放大,實際上研發團隊必須針對每一款喇叭尺寸的ATL做最佳化的設計,換句話說,每一款Twenty的產品,都需要額外最佳化的研發時間。

Oli還說,ATL不像一般低音反射式音箱,只要把音箱的基本架構弄出來,然後調整低音反射管的長度,其他的部分靠分音器修正,這樣就省事多了。可惜,PMC用的是傳輸線試音箱,每一款都要獨立的研發時間,才能最佳化產品。包含箱體內部阻尼與分音器,每一款產品的研發專案,都是獨一無二,不能因為同一系列有書架與落地喇叭,就能簡單增加箱體容積,調整分音器就解決,對PMC來說,每一個產品都是「獨立的研發專案」,不能取巧偷懶改尺寸了事。


這位是PMC在香港的產品支援經理韓富強,本來找她回來是要幫Mike與Oli翻譯,結果還是我代勞了。

Oli舉Fact 12的研發為例,外觀看起來是絲質軟半球高音、凸盆軟半球中音,可是低音是鋁質振膜單體。過去PMC在低音單體偏好紙盆,可是Fact 12卻換上了鋁質振膜單體。Oli說,其實研發團隊對任何新的材料、新的技術都抱持開放的態度,一切的技術都是為了聲音服務。

以Fact 12來說,他們可以簡單拿原本其他PMC喇叭使用的六吋紙盆低音單體來用就好,可是他們沒有這麼做。為什麼?Oli解釋,Fact 12的設計目標,是追求與iB2一樣強的低頻、一樣大的音壓,可是Fact 12的箱體容積卻比iB2要小,他們需要更強悍的低音單體。本來他們也試著裝上原本習慣使用的6吋紙盆振膜低音單體,可是沒辦法重現與iB2i相同的最大音壓,所以研發團隊重新找尋適合的單體,最後才決定鋁合金振膜低音單體。這個鋁合金振膜還加上了陽極處理,硬度才夠,也才能承受更大的功率,在更小的音箱容積當中,推出和iB2一樣的音壓與低頻量感。


Twotwo .5加上一部Macbook Pro,就是完整的音樂工作站了,哪天家裡也弄一套?

Oli也強調,在PMC的喇叭設計的過程當中,每一個新系列的推出,都必須全面比前一代產品,有明顯聽得出來的性能提升。譬如Twenty或Fact,他們不能單獨只更換某一個部分,像是把原來的高音單體,換上更貴的高音單體,然後說新的喇叭高頻更好了,因為這沒辦法做到。假如高音單體性能變好了,可是箱體沒有跟上,分音器也沒有跟上,實際上反而會讓某一部份的聲音特性凸顯,卻沒辦法達到整體的提升。

所以,每一次產品線的更新或升級,PMC都必須針對每一個細節,每一個部分,都能有一些提升,而每一個部分一起提升性能,才能達到產品改朝換代的性能升級效果,這也是「整體設計」邏輯下的研發原則。產品升級,不能只換一兩個元件,而是全面性的升級。

Oli舉Fact 12的傳輸線開口為例,新設計採用雙開口,而不是傳統的單一開口。 Oli說,因為Fact 12的傳輸線開口需要足夠的面積,可是喇叭本身非常瘦高,面板很窄,所以本來應該長得一個很像正方形的大開口,但是這樣很醜,所以他們設計成兩個長方形開口,面積一樣夠,視覺上更美觀。Mike接著補充,其實只做一個開口最簡單、最省事也最省成本,但是他們為了外觀設計了雙開口,結果還發現,中間那一條細長的橫梁,同時有助於強化結構。


課程上完,其實時間很趕,因為我們下一站要去用晚餐,還得開車好一段路。晚餐時我問Peter他怎麼教Oli「如何設計喇叭」?Peter說這是很困難的過程,因為教科書上的東西好教,真正應用在喇叭設計上面,卻是完全不一樣的事情。譬如傳輸線式音箱的基本原理,早就有完整的理論,但是要把喇叭做得好,必須知道「該聽什麼」,偏偏這該怎麼聽,卻又是語言怎麼樣也講不清楚的。

Peter與Oli之間的傳承,其實沒有我們想像地這麼簡單。Oli唸的是運動機械工程,像是超跑、高速遊艇等等,就是這門學科的內容。Oli讀書期間,寒暑假都會來PMC打工,藉此了解父親的事業內容,畢業之後也在PMC工作了一段時間,後來Oli想要學以致用,所以跑到紅牛車隊搞F1賽車,幾年之後Oli才又回到PMC,再度跟著Peter學習喇叭設計。

Oli怎麼會想要回來PMC?我在新總部裡有找機會問Oli,他說自己念的運動機械,其實和PMC有許多類似之處,在F1賽車或競速快艇的設計上,追求速度的極大化,而PMC的鑑聽喇叭,在重播音樂這件事情上,若干程度也是追求速度極大化。他在紅牛車隊玩了幾年,才感覺到PMC的事業很有意思,所以又回到PMC了。


結束PMC全球企業總部之旅,一行人拍照留念,能在這麼漂亮的環境裡工作,PMC的員工還真是幸福啊!

在教導Oli學習設計PMC喇叭設計上,Peter花了許多功夫引導。Peter說,他沒辦法規定什麼樣的聲音才是對的,但是在喇叭設計的細節上,他一直引導Oli思考「什麼才是對的」,然後才來把「對的事情做好」。

在Peter的描述中,流露的是父子之情,而PMC這段英倫鑑聽喇叭傳奇,父子之間的薪火相傳,或許又是一段不傳之祕了。


廠商資訊

進口總代理:瑩聲
電話:(02)2805-3569
網址:www.jadex.com.tw

邁向第二代用料更好–Network Acoustic ENO2 乙太網路濾波器
英國 Network Acoustic 是專門做網路串流播放相關線材與配件的品牌,這款 ENO2 乙太網路網路濾波器,是既有 ENO 的第二代產品,從外觀上來看最大的改變,就是從原本的黑盒子,換成精密鋁... 《 全文


更多專題: 一個月    三個月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