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提150歲冥誕紀念–契可里尼首次薩提錄音重發
撰文/戴天楷 2016/11/01發表,已被閱讀26,289

你聽薩提嗎?

如果你之前不聽,甚或根本不認識他,都沒關係,今年是薩提150週年冥誕,唱片公司也一步一步為他整理出版,華納不但推出了薩提大全集的套裝CD,更推出一張180磅重盤黑膠。所以,如果可以一年好好認識一位音樂家,今年,就把名額留給薩提吧!

薩提(Erik Satie)生於1866年,他本名應寫作Éric Alfred Leslie Satie,就算要縮寫,first name也當寫Éric才像是法文,但薩提從1884年起,就開始以Erik簽名,為什麼?不曉得。怪的可不只這件事,如果諸葛亮遇到薩提,大概也會大喊他「天生反骨」。他早年進入巴黎音樂院就讀,卻被老師以天分不足為由而退學。進不了音樂院唸書,他改行加入軍隊,卻在從軍後沒多久,因罹患支氣管炎而退伍,短暫的軍旅生涯也就此告終。

退伍後,薩提全家搬遷到蒙馬特居住,那裡集聚了許多藝文人士,詩人、畫家、音樂家都經常出沒此地。他最有名的曲子「三首吉諾佩第」(Gymnopédies),就是在這個期間創作的。不過,這段與藝文名人交遊的日子沒過多久,就因為財務問題,而搬到巴黎市郊的小鎮阿奎尤(Arcueil),距離巴黎市區有數公里遠,但他仍每天步行前往,因為經常在蒙馬特的咖啡館彈奏鋼琴,藉以維持生計。即便未能如願進入巴黎音樂院就讀,但是薩提卻積極創作,只不過,天性叛逆又想法古怪,他有許多行為都讓人覺得奇異。例如,他曾採購七套一模一樣的絨布西裝,每天都穿的一樣,雖然居住在簡陋髒亂的公寓,每天出門依舊打扮的像個紳士一樣。基於這種怪異的性格,他在創作上也展露其獨特的「幽默感」,他將個人自傳命名為「一個失憶者的回憶錄」(Mémoires d’un amnésique)。他所創作的曲子,風格奇特,其中最有名的「怪作品」莫過於「苦惱」(Vexations),這曲子曲譜非常簡短,僅有一頁,卻要求演奏者要重複演奏840次,他在曲譜上方標註:「為了順利演奏840次,建議演奏者要最好準備,保持深處寧靜,心如止水。」怪吧?還真有人試著演出,不過卻是幾個人接力演出,演奏完840次,總共花了16個小時。果然是「苦惱」,一頁曲譜重複840次,可是連佛也發火。

他的作品,曲名也很特別,一般音樂家作曲,多會照著傳統格式,以奏鳴曲、觸技曲、組曲、圓舞曲、敘事曲、前奏曲、詼諧曲等命名,對於這種曲名,我們都很熟悉。也有音樂家會以樂曲的意象為名,例如舒曼有「兒時情景」、德布西有「快樂島」、「棕髮少女」,薩提的曲子清一色都是這樣命名,不過,他幫曲子命名,又不太老實,取的名字特別怪異。例如「乾涸的胚胎」(Embryons desséchés)、「我要你」(Je te veux)、「一個愚鈍傢伙的描寫與憤怒」(Croquis et agaceries d’un gros bonhomme en bois)、「倒數第二個想法」(Avant-dernières pensées)、「柔軟的前奏曲—為一隻小狗」(Préludes flasques—pour un chien)、「運動與娛樂」當中的第一首曲子起名叫「不開胃的聖詠」(Choral inappetissant)。我就列舉這些,單看這些標題,實在讓人丈二金剛摸不著腦袋,搞不清楚薩提葫蘆在賣什麼藥。這就是薩提!

薩提的音樂風格奇特,不太能見容於當時的古典音樂市場(就連現在也不是主流),公開演出機會不多,直到遇到了契可里尼(Aldo Ciccolini),這才讓世界認識到薩提不同於他人的才氣。

就在薩提過世的1925年,契可里尼誕生了。生於義大利那不勒斯(Naples)出生的契可里尼,9歲時進入那不勒斯音樂院接受音樂教育,學習作曲與鋼琴技藝,卓越的音樂天分讓他在1947年時便開始在那不勒斯音樂院授課,當時他年僅22歲。真正讓他嶄露頭角的是兩年後,他在「馬格麗特隆—提伯大賽」(Marguerite Long—Jacques Thibaud Competition)令人震驚地演奏柴可夫斯基第一號鋼琴協奏曲,該年他與保加利亞鋼琴家央可夫(Ventsislav Yankov)並列第一。賽後,他便前往法國,在巴黎音樂院就教於馬格麗特隆、柯爾托(Alfred Cortot)和納特(Yves Nat),並在1969年入籍法國。

契可里尼在拉威爾、德布西、聖桑等人的鋼琴作品演奏上深獲廣泛推崇,但他為薩提、阿爾肯(Valentin Alkan)、塞弗哈克(Déodat de Séverac)、夏布里耶(Emmanuel Chabrier)等較不為唱片市場所注意的作曲家,留下了至今仍是經典版本的錄音。契可里尼的演奏技巧優秀、手指獨立性極高,曾被媒體推崇為超技演奏家,但他本人對此評價採取非常謹慎而保留的態度。他表示,「所謂的超技演奏不該僅有外面冷酷的演奏,更該是內省的探索」,因此他更重視「慢速度的演奏藝術」,這會避免演奏家迷失在彈奏速度上而使音樂缺乏內涵。他的學生提鮑德(Jean-Yves Thibaudet)便曾懷念恩師:「他是啟發我最深的人,既有智慧,又身負文化氣質,上他的課,學的不只是琴、是音樂,我從他身上學到更多人生的智慧。」

他在1970與80年代任教於巴黎音樂院,之後則繼續在法國、義大利、日本等地開設大師班指導後進。二十多年的教學生涯,契可里尼的態度是:「每當看到一個有才華的女孩或男孩逐漸長大,就像花兒綻放一般,我就感到快慰。」基於對年輕鋼琴家的關愛與提攜,直到2009年,已高齡84歲的契可里尼仍同意受邀出任馬格麗特隆鋼琴比賽的主審。2015年2月,大師病逝於巴黎,享年89歲。

契可里尼可說是推廣薩提鋼琴音樂的先鋒,在他之前,幾乎不見任何薩提音樂相關錄音,但他卻在1956年首度錄製一張薩提的鋼琴作品,由Erato出版。而且,還不只錄一次,後來他又在EMI錄下了完整的作品集,也是最早完成薩提鋼琴作品全集錄音的鋼琴家。非但如此,他還經常公開演奏薩提的曲目,甚至開過獨奏會。

華納音樂併購了多家唱片公司之後,擁有豐富的出版資源。這次重新發行的180磅黑膠唱片,正是當年1956年Erato的錄音,也是契可里尼首次的薩提錄音。我剛拿到這張唱片時,還以為是樂迷較熟悉的那份EMI立體聲版。隨即我想不對,這張封面不同,黑膠重發,如果把封面換了,那還有什麼收藏的趣味?原本Angel(EMI)版的唱片封面是畢卡索的薩提肖像畫,但這張卻不是,仔細看才知是Erato在1956年錄製的版本。上網查了一下,果然封面相同。


這張重發片與Angel(EMI)的立體聲版的第一輯曲目幾乎相同,其中最受人注目的莫過於「三首吉諾佩第」。就算你不喜歡薩提,也很難抗拒這三首小品那化身於簡單與靜暱中的浪漫,甚至還帶著一絲神秘感,更叫這首曲子充滿魅力。就因為這首曲子好聽,常常被選用在廣告或影劇配樂。因此,就算你不認識薩提是誰,恐怕也對這首「吉諾佩第」一點不陌生,搞不好你還很喜歡聽呢。這首曲子有趣的地方在於,左手從頭到尾都沒有和弦,僅以單音演奏,和弦反而在右手,雙手搭配起來,連初學鋼琴的人都看的懂得譜,卻能醞釀出引人入勝的旋律。

當中也收錄了「三首梨形小品」(Trois morceaux en forme de poire)中的兩首,這曲子的由來也頗有意思。話說德布西與薩提年齡相仿,他們兩個同時其的音樂家都在為音樂開創新路,兩人間的作品風格也彼此影響、相互啟發。據說德布西曾公開表示,他認為薩提的樂曲缺乏形式;薩提聽聞此言,隨即創作了此曲,言下之意在說:「誰說我的音樂沒有『形』?」至於為什麼是梨形,就不知道薩提是否有暗諷之意了。

同樣有名的「三首吉諾西恩」(Trois Gnossiennes)當然也在列。這曲子的標題是從希臘字γνῶσις (Gnosis)演化而來。這個字原意為知識,而且意指一種對事物和世界的深刻認識,強調一種客觀事物與個人內心與靈魂間的觸動和關連。也有人指出他的靈感是根據克里特島(Crete)上的克諾索斯宮殿(Knossos)而生發的。無論如何,這首曲子裡面運用了獨特的調性和和聲,可帶領著聽眾跟著音樂延伸想像。這就是薩提音樂魅力之所在。

這張唱片雖是單聲道錄音,但是錄音溫暖,有著飽滿的音質,卻又保有透明度,這是薩提音樂所需要的。180克的重盤也讓這張唱片聽起來似乎特別乾淨明晰。我試著與1968年出版的Angel(EMI)立體聲版比較,我的藍標銀圈美版是140克唱片,雖然聲音似乎更為明亮,而且得益於立體聲錄音的空間感,似乎聽起來更好聽。仔細聽來卻不然,就音質來講,1956年版完全不輸後來錄音的版本,甚至在音粒的結實與密度上更勝一籌。

如果你原本就喜歡薩提的音樂,這張華納心意十足的1956年版重發錄音,豈有不收的道理?如果你想收一張薩提,就把預算留給這張150歲誕辰紀念的重刻片吧!

以下是契可里尼85歲時的公開演奏:



以下則是他在VAI留下的錄影,那是為電視節目製作需要的演出:



廠商資訊

華納音樂
地址:臺北市松山區民生東路四段133號10樓
網址:www.warnermusic.com.tw

重新構想的全新設計–Martin Logan Motion XT F100 落地喇叭
Motion XT 系列是 Martin Logan 旗下靜電喇叭之外的最高階系列,這一代的 Motion XT 不僅採用了最新的 Gen2 Folded Motion XT 氣動式高音,並搭載 Nomex-Reinforced Kevlar 中音和鋁合金低音... 《 全文


更多專題: 一個月    三個月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