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提(Erik Satie)生於1866年,他本名應寫作Éric Alfred Leslie Satie,就算要縮寫,first name也當寫Éric才像是法文,但薩提從1884年起,就開始以Erik簽名,為什麼?不曉得。怪的可不只這件事,如果諸葛亮遇到薩提,大概也會大喊他「天生反骨」。他早年進入巴黎音樂院就讀,卻被老師以天分不足為由而退學。進不了音樂院唸書,他改行加入軍隊,卻在從軍後沒多久,因罹患支氣管炎而退伍,短暫的軍旅生涯也就此告終。
退伍後,薩提全家搬遷到蒙馬特居住,那裡集聚了許多藝文人士,詩人、畫家、音樂家都經常出沒此地。他最有名的曲子「三首吉諾佩第」(Gymnopédies),就是在這個期間創作的。不過,這段與藝文名人交遊的日子沒過多久,就因為財務問題,而搬到巴黎市郊的小鎮阿奎尤(Arcueil),距離巴黎市區有數公里遠,但他仍每天步行前往,因為經常在蒙馬特的咖啡館彈奏鋼琴,藉以維持生計。即便未能如願進入巴黎音樂院就讀,但是薩提卻積極創作,只不過,天性叛逆又想法古怪,他有許多行為都讓人覺得奇異。例如,他曾採購七套一模一樣的絨布西裝,每天都穿的一樣,雖然居住在簡陋髒亂的公寓,每天出門依舊打扮的像個紳士一樣。基於這種怪異的性格,他在創作上也展露其獨特的「幽默感」,他將個人自傳命名為「一個失憶者的回憶錄」(Mémoires d’un amnésique)。他所創作的曲子,風格奇特,其中最有名的「怪作品」莫過於「苦惱」(Vexations),這曲子曲譜非常簡短,僅有一頁,卻要求演奏者要重複演奏840次,他在曲譜上方標註:「為了順利演奏840次,建議演奏者要最好準備,保持深處寧靜,心如止水。」怪吧?還真有人試著演出,不過卻是幾個人接力演出,演奏完840次,總共花了16個小時。果然是「苦惱」,一頁曲譜重複840次,可是連佛也發火。
他的作品,曲名也很特別,一般音樂家作曲,多會照著傳統格式,以奏鳴曲、觸技曲、組曲、圓舞曲、敘事曲、前奏曲、詼諧曲等命名,對於這種曲名,我們都很熟悉。也有音樂家會以樂曲的意象為名,例如舒曼有「兒時情景」、德布西有「快樂島」、「棕髮少女」,薩提的曲子清一色都是這樣命名,不過,他幫曲子命名,又不太老實,取的名字特別怪異。例如「乾涸的胚胎」(Embryons desséchés)、「我要你」(Je te veux)、「一個愚鈍傢伙的描寫與憤怒」(Croquis et agaceries d’un gros bonhomme en bois)、「倒數第二個想法」(Avant-dernières pensées)、「柔軟的前奏曲—為一隻小狗」(Préludes flasques—pour un chien)、「運動與娛樂」當中的第一首曲子起名叫「不開胃的聖詠」(Choral inappetissant)。我就列舉這些,單看這些標題,實在讓人丈二金剛摸不著腦袋,搞不清楚薩提葫蘆在賣什麼藥。這就是薩提!
當中也收錄了「三首梨形小品」(Trois morceaux en forme de poire)中的兩首,這曲子的由來也頗有意思。話說德布西與薩提年齡相仿,他們兩個同時其的音樂家都在為音樂開創新路,兩人間的作品風格也彼此影響、相互啟發。據說德布西曾公開表示,他認為薩提的樂曲缺乏形式;薩提聽聞此言,隨即創作了此曲,言下之意在說:「誰說我的音樂沒有『形』?」至於為什麼是梨形,就不知道薩提是否有暗諷之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