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郭漢丞,攝影/郭漢丞 2012/04/27發表,已被閱讀34,638
文章標題寫著「厚實」,前面卻加了出人意表,好像在說Dali不怎麼厚實,但器材到了華笙音響,馬上變得厚實,實際上並不是如此。台中華笙有非常好的音響試聽室,可是這次試聽Dali搭配Plinius卻不是在專屬獨立試聽室,而是在一樓的開放空間,面積超過二十坪,Dali喇叭沒有背牆或側牆倚靠,全都靠Plinius勇猛地推出厚實流暢的音樂氣勢,這才真叫「出人意表」。


低頻實力深厚的Helicon 400 MKII

來華笙試聽音響不是第一次,但在一樓展示間聽音響,倒是頭一遭,因為是展示空間,一樓店面採開放式設計,靠器材大約把空間隔成兩半,前半有一套音響系統,後半再來一套音響系統,周圍櫥窗擺滿了器材,是很標準的展示空間。空間既然以展示為主,多餘的調音器材可能會影響視覺美感,所以一樓的空間聲響比較活,殘響也比樓上獨立試聽室要長。這樣的空間擺設和一般居家空間比較接近,許多音響迷都渴望有獨立試聽空間,但實際上卻不容易做到,就算買了大房子, 大部份空間還是要和家人分享,華笙一樓的空間很近似客廳與餐廳打通的格局,二十多坪的空間前後靠「音響牆」虛擬隔開,所以這套Dali配Plinius就擺在一樓空間的中央。


看出厲害的地方了嗎?這對Dali Helicon 400 MKII後面沒有依靠!一般喇叭擺位,如果希望低頻量感多一些,把喇叭靠近背牆多一點,可以適度增加量感,但是距離後牆太近時,低頻量感雖然比例會增加,但清晰度也會跟著打折扣,所以怎麼讓喇叭與背牆取得適當的距離,是喇叭擺位的重點。可是華笙這對Helicon 400 MKII可真的是「無依無靠」,左右兩側距離牆壁很遠,背後更是空空如也,延伸出去面對的還是店面的落地窗,想靠背牆來強化低頻是不可能的。我走進華笙,先和林經理閒話家常,音響系統還沒開聲,看著這無依無靠的Helicon 400 MKII,心裡不免有些擔憂,不過唱片一播放,我就知道自己多慮了,這套Dali與Plinius搭配,確實登對。

來,我們先看看華笙端出什麼菜單?喇叭是丹麥Dali Helicon 400 MKII,是Dali的中階主力產品,往上有Euphonia系列,總共有六款喇叭,再高一階則是Megaline,只有一款喇叭,尺寸與身價都是旗艦等級。Helicon MKII系列總共有八款喇叭,400 MKII排名老三,上面有Helicon 800 MKII,另一個則是Helicon 400 MKII的精緻版,是紀念Dali創立二十五週年的特別款式。從Helicon MKII往下走,Dali還有九個系列產品,從平價到精緻,從傳統到現代,這家公司的產品還真多啊!


獨特鋁帶高音配絲質軟半球高音

從Dali產品線的介紹,不難看出Helicon 400 MKII是Dali「中間偏高」的產品,技術內容比照高階喇叭,細部做工也很精緻,只是身材尺寸比起更高階的Euphonia略小。原廠介紹寫著:「Helicon 400 MKII是音樂與電影愛好者,使用在小至中型空間的理想選擇。」好,原廠定位這是一對適合「小至中型空間」使用的喇叭,可是華笙這裡開放空間超過二十坪,算是中型空間嗎?唉,語言的定義實在不精確,如果用數字標明,應該會更清楚,可是音響卻又是很難單純用數字講清楚的東西,要不然大家看原廠數據規格買器材就好了,何必閱讀音響評論?

Helicon 400 MKII我很多年前就接觸過,但那時候還是第一代的產品,第二代在外觀上變化不大,但做工更為細緻。這款喇叭採用鋁帶高音配絲質軟半球高音,很多人以為這兩個高音兵分兩路,實際上Dali的鋁帶高音與絲質軟半球高音是一個模組,協同工作,內中的技術就是Dali高明之處。Helicon 400 MKII所使用的中低音單體也很有意思,從表面上可以看到類似木頭的花紋,您沒看錯,Dali巧妙地混入了長短不一的天然木皮纖維,這種特殊的單體只有Dali有,外面買不到,喇叭的獨特性也在這裡。


來自紐西蘭的Plinius以簡馭繁

CD與擴大機都是紐西蘭Plinius的產品,分別是CD-101與Hiato綜合擴大機。Plinius早年引進台灣時,純A類後級很出名,到現在還持續有生產,但進化了好幾代,Hiato綜合擴大機講求實用,所以換上了AB類線路,別看Hiato長得清秀,厚重裝甲的機殼裡藏著300瓦輸出功率。此外,Plinius雖然還是紐西蘭製造,不過這家公司幾年前已經「國際化」了,新老闆是德國人,厚重的機殼也可感受到德意志精神。在Plinius自家的綜合擴大機當中,Hiato算是旗艦,小一點的是Hautonga,輸出功率200瓦,更平價一些的是9200。咦?命名好像邏輯不同?早先Plinius用數字為產品命名,後來為了凸顯紐西蘭文化,所以用毛利語命名,可以看得出Hiato與Hautonga是Plinius旗下比較新的產品。

至於CD-101,又回到數字命名的方式。這部CD-101外觀和新一代Plinius產品設計路線相同,厚重的機殼,面板左右兩側採圓弧造型,而且強調「極簡」風格。怎麼「極簡」法?CD當然少不了托盤,托盤左兩側各有小黑點,一邊是遙控器的紅外線接收器,一邊是CD托盤的開關(stop/eject),再來呢?沒了!咦?CD不是應該有很多功能鍵,不然怎麼播放呢?紐西蘭人和您想的不一樣,為了「極簡」,除了CD托盤進出控制之外,所有的按鍵都「簡化」掉了。那怎麼操作?別忘了,Plinius可是有一支大如紙鎮一般的金屬遙控器,靠它操作就可以了。如果不想用遙控器也行,CD一放進去,CD-101自動會讀取CD,然後從第一軌開始播放。如果想要跳下一軌,那可非得用遙控器不可。


大空間裡仍維持濃郁感

功能按鍵全部簡化了,CD-101還更進一步挑戰使用者的觀念,那就是捨棄了數位顯示螢幕。傳統CD唱盤都有一個數位顯示幕,上面會顯示播放軌道、時間等等資訊,可是CD-101為了極簡,這個顯示幕也要去之而後快。糟糕,那我怎麼知道現在播放的是CD的第幾軌音樂?沒問題,仔細看面板,底下有一排非常非常小的金屬孔洞,總共有22個,最左邊顯示反覆播放(repeat),然後依序寫著1/5/10/15/20+,一連20個燈號顯示現在播放的是哪一軌,可是如果CD上的曲目超過20首以上,那就只有第22個燈號顯示20+。注意到了嗎?CD-101這個迷你金屬洞的顯示燈號,是不是和MacBook Pro側面的電力顯示與休眠燈號有異曲同工之妙?

Helicon 400 MKII、Haito與CD-101簡單表過,讓我們回歸聲音表現吧。華笙一樓的開放空間雖大,但沒有把Helicon 400 MKII難倒,這一整套音響系統最讓我嘖嘖稱奇的就是Helicon 400 MKII。來華笙聽音響,搬出來這三樣器材組合,我很難分開描述哪一部器材聲音走向如何,只能把三部器材搭配在一起的聲音描述出來,可是我怎麼對Helicon 400 MKII特別感到驚奇?不光是二十多坪的開放空間裡Helicon 400 MKII能夠再生規模龐大的聲響,更重要的是這麼大的空間,並沒有把聲音的密度與厚度稀釋掉,還能表現出相當的濃郁感,真是不簡單。


音場延伸很深很遠

芭托莉與特菲爾的二重唱專輯「Cecilia & Bryn」
我從哪一張唱片開始聽?芭托莉與特菲爾的二重唱專輯「Cecilia & Bryn」,聽的是歌劇「魔笛」的「Pa-Pa-Pa-Pa-Papagena」,因為是二重唱,所以男女聲相對的位置要清楚,纔會有互相對唱的真實感,靠這首曲子對音響略作調整,Helicon 400 MKII漂亮地把音場呈現出來。這時候的Helicon 400 MKII因為沒有背牆,所以音場延伸很深很遠,低頻段量感充沛,但因為空間很大,一點也沒有受到駐波影響,低頻有量又有質,乾淨的低頻線條,讓我不禁要想:如果空間不是這麼大,Helicon 400 MKII的低頻會不會太多?

這對喇叭採低音反射式設計,低音反射孔位於喇叭後方,而且做了兩個反射孔,如果在獨立密閉空間裡面擺放,可能喇叭的擺位要多用點心思。來華笙聽完,這個問題一直縈繞在心,雖然在華笙聽起來不會低頻過量,但那空間很大,不會有駐波影響,後來到了高雄音響展,功學社用一樣的喇叭,但空間比華笙小得多,低頻也沒有問題,這才消解了心中的疑惑,看來Dali設計喇叭果然有一套,對空間的適應能力很好。當然,在高雄音響展上,功學社的工作人員一定也花了不少心思調整,讓Dali與Plinius配出好聲音。

CD-101與Hiato配成雙,我一套搭著聽,沒辦法說哪一部聲音究竟如何,但這簡單的CD與綜合擴大機搭配,推起Helicon 400 MKII倒是游刃有餘,也應該是如此,畢竟Hiato是一部300輸出功率的高階綜擴。聽芭托莉與特菲爾的對唱,樂團奏起愉快的旋律,歌曲是捕鳥人帕帕基諾與心上人帕帕基娜的相遇,激動的帕帕基諾幾乎要口吃了,Pa-pa-pa-pa個不停,帕帕基娜也跟著唱,這一連串Pa-Pa-Pa-Pa很饒舌,特菲爾位置在左邊,芭托莉在右邊,但因為對唱要表情,所以兩個人有時候會靠得很近,這歌唱位置移動的微妙,考驗音響的定位感。Helicon 400 MKII的音場寬闊又深遠,但歌手的嗓音卻是凝聚有神,細小的左右位置變化,我們彷彿在音樂中聽見特菲爾與芭托莉在舞台上的移動走位,聲音裡面彷彿有畫面,確實是Helicon 400 MKII與Hiato、CD-101搭配起來的魅力所在。


凸顯音樂內涵之美

「蕭邦第二號鋼琴協奏曲」皮耶斯的演奏,由普列文指揮皇家愛樂管弦樂團
在表現音樂的細節上,Hiato、CD-101與Helicon 400 MKII搭配起來可圈可點,不必費力聆聽,很輕鬆地就可以聽見許多細節,這讓我們有許多的餘裕度可以品味藏在CD裡面的音樂情感。此話怎說?大腦其實是很微妙的系統,聲音從耳朵傳進來以後,如果細節不夠多,大腦會試著補償,回復記憶中的聲響,所以即便電話聲音品質不好,我們一接電話「喂」一聲,如果是熟人,馬上就會聽出是誰的聲音,可是如果音響系統存在許多失真,我們一樣可以分辨出鋼琴、小提琴或大提琴的音色,只是大腦會比較費力「運算」,我們聽一兩首曲子下來,耳朵和腦子就累了,而Hiato、CD-101與Helicon 400 MKII這套系統有著自然又豐富的音樂細節,大腦自然不太需要多費力去「思考補償」,聽起來就覺得輕鬆。所以那天在華笙,一路聽了將近三個小時的音樂,卻一點也不累,而且還能很深入音樂的精神,品味音樂的情感。

品味音樂的情感?是不是講的太玄了?一點也不,那天我帶了兩張「蕭邦第二號鋼琴協奏曲」,兩張都是DG的錄音,但年代不同,演奏家也不同,其中比較老的一張是皮耶斯的演奏,由普列文指揮皇家愛樂管弦樂團,另一張很新,2011年才發,是巴倫波因演奏鋼琴,尼爾森指揮柏林歌劇院管弦樂團。以錄音來說,巴倫波因的新版本好得多,細節更豐富,音場更深遠,背景噪音也很低,相較之下,皮耶斯的版本背景母帶噪訊就比較大,可是透過Hiato、CD-101與Helicon 400 MKII來品味這兩張同一曲目的錄音,那音樂的內涵還真美,而且各有各的美。

「蕭邦第二號鋼琴協奏曲」巴倫波因演奏鋼琴,尼爾森指揮柏林歌劇院管弦樂團
美在哪裡?「蕭邦第二號鋼琴協奏曲」的第二樂章藏著蕭邦年輕時後的愛戀,可是害羞的蕭邦一句話也不敢跟女主角講,只能暗戀,只能單相思,而這股隱藏心底的熱情全都寫在第二樂章的慢板裡面。我很年輕的時候就非常喜歡這首曲子的慢板,可是巴倫波因卻是讓我等待了幾時年,才聽到他彈這首鋼琴協奏曲,巴倫波因的手法很接近夜曲,確實,這夜曲的風格也很貼近這個樂章的內涵,巴倫波因彈得很美,樂團則是在大師面前顯得客氣又溫和,讓夜曲的美帶著一分朦朧。巴倫波因的琶音很順、很流暢,毫不費力的拔尖,又輕輕巧巧地落下,流暢中帶著柔軟。Hiato、CD-101與Helicon 400 MKII把大師指尖的輕巧,清晰地呈現,琶音如珠玉般流瀉,把「流轉如珠」的意境全都表現了出來。

波濤洶湧的驅動實力

相較於巴倫波因的流暢,皮耶斯就成了「想太多」的演奏者,同樣的音符,在皮耶斯手上一樣帶著夜曲風格,但多了一分憂鬱、多了一分優柔寡斷,Hiato、CD-101與Helicon 400 MKII把這些藏在音符裡的情感,漂亮地呈現。音樂一樣由樂團揭幕,普列文的速度慢些,音樂慢慢地亮起來,等待皮耶斯的鋼琴進來,鋼琴由低而高,速度卻不太平均,好像往前走的旋律遇到了阻礙,猶疑地往前進,接著是流轉如珠的旋律,皮耶斯的音色稍暗,鋼琴的顆粒依然清晰,輕重之間細微的變化,依然有著優柔寡斷的氣息。誰比較像蕭邦?在我的想像中,蕭邦應該是優柔寡斷的,顯然我比較喜歡皮耶斯,而等待多年的大師巴倫波因,則多了一分巴黎沙龍的繁華氣息。當然,這些藏在音符裡的情感,全都靠Hiato、CD-101與Helicon 400 MKII重現,我只是專注地從傾瀉的音符中,尋覓蕭邦的情感。

華格納 歌劇中的著名管絃樂段
Hiato、CD-101與Helicon 400 MKII在二十多坪的開放空間可以爆棚嗎?放心,蕭邦聽完了,我換上華格納,聽「唐懷瑟」歌劇序曲,音樂由銅管與木管拉開序幕,寧靜的旋律美不勝收,然後弦樂群加入,逐漸拉開高潮,這首序曲很考驗音場的層次,當音樂的高潮來臨時,銅管火力全開,但襯底的弦樂群則以波濤洶湧的旋律襯底,因為這是拿來「考試」的曲子,我把音量開得更大些,Hiato、CD-101與Helicon 400 MKII還是維持很好的均衡感,沒有軟腳,這在二十多坪的開放空間裡很不簡單。銅管厚實中帶著嘹亮感,但一點也覺得不刺激,配上弦樂群一波一波的晃動感,與管樂穩定而崇高的旋律相互對比,帶出層次豐富的戲劇性音樂張力。因為空間大,Hiato、CD-101與Helicon 400 MKII帶出寬、深又有高度的音場,音樂的層次感表現得很好。我聽的是很新的錄音嗎?不,那是卡拉揚在EMI時代(比DG還早)的老錄音,在Hiato、CD-101與Helicon 400 MKII上面聽來,一樣富有新鮮感。

厚實中兼具細緻感

與Hiato、CD-101與Helicon 400 MKII相處一個下午,雖然兩個品牌的器材過去我都聽過,但在華笙的搭配下,卻讓我有不一樣的感覺。以前覺得Dali中高頻帶有華麗感,低頻沒那麼威猛,但這次卻覺得Dali的下盤真穩,量感充沛又有漂亮的線條感。另外以前覺得Plinius聲音比較纖細,走細緻路線,但推起Dali卻厚實又有力道,樂器聽起來很有肉感。

我知道我試得不夠,過去有許多不算正確的刻板印象,來華笙聽過,對Dali與Plinius又有另一番感受。我想,這當中不光是器材本身的質夠好,更重要的是經過專家調整,器材自然能發揮本有的實力,華笙把Hiato、CD-101與Helicon 400 MKII擺在那麼大的開放空間,還能有兼顧厚實與清亮,看來這音響搭配之道真是妙趣無窮,而華笙的搭配也讓我一飽耳福,聽見Dali與Plinius的優點。


器材規格

Plinius CD-101 唱盤
頻率響應:20 Hz至20kHz ±0.2dB
失真:<0.01%
訊噪比:-100dB
最大輸出:2V RMS into 10k ohm or higher
輸出阻抗:100 ohms
尺寸:450×105×400 mm(高×寬×深)
重量:10kg
參考售價:330,000元

Plinius Hiato綜合擴大機
輸出功率:300 watts RMS into 8 ohms,450 watts RMS into 4 ohms
頻率響應:20Hz至20kHz ±0.2dB
失真:<0.05%
訊噪比:90dB
可變增益:50dB, 56dB, 60dB, 66dB
可變負載:47k, 470R, 100R, 47R, 22R
尺寸:450×170×455 mm(高×寬×深)
重量:25 kg
參考售價:580,000元

Dali Helicon 400MKII
型式:4單體4音路低音反射式落地喇叭
使用單體:10×55 mm絲帶超高音×1,25 mm軟半球高音×1,6.5吋木質纖維振膜低音×2
頻率響應:32 Hz – 27 kHz
效率:88 dB
阻抗:4Ω
最大音壓:111 dB
建議擴大機功率:50-300瓦
分頻點:700 Hz,3 kHz,13 kHz
尺寸:1,030×270×505 mm(高×寬×深)
重量:32公斤
參考售價:337,000元

進口總代理:功學社
電話:(02)8285-4321
網址:www.khsaudio.com

廠商資訊

華笙音響
電話:04-2326-8955
傳真:04-2323-0053
E-mail:fsaudio.com@msa.hinet.net
網址:www.hs-av.com.tw
地址:台中市南屯區大墩12街169號

可選配 DSP 主動式分音器–Klipsch Klipschorn AK7 號角喇叭
Klipschorn 號角喇叭是 Klipsch 成立後生產的第一款喇叭,是 Klipsch 最具代表性的產品,也是 Klipsch 持續生產最久的型號。最近 Klipsch 推出最新的 Klipschorn AK7,不僅傳承了 Klipschorn 所有最經典的設... 《 全文


更多專題: 一個月    三個月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