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郭漢丞 2013/10/31發表,已被閱讀12,574

唱片是活生生的音樂歷史,每一張唱片背後都藏著精彩的故事,等待有心人發掘。Transart這張「史寇達的李帕第天鵝之歌」,標題實在來得匪夷所思?當代大師史寇達的唱片,又怎麼扯上李帕第的天鵝之歌,拿到唱片的時候,著實納悶,這究竟是怎麼樣的故事呢?

讀著唱片側標的文字,先介紹史寇達這位奧地利國寶級的鋼琴大師,標榜維也納正統的傳承,好吧,這些溢美有加的宣傳之詞,我並不反對,畢竟買唱片的人總希望自己是買大師的作品。繼續看下去,文字來到李帕第,這位鋼琴家在1950年代由EMI製作人李格(Walter Legge)網羅,而李格也是發掘卡拉揚的金牌製作人,可是李帕第英年早逝,33歲就與世長辭。

奇怪,故事還是分成兩段啊?抱歉,精彩的故事光靠唱片側標實在寫不完,篇幅實在太有限了,所以故事的全貌藏在唱片內頁的文字裡。這文字不是樂評撰稿,而是史寇達自己寫的,文字寫在2010年二月,可是唱片錄音則是2010年九月,可見史寇達的文字寫在錄音之前。文章開頭第一段話,就吸引我一路讀下去:

「我記得李帕第(Dinu Lipatti)。」


接下來史寇達開始講故事了。大約在1948年,史寇達的同事Peter Wallfisch問他,有沒有聽過羅馬尼亞鋼琴家李帕第錄製的蕭邦b小調鋼琴奏鳴曲?史寇達說沒聽過,即便是在大戰後三年,歐洲依然物資缺乏的情況下,史寇達還是買了兩張李帕第的78轉虫膠片,對李帕第詮釋浪漫時期樂曲那種高度自制,毫不濫情,卻又深思熟慮的技法,立刻為之傾倒,很快的,史寇達開始瘋狂收集李帕第的唱片,一遍又一遍反覆聆聽。史寇達很好奇,究竟李帕第如何收斂著自己的感情,卻能呈現發燙的音符,而不是冰冷的表情?

1950年,史寇達終於現場聆聽李帕第的演出,那是在琉森音樂節上與卡拉揚合作的「莫札特第二十一號鋼琴協奏曲」。史寇達回憶當時的情境,他非常的震驚,因為舞台上的李帕第充滿著病容,可是鋼琴演奏卻充滿了生命力,音符顯得年輕活躍而且是難以忘懷的美,而在卡拉揚的設定下,第三樂章刻意走得快一些,以表現活潑朝氣。在活潑熱情的莫札特音樂中,對比的是李帕第明顯的病容。比李帕第小十歲的史寇達,即便聽得激動,但並不敢趨向前去祝賀生病的李帕第,史寇達還後悔自己那時候怎麼那麼膽小。

故事讀到這裡,我停了下來。卡拉揚與李帕第,1950年琉森音樂節,我應該有唱片,果然,在EMI的卡拉揚全集裡面找到,老Mono錄音,我回味著史寇達當年在現場聆聽的樣貌,彷彿回到那時候的音樂現場。抱歉,Mono錄音稱不上高傳真,但是我從李帕第的鋼琴聲中,試著更貼近史寇達當年現場聆聽的激動情緒。

史寇達為什麼後悔當年沒能鼓起勇氣向李帕第致賀?他沒機會。1950年李帕第的白血病已經到了末期,與卡拉揚的合作是在1950年八月二十三日,參加音樂會的人,包括史寇達在內,都看得出李帕第的病容,卻被難以置信的演出所征服。很少人知道,當時音樂界的好朋友,包括曼紐因、史特拉汶斯基、孟許等人捐助大量金錢,籌資購買昂貴的可體松,讓李帕第的病情暫緩惡化,有足夠的體力演出。而李帕第的最後一場演出,則是九月十六日貝桑森音樂節(Besancon)的獨奏會,同年十二月二日,李帕第以三十三歲之年與世長辭。

故事接起來了,2010年史寇達寫下這段懷念李帕第的文字,因為他受貝桑森音樂節之邀,在李帕第最後獨奏會之後六十年,在同一個音樂節、同一個演奏廳,演出相同的曲目,重現「李帕第的天鵝之歌」。李帕第的最後獨奏會在1957年由EMI發行,總共24首曲子,我找出唱片(竟然在唱片架上的某一個地方神奇地出現了)。可是史寇達的雙CD總共23首曲子,咦?哪裡不一樣?第一張CD的巴哈、舒伯特曲目一模一樣,後面的蕭邦曲目出入較大,我想那是史寇達的想法,但無論如何,如果您從史寇達的現場錄音,對照EMI兩張李帕第生命最後一年的兩張唱片聆聽,這些穿越時空六十年的當代演出,保證是精彩絕倫的有聲故事。

音箱以樺木夾板刨削成型–Art Loudspeakers Emotion Alnico 6M 書架喇叭
來自英國的 Art Loudspeakers 有個很大的特色,便是他們有一部分的喇叭單體採用 Alnico 磁鐵,也就是鋁鎳鈷永久磁鐵,並且將 Alnico 字樣只接標註在型號上,就像是這款 Emotion Alnico 6M 書架喇叭。Art Loudspeakers 產品從高至低分成三個系列... 《 全文


更多專題: 一個月    三個月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