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撰文/林治宇,攝影/郭振榮 |
2012/01/27發表,已被閱讀61,856次
|
|
說實在的,我對Accustic Arts並不熟悉,過去我甚至沒辦法聯想到它來自德國,因為從字面上Accustic Arts會讓人以為是Acoustic Arts,就是聲學藝術,有點文謅謅,不像實事求是的冷靜德國人的品牌。待我仔細看了他們的網站之後,我才知道Accustic Arts其實是ACCUrate acouSTIC ARTS的縮寫,把ACCU與STIC結合成一個字,意思是「精確的聲學藝術」,也就是要在精確無誤的前提下,做出藝術化的音響器材。多了個accurate,這下就有德國人的Fu了。事實上,Accustic Arts以錄音室專業設備起家,因此真實還原,精確無誤自然是他們的品牌個性。在專業領域浸淫多年,累積的紮實技術與豐富資源,也讓Acoustic Arts後來能夠很快的跨足Hi-End市場。
 | Player ES唱盤。承盤為鋁質與ABS強化塑膠合製,並由兩根金屬支架支撐,可提供良好的制震效果。 |
親近Accustic Arts的絕佳機會
過去實在沒什麼機會接觸到Accustic Arts的產品。目前Accustic Arts總共也不過只有Reference、Top與ES三個系列,這次送來的Player ES唱盤與Power ES綜合擴大機屬於ES系列,一看也知道ES系列是入門級產品,而ES系列現在也只有Player ES與Power ES。但不要因此就小看他們倆,這兩樣器材加起來要價近50萬元,身價甚至不輸許多頂尖品牌的中階產品。事實上,Acoustic Arts一直都是定位在金字塔頂層市場,但也因為價格高昂,許多發燒友雖有濃厚興趣,卻不易入手,品牌知名度也不易拓展。這次Accustic Arts推出較平易的ES系列,目的不言可喻,無非是希望讓更多發燒友能接觸到Accustic Arts,熟悉它的聲音。
 | Player ES內部具備升頻功能,CD或是Coaxial RCA輸入的訊號都會升頻至24bit / 192kHz再進行DA轉換。 |
Player ES與Power ES的造型十分單純,方正鋁質面板搭配同色系機箱,看似平淡無奇,面板中央的「AA」銘板則象徵其不凡身價。Player ES唱盤面板的兩側各有一個細長圓邊鏡面框,左邊的其實就是CD承盤的蓋板,右邊是LED顯示屏,巧妙地做成鏡影對稱造型,顯得簡約而優雅。Player ES使用的雷射讀取系統不是一般常見的電腦DVD-Rom,而是音響等級的製品。承盤為鋁質與ABS強化塑膠合製,由兩根金屬支架支撐,除了經久耐用之外,另一個目的就是提高CD唱片旋轉時的制震效果。
 | Player ES除了是唱盤,也是一部DAC,左邊三個按鍵可切換USB輸入、CD唱盤與RCA數位輸入。 |
 | 右下角一整塊都是電源,可以看出Player ES對電源的重視。 |
CD唱盤 + 獨立USB DAC
Player ES與一般CD唱盤不同之處倒不是它具有USB輸入,而是它具備USB與Coaxial RCA輸入,卻不提供任何數位輸出,因為Player ES將自己定位在足夠高檔的CD唱盤與獨立DAC,用家並不需要外接任何更好的DAC了。Player ES內部具備升頻功能,CD或是Coaxial RCA輸入的訊號都會升頻至24bit / 192kHz再進行DA轉換。Coaxial RCA支援的取樣率最高至24bit / 96kHz,USB輸入則為24bit / 48kHz,看來它並不想以規格取勝。
Player ES十分注重電源,機箱內部有一塊特別是電源的電路板,上頭共有四組獨立穩壓的電源系統,分別供應給雷射讀取系統、數位升頻處理、控制系統與DA轉換,你也可以在其機箱內部看到成群的濾波電容,總容值高達70,000 μf,電源供應非常充足。
| | 重視電源與機箱抑震
接著來看Power ES。這是一部具有90瓦/8Ω輸出功率的綜合擴大機,功率來自四顆MOS-FET功率晶體,直接鎖在藏在機箱內的鋁質散熱鰭上,由於Power ES既使長時間工作也不會產生高溫,因此散熱效能足夠了,並不需要機箱外誇張的散熱鰭。Power ES的電源來自一顆330VA的環形變壓器,一共分成四個次級線圈,分別供應給左、右聲道的前、後級使用,十分「衛生乾淨」,也同樣再次見到Accustic Arts對電源的重視。雖然Power ES在面對4Ω阻抗時,功率僅提升至120瓦,但它的阻尼因數達到500以上,這在類似功率的機種中,表現算是十分優越的,也可以預見Power ES的低頻控制力應該十分優越。
 | Power ES綜合擴大機。簡單,卻不失質感。 |
 | 浮雕的AA銘板位在面板正中央,有畫龍點睛之妙,為平淡無奇的面板增添高級感。 |
在Power ES的機箱中,前級放大與後級功率輸出巧妙地被分成了二樓與一樓。前級電路板架在後級電路板之上,不僅做到各自獨立,也達到縮短路徑的目的。Power ES提供5組RCA輸入,其中1組為bypass,也就是不經過音量控制,可連接家中的多聲道環繞系統。背板上還留了一個空位給選配的唱頭放大模組,一個模組就兼具MM與MC放大,讓Power ES更具升級彈性。
 | Power ES的前級放大電路與後級功率輸出完全分離,分置不同的電路板上。狹長的上層是前級,下層則是後級,一方面妥善利用空間,另一方面則可減少干擾。 |
另外還有一個地方不能漏掉,就是Player ES與Power ES上蓋的震動抑制。當你輕敲Player ES與Power ES的上蓋時,會發現聲音不是常見的「鏗鏗」聲,而是短促的「叩叩」聲,這表示上蓋內側一定貼了阻尼物質。有趣的是,Player ES與Power ES上蓋內貼的阻尼物質並不一樣,Player ES貼的是約20公分見方的黑色硬膠質阻尼,但Power ES貼的卻是快要與上蓋同寬,表面為銀色的阻尼片,而且比Player ES的那塊薄的多。我不確定Accustic Arts這樣的「差別對待」有何目的,或許是兩部器材所需的阻尼效果不同,所以阻尼物也得不同才行。附帶一提,Player ES與Power ES都只有一個電源開關在背後的電源母座下方,面板上並無切換怠機或關機的其他開關,遙控器上也沒有電源按鈕,或許原廠認為持續保持開機就可以了。
 | Power ES的電源變壓器有許多次級繞組,分別供應給前、後級的左、右聲道使用,電源各自分離,十分講究。 |
有單端小管機的味道
試聽時搭配的是Capriccio Continuo Admonitor Preference Plus書架喇叭,以其建議售價來說,與Player ES與Power ES算是門當戶對。試聽場所則是U-Audio的開闊聆聽室。首先播放齊柏絲坦的「展覽會之畫」獨奏專輯,立刻令人無法忽略的是ES系列的漆黑背景。如果你的空間夠安靜,就可以充分體會它的好,感受到無暇音場中浮現出純潔的一顆顆音符,無論是多輕微的觸鍵,或是綿延的尾韻堂音,都可以很輕鬆地聽見。我覺得,一個音響系統要把弱的地方表現得和強的地方一樣好並不容易,但ES系列在這方面似乎顯得輕鬆寫意,除了在小音量時就有很好的細節,弱音的樂段也能表現出很好的強弱層次,有單端小管機的味道,足可襯托出其過人的身價。
透過ES系列聆聽還給我另一個感覺,就是像在音樂廳裡聽演奏。同樣是這張齊柏絲坦的作品,鋼琴音色在清澈與晶瑩中,還帶有很充足的水分,就像是音樂廳中聲音經過適當地反射,變成一種極為自然柔和又細緻的音色,給人輕鬆舒適毫無壓力的聽感。
| | 兼具美麗音色與精準解析
這樣說起來,ES系列應該就是屬於柔美一派,不大強調強悍的性能走向囉?事實不然,像我在聆聽Jan Vogler的「德弗札克:大提琴協奏曲之秘」專輯,其中B大調大提琴協奏曲便顯示出ES系列對大場面的掌握游刃有餘,音場開放自在富於層次,大音量不壓抑,中、低頻的量感亦充足,更何況這是一間相當大的聆聽空間,聲音已經夠飽滿,如果移到適當空間,ES系列勢必會有更厚實、更強勁的表現。
透過Jan Vogler的琴聲,我仍舊感受到ES系列細緻柔美,甚至傾向美聲派的一面,但不可否認大提琴的音色仍然充滿變化,顯示Jan Vogler對弓法的精確掌握。旋律線條在流暢中仍帶有細微的摩擦質地,以及清晰的明暗對比,也表現出ES系列精準的一面。播放「2011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則展現出ES系列光彩亮麗的鮮活一面,我聽到毫不刺耳,絕不尖澀,卻又充滿光澤的高頻,不論是銅鈸、短笛還是弦樂,都散發出繽紛光輝,是年節燦爛喧鬧氣氛的最好註解。剛剛第一軌是進行曲,第二軌則是圓舞曲,由抖擻的奔放精神轉換為蓬勃的輕快韻律,顯示出ES系列的低頻不僅飽滿,更充滿活生的彈性與明快節奏感。
毫無防備地愛上了
我換一種音樂,拿出Peder af Ugglas的「Autumn Shuffle」專輯。這張鄉村藍調搖滾樂風的唱片,在ES系列的重播下,較少粗獷豪邁的質地,而是以讓人讚不絕口的美妙吉他音色代替。這張CD中用了各種吉他,包括民謠吉他、clean tone電吉他、slide吉他…等,每一種吉他都讓人迷醉。ES系列把每一種吉他的音色都完整地表現出來,而且音色絕美動人,包括撥弦的清脆爽感、琴板共鳴的厚度與餘韻、音粒的潤澤水分,以及slide滑套移動時的金屬摩擦質地,一一如實呈現猶如瑰麗畫面,讓人難以忘懷。ES系列的聲音不特別厚,恰當地冶輕盈與沈著於一爐,造就自然又美艷的聲音。
在測評ES系列的過程中,我也曾經把Player ES單獨帶回去,搭配我家裡以NuForce R9V2後級與PMC PB1i S為主的系統來試聽,不論是播放CD,或是透過USB連接電腦與Player ES來試聽,Player ES也都呈現出和我在U-Audio聆聽室試聽時相同的重播風格,就是它不會刻意強調音響性能的展現,卻是極為自然地以音色、音樂、活生感來吸引聽者,讓人毫無防備地愛上這兩部器材,心甘情願的掏錢買單。
器材規格
Player ES 形式:USB DAC CD唱盤 類比輸出:RCA(47 Ω) 數位輸入:S/PDIF RCA(75 Ω),USB 2.0(type B) 數位輸入支援格式:S/PDIF RCA 24bit/96kHz,USB 24bit/48kHz 數類轉換晶片:24 bit/192 kHz升頻技術 失真:0.0015 % 尺寸:96x482x370 mm(高×寬×深) 重量:7 kg 建議售價:240,000元
Power ES 形式:晶體綜合擴大機 輸出功率:2 x 90瓦/ 8 Ω,2 x 120瓦/ 4 Ω 輸入:RCA×4組,RCA×1組(bypass) 輸入阻抗:50 kΩ 失真:0.008 % @ 4 Ω load, 1 kHz, 10 watts 訊噪比:-89 dBA 阻尼因數:> 500 尺寸:96x482x400 mm(高×寬×深) 重量:11 kg 建議售價:240,000元
進口總代理:進音坊 電話:(02) 2838-0729 網址:www.gloriaaudio.com.tw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