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戴天楷,攝影/蔡維峻
2025/02/12發表,已被閱讀1,527 次
你喜歡 JBL 嗎?以前我只覺得,JBL 喇叭的樣子數十年來都沒什麼變,新款舊款都看不太出來。我在 2015 年寫過一篇 JBL 的小喇叭 4312M MK2 ,我在那篇裡,找了不同世代一共四款同名為 4312 的喇叭照片,四張放在一起,誰是誰還真難分辨。VIDEO 這幾年,他們更是把復古風玩到淋漓盡致。老玩家、老 JBL 粉自有其玩賞 JBL 的門道,尤其是追求大型號角喇叭如 DD67000 者,他們自有其中無需為外人道的樂趣。我信,JBL 現正觀望的是年輕世代。他們這幾年無論在何處參展,佈展的概念都很一致,巨型的 JBL 商標,大大的 slogan 標語,白色、橘色的鮮明配色,加上時尚青春的圖像。即便他們的產品呈現出豐富的復古元素,卻在細節上透露 JBL 充分掌握了與年輕世代對話的語彙。復刻上世紀 70 年代的經典喇叭,再現過往的風華 近幾年展露頭角的 Classic 系列,再現 JBL 四、五十年前的風華。以 L100 Classic 喇叭 為例,復刻了上個世紀 70 年代推出,至今還在二手市場活躍的 L100 Century。並且向下延伸出較小型的 L82 Classic 和 L52 Classic 兩款書架喇叭,如果消費者覺得 L100 Classic 太大了,家中空間擺不下,就可以選擇這兩款較小的喇叭。 L100 Classic 在 2018 年推出,兩年後又陸續推出 L82 Classic 和 L52 Classic。直到 2023 年,JBL 推出 L100 Classic 和 L82 Classic 的 MK2 版本。外觀上看起來跟第一代很像,改變都在裡面,原廠稱這些重要的升級就像是汽車改裝的性能套件,足以帶來聲音表現上顯著的進步。MK2 最大的改變就在單體更新了 這次試聽的是中堅款 L82 Classic MK2,二單體二音路、低音反射式設計。它使用了一個 1 吋(25mm)的鈦金屬振膜高音,搭載了稱為「聲學鏡」(acoustic lens)的特殊導波器。8 吋低音用上 JBL 招牌的白色紙盆,中央是半球體的防塵蓋,白色振膜上有同心圓狀立體壓紋,可強化振膜自身的剛性。該低音還用上剛性更好的鑄造框架,作為單體運動時穩固的支撐。 諸此種種,似乎都與 MK1 一樣,可是看起來很像的單體,卻都換新了。高音單體型號為 JT025Ti2-4,低音則是 JW200PW2-6,二者型號在連接號前都標明了一個「2」,表示為 MK2 所用的新單體。原廠直言,新單體做了許多看不見的升級,低音單體的工作更為線性,失真更低,高音的聲音質感也更細緻些。新款配有兩組端子,多了 bi-wire、bi-amp 可玩 單體換新了,分音器當然也要重新設計。L82 Classic MK2 分頻點設在 1.7kHz,阻抗 8 歐姆、靈敏度 88dB,這些數據也都和 MK1 相同。但是,MK1 的喇叭端子只有一組,MK2 卻配備了兩組,方便用家玩 bi-amp 或 bi-wire,甚至多了跳線可玩,聆聽趣味更多了。高音量感調節鈕配上Quadrez 方塊泡棉網罩,這就是 JBL 魂 L82 Classic MK2 也保留了 JBL 經典的高音量感調節旋鈕。就在前障板上,有一個黑色旋鈕,如果不做任何增減,請把旋鈕標示對齊 0dB 的位置。雙向旋轉微調,可以微幅衰減或增加高頻的量感,用家可根據個人聽感、空間聲學、座位距離等條件自行調整。 L82 Classic MK2 仍維持該系列復古的設計。胡桃木貼皮的箱體,前後障板為燻黑面處理。網罩最是特殊,採用復古的 Quadrez 方塊泡棉網罩,且有黑、藍、橙三色可選。私心認為,L82 Classic MK2 的網罩不僅讓人捨不得收起來,甚至捨不得卸下來。將近半米的高度,L82 Classic MK2 是一對體型較大的書架喇叭,原廠提供專屬的 JBL JS-80 腳架可供選購。L82 Classic MK2 擺上去後,會有一個微微的後仰角度,看上去更添 70 年代的西岸慵懶情懷。擺位很簡單,靠牆、拉開都不怕;建議添購專屬腳架,才不會有遺憾 試聽地點就在 U-Audio 的試聽室,這裡空間超過 20 坪,但放起音樂來,JBL L82 Classic MK2 並不顯小。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它聲音能量充沛。搭配的器材也單純,就是代理商一併送來的 JBL MP350 串流播放器與 SA550 綜合擴大機,主要以 Roon 播放音樂(MP350 支援 Roon Ready)。喇叭則放在 JS-80 專屬腳架上,以 7 度仰角提供相位補償。MP350 和 SA550 的機器兩側都有與喇叭相同的胡桃木貼皮的護木,配上前面板垂直與水平髮絲紋打磨,以及復古味十足的旋鈕與按鍵佈局,果然是一家人才做的出來的。這兩部器材,未來編輯部也會有評論,有興趣的朋友請拭目以待。 L82 Classic MK2 的聲音相當開放,具有豐沛活力,特別是播放富節奏感的音樂時,尤其可以顯出它的長處。鈦金屬高音提供了相當的高頻亮度,這是活力的來源之一。高音總成所搭載的導波器,使得聲音開放、舞台開闊,即便仍屬書架喇叭的範疇,規模感卻是不小。中低音厚度很好,在播放音樂時得有穩固的下盤基礎。形體的構像大,細節足,可以給出一個夠清楚的音樂畫面和發聲形體。 L82 Classic MK2 的擺放很容易,一般來說,這喇叭可以——甚至適合——直接靠牆擺,在音響展上我們見到的 JBL 也多半是這麼做。當然,如果你堅持,要把喇叭拉離背牆也不會有人說你錯。如果靠牆擺,低頻的厚度和衝擊感會多一點,而且音像與形體會因為背牆反射而顯龐大;拉離背牆的聲音比較輕鬆,輪廓感會鮮明些。還有一點,別看 L82 Classic MK2 只是 2 單體 2 音路的書架喇叭,低音也只有 8 吋,這喇叭的設計是可以拉間距的,尤其是當喇叭靠近背牆時,透過背牆反射的能量,就算拉開三米以上,結像照樣飽滿,能量依舊充沛。 這個鈦金屬高音的能量感很好,摘下網罩時在某些情境下可能會稍顯刺激。不過別怕,無段式的高音量感調節鈕此時便可派上用場。覺得高音太多,就衰減一點;倘若覺得還想要更亮一點的聲音,就增量一些。有了這個調節鈕,就像是把鹽罐、胡椒罐擺在餐桌旁,口味輕重任君選。蓋上網罩時,聲音柔化效果明顯,不僅高音的亮度與刺激感少了,中低音的爽朗與衝擊性也會少一點,蓋或不蓋網罩聲音調性會很不相同。有了網罩和高音衰減,再配合擺位,L82 Classic MK2 可以玩出很多不同的風貌;這真是一對很有趣味的喇叭。很容易得到一整個屋子滿滿的音樂 如果你喜歡爵士樂,JBL L82 Classic MK2 可以帶來相當的聆聽樂趣。如果你偏好柔軟一些、溫暖一點、速度不要太快的聲音,蓋上網罩就可以了。我個人則更喜歡揭下網罩、拉開間距的設定和擺位。靠近背牆的擺法,會增加一點低頻量感,另一方面因為高音距離遠了,也會因為距離有些衰減。但在這樣擺放下,你可以換得一整個屋子的爵樂饗宴。播放 Jacques Loussier Trio 演奏的巴哈郭德堡變奏曲改編曲時,在一般正常的擺位下,正襟危坐在皇帝位,是一種聽法。可是,貼牆放、正面朝前、拉開間距的擺法,讓整面背牆與喇叭合作發聲,聽起來更有味道。 聽鼓手在銅鈸上製造的騷動聲響,真是清楚明白。Loussier 流暢的鋼琴演奏,琴音圓潤飽滿。貝斯所襯墊的低音節奏,音粒渾圓有彈性。爵士要的還有什麼?不就是這個嗎?不用端正坐好嚴肅以待地聆聽,才是爵士啊!不是哪一家喇叭這樣擺放都能這麼好聽,但 JBL 這樣擺,是真的好。節奏感強的流行樂,一放就著了 Classic L82 MK2 很適合表現節奏感強烈的音樂,這是我在用它聽 Michael Jackson 後的結論。它放起「Billie Jean」,當中的鼓聲有著強烈的衝擊感和爽脆的勁道,配上混入的大鼓,聽來真是過癮。「Beat It」不僅有著強烈鮮明的鼓聲節奏,還有電吉他、合成器的節奏和效果。這裡的電吉他在 JBL 喇叭這麼一放,氣質張揚而且帶著幾許狂野氣質,與這曲子的風格更合了。「Black or White」開頭的劇場畫面鮮明,不管是父親的敲門聲,還是兒子抽換卡帶的音效,又或是父子二人隔著房門的對話,受惠於豐富的資訊量,都富有畫面感。待音樂出來,與前面兩首曲子相比,不同年代的錄音與編曲,有著更清晰的層次和更多元的面貌。聽這由鼓聲和電吉他所構成穩定的節奏,清晰而有勁地支撐著 Michael 的歌唱;L82 Classic MK2 的活力就顯在這強節奏的衝擊性上。有細節,就活生 聽 Blue Coast Collection 錄製的「Looking for a Home」,吉他琴音亮麗而有勁,在鮮明的金屬質感與木質箱身共鳴下,呈現豐富的色調。男歌手 Keith Greeninger 的歌聲不僅有著清晰的質地紋理,把那份略帶沙啞的滄桑形貌都給描繪了出來。唱到高處時,能量貫出,情緒表現都顯示了出來。在「Slow Day」一曲裡,女歌手 Jane Selkye 的咬字和聲腔變化也都聽得清清楚楚。L82 Classic MK2 的細節描繪力真的很好。這個好,還不單是聽見比較微小的聲音而已,更是讓人聽見一些細微的變化。又如「Lilianna」一曲裡,Jose Manuel Blanco 的嗓音在尾音處的抖動和弱化淡出,在 L82 Classic MK2 上聽來也饒富韻味。這在在道盡了「有細節,就活生」的道理。聽見這些越多,音樂聽起來就越活。在這方面,千萬別小看了 L82 Classic MK2 。聽過它的吉他,好像別的喇叭都太斯文了 Queen 的「Bohemian Rhapsody」你熟,我熟,大家都熟,但我還真沒用 JBL 喇叭聽過這首歌。為什麼強調 JBL 喇叭呢?正如我前面講的,JBL 喇叭適合貼牆擺,而且他們多的是搭配特殊高度腳架的大型書架喇叭。在這樣的情形下,播放出來的「波西米亞狂想曲」,與我過往所有的經驗都不一樣——音像大,舞台寬,歌曲的每個分段聽感的歧異性更明顯。 在序奏和歌劇段的部分,都有多聲部合唱。這些合唱都是透過多軌錄音疊合出來的效果,而且還利用混音做出忽左忽右的空間感。除了在空間上的變化,聲音的能量感也有強弱層次。L82 Classic MK2 有著寬大的場面,讓那些空間位移的效果更為明顯。而且它的能量充沛,在表現強弱對比的各種變化時,保持著游刃有餘的輕鬆感。亦並不因為我拉開了喇叭間距,而使得當中一些細節聽起來沒那麼清楚,相反的,借助背牆反射,更強化了聲音的扎實度。間奏曲的電吉他 solo 在樂團的伴奏支持下,為前段 Freddie 唱出的敘事曲段做出了情感的總結。這段電吉他 solo 不長,還不到半分鐘,琴音強而濃烈。在 L82 Classic MK2 上聽,似乎更容易被這樣如歌如訴的吉他所感動。L82 Classic MK2 真的很擅長播放吉他,不管是木吉他還是電吉他。聽過 JBL 播放的吉他,總會覺得其他喇叭放起來真是太斯文了,不像 JBL 那樣有張力。放起古典音樂自有一套說服的道理 至此為止,我敘述了用 JBL L82 Classic MK2 播放爵士樂、流行歌曲、民謠、搖滾樂的聆聽經驗,唯獨古典音樂還沒寫到。接下來就是了。 我認為上述幾種音樂類型都適合 JBL L82 Classic MK2,可是,古典音樂就不一定了。切勿誤會我的意思,這並不是說它不能播放古典音樂,而是「適合與否」的問題。相較之下,JBL 更適合播放節奏強的、更刺激性、或訴求某種氛圍的非古典類音樂。當我們聽古典音樂時,聲音的精緻感相形更為重要——但這恰好是 JBL 喇叭所較不擅長的。我雖然在貝多芬第四號鋼琴協奏曲上,感覺音樂的透明和清朗、聲音的細膩與精緻稍欠,但無礙於那個鈦金屬高音表現鋼琴亮麗的音色與堅實的音符,在樂團齊奏時的開闊場景也照樣撐得起來。撇開抽象的精緻感不提,L82 Classic MK2 自有其一套說服樂迷的道理。空間開闊寬大,器樂實體感佳 然而,我若換個氣質粗獷一點的曲子,L82 Classic MK2 又不一樣了;例如恩奈斯可的羅馬尼亞狂想曲。播放的是 Antal Dorati 指揮倫敦交響樂團,1960 年在 Mercury 的錄音。這曲子本身就是比較粗獷的,Mercury 的錄音是直接的,兩兩相加,在 JBL 上播放就恰好對了。強烈的吉普賽風格,還摻入了東方意象濃厚的旋律,音樂在疾走之下,合奏的力道強勁。L82 Classic MK2 表現起這曲子,聽得真叫人熱血沸騰。同張專輯還收錄了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這曲子也同樣帶著強烈的民族氣質。Mercury 錄音的空間感出色,L82 Classic MK2 表現起這樣的開闊場景,一點不是難事。而且我真是喜歡它所呈現的中低音域弦樂,綿厚之中還有紋理;那些木管也很精彩,圓潤溫暖之餘,還有明確的實體感與定位感。你說它放古典不好聽嗎?難說,另一種味道而已。喚回我們聽音樂的初衷 JBL 這把玩弄復古到精的手法,真是太高明了。不僅外觀復古,還有著復古的靈魂。L82 Classic MK2 的復古設計是看得見的。不過,我們人裡面那對音樂的熱情,在每一次聆聽裡所得的感動,是不是也需要我們靜心回訪一下。在這個充斥著高價器材的年代,音響價格不斷堆高,音響還是以前那個伴隨著我們每一天,使我們充滿音樂聆聽樂趣的音響嗎?L82 Classic MK2 所復古的,豈止是外觀設計而已,它還能喚回我們聽音樂的初衷。 器材規格 JBL L82 Classic MK2 型式:2 單體 2 音路低音反射式書架喇叭 單體:1 吋 JT025Ti2-4 鈦金屬半球高音 × 1,8 吋 JW200PW2-6 紙盆中低音 × 1 阻抗:8 歐姆 效率:88 dB 分頻點:1.7kHz 頻率響應:44Hz – 40kHz / -6dB 建議擴大機功率:25 - 150 瓦 尺寸:472.7 × 280.2 × 315 mm(高×寬×深) 重量:12.8 kg 建議售價:96,000 元 代理商:英大 電話:06-291-4751 網址:smilesound.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