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郭漢丞,攝影/蔡維峻 2025/01/20發表,已被閱讀1,255
Rubikore!丹麥 Dali 在 2024 年全新推出的中階系列,主打旗艦 Kore 技術下放,送來編輯部試聽的 Rubikore 6 落地喇叭,外觀優雅、簡約又大方,其音樂性格自然、柔順又耐聽,如果您是每天離不開音樂的人,Rubikore 6 會是個好夥伴。



標榜負擔得起的 Hi End

Dali 成立於 1983 年,算到 2024 年,已堂堂邁入第四十一個年頭,多年來以其丹麥設計風格,與標榜負擔得起的 Hi End,至今已經在全球七十多個國家銷售,是不折不扣的國際級音響品牌。

Dali 物美價廉的形象,到了 2022 年超級旗艦 Kore 問世,以九萬歐元的身價攀上歷史新高,許多人以為 Dali 準備大舉揮軍頂尖 Hi End,往更高的價格帶邁進,不過 Dali 實際上仍是一本初衷,繼續走負擔得起的 Hi End。


持續將 Kore 旗艦技術下放

Kore 的用意是「秀肌肉」,目的是展現 Dali 「現階段最高技術成就」(state-of-the-art),代表他們擁有堅強的研發實力,隔一年的 2023,Dali 就把技術下放到 Epikore,略為壓低價格,2024 年最新推出的 Rubikore,同樣是 Kore 旗艦技術下放,但是價格再往下壓,差不多進入「大多數人負擔得起」的水準(Affordable Hi End)。

或許有人想說,中型落地的 Rubikore 6,身價也拉到二十萬左右了,並不算便宜啊?我不打算說 Rubikore 系列是便宜喇叭,但是如果對比 Kore 的身價,而搭載 Kore 技術的 Rubikore 6,只賣旗艦價格的零頭,Dali 其實很有誠意,認真要把頂級 Kore 喇叭製作技術,推廣到普羅大眾市場。

如果應用 Kore 旗艦技術的 Rubikore 6 的價格,仍然超出選購喇叭的預算太多,沒問題,原本的 Rubicon 系列還在,價格比新款 Rubikore 略低,再向下走,還有三個價位等級:Opticon MK II、Oberon 與 Spektor,或者選經典長青的皇太子 Menuet 也行,他們的身價,可能湊整套家庭劇院多聲道系統,還比一對 Rubikore 6 便宜。

這些平價系列顯示,Dali 依然堅守物超所值路線,即便超級旗艦 Kore 的身價高昂,但是大部分的 Dali 喇叭,仍盡可能維持親民的價格策略。

這次試聽的 Rubikore 6,算是同系列的二當家,上面有更大的 Rubikore 8 落地喇叭,往下有書架款的 Rubikore 2,外加中高音模組可旋轉,直立或橫放都可,方便搭配多聲道的 Cinema LCR 與 On-Wall 款式,代表 Rubikore 系列這五款喇叭,可以玩兩聲道,也可玩多聲道家庭劇院,組合搭配有彈性。


Rubikore 與 Rubicon 代表兩個世代旗艦技術

假如與既有長銷多年的兄弟系列 Rubicon 比較,兩者的外觀非常相似,甚至我在寫稿時,打字都要很注意,兩者的系列名稱都很相似,兩者都是高階技術下放。

差別在於 Rubicon 是早年 Helicon 旗艦技術下放,而 Rubikore 則是 2022 年最新旗艦 Kore 技術下放,所以型號字尾變成 Kore。


三大技術升級亮點

旗艦 Kore 技術延伸到 Rubikore 系列,最重要者包括三個部分,分別是中高音模組搭載無磁液低損耗絲質軟半球高音、Clarity Cone 中低音單體技術與 Continuous 低音反射孔。

從中高音模組講起,Dali 的中高音模組與眾不同,長條型的鋁帶高音與絲質軟半球高音,並不是兵分二路,而是合而為一的模組,稱為 Hybrid Tweeter Module,這是 Dali 應用多年的招牌設計。


「沒有」灌注磁液的絲質軟半球高音

不過 Rubikore 6 換上了新的軟半球高音,裡面沒有灌注磁液,質量更輕,損耗更低,這也是 Dali 多年來標榜的「低損耗」設計理念,損耗越低,愈能重現珍貴的音樂細節。

咦?以前灌注磁液的絲質軟半球高音,不是喇叭廠家的宣傳特點嗎?都還要刻意標示「磁液冷卻」高音單體,怎麼 Dali 這次強調「沒有灌注磁液」更好?

灌注磁液的目的,其實是為了散熱,讓高音耐得住大音壓摧殘,不會因為音圈發熱而軟腳,但是磁液本身有質量,反而不利高音單體的快速活塞運動,所以 Rubikore 高音模組的絲質軟半球高音,從旗艦 EVO-K 的設計技術下放,沒有灌注磁液,符合 Dali 強調的「低損耗」設計。

低損耗是 Dali 核心理念之一

絲質軟半球高音灌注磁液比較好?還是不灌注磁液比較好?討論這件事那就劃錯重點了,因為灌注磁液對與錯,並不是重點,而是如何兼顧高音單體性能,同時達到 Dali 要求的「低損耗」。

看到 Dali 新的絲質軟半球高音單體,技術進步在哪裡了嗎?簡單講,就是如何能夠「不灌注磁液,同時維持高音單體對功率的耐受力,提升頻率響應」,那才是 EVO-K 高音技術下放的重點。


新款 Clarity Cone 加 SMC 磁力引擎

Rubikore 的第二項 Kore 技術延伸,是 Clarity Cone 中低音單體振膜,搭配SMC 磁力引擎,Clarity Cone 是類似 Kore 的紙盆振膜,內中的木質纖維,混合長短纖,紙盆振膜同時兼顧高剛性與輕質量。

而 Rubikore 中低音的磁力引擎,則搭載 Dali 獨家 SMC 磁力引擎,同時比照 Kore 的設計,採用雙磁力引擎,增加磁隙長度,維持音圈在磁隙之間的工作線性。


Continous-Flare 低音反射孔

第三項延伸自 Kore 的技術,則是 Dali 獨家 Continous-Flare 低音反射孔,Rubikore 6 搭載了雙低音反射孔,位於喇叭箱體後方,一高一低,Dali 稱之為 Continous-Flare。

Continous-Flare 講的是低音反射孔出口的表面壓花,拉出長條型的密集溝槽,可以幫助氣流導通,讓低頻氣流快速宣洩,同時降低氣流擾動噪訊。


分音器諸多補品上身

至於 Rubikore 6 的分音器,用上了許多「補品」,譬如關鍵的電容採用著名的Mundorf,並且使用與 Kore 同等級的 SMC-Core 電感,DC 阻抗比傳統電感低,其音樂訊號路徑也更短,這些都符合 Dali「低損耗」的設計理念。

不過 SMC-Core 電感只有 Rubikore 6 Rubikore 8 有,架構較簡單的 Rubikore 2 沒有 SMC-Core 電感。


少見的 2 1/2+1/2 音路設計

其實,Rubikore 6 的分音器假如拆開來看,可能非常複雜,因為它是 2 1/2 + 1/2音路架構,少見吧!最上面的鋁帶高音與絲質軟半球高音模組,算是 1/2 音路,高音與雙 6 1/2 吋 Low Loss SMC 中低音單體,則是 2 1/2 音路,所以 Rubikore 6 的分頻點分別是 800 Hz、2,600 Hz 與 14,000 Hz。

Dali 沒有說明 Rubikore 6 究竟是幾階分音,不過從原廠解剖圖來看,可能是一階分音,因為上面的電容與電感,數量並不是太多,而且,Dali 強調「低損耗」設計理念,假如採用斜率高的高階分音,可能要用更多被動元件拉高分音滾降斜率,損耗相對較大,所以即便 Dali 沒有明說,但是從分音器參考圖來看,Rubikore 6 很可能是採用一階分音。


強調「丹麥手工製造」

Rubikore 6 與之前的 Rubicon 比較,底座部分多了延伸出來的腳座,兩支粗壯的金屬棒,鎖定在喇叭底部,延伸出 4 支尖錐腳釘,可以調整 Rubikore 6 喇叭的水平,不過要把喇叭稍微抬高,才能旋轉腳釘,不算好調,還好喇叭水平安裝時調整一次即可,不常用到。

最後要講 Rubikore 6 的特色,就是 Dali 強調「丹麥手工製造」,這個吸引力很高,畢竟花了二十多萬的預算,買到丹麥原裝貨,感覺好像不貴,相較之下,許多丹麥製造的精品傢俱,可能一張單椅就比 Rubikore 6 貴兩倍了,您說 Dali 的定價策略是不是很高明?


原廠建議不要 Toe-in 值得參考

有關 Rubikore 6 的設計特點大致表過,接下來要進入實戰了!根據 Dali 原廠說明書,建議喇叭不要 Toe-in,喇叭開箱 Run-in 時間約 100 小時,我依樣畫葫蘆,效果很好,當然,調整擺位是音響編輯的工作日常,大 Toe-in 與小 Toe-in 都試過一輪,確實,原廠的建議最好,讓 Rubikore 6 正面對齊擺好,漂亮的 3D 音場就會自然浮現。

在 U-Audio 試聽 Rubikore 6 的過程,算是先苦後甘,Rubikore 6 搬出來的時候,剛好在聽 Phasemation SA-1500 綜合擴大機,順手就把它接上去,可是音色偏暗,音樂活力不太好,感覺喇叭好像還沒醒過來,悶悶的。

搭配管機感覺有些睡眼惺忪

是不是 9 瓦的 SA-1500,推不動 Rubikore 6?有可能,所以,接下來換 EAR 868P 前級/ 509 MK II 後級搭配,心想 100 瓦的功率,應該推 Rubikore 6 沒問題,聽過一輪,低頻的力道確實夠,代表 100 瓦的功率來推 Rubikore 比較夠用,至少比 9 瓦的 300B 來得飽滿扎實,下盤的量感與力度也好多了。

可是 EAR 前後級的搭配,中高頻的光澤還是偏暗,雖然聽小提琴很絲滑柔和,可是尾韻就差了那一點飄逸,是那種喇叭還沒完全醒過來,略帶睡眼惺忪的模樣。

換上晶體機,喇叭就醒過來了

來吧,換晶體機上場,接上編輯部參考用的 Linear Acoustic LAV-60 MK II,一樣是 100 瓦的輸出功率,可是晶體機上場,這 Rubikore 6 可就醒了,中高頻的活力與光澤,漂亮多了,中低頻的力道、速度與量感,都比真空管機搭配要合拍,看來晶體擴大機比較適合 Rubikore 6。

從真空管機換到晶體機,搞定 Rubikore 6,可以認真聽音樂了,用 LAV-60 MK II 推 Rubikore 6,不僅下盤的力道多了量感與速度感,整個音場也跟著開闊起來,中高頻泛開溫暖柔順的延伸,以中高頻的光澤來說,Rubikore 6 不是刺激火辣的類型,而是柔美流暢的模樣,可以舒服地聽一整天也不累。

音樂細節與層次好自然

像是聽 John Mayer 的錄音室專輯「Continum」,成名曲之一的「Slow Dance In A Burning Room」,開場的電吉他,Rubikore 6 帶出中頻段濃郁的質感,漂亮的 Fender 單線圈電吉他配上 Vintage 真空管音箱的音色,尾韻泛開 Spring Reverb 的氣氛,可真是對味,電貝斯的顆粒飽滿又龐大,因為是錄音室作品,電吉他背後還有木吉他的和弦撥彈。

Rubikore 6 把錄音師刻意營造的音樂層次,烘托出溫暖的豐潤感,同時也沒放過諸多細膩裝飾的細節。

熱鬧的爵士樂舒服順暢

換上爵士樂,聽 Miles Davis 經典專輯「Kind of Blue」,開場的「So What」從低音貝斯撥弦開始,鋼琴慵懶地回應,等低音貝斯走起旋律,爵士鼓輕輕敲打,小喇叭與薩克斯風回應,把主要的和弦走過一遍,輪到小喇叭主奏,Rubikore 6 的銅管音色,中頻厚度很飽滿,撐起漂亮的樂器結像,爵士鼓呼應的鐃鈸敲打節奏,清脆而不顯刺激,讓「So What」的搖擺氣氛聽來舒服又順暢。

假如您愛聽爵士樂,Rubikore 6 絕對是非常對味的喇叭,像是聽 Sonny Rollings 的「Way Out West」,聽「I'm an Old Cowhand」,爵士鼓敲打牛鈴開場,展現西部牛仔風情,小喇叭吹奏起明亮又愉悅的旋律,低音貝斯跟著回應,爵士鼓組打起來,活力奔放的「I'm an Old Cowhand」,在 Rubikore 6 喇叭中間,展現寬鬆又開闊的 3D 音場,柔順的高頻延伸,讓小喇叭的獨奏樂段很有活力,但卻不顯刺激聒耳,而是帶有健康的明亮感,而 Rubikore 6 在下盤的厚度與力道,呈現 3D 音場的穩定感,讓喇叭自然消失在聆聽空間之中。

細節帶出歌聲蘊藏的情感

換上「Dave's True Story」,「Marisa」 的電吉他分解和弦,在 Rubikore 6 喇叭中央,凝聚出漂亮的旋律線條,中頻的濃郁感聽來像是真空管電吉他音箱,主唱 Kelly Flint 的歌聲開嗓,Rubikore 6 帶出細膩的變化,嗓音略為轉運,或是多一點喉音,這些細節的重現,讓聽音樂的情緒更為專注,電貝斯的顆粒飽滿,感覺 Compressor 加了不少,讓低音顆粒感很跳,與吉他的分解和弦,陪伴著 Kelly Flint 濃情的嗓音。

我想說,用 Rubikore 6 來聽「Dave's True Story」,計較的不是細節有多少,而是整體音樂的氣氛,讓人很放鬆、很享受,不自覺地放下筆記本,不去記錄聽感,輕鬆地聽完整張唱片。

大提琴的聲線漂亮又濃情

流暢的聲線與厚實的中頻,用 Rubikore 6 來聽馬友友的「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也是享受,聽他在 2018 年發行的「Six Evolutions - Bach: Cello Suites」,熟悉的「Prelude」,大提琴凝聚在 Rubikore 6 喇叭中央,泛開寬闊的音場。

馬友友拉奏這套大提琴組曲,差不多一甲子了,六十年的功力,凝聚出大師風範,這個版本的巴哈無伴奏,比起之前的馬友友,多了自在,多了愜意,多了行雲流水,卻少了些修飾,少了些刻意。80 年代時年輕的馬友友,拉這首曲子多了些正襟危坐的樣貌,像是學生的畢業錄音作品,到了「巴哈的六個靈感」,卻像摻了流行元素,情感放得太濃,有些矯揉,也顯意氣風發,可是到了「Six Evolution」,馬友友展現了大師風範,有自己的詮釋,還有成熟圓融的怡然自得。

用 Rubikore 6 來比較不同時期的馬友友,都是巴哈,卻讓我們可以感受到音樂家詮釋音樂的進化與昇華,我想說,玩音響最棒的地方,並不是花錢擁有這些器材,而是透過更精緻、更講究的音響,呈現音樂當中蘊藏的諸多情感,那才是音響的價值所在,而 Rubikore 6 可以清楚呈現不同樣貌的馬友友。

大場面寬闊又輕鬆

最後,來個場面大一點的管弦作品,聽 Mercury Living Presence 經典錄音「羅德利哥:阿藍輝茲吉他協奏曲」,這是 Romeros 家族與聖安東尼奧管弦樂團合作的錄音,也是早年讓我跳入玩音響之路的唱片之一,我從卡帶買起,然後是 CD,之後買黑膠,而用來聽 Rubikore 6 的版本,則是當年首批轉錄 DSD 的 SACD,您說,玩音響貴的是器材,還是唱片?不過數位串流興起,倒是讓想來玩音響的人,省了不少買 CD 的錢,可以盡情把預算投資在音響上面。

「阿藍輝茲」從吉他愉悅的大調開場,古典吉他撥彈著和弦,迎接獨奏吉他登場,帶出明亮的旋律,Rubikore 6 把古典吉他的尼龍弦,帶出溫暖又帶有彈跳感的氣氛,呼應著弦樂群一片片的聲響回應,小提琴聲部的獨奏,反覆吉他的旋律,再回到吉他,管弦樂團收斂起來,讓獨奏吉他發揮,Rubikore 6 把吉他在前,管弦樂團在後的層次感,清楚的呈現,展現寬闊又輕鬆的協奏曲樣貌。

可以常相左右的音樂夥伴

從我搭配喇叭的過程來看,Rubikore 6 可能不是一聽就會讓人馬上驚艷的美女,但卻更像是深情款款,可以常相左右的夥伴,不慍不火,卻恰如其分地呈現各種音樂的內涵,聽流行樂,可以把電貝斯壓縮帶出的顆粒感,從錄音當中跳出來,聽爵士樂,銅管的音色厚實,兼顧舒服的明亮感,而聽古典音樂,Rubikore 6 則是用溫暖又柔美的聲線,展現蘊藏在音樂當中的情感。

假如有機會試聽 Rubikore 6,請多花點時間,用各種音樂去嘗試,聽得越久,越能感受到 Rubikore 6 重現音樂內涵的魅力,也越能感受 Rubikore 6 柔順難聽的特性。






器材規格

Dali Rubikore 6

型式:4 單體 2 1/2 + 1/2音路低音反射式落地喇叭
使用單體:17×45 mm 鋁帶超高音 × 1,29 mm 絲質軟半球高音 × 1,6.5 吋Clarity Cone 木質纖維振膜低音 × 2
頻率響應:38 Hz – 34 kHz
效率:88.5 dB
阻抗:4 Ω
最大音壓:110 dB
建議擴大機功率:40-200瓦
分頻點:800 Hz,2.6 kHz,14 kHz
尺寸:990 × 200 × 380 mm(高 × 寬 × 深)
重量:23 公斤
售價:250,000 元
進口總代理:極品
電話:+886-2-2792-9778
網址:https://www.topaudio.tw/

四大護法技術造就白虎旗艦–Tiglon TPL-3000A-WT 電源線
Tiglon TPL-3000A-WT 的外觀為白色綴以黑色細紋的編織披覆,正如黑紋相間的白老虎,故稱「White Tiger」。型號最末的 WT 及為 White Tiger 白老虎的縮寫。2024 正逢 Tiglon 15 週年紀念... 《 全文


更多專題: 一個月    三個月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