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戴天楷,攝影/戴天楷
2024/03/15發表,已被閱讀16,117 次
瑞典 High End 喇叭廠 Marten 於 1998 年創立,成軍至今已 25 年。作為 25 週年紀念,2023 年於慕尼黑音響展推出讓人為之驚豔的新喇叭 Mingus Septet。當時,在 Marten 展房深受其聲音表現所震撼,據說 Marten 現場就接到了十幾對 Mingus Septet 的訂單。 因為要排單,我們在台灣花了點時間才等到 Mingus Septet,正式公開亮相也是 12 月台北音響展的事了。Marten 目前旗下產品共分四個系列,由高階到入門分別是 Coltrane、Mingus、Parker、Oscar,各自對應於傳奇爵士樂手 John Coltrane、Charles Mingus、Charlie Parker 和 Oscar Peterson。其中,歷史最悠久的,就是 Mingus 這個型號。1998 年公司初創時,Marten 的第一款產品,就叫做 Mingus,那是一對 2 音路的落地喇叭。這個型號也一直存在於 Marten 的型錄。2016 年推出了 Marten Quintet,以五重奏為名,代替過往以阿拉伯數字的稱呼,揭開了Marten 一頁頁「重奏」的篇章。及至後來推出的 Oscar 和 Parker 系列,繼續按以此邏輯來命名。力求堪比 Orchestra 表現的 Septet Mingus Septet 僅次於 Mingus 系列的老大哥 Orchestra,然而,Marten 在它身上的野心更大。他們要 Mingus Septet 以更小的喇叭體積實現堪比 Mingus Orchestra 的力量與表現,且能讓用家體驗更輕鬆的聆聽。「基於和 Mingus Orchestra 有許多相似之處,它能毫無妥協地展現頂級的播放水準。」在哪些方面呢?全幅的音域、深沉的低頻、寬廣的動態。以上這些,就寫在 Marten 官網上 Mingus Septet 的頁面刊頭。擁有絕佳硬度重量比的純鑽石高音 怎麼達到呢?Mingus Septet 和 Mingus Orchestra 同樣採取四音路架構。稱為「七重奏」的 Mingus Septet 具備七顆單體,前面有五顆單體向前發聲,背後還有兩只被動輻射低音,加起來一共七顆。位於最上面的是一顆 1 吋純鑽石高音,負責 6kHz 以上的頻段,高頻可上看 40kHz。原廠表示,這個鑽石振膜具有絕佳的硬度-重量比(stiffness-to-weight ratio),不需要太多電流即可驅動,且工作敏捷精準,失真極低。鑽石本身散熱效率高,可迅速散去音圈運動時產生的熱能,這讓喇叭就算在大音量下工作,也不會過熱而損及音圈。Marten 首度使用的鈹振膜中高音 Mingus Septet 最特別之處,在於它使用了一個 3 吋的鈹振膜中高音。過去,Marten 經常在這個位置使用陶瓷振膜單體,Mingus Septet 是第一個使用鈹振膜中音的 Marten 喇叭。那鈹振膜有什麼好處呢?首先,它很輕,比陶瓷更輕,密度是鋁的 1/3;其次,它很硬,比鋼還硬,因此更不容易出現惱人的諧振。基於上述兩點特性—鈹又輕又硬—加上優秀的阻尼特性,鈹振膜可以再生寬廣的頻率響應,尤其是清晰精準的高頻訊息且不失真。再者,鈹本身導熱很快,且抗腐蝕性強。因此,它不但可以協助音圈散熱,還經久耐用。Marten 想用鈹振膜很久了,終於在 Mingus Septet 上得到實現。這個鈹振膜中高音的工作範圍,涵蓋了 800Hz~6kHz 的區間,至關重要。新製程的陶瓷中低音失真更低 中音下段的 200Hz~800Hz 範圍,則交給一顆 7 吋的陶瓷中低音負責。使用陶瓷單體向來是 Marten 的拿手好菜。這次使用的陶瓷中低音採用了新的製程,讓振膜本身的內阻更高,有助於讓單體失真更低,聲音更乾淨。雙 8 吋三明治凸盆低音,配雙 10 吋被輻低音 下方兩個 8 吋凸盆式低音,則是鋁合金結合蜂巢結構的三明治振膜,配上隱藏式懸邊設計,衝程長、工作線性高、失真則極低。這兩個低音負責 45Hz~200Hz 的範圍,背後還有兩個同樣結構,但尺寸更大的 10 吋被動輻射低音,用以增強45Hz 以下的低頻,最低可達 23Hz 的水準。如果以此低頻深度來看,再衡量它的體積,Mingus Septet 真的是厲害。分音器好料盡出,台灣只有 Statement 內線版本 單體之間的協調,靠的是分音器。不僅要劃定各單體的工作範圍,更要調諧各單體的時間相位,使得各單體時間相位一致。在設定喇叭單體間的時間一致性時,Marten 沒有固定的做法,旗下有些喇叭是後傾設計的,有些喇叭則為直立而無後仰角度;Mingus Septet 就屬於後者。分音器製作可謂好料盡出,原廠細數之,有銅箔空心電感、銀銅材質電容、特規訂製的電阻,以及 Jorma Design 的喇叭內線。值得一提的,雖然 Mingus Septet 有分標準版,以及使用 Statement 喇叭線的升級版,上瑞考量其聲音表現以及加價幅度,決定只進 Statement 版本,免得台灣用家日後還要升級。講求時間相位一致,低音量感可微調 如何讓各單體時間相位一致,更是分音線路的設計重點,Marten 採取的是最不容易出現相位失真的一階分音。除此之外,在背後喇叭端子座上,還有一個低音量感調節旋鈕,一格 1 dB,可針對低音作 +/- 2dB 的微調。這麼一來,Mingus Septet 對不同響應特性的空間,就有更高的適應性,用家也可根據自己的聲音偏好來調整,可謂實用又討喜的功能。VIDEO 黑色鋼烤箱體加上結構補強與實木飾板,裡子面子俱足 喇叭的性能,除了單體和分音器,第三個靈魂要素就是箱體;沒有喇叭箱體,再好的單體也是枉然(有多少家人能忍受在家裡擺放大型障板?)。Marten 做喇叭箱體,一求提供最佳聲學支持,二求外觀做工細緻好看,有裡子也有面子。 先講裡子。Mingus Septet 的箱體以特別挑選、最佳硬度的中密度纖維板製成,根據不同位置決定其厚度,振動較少處 25mm 厚,需要更高阻尼的地方則厚 40mm。箱體側面做出弧形,讓 Mingus Septet 呈現前窄後寬的樣貌,藉以減少平行面,降低鄉內駐波生成。為強化結構,內部設有橫梁補強,以提高箱體本身的剛性和諧振阻尼。底部藉由延伸出來的不鏽鋼腳架,增加穩定性。Marten 喇叭的腳墊很特別,他們和加拿大避震墊材廠 IsoAcoustics 合作,開發 Marten 專屬的腳墊。IsoAcoustics 的避震墊材經過加拿大國家研究院科學實驗,證實其功效。帶著科學的說服力,讓他們在墊材市場中異軍突起,越來越多音響廠找他們設計墊材。Marten 可說是慧眼獨具,很早就與 IsoAcoustics 展開合作,是家用 High End 音響圈裡的先行者。 說完裡子講面子。Marten 喇叭向來以精緻做工著稱,定價超過 10 萬歐元的 Mingus Septet,外觀豈能不講究。箱體主要部分採用黑色鋼琴烤漆,光可鑑人的亮面質感,其實經過了七層上漆,每一層都加上手工打磨,是道地嚴實的鋼琴烤漆工藝。在喇叭的上下層又各有一塊厚實的實木飾板,與主箱體嵌合處,還有一層金屬板。這塊飾板有斑馬木紋、橡木紋、黑色、深灰、金色、紅色、青紫等七種可選。用家大可根據自家裝潢選擇最適的顏色,從而展現主人風格。並且,這兩層飾板夠厚,也能提供箱體相當的諧振阻尼。此外,箱體上還有多處金屬飾板,包括中高音單體周邊、前障板下方的銘牌、喇叭端子座飾板,其鏡面拋光打磨工藝也讓人讚嘆。綜合來講,Mingus Septet 的箱體可說是裡子、面子都給足。 妙手調音下的近場聆聽,MSB Discrete DAC 的越級搭配 我原以為張老師應該會安排我去經銷商試聽。Mingus Septet 即便看起來不大,但聲音能量很豐沛,需要足夠的空間來施展。上瑞的試聽室約莫就是一般住家 4、5 坪大小的房間,在這裡試聽 Mingus Septet 不會嫌太小嗎? 既來之,則安之,先來看上瑞端出什麼搭配。哎呀,系統組合也出乎意外,我原想都到了 Mingus 系列了,多半會用 MSB Reference DAC 來搭配,沒想到這次用的是 Discrete DAC 加上 Premier Digital Director 作訊源和前級。博允告知,展示用的 MSB Referenc 最近有點狀況,本來想叫我不要來了,後來試著用 Discrete DAC 配 Premier Digital Director 跑 Roon 的串流,以 MSB S202 立體聲後級來推,沒想到聲音還不錯,就不改計畫。可見,MSB 最「入門」的 Discete DAC 真是很厲害,就算「越級」搭配也吃得開。 去年在慕尼黑音響展是頭一回聽到 Mingus Septet,當天我坐在靠邊的座位,加上還要拍照,聽的不準。後來在 12 月的台北音響展再度相逢,同樣因跑採訪無法好好聽。這次來上瑞,是專程來試聽的,終於可以好好欣賞。 上瑞這試聽室空間小很多,牆面和天花板都有做吸音處理,加上近距離擺放,我的聆聽座位離喇叭,甚至比左右聲道間距還短,透過喇叭 toe in 來獲取聚焦。我這次聽的 Mingus Septet,雖不能像在慕尼黑展中那樣大鳴大放,但正因近場聆聽,更能感受到 Mingus Septet 的聲音質感。雖然喇叭幾乎要貼到兩邊側牆,與背牆卻有將近 2.5 米的距離,讓音場縱深得以舒展開來。在這般有限的空間裡擺喇叭,是張老師數十年磨練出來的本事。器材是死的,空間是死的,但人是活的,手法是活的。這個色彩感,這個層次感,這個重量感,實在太精彩 聽鄭明勳指揮巴士底歌劇院管弦樂團演出聖桑第三號交響曲時,第一樂章前半開頭,弦樂和木管交織出富有夢幻感的樂音,那輕柔靈巧,猶如足不點地的樂音,煞是美好。低音弦樂湧現時,Mingus Septet 不費吹灰之力地送出了彈性且寬鬆的低頻。我不敢開大音量,這裡雖然加了低頻陷阱,但有限的空間,倘若音量催足,低音會滿出房間來的。要克制,我很想扭音量,Discete DAC 的音量轉到 87 已是我認為此處聆聽此曲的極限了,再大聲,消化不了的低頻會掩蓋掉其他訊息,會破壞整體的平衡。 第一樂章後半的緩板,在 Mingus Septet 的表現下,實在美到不像話。管風琴的低音說沉就沉,沉到深處,似有若無,像是空氣覆裹,又像是雲霧繚繞。Mingus Septet 描繪聲音質地的本領極高,弦樂聲音既柔韌又細緻,加上其漂亮的光澤感,就像是手錶錶盤的日耀紋,隨著光影流轉而轉動著,像是有生命的光彩。有時候,真的也不必放得很大聲,在這樣近距離聆聽下,反而可以聽見更多音樂中的訊息,聽見更多聲音的貴氣。 第二樂章前半的繁弦急管,層次清楚,個體明確。輪番上陣的管樂,質地和音色都清楚,定位和形體好明確。那一層一層剝開的音樂,把萬花筒裡的秘密都說了出來。樂章後半莊嚴而輝煌,管風琴踏著滂礡氣勢的步武出現,我恨不得把音量開大一點,可當下實在沒辦法,這個音量播放此樂章,低音已略感轟隆了。我忽然想起 Mingus Septet 背後有個低音調節鈕,便把低音往「-」的方向轉兩格到底,果然,低音立變清爽。這個低音飽滿之於,還能解析出層次來。就這樣,我讓鄭明勳和巴士底管弦樂團一路把這個樂章奏完。這個色彩感,這個層次感,這個重量感,實在太精彩了。驚人的密度,健康的厚度,完整的動態,鮮明還原音樂演出 單一首聖桑管風琴交響曲,就明說了 Mingus Septet 的許多特點。換成編制簡單的鋼琴和小提琴二重奏,又能體現出不同的優越方面。以 Anne-Sophie Mutter 和 Andre Previn 合奏的「Tango, Song and Dance」為例,小提琴和鋼琴的琴音凝聚、綿密、扎實。在 Mingus Septet 播放下,小提琴和鋼琴的聲音密度實在讓人印象深刻。這不是只有「厚度」,還是「緻密」的。就像是織品,你可以分辨什麼是厚薄,什麼是紡織支數。用以此套在聲音描述上,前者是「厚度」,後者是「密度」。Mingus Septet 的聲音密度是第一流的;至此,我終於體會到這顆 Accuton 的鈹中音有多厲害。 密度高,卻有著平衡適當的厚度,讓聲音保有相當的靈敏性,不至於因為過厚而有失靈動和秀麗,也不會流於追求活潑而失之於空洞虛浮。這個聲音厚度,非常健康,這麼一來,音樂一放,就很真了。就另一面說,Marten 喇叭的單體往往都選用硬度高的振膜材質,可是聲音卻不是硬的,反倒給予了極高的真實感。越是高階的 Marten 喇叭,這種取向就越顯明。 就著真實感一面,我還想說一點。不是只有健康的聲音厚度就能寫實了,還有其他的條件。Mingus Septet 能夠準確地重現樂器本質的音色,我可以感受到明亮的光澤和色彩,可以觀得銳利的線條與清楚的形體,可以感知明暗與立體的層次。這經驗就像是觀看高亮度、高解析的 OLED 電視或雷射投影機一樣,把影片中的質感、色彩、層次、線條高度真實地還原出來,Mingus Septet 則是在聲音方面,還原了演出現場。 再者,聲音的動態表現很重要。雖然只是簡單的二重奏,但音樂裡面有許多的情緒,音樂家透過演奏的速度、力道的改變,製造出情緒的波動,和音樂的張力。我們不會說手機內建喇叭放出來的音樂很真實,因為動態和頻寬不足。可是,當一套音響系統,可以全域的頻響,完整還原音樂的動態,那就離真實不遠了。聽這小提琴激昂時的神態,聽這鋼琴沉下的重量,聽這二重奏對話的形貌,聽他們在不同樂章、不同標題、不同速度下所釋放的情感。這些加在一起,豈有不真、不善、不美之理。聲音透明且均衡 我在 Renaud Capucon 領軍的一干法國音樂家所演奏的舒伯特鱒魚五重奏裡,同樣得到上述的結論,且又發現更多。舒伯特在這首鋼琴五重奏裡,拿一把小提琴換了一把低音提琴,這讓音樂的頻寬範圍更寬廣,低音的渾厚飽滿更添音樂的重量。當下的 Mingus Septet 已經衰減了 2dB 的低音,可是在上瑞試聽室聽,低音提琴的豐厚感和重量感,一點不像「打了折」的。這張 Virgin 的錄音其實很均衡透明,我在很多系統上的聆聽經驗是,透明聽得見,均衡卻不盡然。在書架喇叭或低音比較欠缺的系統上聽,少了厚度與重量的低音提琴,沒辦法架構起音樂完整的建築。少了底基,房子總是蓋不牢的;腿不彎下去,又怎生跳得高呢? 這張專輯錄音透明的特色,也顯出了 Mingus Septet 在層次透明感上的表現,有多高明。我不只一次說到它的低音豐滿,也強調它的樂音有重量,可是,它的均衡感就在於,這些並無礙於它展開一片透明的、可透視的畫面。五重奏的編制並不算大,可是,卻讓聲音色彩和音樂佈局豐富許多。聽這輪番出現的樂器,寓意著各自所代表的事物,鋪陳著有故事的畫面,也講述著有畫面的故事。絕佳的鋼琴重播,讓你聽見好多好多 鋼琴的發聲機構複雜,透過琴鍵帶動琴槌,敲擊琴絃振動發聲,此外還有踏瓣可在機械上改變音色。身為樂器之王,鋼琴演奏錄音的重播,絕對是音響系統的一大考驗。一般 Hi-Fi 音響系統,當然也能播放鋼琴演奏,但是經過 High End 音響重放出來的鋼琴錄音,就是不一樣。Mingus Septet 雖然體積不算太大,頂多歸為中型落地喇叭,可是,聲音的規模感卻是超過想像的。原廠說,他們要在 Mingus Septet 展現逼近 Mingus Orchestra 的水準;我覺得,這話並非隨便說說,是認真的。 以 Ivo Pogorelich 彈奏的穆索斯基「展覽會之畫」為例,Pogorelich 在其中雕琢音色,把這部以聲描寫繪畫的作品,演繹的富有哲思深意。「漫步」樂段可見飽滿的琴音,無論是在中高音段有力量的彈奏,或是左手在低音域的和弦鋪陳,都能表現出富有重量的琴音。至於我非常喜歡的「古堡」一曲,那裡頭好多好多的細節,琴音的真實感、彈奏的畫面感,在此均能一一說明。聽 Pogorelich 透過觸鍵、力量收合所營造的豐富音色,真是妙絕了!「牛車」一曲的低音和弦,配合著同樣彈奏和弦的旋律,悲苦又哀愁地合唱著,想掙脫枷鎖卻又無能為力。聽「與死者對話」這首「漫步」的變奏,左手沉重的低音和弦,與右手不停歇的二連音,構成鮮明對比,又透過速度和力量帶來色階層次。「女巫的小屋」一曲充滿力道的強奏,配上右手華麗的琶音,那真是魔幻啊!不僅樂曲是魔幻的,Pogorelich 的演奏也是魔幻的,Mingus Septet 的重播更是神奇的。從這曲過渡到「基輔城門」,Pogorelich 先把「女巫小屋」的結尾帶往激烈輝煌的高點,經過一個短暫的休止,帶出基輔城門的壯麗景象。那個壯麗的城門又豈僅是物質的,更肩負著看不見的歷史傳承,Pogorelich 在這曲子裡變換著語調和音色,像是站在城門上說故事一般。你曾在這曲子裡聽見多少呢?你曾在 Pogorelich 演奏的「展覽會之畫」裡聽見多少呢?你該聽聽 Mingus Septet 所重播的。放起爵士樂,盡是活生和新鮮 聽 Marten 喇叭一定要聽的就是爵士樂。老闆 Leif Oloffson 本身就是爵士樂迷,才會把喇叭按著爵士樂大師起名。Charles Mingus 1959 年的專輯「Mingus Ah Um」是後咆勃名盤,「Better Git It in Your Soul」簡單明瞭易記好懂的旋律貫穿全曲,當中鼓組的展技是亮點,飽滿厚重的貝斯也是要角,至於不得不讓人留意的即興吼叫更為樂曲平添逸趣。早已列入標準大曲的「Goodbye Pork Pie Hat」,有著溫暖醇厚的薩克斯風,中段的急促短音吹奏技巧實在驚人。至於饒富趣味地詮釋了 Jell Roll Morton 音樂風格的「Jelly Roll」。聽這其中的薩克斯風和鼓組,1959 年的類比錄音竟然可以這麼生動。「Fables of Faubus」裡的貝斯厚重深沉,薩克斯風醇美溫潤,這是 Mingus 著名的政治諷刺之作,就在後來中音薩克斯風和伸縮號的加入後,充分展露這曲子的譏誚興味。錄音年代雖久,重播出來的音樂卻如此活生新鮮,Marten 喇叭為爵士樂而生,這麼說一點不為過。聽見咆勃鋼琴的爽朗,與現代精準的詮釋 Ahmad Jamal 1992 年在巴黎的現場演出錄音,在「The Tube」一曲當中,背後的電貝斯持續發聲,鼓組的節奏也始終走著,鋼琴奔騰出熱情的旋律。之後再換電貝斯獨奏,鋼琴適切地與之對話著,繼而再把話語權奪回。這精彩的輪番演奏,讓現場觀眾也不禁喝采起來。演奏組曲時也是精彩,鋼琴以一種亮麗且輕盈的姿態登場,Ahmad Jamal 深受咆勃世代的影響,本身就是繼承了咆勃精神的大家,但他又在音樂裡融入了許多現代爵士的冷調風格,在冷熱夾雜之間,創造出更扎實、更有深度的音樂風格。這首組曲獨奏由 Mingus Septet 表現出來,可說是再精彩不過的了。亮麗的鋼琴音色,堅實輕巧的音符,無一不美,無一不叫人讚嘆這中高音著實厲害。至於 Duke Ellington 的名曲「Caravan」,經由 Ahmad Jamal 重新詮釋,顯得更熱烈繽紛,不僅琴音的層次更豐富鮮豔,再加上鼓組和貝斯生動的節奏支持,本就活潑的曲子在此聽來更是活力四射,明光照耀。鉅細彌遺地重現聲嗓特質,細節訊息斑斑可察 搖滾行不行?行!流行行不行?行!「一個巨星的誕生」的電影原聲帶就可以證明這些。Bradley Cooper 在電影開場的演唱會,「Black Eyes」有著厚重的電貝斯,扎實沉重的鼓聲,還有電吉他富有色彩和亮度的聲響,Bradley Cooper 帶著幾許滄桑的唱腔,充滿磁性的呼喚著「每個人都在等你...。」開闊地空間感,則相當程度地在這個不大的房間裡還原了現場的氛圍。Lady Gaga 演唱的「La vie en rose」不但很有力量,甚至有穿透力,Mingus Septet 在表現人聲時,可以鉅細彌遺地重現聲嗓特質,形體刻畫清晰明確,細節訊息斑斑可察。「Out of Time」裡的鼓棒敲擊清脆而結實,真實感十足。配合著電吉他和電貝斯,以及後來加入的大鼓,配上現場的鼓譟,不管是音樂本身,還是加入的音效,都提供了活生的現場氛圍。歌曲在「Alibi」展開,那個鼓真的讓人印象深刻,又重又沉又飽滿,而且還有衝擊力,像是不把聽眾一個個打倒不善罷休一般,又兇又狠。 「Shallow」一曲的木吉他,以及摻入些許 delay 的歌聲,十足的現場演唱會感受。Mingus Septet 不僅可以欣賞到音樂裡的美,還可以察覺錄音裡的真。「Before I Cry」的電子鼓沉重飽滿的程度更甚真實的鼓聲,不過,我更要強調的是 Lady Gaga 的歌聲,那是充滿力量和健康厚度的聲音。至於「I’ll Never Love Again」一曲,凝聚的、飽滿的人聲,讓 Lagy Gaga 的歌聲像是在聚光燈照射之下,再以鏡頭聚焦一般清晰浮凸。這裡同樣有著沉重的鼓聲,這回敲得不僅是歌曲的節奏,更是 Ally 的內心。就在反覆唱到副歌高潮處,連弦樂也加入了,讓伴奏的厚實飽滿起來,情緒聲至高處,隨後,音樂和畫面切到了 Jack 還在世之時。開闊的音樂場面瞬間凝縮到中央一處,已病入膏肓的 Jack 唱著新曲,在旁的 Ally 傷感卻又滿足—為了愛人的絕症心傷,又為這深摯愛情感到滿足。成為聆聽記憶中的新參考點 聽及至此,我也是滿足又傷感。這樣的聲音,實在太精彩了。礙於空間限制,我沒辦法領略 Mingus Septet 的完整實力,但這次在小空間裡的近場聆聽體驗,將成為記憶中的新參考點。Mingus Septet 的聲音表現實在全面,無論是音色、音質、密度、動態、層次、空間的表現,都有極高的水準。我事後告訴張老師,這次是我在上瑞試聽室所聽過最貴的 Marten,這個中高音質感,是我從未於此體驗過的。這一整個下午的聆聽,太讓人滿足了。傷感什麼?一來我要離開了,二來這 Mingus Septet 我實在用不起, 這個下午,將成僅有的相遇,豈能不傷感?器材規格 Marten Mingus Septet 型式:4 音路 7 單體低音反射式落地喇叭 單體(前方):8 吋鋁質三明治振膜低音 x 4、7 吋陶瓷中低音 x 1、3 吋鈹振膜中高音 x 1、1 吋鑽石高音 x 1 單體(後方):10 吋鋁質三明治振膜被輻式單體 x 2 頻率響應:23 Hz ~ 40 kHz(+/-2dB) 效率:88dB/1m/2.83V 阻抗:4 歐姆(最低 2.7 歐姆) 分頻點:一階分音 200Hz、800Hz、6000 Hz 端子:WBT Nextgen Bi-wire 機內線:Jorma Design(台灣銷售版本內線為 Jorma Design Statement) 尺寸:335 x 1260 x 460 mm(WxHxD) 重量:95 kg 參考售價:3,980,000 元 進口總代理:上瑞 電話:(02)8642-4269 網址:http://www.soundray.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