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攝影/蔡承融 2023/03/01發表,已被閱讀9,394
Montaudio 來自紐西蘭,剛認識這個品牌時,知道他們是做音響線材的廠家,不過幾年前他們延伸開發出 Wanaka 系列接地盒,搭配 Montaudio 運用原木設計音響線材的元素,賦予 Wanaka G1/GR 漂亮的工業設計,不過它可不光是好看而已,實際上是音響系統電源供應重要的「淨水器」。

做工真是漂亮到家

話說 2022 年底台北音響大展,展前一天我提前到會場採訪,到了極品音響的展間,剛好遇到 Montaudio 原廠,正與代理商一起佈展,看到 Wanaka G1/GR 接地盒,順道聊了一下,覺得 Montaudio 的設計很有料,便想借回來試聽,展後不久 Wanaka G1/GR 就送來 U-Audio 編輯部了。

Wanaka G1/GR 的工業設計漂亮,實在不需要我多說,看照片就知道,不過結合胡桃木與樺木夾板的方正機箱,四周削切圓角,每一處細節都做得很漂亮,機箱頂部還用雷射刻蝕出 Montaudio 品牌與商標,光是這些細工,就值得掌聲鼓勵了。將天然原木融入音響器材,Montaudio 當然不是唯一,但可能是做工最細膩者之一,讓人愛不釋手。

Wanaka GR

接地?您說的是......

選擇 Wanaka G1/GR,當然不是為了木頭加工漂亮,而是為了接地,但是對發燒友來說,接地經常是最後一個照顧到的環節,而不是第一個。選購音響器材的過程,總是從喇叭、擴大機與訊源著手,逐步擴展到線材、排插、音響架......等等,買齊了之後,該買什麼?


什麼?接地?這是什麼東西?

說來慚愧,U-Audio 自家的音響室,該買的大概都買了,電源專線也拉了,可是跟許多發燒友一樣,我們也沒裝接地盒,但這也說明,接地這件事情,可說是音響器材的藍海市場,消費者還沒注意到這塊「應該注意卻還沒有投資」的議題。

從安全延伸到噪訊消除

接地這件事情,最重要的意義是安全,萬一電器漏電才不會造成傷害,可是音響的接地,則是為了控制雜訊干擾,尤其是空氣中看不見得 EMI/RFI 射頻干擾,以前主要是廣播或電視訊號,現在則是無所不在的 5G 基地台與密度超高的 Wi-Fi 發射器,這些看不見的干擾都可能混入音響系統的線路,造成音質劣化。

既然音響接地這件事情這麼重要,為什麼並不是音響系統的標準配備?我想,專用接地盒就像是家中的淨水器,是很無感的必要用品,但是越來越人會加裝。我家多年前在廚房裝了一套淨水器,煮飯燒水都用它,自來水則是拿來洗菜,最後一道清潔還是會用淨水器的水,可是自來水與淨水器的水,看起來都一樣,為了安心,所有飲用吃食,都用淨水器的水。

Wanaka GR

就像是音響系統的「淨水器」

Wanaka G1/GR 大概就像家中的淨水器,它能提供音響器材良好的接地效果,可是當您裝上去之後,假如沒有刻意比較,很可能就像淨水器那樣,一下子就無感了,但是,您煮飯飲水還是會用淨水器,不會接自來水,而且淨水器的廠商還很貼心,每年時間到了,就自動打電話來提醒需要更換濾心,我也從善如流,每年固定付費換新,雖然是家中相當無感的用品,可是畢竟是要喝下肚的水,濾過比較安心。

可是為音響系統加裝接地,卻不是每個人都有的想法,理由很簡單:看不到、摸不著!雜訊?我聽不到啊?所以,當音響系統聽不見哼聲時,就不會有人想到接地,而只要沒有發現問題,就不會想去解決問題。

Wanaka G1

聽黑膠就知道不接地不能聽

但是,接地這件事情究竟有沒有效?還是求個安心?假如您有黑膠唱盤,就知道接地有多重要,假如沒黑膠唱盤的地線沒有接,保證哼聲大過音樂聲,根本沒辦法聽,所以接地是音響系統的重要課題,但是為什麼後來大家都不怎麼重視?因為音響器材的機箱與接地,做得越來越完善,所以機器本身幾乎沒有哼聲,所以大家也都覺得不一定需要額外做接地。

標準的接地要連接深入地底的金屬棒,作為機器的固定零電位,避免電位飄移,並將噪訊導通入地,或避免漏電的危害,可是居家環境不容易做到,所以像 Wanaka G1/GR 這類接地盒,就是採用金屬或礦石之類的材料,模擬大地,將雜訊導通到接地盒,假如沒有它,音響器材還是會乖乖地工作,只是那些雜訊會在音響線路裡面作怪,有時候覺得音響好聽,有時又覺得難聽,那不是您的耳朵有問題,而是台電給您的電力,有時狀況好,有時狀況不好,摻入雜訊的電力,讓您覺得音響變難聽了。

這跟自來水一樣,看起來都很乾淨,可是颱風過後就知道,水裡面實際上多了不少雜質,屆時您就知道需要淨水器了。


接地降噪有獨門絕活

Wanaka G1/GR 怎麼做接地降噪?Montaudio 當然有獨門絕活,而且是不宣之秘,我當然也是知其然,卻不知所以然,其核心技術稱為奈米降噪模組(nano Nose Reduction Module, nNRM),採用多級處理,執行頻率協調降噪(frequency-tuned noise reduction)、消耗噪訊、雜訊吸引,同時模擬大地,達到接地降噪的效果。

原理看懂了嗎?對不起,連我寫稿的人都看不懂了,您怎麼讀得懂?因為 nNRM 是 Montaudio 的獨家技術,要是真讓您讀懂了,Montaudio 就別想賣錢了。


用料相當奢華

除了 nNRM 核心技術之外,Montaudio 其實在用料與做工,下了很深的工夫,入門的 Wanaka G1 就已經很認真了,漂亮的木頭機箱之外,輸入端子鍍銠,接地訊號送入 nNRM,多餘的噪訊經過三段處理,已消散能量,內部配線都用銀混合線(silver hybrid cables),而且都經過 -196 度超深冷處理。

進階版的 Wanaka GR,與 Wanaka G1 工作原理完全相同,可以把 Wanaka GR 看作兩部 Wanaka G1,裝在同一個機箱,原廠稱之為平衡內部架構,並使用更高階的 nNRM+ 模組,其噪訊吸收效果提升 200%,而噪訊消耗的效果提升 400%,最終端還針對左右聲道的接地做等化,內部配線則升級為超深冷處理過的單結晶銀與單結晶銅。

Wanaka G1/GR 的技術內容,還有 W-Link,這是 Wanaka G1/GR 的金屬角錐與頂部的紅銅螺絲,可以讓相同型號的 Wanaka,做堆疊使用,機器上面的金屬按鍵,控制 W-Link 的開啟或關閉,關閉時紅銅螺絲與金屬角錐沒有導通,兩部 Wanaka 沒有共地,獨立運作,但如果打開 W-Link,就能透過紅銅螺絲與角錐的接觸導通,讓兩部 Wanaka 共地。


聽過才知道有沒有效

其實,寫 Wanaka 的技術特點,我有點心虛,基本上都是從 Montaudio 官網上的文字敘述,字字推敲寫下來的,nNRM 的核心與吸引雜訊、消散雜訊這三個關鍵,我是越想越不懂,但這就是人家專業且能賣錢的關鍵,我只能實際使用,體會 Wanaka G1/GR 接地的效果。

代理商出借了三部 Wanaka,包括兩部 Wanaka G1 與一部 Wanaka GR,讓我可以玩 Wanaka G1 堆疊使用,雖然說技術面沒辦法參透,可是使用 Wanaka 的效果倒是很清楚:它讓音樂背景變得更為安靜、沈穩,音場更加寬鬆自在,聽音樂的氣氛更加專注。

試聽都在 U-Audio 編輯部,喇叭用 Wilson Audio Alexia 2,搭配 EAR 868P 前級與 509 MK II 後級,訊源用 YBA CDT-450 轉盤加 Merging NADAC,Wanaka G1/GR 連接在插電機器的 RCA 端子。我從一部 Wanaka G1 開始聽,然後堆疊兩部 Wanaka G1,嘗試 W-Link 開啟與關閉兩種模式,之後再聽單獨一部 Wanaka GR,最後讓三部 Wanaka 一起上場,玩豪華版接地。


不同接法、效果有微妙差異

雖然我說 Wanaka 的效果是讓音樂背景更為安靜,可是不同的接法,效果也有微妙的差異,譬如用兩部 Wanaka G1 的時候,我讓一部去接 Merging NADAC,一部去接 868P 前級,並使用 W-Link 隔離模式,與 W-Link 開啟導通模式,效果略有不同,W-Link 隔離斷開時,讓數位與類比不共地接地,感覺音色比較乾淨,可是如果導通共地,感覺音像飽滿些,密度好一些。

用上三部 Wanaka 的情況,前端數位轉盤、DAC 都接在 Wanaka G1,868P 前級接在 Wanaka GR,這時開啟兩部 Wanaka G1 的 W-Link,感覺比隔離效果要好,我最後就維持這樣的設定聽下去。

從一部 Wanaka G1,玩到兩部 Wanaka G1,再到兩部 Wanaka G1 外加 Wanaka GR,並不是每一段都「大幅進步」,我想說,只加一部 Wanaka G1 時比較有感,追加上去,還是有進步的感覺,可是並不是寧靜度倍增,畢竟有一部 Wanaka G1,已經有效果了,愈多 Wanaka 只是錦上添花,不過這代表 Wanaka 系列很好玩,您可以先玩一部 Wanaka G1,感覺有效,再來想兩部 Wanaka G1,或是直攻高階Wanaka GR。


配器簡單的錄音比較容易聽出效果

想聽接地盒有沒有效果,我建議使用配器單純的音樂,像是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鋼琴獨奏、或是小提琴奏鳴曲,這類室內樂因為配器單純,基本上就是樂器本身的聲音,外加空間殘響,很容易辨認音樂背景是不是變得更乾淨,但如果用很熱鬧的音樂,複雜的聲響本來就把音場塞得滿滿的,很難聽出背景是不是變得乾淨、變得通透了。

譬如聽史塔克的經典名盤「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聽 BWV1007 Prelude 前奏曲,大師聚氣凝神的表情,加上了 Wanaka G1/GR,更漆黑的音樂背景,讓大提琴的凝聚力收得更漂亮,開始拉奏前吸一口氣,左手指尖搭上琴弦,右手拉弓,起手式左手搭弦的細微聲響,琴弓旋即啟動,拉出悠揚柔美的音樂線條,第一句強奏,第二句反覆弱奏,樂句逐漸延伸,強弱交替的變化,Wanaka G1/GR 讓拉奏的神情在強弱對比之間,營造寧靜的氣氛。


一樣聽「巴哈無伴奏大提琴」,換上羅斯托波維奇的版本,同樣的 Prelude,羅斯托波維奇的速度飛快,強弱的對比變成長河一般的起伏,加快的速度,讓左手在指板上滑動的細微聲響更明顯,長音拉奏時的空間延音更長,這張在法國鄉間教堂錄製的吧哈無伴奏,空間堂音的細微變化,與羅斯托波維奇快速又犀利的拉奏,形成漂亮的對比,搭配了 Wanaka G1/GR,我最期待的是每一首曲子的最後一個音符,大提琴聲響乍歇,音響系統並沒有跟著停止無聲,而是勾勒出豐富的殘響堂音迴盪,尾韻慢慢地消逝,真美。


讓人忘記音響存在的沈浸感

再來一張巴哈無伴奏,聽馬友友的「Six Evolutions: Bach Cello Suite」,Prelude 的大提琴柔和的聲線,彷彿拉近了距離,錄音殘響較小,強化的大提琴的親暱感,馬友友的拉奏流暢滑順,不像羅斯托波維奇那麼地富有張力,多了柔和的舒爽感,也不像史塔克那樣精確穩重,可是就因為馬友友和兩位大師的詮釋都不一樣,才能成就今日馬友友的樂壇地位啊!



奇怪,不是在聽 Wanaka G1/GR,怎麼來了版本比較?真抱歉,我沒辦法量化 Wanaka G1/GR 加上去之後,音場寬度增加了多少?音樂背景寧靜度提高了多少?這些都是聆聽的感受,重點不是 Wanaka G1/GR 讓系統變得多安靜、背景多漆黑,而是如何讓人融入在音樂當中,忘記音響器材的存在。

用這個角度來看,Wanaka G1/GR 無疑是成功的,雖然接地盒可能是其他器材買齊之後,才會考慮的附加配備,但是 Wanaka G1/GR 確實有效,而且您可以從一部 Wanaka G1 開始玩起,逐步堆疊,它就像是音響電源供應的「淨水器」,有了它,不一定會讓您覺得系統表現馬上飛天鑽地,但卻能給您更寧靜的音樂沈浸感,暢享音樂的廟堂之美。



器材規格

Wanaka GR
型式:降噪接地盒
尺寸:440 x 325 x 90 mm
重量:11.5kg
參考售價:145000元

Wanaka G1
型式:降噪接地盒
尺寸:220 x 245 x 85 mm
重量:4kg
參考售價:65000元

代理商:極品
地址:台北市敦化南路一段 57 號 2F-1
電話:+886-2-2792-9778
網址:https://topaudio.tw/
臉書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opaudio.inc.tw

來自波蘭的超級唱盤–J.Sikora Reference Line 黑膠唱盤
波蘭黑膠唱盤品牌 J.Sikora,產品從入門款開始,就顯出不凡的氣勢。入門的 Initial Line 重達 28 公斤,那麼,旗艦款要多重呢?答案是,旗艦 Reference Line 全盤重 100 公斤。創辦人 Janusz Sikora ... 《 全文


更多專題: 一個月    三個月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