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撰文/郭漢丞,攝影/郭漢丞 |
2016/08/08發表,已被閱讀163,176次
|
|
英國dCS標榜數位訊源的專家,國外音響媒體還曾經把Sacrlatti旗艦數位訊源評為「可能是世界最佳唱盤系統」,他們在Hi End音響圈的地位可想而知。原廠行銷與客服經理Martin Reynolds之前幾乎年年來台,只有去年由小老闆出馬代打,我和Martin也算是「舊識」了。2011年dCS的重要發展,就是把USB界面進化到24bit/192kHz的現行最高規格,而且延續dCS對客戶長期服務承諾,既有用家都可以用優惠的價格升級,無須換機,的確是非常照顧「老用家」的Hi End廠家。
捨專業、就家用
和Martin兩年不見,採訪開始先閒話家常,因為U-Audio在音響展前才剛剛搬家,換到比原本大三倍的新辦公室,試聽空間還有諸多細節需要調整,讓我頗傷腦筋,而Martin這時也說:「dCS也搬家了,新工廠比原本的大了三倍有餘。」看來dCS捨專業、就家用的策略對了,工廠擴大自然是為了提高產能,也顯示dCS在家用市場上頗有斬獲。
怎麼說dCS「捨專業、就家用」?原本dCS是從專業錄音室起家,他們在數位領域的專長攻佔了全球無數個頂尖錄音室,也因為專業市場的帶動,讓dCS走向家用市場時擁有極高的品牌形象,也坐實了Hi End數位訊源的地位。不過2008年開始dCS意外地宣布停止專業錄音室器材的生產,僅提供現有dCS產品的維護與保養,產能完全投入家用音響器材。我本來不太相信這個消息,以為是市場謠言,沒想到幾經求證,這消息千真萬確,既然Martin來了,我也大方地問,為何dCS停止專業器材的生產?
| 輸入的數位訊號不論是CD格式還是高解析檔案,都會先升頻至DSD規格,例如畫面中是輸入16 bit/44.1 kHz的CD訊號,然後會轉換為DSD,再進行數類轉換。 |
Martin表示,dCS在Pro Audio最擅長的市場是製作音樂的錄音室,但很可惜過去十年來音樂唱片市場日趨低迷,錄音室基本上沒有多餘的盈餘投資更換新器材,導致Pro Audio市場迅速萎縮,但是2008年dCS宣布停止專業器材生產還有一項重要的原因,就是歐洲無鉛製程的新規範。這代表dCS必須全部更新既有生產設備,以符合無鉛製程的環保要求,但專業器材的製程更動茲事體大,萬一做出來的機器聲音不能滿足錄音室的高標準,等於砸dCS的招牌。另外一個原因是本來Pro Audio所使用的FPGA元件和家用版本不同,很早就停產,dCS雖然有許多庫存,但需要保留給日後專業市場維修使用,如果要換用新版的FPGA,代表dCS要全部重新開發,Martin說這是很大的工程。公司內部幾經討論,把家用市場與專業市場權衡一番,最後才做出停止Pro Audio生產的決定,但是既有產品的服務依然持續。
核心Ring DAC與控制機板是關鍵「心臟」
Martin強調,dCS雖然不再繼續製作專業器材,但他們仍然是數位訊源最專業的技術領導者。接著Martin拿出帶來參展的「主機板」,喔,別誤會了,板子看起來像電腦主機板,但藏在晶片裡面的韌體才是dCS的高明之處!Martin 說現在dCS可以全心全意投入家用產品的研發,進步的腳步也會加快。Martin秀出了兩塊主機板分別是dCS最出名的Ring DAC與控制機板Control Board,這兩塊板子採「雙層架構」。Martin說這是dCS器材最重要的兩塊「心臟」,一個負責控制,一個負責數類轉換,而且所有的dCS都有這兩塊「心臟」。
| 為了符合歐盟RoHS規範,2007年推出的「無鉛製程」dCS機板,首見於Scalatti旗艦,此後延伸到所有dCS產品上 |
咦?所有的dCS都使用相同的Ring DAC解碼與控制機板?那他們家的產品怎麼價差那麼大,入門者數十萬元,一路到完整版Scarlatti超過三百萬元?箇中差異該如何區分?Martin解釋,Ring DAC與主機板雖然相同,但因為dCS在不同等級的器材上面「封裝」的軟體與韌體不一樣,也影響到主機板元件等級不同,這些都造成高低階器材之間的成本差異。還有,Martin強調不同等級dCS產品的箱體也不一樣,越高階的器材箱體越複雜、越難作,成本也越高。
| 旗艦的Scarlatti轉盤地位依然穩如泰山,厚重裝甲的機箱是昂貴的主因之一。 |
2011年dCS的產品基本上變化不大,旗艦Scarlatti依然是旗艦,入門款依然是Puccini CD/SACD唱盤,最重要的升級還是藏在看不見的地方。Martin表示2011年推出的產品基本上都是升級版,許多DSP控制軟體全面更新,儲存在Flash記憶體內,運算速度更快。由於Puccini的升級主要是軟體部份,所以升級不需要「動手術」,可以請此間代理商協助。
| | 升級之厚聲音更「甜」了
雖然Ring DAC與Control Board功能依舊,但Martin強調經過軟體微調修改,實際測量之後失真更低,音場更寬,聲道分離度更好,且音樂整體和諧度也提高。我問實際聽起來的差異在哪裡?Martin說用發燒友的術語來講,就是聽起來聲音「更甜」了!這句「聽起來更甜」從Martin口中說出來還真是意外,因為我認識Martin的時候他其實同時要負責家用與專業市場,但他講起產品卻很「專業」,而專業市場講究的是真憑實據,講究的是技術規格,很少有「形容詞」,沒想到2011年dCS針對內部軟體微調升級,Martin竟然也開始用起發燒友術語,果然已經全心全意投入家用市場了。
Martin接著把話題講到Ring DAC,他說這是dCS最重要的技術核心,目前還沒有其他廠家有類似的技術,根本模仿不來,顯然dCS根本不怕出現「山寨版」。雖然Martin大方地拿出Ring DAC的機板讓我拍照,但說實在的一點也看不出奇妙之處,那些板子看起來幾乎都一個樣。Martin說Ring DAC的基本架構一直沒變,譬如早年他們就使用昂貴的金屬薄膜電阻,都是dCS特別訂做的,規格很好,單價也很貴。
| Puccini是dCS入門級的USB DAC,採用新的USB介面驅動程式,升級至24bit/192kHz,內部還有dCS獨家昇頻線路,Mac或PC都支援。 |
USB界面升級至24bit/192kHz
此外為了因應「電腦聆聽」的新市場,2011年dCS的USB界面都升級為24bit/192kHz,包括校正時鐘U-Clock也一起升級。那原本規格還停留在48kHz或96kHz的dCS用家怎麼辦?可以升級嗎?Martin說當然可以,而且不用動大手術,此間代理商就可以處理,至於費用的部份,Martin說他們會提供dCS忠實客戶優惠的價格,但實際升級費用還是要問此間代理商。
我很關心升級到24bit/192kHz的新USB界面是否需要驅動程式?Martin說他們新的界面使用德國Thesycon公司設計的驅動程式,可以在非同步模式下執行數位訊號傳輸。至於實際與電腦連線時,Mac用戶比較幸運,如果是OS X 10.6之後的版本,連接dCS的USB界面不需要驅動程式,隨插隨用,但如果是Windows用家,就一定要安裝驅動程式。我接著問Windows支援那些版本,Martin說基本上從XP之後都支援,而且Windows 7版本則是32bit與64bit都可使用。
把24bit/192kHz的訊號送入dCS的解碼器就到頂了嗎?還沒,Martin說dCS基本上是「昇頻解碼」的發明者,早在1982年的時候他們就設計出最早的Upsampler,當年他們並不把這種藉由數學演算的昇頻方式看作提升音質的方法,而主要是為了專業錄音室服務,透過數學演算法執行各種不同數位音樂格式轉換的工具,不過Upsampler設計出來之後,理論上藉由數學計算應該不會有誤差,也不會讓聲音格式「有所不同」,但實際聆聽卻發現昇頻之後音樂性更好。Martin說當年這個「美麗的意外」成了獨立的產品,也就是早年的Elgar,專業器材則稱為Pro DDC 192。發展了將近三十年,dCS的昇頻技術更為精進,新的版本不僅接收24bit/192kHz,內部昇頻解碼更進一步推到32bit/384kHz,而內中的數學演算軟體也是dCS獨步全球的技術所在。
| Debussy DAC外觀看不出變化,但內中USB輸入界面已經升級到24bit/192kHz了。原本的用家可以把器材送到此間代理商更換機板升級,費用是15,000元。 |
敬請享用dCS最「專業」的數位流技術
最後Martin歡迎讀者們造訪dCS原廠網站,他說近年來電腦聆聽越來越盛行,但是如何正確的Rip CD?如何達到所謂的Bit Perfect?如何管理音樂資料庫?如何正確設定不同硬體與音響器材之間的連線?Martin說這些問題看起來不大,但是設定不正確對音質的影響非常大,所以dCS很努力地整理「正確」的電腦連線設定方法,公開了許多技術白皮書,供所有音響迷與愛樂者免費下載。如果您對電腦連接音響有興趣,歡迎造訪dCS原廠網站「免費」享用dCS最「專業」的數位流技術分享。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