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撰文/郭漢丞 |
2010/09/23發表,已被閱讀28,663次
|
|
1856年,舒曼以46歲盛年棄世,但他留下的音樂作品卻傳唱了百年。2006年正值舒曼150年紀念,在舒曼居住的萊比錫舉辦了紀念音樂會,當年舒曼發表C大調第二號交響曲(Op.61)時,就是由萊比錫布商大廈樂團首演。同樣的樂團,不同的時空,在指揮夏伊(Riccardo Chailly)與鋼琴家阿格麗希(Martha Argerich) 的熱情演出中,舒曼的音符迸發出燦爛的光芒,照亮了每個聆聽者的心靈。
古典音樂就其發源而言,是純粹歐洲的產物,德奧尤其在十九世紀孕育出輝煌燦爛的成果,舒曼不僅恭逢其盛,更是創造時代的大師。舒曼左手寫音樂,右手寫音樂評論,文采與音樂一樣精彩,把浪漫時期推上了新高峰,也因為他作曲與寫文章同樣高竿,許多人說舒曼是「音樂詩人」。這些文字上的形容詞,其實不足以描寫舒曼音樂精彩的千萬分之一,但我們可以從這些文字的蛛絲馬跡,對照著音樂聆聽,尋找藏在音符中的諸多樂思。 舒曼這「音樂詩人」的稱號,大概也和他喜歡寫音符的字謎遊戲(puzzle)有關,譬如在寫作「狂歡節」的時候,舒曼正和亨麗葉塔談戀愛,所以他把亞序(Asch,位於捷克與德國邊界附近的小鎮)這個城市的字母藏在音符當中。
在這場紀念舒曼150週年的紀念音樂會中,自然沒錯過有趣的「狂歡節」,但顯則的是拉威爾改編的管弦樂版本,而另一首「交響練習曲」也捨棄了舒曼原本的鋼琴版,換上柴可夫斯基改編的交響樂版本。可是在這場音樂會當中,最精彩的曲目要屬「A小調鋼琴協奏曲」與「第四號交響曲」,其中「A小調鋼琴協奏曲」更是阿格麗希唯一演奏的舒曼鋼琴協奏曲,喜愛阿格麗希的樂迷自然不能錯過。
談起阿格麗希,從精湛的琴藝到與音樂家的緋聞,話題不斷,她那狂放自由的演奏詮釋,獨樹一格,但阿格麗希卻較少詮釋德奧作曲家的作品。喜愛阿格麗希的朋友大概都會收藏他所演奏的柴可夫斯基第一號鋼琴協奏曲,雄渾剛猛的鋼琴力道與樂團不斷拉扯,用快速而猛爆的熱情展現「鋼琴女皇」的音樂魅力。在這場紀念音樂會中,你可以看到阿格麗希如何與樂團分庭抗禮,詮釋專屬阿格麗希的音樂語言。當然,音樂會總要有舒服輕鬆的曲目,阿格麗希演奏「兒時情境」的第一首曲子「異國風情」,就是要讓聽眾舒緩一下。
要和「鋼琴女皇」合作演出協奏曲,樂團和指揮都要有些份量,從舒曼那時代就存在的萊比錫布商大廈管絃樂團,光是百年歷史就有重量感,而指揮夏伊更是讓我佩服,很多指揮遇上猛爆的鋼琴演奏家,經常要跟著鋼琴的速度,遇上快而猛的阿格麗希,指揮要是沈不住氣,速度很快就被鋼琴拉走了。夏伊在這場音樂會當中展現了寬闊的包容力,穩穩地壓住樂團的陣腳,即使偶爾會被阿格麗希搞亂一下,但夏伊豐富的指揮語言,讓樂團很快地拿回主導權,這協奏曲當中的「和諧」與「對抗」,在這場音樂會當中發揮得淋漓盡致,讓人聽得過癮,看得也非常過癮,不管是阿格麗希的演奏神情,或是夏伊揮灑自如、協調優雅的指揮動作,每一處都精彩萬分。
雖然錄音與錄影時間在2006年,這張BD的畫面品質很好,與一般歐洲音樂會比較起來,「阿格麗希的舒曼之夜」注意到使用較亮的燈光,整體畫面更顯對比清晰,足以發揮HD高畫質錄影的優點。雖然音樂格式僅有PCM 2.0與PCM 5.1,但音質與細節都很好,在優秀的多聲道系統上,可以用心體會萊比錫布商大廈管絃樂團那百年歷史的重量,遙想舒曼當年在此為新作品指揮首演,在逼真的藍光影音當中,夏伊彷彿化身為舒曼,而阿格麗希是克拉拉……。
廠商資訊
總代理:太古國際多媒體 電話:(02)2999-2811 網址: www.aurora.ws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