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撰文/郭漢丞 |
2010/06/08發表,已被閱讀31,014次
|
|
2007年夏天,紐約愛樂收到了一封非常特別的邀請函,而且是否應邀出席演出,恐怕不是紐約愛樂所能決定,而必須要送到美國國務院審核,加上外交人員的奔走交涉,方能成行。這封邀請函來自北韓,在韓戰結束五十年之後,第一次有可能讓美國籍交響樂團踏上北韓土地,用音樂展開「破冰之旅」。
「破冰之旅」籌辦半年,在2008年終於成行,在那一年的2月26日於東平壤大劇院演出。記錄現場演奏會的BD大約在2009年下半年發行,而我撰寫評論之時已是2010年,南韓天安艦沈船事件調查報告甫出爐,內容指陳北韓恐是元兇,南北韓之間緊張氣氛立刻升高,當年「破冰之旅」後的和緩氣氛,彷彿化為烏有,取而代之的是兩韓之間互相指責控訴,缺乏信任。如果我們從韓戰之後來看,「破冰之旅」確實有著重要的歷史意義,代表用音樂取代仇恨,用樂器取代武器,在文化交流中換取信任與溝通,可是事隔不過兩年,天安艦事件恐怕又將讓北韓鎖國,關閉國際溝通管道,這場「破冰之旅」曾經達成的歷史任務,眼看就要成過眼雲煙。
不管「破冰之旅」的國際政治意涵,單就音樂會的內容已經足夠愛樂者大飽耳福,而內中的平壤風光,則是另類的眼福。北韓不是隨便就能去觀光的地方,但「破冰之旅」卻記錄了珍貴的平壤市容畫面,可以看得出來攝影機拍攝的畫面,是平壤官方精心安排的佈局,乾淨的街道與樸素的市容,是這個僅存的共產社會想要透露給西方民主國家的樣子,北韓有著自己的想法,未必和西方主流觀念相同,在紐約愛樂的「破冰之旅」當中,平壤也想掌握部分的發言權。只不過在西方人操刀的影片中,骨幹還是西方的,思想還是西方的,除了音樂會之外,BD還收錄了「美國人在平壤」紀錄片,將這場音樂會從籌備到完成的各種細節,也針對團員做訪談,這些對話記錄,依然很西方,依然很「民主」,用這樣的濾鏡觀察北韓,也透露平壤與西方國家的距離確實很遠,那不是國境閉鎖的隔閡,而是思想上的遙遠。
由馬捷爾領軍的紐約愛樂,踏上平壤土地演奏,開場第一首曲子就是北韓國歌「愛國歌」,高度政治意味的曲子,在紐約愛樂手中純粹是音樂之美,用交響樂帶領出藏在旋律裡的群眾意涵。接下來更「刺激」,居然在北韓東平壤大劇院演出美國國歌「永遠的星條旗」,我想坐在台下的北韓聽眾可能心裡很不是滋味,居然在北韓國家級的劇院演奏美國國歌,但畢竟人家已經先演奏北韓國歌,依照國際禮儀總該互相尊重,而在兩首「國歌」之後,就正式進入音樂會的「正常曲目」了。
音樂會的選曲從某些程度上來看,還是有點政治意涵,華格納歌劇「羅恩格林」算比較中性,但接下來德弗札克的第九號交響曲「新世界」,馬捷爾還破例親自介紹,把這首曲子當作美國音樂的代表,我想很多研究德弗札克的人不會同意這項說法,這首交響曲應該只是「在美國寫作」的曲子,德弗札克也為此曲辯駁,說他沒有使用美國音樂的元素,而是取材波西米亞的音樂,但馬捷爾帶著紐約愛樂,還是想「宣揚國威」,於是選擇了這首「新世界」。接下來還有蓋西文的「一個美國人在巴黎」,還是帶著美國色彩,而伯恩斯坦的序曲「憨第德」,某種程度上代表美國作曲家的創作。
全片最精彩,也最值得收藏的曲目,要算是最後一首傳統朝鮮民謠「阿里郎」。相信有許多人都對「阿里郎」的旋律非常熟悉,也朗朗上口,但恐怕沒聽過正式的交響樂版本,更難得能由紐約愛樂這樣第一流的樂團演出。傳統的五聲音階代表濃郁的東方色彩,與德弗札克的「新世界」比較起來,波西米亞的音樂元素一樣是五聲音階,兩者有異曲同工之妙。
在同一場音樂會中,「新世界」與「阿里郎」前後呼應,顯示音樂沒有國界的分隔,沒有語言的隔閡,把音樂當作萬國語言,溝通竟是那麼沒有距離。在「破冰之旅」當中,音樂似乎是外交的工具,音樂會一開始,北韓的聽眾顯得很嚴肅,在馬捷爾與紐約愛樂的齊心演奏中,聽眾用心、認真地欣賞,但距離似乎還是很遙遠,但「阿里郎」的音樂演奏出來,平壤的聽眾都懂了,冰封的心也跟著融化了!那如雷的掌聲,確實是來自心裡面的讚賞。如果音樂能帶來和平,那麼在「破冰之旅」當中,在音樂與畫面之中,我們見證了一場難以言喻的歷史事件。
廠商資訊
總代理:太古國際多媒體 電話:(02)2999-2811 網址: www.aurora.ws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