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寫 Sony 的器材,過程總是輕鬆愉快的,聽 NW-ZX707 也是如此,可是寫稿的時候總是想抱怨,怎麼型號這麼難記,雖然其命名有 Sony 自己的邏輯,但是英文字母加上數字,型號擺在一起可真容易混淆,所以大家稱金磚、黑磚,容易多了,至於最新的 NW-ZX707,要叫「黑金磚」嗎?
以工業設計來說,NW-ZX707 確實有師法金磚與黑磚之處,但也有自己的設計語彙,就是讓機殼方正,少了金磚與黑磚周圍的圓弧,讓 NW-ZX707 看起來更加簡潔洗鍊,巧妙地在兩側頂部加上金色部件,這可不光是為了好看,兩個金色部件剛好是 4.4 mm 與 3.5 mm 耳機輸出孔,工業設計同時為了好聲服務。
NW-ZX707 繼承金磚與黑磚最重要的數位音樂處理技術,還有 DSEE Ultimate,DESS 是 Sony 自家開發的數位音質還原技術,可以讓壓縮音樂檔案格式,透過演算法插補,還原至媲美 CD 音質,DSEE Ultimate 是目前 Sony 最高階的技術,加入了 AI 人工智慧,可以即時 upsacling,提升音樂動態,同時強化中高頻的細節。
在技術部份,NW-ZX707 還有 Sony 獨家 DC 相位器,好吧,有人想抗議了,怎麼又是看不懂的技術專有名詞?對不起,Sony 自己取的名字,我只好照抄,可是其功能卻是可以講得簡單,這就是數位濾波模式,可以變化音色,DC 相位器有六段設定,您可以想成六種音色,那就簡單了。
從 DSEE Ultimate、黑膠唱片處理器到六段 DC 相位可調,技術上講起來好像很複雜,可是用簡單的方式來講,就是說 NW-ZX707 擁有多樣的音色調整,將這些數位音效處理的技術,混合搭配使用,可以微調出自己最喜歡的音色,畢竟音色是主觀的,有人喜歡乾淨通透,有人喜歡溫暖厚實,可是這些形容詞很難有量化的標準答案,所以 NW-ZX707 保留了「玩音色」的空間,讓用家自己找最愛的音色。
用料與佈線相當講究
在驅動耳機的放大線路部分,NW-ZX707 依然使用 Sony 招牌的 S-Master HX,這是他們獨家的數位放大技術,講了很多年,可能許多人已經無感,但是魔鬼總是藏在細節裡,NW-ZX707 的用料幾乎比照金磚與黑磚,譬如大型固態高分子電容、訂做規格 FT CAP3、8 mm 扁平線圈做平衡輸出、OFC 無氧銅配線,搭配 OFC 機殼屏蔽兼數位接地。
大型固態高分子電容
訂做規格 FT CAP3
或許您看到這些技術特點,只覺得高階 Walkman 本來就該如此,可是每一項都有所本,而且是耗時費力的研發,像是含金焊錫,配方是 Sony 獨有,又像是內部線路最佳化,工程師要反覆嘗試各種版本的配置,比對差異,所以講技術特點很簡單,真正要做出優秀的 Walkman,不僅零件用料講究,怎麼做「最佳化」,那才是工程難題。
試聽 NW-ZX707 的過程,我搭配了三款耳機,分別是 Sony M1ST、Pioneer SE-Master 1 與 Sennheiser HD 400 Pro,M1ST 與 HD 400 Pro 都是 Pro Audio 監聽耳機,SE-Master 1 則是英國 Air Studio 認證的高階耳機,在驅動力部分,NW-ZX707 搭配 M1ST 與 SE-Master 1 都很輕鬆,小音量細節夠,操大聲則更顯飽滿,相當夠力,而搭配 HD 400 Pro 的時候,相對要開大一點的音量才夠,一方面是 HD 400 Pro 阻抗較高、效率較低,不過 NW-ZX707 算夠力,音量推大也不會軟腳。
讓 NW-ZX707 推三款不同品牌的耳機,低頻表現最好的是 SE-Master 1,畢竟單體尺寸較大,低頻量感相對有優勢,而且耳罩尺寸更大,音場更開闊,但是音色最對味的,則是 Sony 自家耳機,M1ST 因為是錄音監聽取向,音色相對乾淨,如果搭配不好,音色會比較乾澀,可是搭配 NW-ZX707,音色卻相當漂亮,不僅低頻飽滿渾圓,中高頻的細節也很好,是道地的「Sony 味」,倒是搭配 HD 400 Pro 的時候,小音量有點縮,表現沒有像 M1ST 那麼收放自如,所以寫稿試聽以 M1ST 的聽感為準。
聽入迷了,繼續聽「Shouldn't Matter But It Does」,木吉他撥奏和弦,John Mayer 自彈自唱,吉他清脆的聲響真實又有美感,音色質地漂亮,John Mayer 的歌聲唱得溫順,底部墊著電子合成器的和弦與電貝斯,適當的厚度撐起音樂的飽滿感,輕柔的爵士鼓節奏,加上適當的壓縮效果,M1ST 可以清楚鑑別錄音當中加入的調整效果,讓音樂更為鮮活。真的,我真有種錯覺是在聽金磚或黑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