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郭漢丞,攝影/蔡承融、林治宇、Monitor Audio原廠
2022/09/15發表,已被閱讀13,090 次
2022 年英國 Monitor Audio 喜迎創立五十週年,推出了概念型喇叭 Concept 50 與限量版的 Silver 100 7G,原本以為可以在八月 TAA 音響展上看到設計極為特殊的 Concept 50,可惜 Monitor Audio 尚未出貨,最快也要等到年底,不過卻看到了預計九月份上市的 Cinergy 系列喇叭,於是音響展後便將 Cinergy 300 請回了編輯部。VIDEO 兩聲道與多聲道通用 對 Monitor Audio 來說,Cinergy 是全新開發的系列喇叭,總共有四款,由大至小分別是 Cinergy 300、Cinergy 200 與 Cinergy 100,再加上一款超低音 Sub15,其共同的特點就是薄型音箱,深度可能不到傳統家用喇叭的 1/3,方便安裝在牆壁上,用最節省空間的方式建構多聲道系統,不過 Monitor Audio 也幫 Cinergy 300 與 Cinergy 200 設計了底座,讓喇叭可以獨立做兩聲道落地喇叭使用,其系列名稱 Cinergy,代表 Cinema 與 Energy,而英文讀音近似 Synergy,寓意兩聲道與多聲道皆可通用,綜合效益高。(圖片取自Monitor Audio原廠)
關於 Monitor Audio 這五十年的發展歷史,寫起來可是筆長長的流水帳,還好,原廠幫我把功課做好了,關於 Monitor Audio 的技術發展進程,可以造訪原廠五十週年網頁,羅列從 Mo Iqbal 創業開始,一路至今的重要里程碑,每一項技術突破都有細部介紹,對於音響技術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研究一下。(圖片取自Monitor Audio原廠)
目前市場上最獨特的喇叭產品 當我在音響展上首度看到 Cinergy 300 本尊,超薄的喇叭箱體與特殊的中高音單體模組,假如用傳統家用喇叭的審美觀來看,Cinergy 300 感覺少了奢華元素,可是如果以實用的角度來看,Cinergy 系列可說開創了全新的彈性應用設計,市場上完全看不到類似的產品。 怎麼說?因為 Cinergy 300 可以三用:可以嵌入牆壁隱身,也可壁掛固定,還可當傳統落地喇叭使用,而且還可以依據安裝空間需求,移動中高音模組角度與位置,讓喇叭可以直立擺放,也可以橫向擺放,大大提升 Cinergy 300 的空間適應能力。此外,Cinergy 系列的箱體設計,可以建構音牆,藏在透聲螢幕後面,安裝更有彈性。獨立中高音模組可與低音模組交換位置 送到編輯部的 Cinergy 300,中高音模組擺在最上面,下面則是雙 8 吋低音單體,而且低音也是模組化設計,單體外圍有八角形固定障板,彼此位置可以互換。 假如您的聆聽位置坐得比較低,譬如在沙發上,感覺音場浮在半空中,可以把中高音模組移到中央,又或者想把 Cinergy 300 當作中央聲道使用,移到中央的中高音模組還可以旋轉 90 度,符合中央聲道應用所需。不過,假如要把 Cinergy 300 變成中央聲道,可能會覺得有點怪,因為底部多了一截,所以可能用 Cinergy 200 比較合適,看起來比較對稱。 模組化的中高音與低音單體設計,可以自由更換位置與角度,可說是 Cinergy 系列遊走於多聲道與兩聲道之間的最大特點,而且可以嵌壁、可以壁掛,大幅節省了寶貴的居家空間,Monitor Audio 還設想周到,隨附隔離固定腳,不管是嵌壁或壁掛,都可以避免喇叭與牆壁共振,這項配件很重要,Monitor Audio 的音響工程師早就知道,能量強大的 Cinergy 如果沒有良好的抑振處理,肯定讓牆壁跟著嗡嗡叫,所以針對喇叭設計了專用的 3 層矽膠隔離墊,搭配 L 型隔離架加上尖錐單點避振,軟硬兼施,不讓 Cinergy 300 與牆壁共舞,喔,錯了,是不共振。它的效果有多大,原廠數據是減少 18 dB 的共振噪訊。(圖片取自Monitor Audio原廠)
單體比照高階 Platinum 就單體的選用上,Cinergy 300 可說是向上看齊,幾乎比照最高階 Platinum 系列,如果比照售價,Cinergy 的技術含金量絕對超值。以中高音單體來說,高音是 Monitor Audio 獨家 MPD 氣動高音,搭配雙 2.5 吋 RDT II 中音,加上雙 8 吋 RDT II 低音單體,採用雙中音與雙低音單體,可以強化 Cinergy 300 的功率承受能力,並且提高喇叭工作效率,同時降低天花板與地板反射音的影響。 採用金屬振膜單體,是 Monitor Audio 從 1970 年代開始的技術特點,金屬振膜的特性是硬度高,所以頻率響應優越,高低兩端延伸更佳,可是金屬振膜怕產生鈴振現象,超越某個頻率工作點,因為盆分裂產生共振失真,可能變得尖銳刺耳,為了把金屬振膜單體做到最好,Monitor Audio 花了四十多年持續研發,從公司發展史上就可以看到諸多技術突破,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幫金屬振膜加上阻尼,避免鈴振現象產生。 以低音單體來說,RDT II 使用 Monitor Audio 著名的 C-CAM 陶瓷鍍膜鋁鎂合金,具備超高硬度,搭配三明治結構,中央黏合蜂巢結構的 Nomax 材料,作為阻尼,並讓低音單體振膜維持極輕的質量。至於高音使用的 MPD 氣動高音,是理論上發聲面積最大、能量最強的優質高音單體,用在高階 Gold 與 Platinum 系列上面,至於為什麼不能技術下放,原因很簡單,MPD 氣動高音很難做,成本高,自然難以用在中階與入門產品上,不過 Cinergy 系列定位在中高階,所以用得起 MPD 氣動高音。通過 THX Ultra 認證 最後一項 Cinergy 300 要介紹的特點,就是通過 THX 認證,而且是 THX Ultra,其實不光是 Cinergy 300,而是全系列四款喇叭,都通過 THX Ultra 認證。這項認證很困難嗎?不簡單,THX 認證目前分為四個等級,分別是 Compact、Select、Ultra 與 Dominos,差別在於聆聽空間大小,Compact 代表 7.5 坪、 2.4 公尺高的空間,Select 則是 17 坪、3 公尺高,Ultra 為 26 坪、 3.6 公尺高,Dominos 則是 56 坪 6 公尺高。THX 會測量音響器材的頻率響應、輸出音壓、失真率、垂直與水平擴散角度,認證器材可以在對應的聆聽空間,重現高水準多聲道音效。(圖片取自Monitor Audio原廠)
THX Ultra 認證難不難?很難,因為要在 26 坪大空間,且高度 3.6 米,這是相當大的空間容積,要達到 THX 的參考音壓,且不能產生可聽聞的失真,不管是喇叭或擴大機,都是嚴苛的考驗。目前通過 THX Ultra 認證的喇叭僅有 56 款,Monitor Audio 佔了 4 款,就是全系列 Cinergy 喇叭。 當然,通過 THX Ultra 認證的喇叭不多,並不代表沒有認證的喇叭,不能達到 THX Ultra 的水準,只是人家沒有把喇叭送去 THX 付費認證,無從證明,Monitor Audio 這麼做,就是要讓第三方公正單位認證,告訴您 Monitor Audio 不是自賣自誇,而是通過 THX Ultra 高標準認證。省空間的實用設計 雖然講了許多 Cinergy 300 在多聲道應用的特點與 THX Ultra 認證的豐功偉業,可是我卻是把 Cinergy 300 拿來當作兩聲道使用,畢竟 U-Audio 專注的是兩聲道音響,聽音樂才是我們最關心的事。配上底座的 Cinergy 300,就是落地喇叭,黝黑的外觀多點專業氣息,少了居家休閒風格。 可是如果您把 Cinergy 300 藏在牆壁裡面,或是壁掛使用,省空間的用法倒是相當實用。為了避免嵌壁或壁掛造成低頻駐波干擾,所以 Cinergy 300 的低音反射孔擺在前方。不 Toe-in 也能展現開闊音場 在 U-Audio 編輯部試聽 Cinergy 300 時,我採用傳統的喇叭擺放方式,讓喇叭遠離背牆,聆聽位置與 Cinergy 300 約莫為三角形,喇叭間距約莫 2 公尺,聆聽位置則約 2.5 公尺。初聽之時,我習慣將喇叭 Toe-in,讓喇叭單體對準耳朵的位置,但發現 Cinergy 300 的氣動高音,聲波擴散性很好,反而把喇叭擺正,音場空間更開闊,所以最後選擇沒有 Toe-in 擺放。 我為 Cinergy 300 準備了兩套擴大機,一是 EAR 868P 前級與 509 MK II 後級,另一套是 Linear Acoustic LA-V120 綜合擴大機。正如我在標題所說,Cinergy 300 具備直接無隱的聲音特質,所以用真空管的 EAR,聽起來音色比較軟質,而搭配晶體的 LA-V120 則更顯壯碩,如果比較低頻的衝擊力與暫態反應,LA-V120 更為直接快速,所以最後以 LA-V120 搭配試聽,這不代表 Cinergy 300 不適合真空管機,而是要發揮 Cinergy 300 快速、通透且真實無隱的性能,晶體機可能更對味。 使用 Cinergy 300 還有一項需要注意的地方,那就是喇叭線,它的喇叭端子藏在背板內凹處,假如您要嵌壁或壁掛使用,喇叭端子才不會凸出來,造成與牆面貼合不整齊,而喇叭端子只能使用裸線連接,不能使用香蕉插或 Y 插,因此我用的是代理商自製的喇叭線,而且是 Bi-wire 雙線連接。趨近監聽喇叭的中性表現 就聲音的個性來說,Cinergy 300 帶有監聽喇叭的味道,音色趨向中性,呈現錄音本來面貌,而且低頻的反應速度很快,不會拖泥帶水,喜歡生猛活跳低頻的人,Cinergy 300 應該是您的菜。 像是聽電貝斯手 Marcus Miller 專輯「Free」,「Blast」從電貝斯花俏的獨奏開場,Cinergy 300 把由弱到強的電貝斯顆粒,清晰且快速地呈現,等打擊樂加入之後,下盤的份量又沉又重,但是節奏是明快爽朗的,電貝斯右手拇指拍打力道沉,指尖勾弦反拍帶出濃厚的 Funky 味道。 聽這張錄音,還可以注意到錄音效果加入的相位反轉,讓電貝斯的聲音在轉折之處,會在左右聲道之間繞一圈,Cinergy 300 在這部分表現得很好,代表喇叭的時間相位做得很準,所以像是 Flanger 繞來繞去的效果,就聽得很清楚,我才會說 Cinergy 300 很有監聽喇叭的味道,「Blast」加入了許多的效果,讓電貝斯凝聚集中,同時還有後場開闊的打擊樂變化,並且利用立體聲的左右位移,讓電貝斯獨奏的專輯,增添混音效果帶來的趣味。音場定位很準 準確的聲音個性,聽跨界古典也很有趣味,像是慕特與約翰.威廉士合作的「Across The Stars」,我最常試聽的是「星際大戰:原力覺醒」當中的「Rey's Theme」,不過我這次換另一首,是電影「丁丁歷險記」的「The Duel」,Cinergy 300 乾淨又快速的音樂樣貌,讓電影對決場面的配樂顯得鮮活又饒富趣味,音樂開場就是弦樂群的尖銳聲響,伴隨打擊樂器猛然落下的轟隆聲,然後小提琴代表的主角登場,快速的主題與管弦樂團緊湊的節奏,帶出決鬥場面,小提琴是主角,與管弦樂團的各個聲部輪流對決,銅管群急速地催促,步步向主角小提琴進逼,對決時小提琴奇異的聲響,管弦樂團急切的呼應,Cinergy 300 則用寬大的音場,讓凝聚的小提琴與龐大的管弦樂團,相互廝殺了起來。 這首曲子我平常比較少用在評論上面,因為遇上反應速度不夠快的喇叭,低頻段不夠乾淨快速,下盤會顯得過於厚重,反而有模糊感,可是在 Cinergy 300 上面卻是如此通透、乾淨、快速,而且最重要的是小提琴獨奏的聲響,依然帶著適當的水分,即便是激烈的決鬥場面,小提琴刻意營造怪異且尖銳的聲響,Cinergy 300 還是有著適當的中頻段厚度,讓拔尖的小提琴呈現音樂的緊張感,但是聽起來依然是舒服順耳的,新世代 Monitor Audio 的 MPD 氣動高音確實厲害,可以呈現很漂亮的小提琴光澤與尾韻延伸,但是卻不會讓小提琴聽起來過度刺激。聽現場錄音真實感強烈 我還想舉 John Mayer 的現場錄音專輯「Where The Light Is」,Cinergy 300 的現場錄音還原能力很強,而且很真,沒有過多音色的修飾,聽感很直接,像是翻唱 Tom Petty 的「Free Falling」,在聽眾的歡呼聲中,木吉他開場,John Mayer 自彈自唱,背後還有另一把電吉他幫忙彈奏裝飾音,John Mayer 開唱「She's a Good Girl......」,聽眾的歡呼聲從音場深處回應,很快消逝,讓 John Mayer 好好地唱歌。 唱到副歌「Free Falling, I Free Falling......」,Cinergy 300 展現很好的和聲層次感,堆疊出歌聲的厚度,John Mayer 手上的吉他,不光是激烈地刷著和弦,還忙著加上很多裝飾音,展現他是「吉他英雄」本色。這首曲子不考頻寬,可是很考驗層次感與現場感,Cinergy 300 扮演了相當稱職的角色,沒有過多渲染,而是呈現直接又熱烈的現場錄音。 我還想舉 John Mayer 的現場錄音專輯「Where The Light Is」,Cinergy 300 的現場錄音還原能力很強,而且很真,沒有過多音色的修飾,聽感很直接,像是翻唱 Tom Petty 的「Free Falling」,在聽眾的歡呼聲中,木吉他開場,John Mayer 自彈自唱,背後還有另一把電吉他幫忙彈奏裝飾音,John Mayer 開唱「She's a Good Girl......」,聽眾的歡呼聲從音場深處回應,很快消逝,讓 John Mayer 好好地唱歌。 唱到副歌「Free Falling, I Free Falling......」,Cinergy 300 展現很好的和聲層次感,堆疊出歌聲的厚度,John Mayer 手上的吉他,不光是激烈地刷著和弦,還忙著加上很多裝飾音,展現他是「吉他英雄」本色。這首曲子不考頻寬,可是很考驗層次感與現場感,Cinergy 300 扮演了相當稱職的角色,沒有過多渲染,而是呈現直接又熱烈的現場錄音。音色鑑別力高 聽現場錄音很有真實感,換成錄音室作品呢?Cinergy 300 擅長真實呈現錄音樣貌,不光是聽音樂好聽,還可以聽出很多錄音室的效果,像是茄子蛋唱的「恰似你的溫柔」,木吉他的指彈前奏,音符顆粒清晰,像是要跳出來的吉他撥奏,相信是加上了適度的壓縮,讓音符顆粒更跳、更清晰,主唱阿斌獨唱的歌聲凝聚在音場中央,唱起熟悉的民歌旋律,隨後電吉他加入,換上茄子蛋的改編版,阿斌的歌聲依舊跳在前面,樂團在後,可是電貝斯凝聚在音場中央,飽滿的聲線帶著讓旋律往前的動力,Cinergy 300 把錄音的層次感,鮮活地展現。 又像是盧廣仲「100 種生活」專輯,聽「好想要揮霍」,錄音的效果就是呈現近距離聆聽的樣貌,Cinergy 300 把這種很近的音樂親暱感,真實地呈現,盧廣仲自彈自唱的感覺,用 Cinergy 300 來聽,就像他坐在面前彈奏那般真實,歌聲與吉他聽起來都很直接、很近,進入副歌之後,電貝斯與鍵盤加入,音場擴展了開來,尤其是電貝斯的聲線,主導著音樂的進行,伴隨著盧廣仲的歌聲,吉他的音色清脆又直接。 我不禁要猜,盧廣仲是不是拿 Taylor 旅行吉他錄音,用 Cinergy 300 聽起來就像是小 body 的吉他,共鳴較小,可是音符顆粒聽來很直接,音樂的最高潮唱「誰來救我」,聽盧廣仲飆高音,再回到主奏,電貝斯與爵士鼓撐得更飽滿,和聲帶出更寬闊的音場,電吉他的裝飾音,在最後一次的主奏,用更豐富的編曲讓場面顯得熱鬧。講究中性、準確者的心頭好 與 Cinergy 300 相處的這段時間,我覺得這是一款切出明確市場區隔的喇叭,為了讓 Cinergy 系列可以兩聲道與多聲道通用,Monitor Audio 讓 Cinergy 300 儘可能做到乾淨、直接、快速,頗有監聽喇叭的風格,不多做音色的修飾,就算我只用兩聲道來聽,Cinergy 300 讓我聽見豐富的錄音細節,更重要的是,可以從中玩味多軌錄音的層次感,Cinergy 300 用準確的聲音面貌,讓我發掘更多錄音當中蘊藏的趣味,而這種中性、準確的聲音個性,其實消費者很容易選擇,如果您喜歡老 BBC 喇叭那種濃郁感,簡單,Cinergy 300 不是您的菜,可是如果您想聽錄音的本來面貌,鑑別錄音的好壞,那麼走精準路線的 Cinergy 300 值得賞玩。(圖片取自Monitor Audio原廠)
器材規格 Monitor Audio Cinergy 300 型式:3 音路 5 單體低音反射式落地喇叭 單體:MPD 高音 x 1、2.5 吋 RDT II 中音 x 2、8 吋RDT II 低音 x 2 頻率響應:38 Hz~30 kHz 效率:90 dB 最大音壓:122 dB 平均阻抗:4 歐姆 建議擴大機功率:200~1,400瓦 尺寸:1080 x 300 x 240 mm(HxWxD) 重量:40.4 kg 建議售價:30萬元/1支 進口總代理:鼎上 電話:07-222-2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