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撰文/林治宇,攝影/蔡承融、林治宇、笙凱 |
2022/01/26發表,已被閱讀15,063次
|
|
新買的線材需要經過一定程度 run-in (熟化,或稱煲線),聲音才會漸漸上軌道,相信已經是大多數發燒友都認同的事實,不然不會有某些線材品牌的使用手冊建議至少要使用多少小時才會漸入佳境,超過多少小時才是正常表現,然後再多少小時就會進入最佳狀況。我以前也是這麼想的,所以一有全新線材送來評論,我一定先接上音響系統,至少先 run 一兩天才開始試聽,以免沒聽到全貌,但自從用過 Telos 的 QBT V5.1 run 線機之後,我才知道單靠器材 run 線恐怕不是一兩天、一兩百小時,甚至一兩個月的事,因為我把用了一兩年的線材插上 QBT V5.1,run 過之後聲音仍有提升,由此可見,「線材熟化」這件事應該還大有可為。
用器材慢慢 run 線行嗎?
笙凱主事者小林早在十多年前創立 Telos 時就發現到,線材應該經過更深層的熟化,更能夠釋放其潛能。他跟我舉了一個例子,小王和老張在同一天買了同一款電源線,小王插在 CD 唱盤,老張插在擴大機,一年後,兩條線都拿到阿榮家 PK,結果聲音聽起來不一樣,為什麼?因為它們平日的工作負載不同,run-in 程度就不同。就算是小王和老張的電源線都用在擴大機,但擴大機的功率不同,喇叭吃電不同,甚至聽的音樂類型不同,對電源線都是不同條件的 run-in。音響本來就是建立在比較上,如果線材熟化得好,整套系統聽起來會更好,如果線材熟化得普通,自然也會縮限系統的實力。
Telos 最初以線材起家,當時是自行設計結構,請萬隆代工製作,但能做的不多,頂多就是調整線徑、結構,更改絕緣材質與外觀顏色,或在包覆層添加遠紅外線粉末,但這些做法還不足以讓 Telos 拉開和其他線材品牌的差別。小林想到或許可以從線材的後續處理來切入,便開始研究線材熟化。當時他發現市場上已有一些所謂的 run 線機,內部有訊號產生器,會發出不同頻率的訊號,然後讓訊號通過線材,不斷反覆循環。據他的研究,這類 run 線機具有清除線材內部累積的雜訊及消磁功能,不過這樣的效力並不能持久,並非永久性的熟化,而且隔一陣子就要再做一次 ,像是保健品,要按時服用。要做就做不一樣的,小林決定做一台真正具有熟化功能的 run 線機,而且要 run 得好聽,QBT 於焉誕生。
怎麼樣是真正具有熟化功能的 run 線機?就是要像接在音響系統上唱。基本上 QBT V5.1 就像一套音響系統,有訊源(訊號產生器),有擴大機(功率模組),有喇叭(用電阻做為負載,可消耗掉功率,功能等同喇叭,只是不發出聲音),有好的線性電源(QNR 相位修正器),甚至還有調音(內部搭載發燒元件),讓線材確實通過高品質的訊號電流,達到 run-in 的目的。QBT V5.1 可以 run 電源線、訊號線、喇叭線、數位線、USB 線及網路線,已涵蓋一套音響系統絕大部分的線材,重點是,QBT V5.1 比一般音響系統 run 得更快更好,關鍵有二,一是訊號,二是功率。
 | 畫面中是 QBT V5.1 內部所搭載的特別版 QNR(量子降噪機),特別在哪兒?原本的 SMD 電阻全部換成大顆的插件電阻,因為 SMD 元件是用機器自動插件並焊接,沒辦法要求元件照方向性插件,特別版 QNR 的電路板重做,讓它可以裝得下訂製的大顆電阻,然後用人工插件手焊,這樣子電阻的方向性也能按照要求了。 |
用全頻訊號加大功率下去「煲」
先來看訊號部分。一般訊源輸出就是 20 Hz 至 20 kHz 音頻訊號,頻段的分布與強弱依音樂而變,並無規律,你愛聽哪一類的音樂,你的線材流過該類音樂的頻率比重就會比較大,相對其他頻段就比較少,久而久之,線材就有偏性。QBT V5.1 內部的訊號產生器則會輸出 0 Hz - 100 kHz 訊號,電壓 27 V,不斷重複掃頻,不僅頻寬大幅超越一般音樂訊號,且不同頻率的強度相同,讓線材均勻通過所有訊號,等於是將聲音打開,消除偏頗。又例如電源線,一輩子只會認識一個頻率,就是 60 Hz,但如果用 QBT V5.1 去 run,訊號是 0 Hz - 100 kHz,而不是只有 60 Hz,更容易加速熟化。
在功率方面,QBT V5.1 內建 70 瓦功率模組,分別對每一個 run 線迴路提供充裕的功率,在迴路後端則設有電阻來消耗功率,也就是說真的有負載,因此確實有大電流通過,以達到 run 線的目的,而這也正是 QBT V5.1 與其他 run 線機最大的不同。
如果線材是插在一般器材上使用,它會隨著器材的不同而負載不同的功率,假設一條電源線插在訊源,它可能會吃到 250mA 的電,插在前級吃到 500mA,插在綜擴吃到 5A,插在大後級吃到 10A,諸如此類。喇叭線和訊號線也是如此,後端接的喇叭或器材不同,負載就不同,通過的電流也會不一樣,塑造出來的表現或個性就不同,而且訊號線裡跑的電流安培數非常小,藉此熟化的效率非常低。
用 QBT V5.1 就不一樣了,QBT V5.1 內部分成高功率負載和低功率負載,訊號線或數位線用小瓦數電阻做為低功率負載,喇叭線和電源線則用鋁殼水泥電阻做為高功率負載,有負載就有電流通過,QBT V5.1 持續用比音響器材更大的功率 run 線,可快速熟化線材,這些功率再送進電阻消耗掉,是無聲的,一般音響器材如果要用同等功率 run 線,不要說鄰居會抗議,那音量連自己也受不了。反觀其他品牌 run 線機,內部沒有功率晶體,沒有負載,只產生頻率訊號在線材內循環,熟化效率自然非常低。
把好聽的音色「煲」進線材裡
QBT V5.1 不僅等同於一套能快速熟化線材的音響系統,而且還是高品質的音響,內部具有完整的濾波、穩壓電路,以極高品質的電源變壓器供電,再加上發燒元件和 Telos 獨門調音技術,將好聲音和將想要的音色「煲」進線材裡,等於是先發明了 run 線系統,再對它調音。
QBT 問世十幾年了,基本原理和架構不變,性能則不斷精進,QBT V5.1 是目前最新的版本,運用了 Telos 這些年來研發的新技術和新發現,例如元件和線材的順向性,以及舒曼波產生器的應用。以前的 QBT 只是用一般的訂製變壓器,現在最新一代 QBT V5.1 的變壓器則是特殊訂製品,繞線時就嚴格要求漆包線的方向性,以達到電流順向性的要求。此外變壓器在矽鋼片的使用上也有特殊要求,做出來的品質特別好,run 線效果也比以往的 QBT 更好。
 | QNR 上方還加了一組舒曼波產生器,對上頭的 6 顆關鍵電容施以 7.83 Hz 極低頻「按摩」,可以增加中頻的醇厚感,並讓聲音更飄逸、更漂亮。這是藉由調音手法增添 QBT V5.1 的音色,以期帶入線材,讓線材的音色更吸引人。 |
全秘搭載 Telos 核心技術
QBT V5.1 的另一項秘技便是搭載了自家的 QNR(量子降噪機)。QNR 最早就是運用在 QBT V5.1 上,小林覺得 QNR 優化電源的效果相當好,就把 QNR 拉出來成為獨立產品。QNR 是一個共振器,由一個運算核心及 8 個共振通道組成,藉由運算核心主動偵測電源的失真波型,即時發出相位補償的電源脈衝給變壓器,透過共振的方式抵消不正確的波形,達到波型美化,降低失真。QNR 的功能是優化 QBT V5.1 的電源,讓這個迷你音響系統的聲音更好,等於是用更好的訊號餵給線材,run 出來的線的聲音自然會更好。聽起來有點不可思議,但你可以把它想像成泡茶的人要燒水,有人用不鏽鋼快煮壺,有人用陶壺,有人燒瓦斯,有人用黑晶爐,甚至有人用炭火,都能把水燒開,但燒出來的水的味道不盡相同,而 QNR 的作用就是如此。
不僅如此,QBT V5.1 所用的 QNR 還是專屬的特別版,電路板重新規劃,目的是要把原本的 SMD 電阻都換成大顆的插件電阻,為什麼?Telos 的元件順向性技術以往只能測出無極性電容的方向,電阻測不出來,現在技術升級了,連電阻的方向都測得出來,但 SMD 元件是用機器自動插件並焊接,沒辦法要求元件照方向性插件,所以小林就把特別版 QNR 的電路板重做,讓它可以裝得下訂製的大顆電阻,然後用人工插件手焊,這樣子電阻的方向性也能按照要求了。
 | QBT V5.1 內部搭載了昂貴的德國 Mundorf 電容,目的也是藉由調音手法增添 QBT V5.1 的音色,在 run 線過程中帶入線材,增添線材的音色。 |
除此之外,QNR 上方還加了一組舒曼波產生器,對上頭的 6 顆關鍵電容施以 7.83 Hz 極低頻「按摩」,這是 Telos 成立 15 周年時開發出來的技術,可以增加中頻的醇厚感,並讓聲音更飄逸、更漂亮,這也是藉由調音手法增添「QBT V5.1 音響系統」的音色,以期帶入線材,讓線材的音色更吸引人。
 | QBT V5.1 內部的佈線非常工整、美觀,這是 Telos 一貫的作法。 |
Telos 製作,品質保證
接著看到 QBT V5.1 的外觀,我只能說是美輪美奐。QBT V5.1 的機殼是用超厚的實心鋁板從六面併接而成,結構非常堅實,不易引起共振。表面處理的工法十分細膩,賦予潤澤的觸感。最值得一提的是機殼精準度,接縫處非常平整且一致,可見公差極低,屬於精密加工等級。小林告訴我說幫他做機殼的加工廠也在做軍事等級的電腦外殼,就可以知道 QBT V5.1 的機殼絕非庸品。
 | QBT V5.1 機殼的精準度絕對達得到一流程度,接縫處非常平整且一致,可見公差極低,屬於精密加工等級。 |
看到背板,更令人讚嘆,除了喇叭線插座是凸的,所有插座包括電源、網路、USB、RCA、XLR 等都是專業或工業等級的 Neutrik 的內凹式插座,完全和背板切平,標示的字樣採用雷射雕刻,而非印刷字樣,看起來非常美觀。面對背板的左半邊一律是輸出端子,右半邊一律是輸入端子。由於要在面積有限的背板容納下所有輸出入介面,同時也是維持整體的一致性,電源線的輸出入改用 speakON 或 powerCON 插座,然後再透過隨附的轉接線連接電源線。
QBT V5.1 的操作方式十分容易,透過面板上的 4 顆按鍵即可搞定。4 顆按鍵由左開始分別是檔位選擇鍵、開始 / 暫停鍵、小時數設定鍵、分鐘數設定鍵,面板中央的螢幕則會顯示所有必要資訊,一目了然。
 | QBT V5.1 可以 run 那些線?包括喇叭線、電源線、USB 線、網路線、RCA / XLR訊號線、RCA / XLR 數位線...等。 |
提供單次 run 線服務
什麼樣的人適合使用 QBT V5.1?說實話,QBT V5.1 並不是為了終端消費者也就是普羅發燒友設計的產品,因為一般消費者通常不會有這麼多線材需要 run-in,如果只是為了家中的幾條或十幾條線材買一台 QBT V5.1,好像有點划不來。你有 run 線的需要,可以找 Telos 經銷商,他們有提供單次 run 線服務,依小時計費,分為 18 小時、36 小時、72 小時、99 小時、199 小時...等,費用從 1200 元至 4000 元不等,對於一條有價值的線材而言,這樣的收費不算昂貴,大家都負擔得起。
一般而言,導體線芯越細的絞繞線越容易 run-in,大約18小時就差不多了,越粗的單芯導體需要的時間越長,可適度增加 run-in 時數,例如數 mm 平方的單芯電源線,run 數百個小時可能都還不夠。此外,用 QBT V5.1 不會有 run 過頭而造成線材損壞的問題,最多就是 run 到飽和而已,例如一條細芯訊號線可能只要 18 小時就夠了,結果 run 了 36 小時,多出的時間並不會多帶來聲音的變化。
 | 我們大概都買不起 QBT V5.1,但都可以享有單次 run 線服務,依小時計費,分為 18 小時、36 小時、72 小時、99 小時、199 小時...等,run 完之後會附上一條束線帶標籤,讓你的線材看起來就不一樣。 |
如果是以線材銷售為主或愛玩線的音響經銷商,倒是可以考慮購入一台 QBT V5.1,因為它可以幫助店老闆在短時間內熟化線材,讓線材發揮出原本應有的水準,並為整個系統的聲音表現帶來提升,這樣子在為客人建議或搭配線材時,就有了更為清楚且客觀的參考基準,客人來試聽時也能聽到更好的聲音,甚至也可以為客人提供 run 線服務,帶來更多和客人交流的機會(以及賣線和賣器材的機會)。
Telos 歡迎和其他品牌的合作
還有一類人很適合使用 QBT V5.1,那就是線材品牌商。線材品牌商的工作就是不斷開發新線材,過程中勢必會經歷多次反覆試做、試聽、修改再試聽的步驟,每有修改版本出來,總不能都先接在系統上 run 幾天再來試聽,肯定會讓研發時間拖長,這時候 QBT V5.1 快速 run 線就能幫上大忙。
 | 這是日本 Tiglon 所訂製的 QBT V5.1,照片中外殼的顏色可不是色偏喔!而是 Tiglon 挑選的特別色,應該可以稱之為「鎂灰」色。 |
 | 這是 Oyaide 訂製的 QBT V5.1,早已在 Oyaide 原廠服役,目前 Oyaide 有某些款式的成品線材標榜已經過 QBT 熟化處理,可見 QBT 的效用已受肯定。 |
目前已有多個國際音響線材品牌和 Telos 展開官方合作,向 Telos 訂製專屬版本的 QBT V5.1,做為線材與配件開發過程中的得力工具,甚至在生產流程中運用 QBT V5.1,直接推出經已熟化的成品線材,讓消費者買回去立刻就享受到線材的最佳表現。有哪些品牌?包括 Tiglon、Oyaide、Acoustic Revive 等,他們都有專屬的 QBT V5.1,不僅機殼的顏色和加工處理方式依其要求訂製,連內部配線也都換成該品牌的慣用導體,像是 TiGLON 用鎂合金線,Oyaide 用 102 SSC 純銅線,Acoustic Revive 則用 PC-TripleC 導體。另外小林還透露,QBT V5.1 的程式經過修改後,還能 run 電容和電感,甚至連分音器都能 run,這對於喇叭品牌商來說也是非常好用的工具,所以德國 Tidal 喇叭也買了一台 QBT V5.1,近期就要寄去德國。
 | QBT V5.1 可接受完全客訂,像是畫面中的 Oyaide 訂製版 QBT V5.1,內部配線用上 Oyaide 提供的原廠線材。 |
進駐日本和香港音響媒體
不僅如此,最近 QBT V5.1 還分別進駐日本音響雜誌及香港「音響技術」雜誌,做為協助線材評論的參考利器,畢竟音響媒體時常撰寫新上市線材的試聽評論,收到的線材有不少都是全新的,一一 run 線再試聽恐怕曠日廢時,而且誰知道 run 開了沒,有了 QBT V5.1,run 線更輕而易舉,讓線材徹底發揮再進行試聽,寫出的評論也更具公信力。
在撰寫 QBT V5.1 的過程中,小林也送了一台 QBT 來 U-Audio,方便我們自行 run 線後再進行 A/B 比對,至於比對結果和聽感到底如何?這裡我先賣個關子,在下一篇「QBT V5.1 試聽篇」再做交代。
器材規格
Telos QBT V5.1 型式:run 線機 可 run 的線材:喇叭線,電源線,USB 線,網路線,RCA / XLR訊號線,RCA / XLR 數位線 單次服務費用:18 hr/1,200 元、36 hr/1,600 元、72 hr/2,000 元、99 hr/2,400 元、199 hr/4,000 元 尺寸:450 × 140 × 340 mm(寬×高×深) 重量:11.4 kg 建議售價:美金 25,000 元 代理商:笙凱 電話:02-8626-0773 網址:www.telos-audio.com.tw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