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撰文/郭漢丞,攝影/蔡承融 |
2021/04/09發表,已被閱讀60,914次
|
|
約莫有二十年了吧?大學時代的好朋友想挑音響,找我當軍師,剛出社會預算不豐,我推薦他買 Marantz CD-17 搭 PM-17,配上 Dali Menuet 皇太子,到現在一直陪著老朋友,前陣子跟我說想換音響,我沒給建議,因為預算得要大幅提升,可是,聽過 Marantz 新推出的 Model 30 綜合擴大機之後,我想勸老朋友換這部擴大機了。
經典老 Marantz 年年漲價
Marantz 最經典的器材,莫過於 Marantz 7C 前級、 Marantz 8 與 Marantz 9 後級,至今依然是音響迷爭相收藏的機器,而且價格水漲船高,不僅沒有跌價,甚至比當年的價格貴好幾倍,我在開始寫音響評論之前,本來就是發燒友,曾經在二手音響店買到一部 Marantz 8 後級,當時二手價還沒有飆漲,一直想找 Marantz 7C 來搭配,可是還沒有找到狀況良好的機器之前,二手價格已經開始狂飆,找了一年多沒著落,就把 Marantz 8 賣回二手音響店,換其他的器材來玩,想想要是當年沒賣掉,現在可能身價翻了好幾倍了吧?
所以,當年朋友想買簡單、好用又好聽,還要符合預算,我的推薦就是 Marantz,不僅機器堅固耐用,而且二手價錢還不錯,雖然不像真空管機的老 Marantz,不僅保值,甚至升值,但晶體機的 Marantz,二手都還有行情價,不至於乏人問津。
純粹類比放大,沒有數位
Model 30 與 30N 是一起送來編輯部的器材,原本要搭配成套一起寫,可是因為 30N 全能數位訊源功能太多了,所以決定分開寫。對比 30N 幾乎「無所不能」的數位音樂播放功能,Model 30 就顯得單純許多,它沒有多餘的功能,就是一部綜合擴大機,純粹的類比放大功能,完全沒有數位類比轉換,只有類比,勉強要說其數位功能,大概只有數位 OLED 顯示幕了。
也因為 Model 30 是一部純粹的類比綜合擴大機,我才想推薦給老朋友升級,因為他不是發燒友,只是愛樂者,不喜歡複雜的功能,Model 30 再適合也不過了。您看,Model 30 的面板有多麼一目瞭然,中央略為浮起的控制面板,左邊較大的旋鈕是輸入波段開關,最右邊則是音量開關,中央標示高、中、低音等化,剩下一個旋鈕是 MM/MC 唱頭放大切換,電源開關隱身在面板左側,金屬飾板還有菱格紋的裝飾,從中央控制面板底部渲染出來的柔和氣氛燈,視覺效果很漂亮,而最右側與電源開關呼應的則是耳機輸出端子,整部 Model 30 的設計就是對稱、柔和,而正中央圓形 OLED 顯示幕,則是延續老 Marantz 的錶頭設計,頗有復古情懷。
世代傳承六十多年的「大師之聲」
從 1953 年創立的 Marantz,至今六十多年歷史,從 Saul Marantz 開始打造真空管機,奠定 Marantz 的基礎,之後成為日本公司,由石渡謙(Ken Ishiwata)擔綱聲音的設計,Marantz 一直標榜著「大師之聲」,而最新世代的 Marantz 也標榜 Marantz Sound Master 調音,不過現在已經不打英雄主義,而是強調聲音設計團隊調音,並標榜六十多年的經驗傳承。
 | (圖片取自Marantz) |
在放大線路部分,Marantz 使用獨家 HDAM 模組,這是由數十個電子元件分砌的差動放大線路,封裝在金屬盒子裡。一般簡單的做法,是找市面上常見的 OP 做放大線路,可是聲音表現往往受限於 OP 的性能,設計者很難調整,可是 HDAM 是 Marantz 自家設計的放大模組,可以調整內部線路與零件,這樣就能在線路上調整音色。HDAM 經歷過數十年演進,至少有三個版本,而在 Model 30 上面使用的有兩種,分別是 SA2 與 SA3,也因為掌握關鍵的放大模組,Marantz 才能做大師調音。
Model 30 的後級部分使用 D 類放大,而且來頭不小,是荷蘭 Hypex 製造,採用 Ncore 技術的 NC500 D 類放大模組,Marantz 不是第一次採用這個模組,之前高階 KI-Ruby 四十週年紀念版綜合擴大機,就使用相同的放大模組,可說是把高階機種的技術,下放到 Model 30 身上。
 | (圖片取自Marantz) |
獨立雙電源加上精選訂做零件
除了關鍵的 HDAM 放大模組之外,電源供應是擴大機另一個靈魂所在,Model 30 採用兩個獨立電源,分別供應前級與後級,幾乎可以這麼說,Model 30 看起來是綜合擴大機,其實是獨立的前級與後級,安裝在同一個機箱內部。前級需要乾淨的電源,所以 Model 30 使用環形變壓器供電,變壓器外面還有鋼殼包覆,阻檔外界噪訊,而後級部分則使用 Marantz 定做的 SMPS 變壓器。
有了雙獨立電源供應,搭配 Marantz 獨家 HDAM 放大線路,剩下的就是精心挑選的電子零件了。Marantz 官方文件寫著,Model 30 使用許多訂做零件,塑造出 Marantz 大師之聲,這是很不簡單的事,因為訂做電子零件,必須要有足夠的數量,萬一用不完,就是庫存,成本壓力很大,可是,如果不採用訂做零件,就很難去調配出音響工程師想要的聲音,這是兩難,但是 Marantz 選擇比較困難的道路,訂做自己所需的零件,而不是買現成的規格品,塑造出 Marantz 獨特的聲音個性。
| | 是綜擴、是前級、是後級、是唱放、也是耳擴
因為是前、後級獨立,所以 Model 30 不光是一部綜合擴大機,您還可以把它當作單獨的前級或後級使用,背板的 Pre Out 讓 Model 30 變成前級,而 Power Amp In 就能把 Model 30 變成後級,日後想擴充不成問題。Model 30 還有獨立的耳機放大線路與 MM/MC 唱頭放大,讓您省下額外購買耳擴與唱放的預算。
還有,Model 30 的 MM/MC 放大採用了 Marantz 自家最高等級的 Marantz Musical Premium Phono EQ,再加上 HDAM 放大,不是普通的唱放,為了對應多樣化的 MC 唱頭,Model 30 的 MC 放大設有三段阻抗匹配,分別是 Low、Mid、High,對應 33 歐姆、100 歐姆與 390 歐姆,切換阻抗對應的段數,比起獨立唱頭放大來說,相對少一點,可是設定起來卻比較簡單,在面板上切換就可以對應阻抗匹配。
作為一部純類比的綜合擴機,Model 30 確實把所有類比放大所需都做進去了:要推喇叭,Model 30 是一部具備 100 瓦輸出功率的綜擴,想聽耳機,Model 30 有獨立的耳機放大線路,如果需要搭配黑膠唱盤,Model 30 有優質的 MM/MC 放大,至於數位音樂訊源,您如果搭配 SACD 30n,從 SACD、CD 到網路數位串流,無所不包,兩部機器合體,就能滿足所有音樂聆聽的需求。
值得尊敬的「Design to last」
而我在 Marantz 關於 Model 30 的描述中,特別注意到一個重點,就是「Design to last」,台灣官方網站的翻譯是「歷久彌新」,譯文雅緻,可是我認為重點在於「last」(久),這個字擺在這裡,是希望消費者可以用得長久,在 3C 消費性電子改朝換代快速的時代,已經很少看到原廠願意設計可以長久使用的機器了,而 Marantz 卻把「Design to last」當作設計目標,這真是一家願意把消費者利益擺在前面的音響公司啊!
試想,機器如果用幾年壞了,消費者就會再買,公司就能賺錢,要是設計可以「歷久彌新」的機器,用不壞,消費者不換機,公司怎麼賺錢?但是站在消費者立場,您喜歡可以用得長久的音響器材?還是用幾年就壞的器材?對消費者的利益來說,當然是從設計就能歷久彌新的器材才好,所以,Marantz 的「Design to last」,確實是站在消費者立場出發所設計,這是直得尊敬的設計精神。
而 Model 30 的內部構造看起來也是如此,前級、後級、耳擴、唱放都是獨立線路,萬一某一部分的功能用久了故障,更換其中一部分就好,不會因為單一功能故障,就必須整塊機板換掉,代表日後就算需要維修,難度相對比較低,不用怕修不好。
有 Marantz 個性的音色
試聽 Model 30 的過程都在 U-Audio,搭配的訊源自然是 SACD 30n,喇叭則是 Wilson Audio Alexia 2 與 Dynaudio Contour 60。Model 30 的標示功率是 8 歐姆 100 瓦,喇叭阻抗 4 歐姆時,輸出功率為 200 瓦,這是很實用的功率。搭配 Alexia 2 時,Model 30 的中高頻滑順飄逸,不過在大音量時低頻段的控制力稍弱,而換上 Contour 60 時,Model 30 一樣有溫和柔順的聲音線條,而且低頻段的控制力也很好,所以試聽時大多數時間都搭配 Contour 60,畢竟 Alexia 2 的價格比 Model 30 貴太多,以價位來看,Contour 60 與 Model 30 會是比較適合的搭配組合。
關於擴大機的音色,很多人認為應該追求中性無染,可是我常覺得中性很難定義,而 Marantz 所謂的大師調音,比較接近真實的設計概念,就是由 Marantz 的Sound Master 們,花費數百小時聆聽,調整出 Marantz 器材的聲音特色。放大線路要怎麼調整、變化音色?從線路的增益變化、電子元件的挑選、電源供應的設計,到實際線路的安排,這些都是可以調音的地方,而聲音大師必須要逐一試聽,調整出所謂的 Marantz 之聲,這是相當耗時費力的工作,也是音響價值所在。
舒服耐聽且尾韻迷人
我聽到的 Model 30 之聲,是舒服耐聽且尾韻迷人的音色,不是清清如水的清淡色彩,而是中高頻帶著華麗感的細緻光澤,浮現在安靜的音樂背景上,中低頻段則帶有清晰的音像輪廓,低頻質地柔軟不生硬,有著舒服的 Q 彈力道。
我想舉「Dave's True Story」專輯的「Marissa」為例,音樂從電吉他彈奏分解和弦開始,Clean Tone 帶著暖色調,電吉他音符顆粒清晰,但中頻段維持著適當的厚度,襯托主唱 Kelly Flint 清甜亮麗的嗓音,Model 30 安靜的音樂背景,讓電吉他與主唱的對比相當清晰,隨後加入的電貝斯,則撐起音樂的底部,把節奏帶得輕快又飽滿,Model 30 把電貝斯的低頻線條與彈跳感,用清晰的聲線呈現,即便是簡單的女聲主唱、電吉他、電貝斯,三者交織的音樂場景充滿愉快的躍動感。
「女毒」加上 Q 彈的低頻勁道
其實在寫 SACD 30n 的時候,我就有感受到 Marantz 這種「女毒」的音色特徵,聽女聲格外甜美,像是聽 Eva Cassidy 的「Live At Blues Alley」,現場錄音的第一軌「Cheek To Cheek」,從主持人的歡迎致詞開始,現場響起掌聲,Eva Cassidy 哼唱著「Cheek To Cheek」的旋律,鋼琴隨後帶出整個樂團,Model 30 把現場錄音的氣氛烘托得很好。
這張錄音為了撐起現場的熱鬧場面,電貝斯的音量推得高一點,Model 30 把 Walking Bass 的聲線清晰地呈現,而不會糊成一團,這代表 Model 30 在低頻段有合宜且不誇張的量感,而且 Model 30 的後級對 Contour 60 有不錯的控制力,低頻速度感夠好,不會拖著尾巴,低頻才不會糊。
聽一首不過癮,我讓 CD 繼續唱著,聽「Stormy Monday」,這是翻唱的藍調標準曲目,可是 Eva Cassidy 唱起來就是那麼有味道,她的嗓音不是單純的清亮醇美,而是帶著點沙啞的聲線,唱起藍調就是對味,Model 30 可以輕鬆感受到 Eva Cassidy 的歌聲特質,而現場錄音的中低頻段刻意強化的效果,讓大鼓踩踏的力道,以及電貝斯的顆粒感,都展現了戲劇性的效果,強化了現場錄音的感受,這些稍微帶點誇張的錄音效果,在 Model 30 也都清晰呈現,聽到這裡,我的評價與 SACD 30n 一樣,這 Model 30 真是超值的擴大機啊!
乾淨的音樂背景浮現通透音場
換古典音樂登場,聽皮耶絲、杜梅與王健合作的「莫札特鋼琴三重奏」,鋼琴領軍的輕快旋律,大提琴以長音鋪底,小提琴愉悅地裝飾著,Model 30 唱出輕鬆自在的鋼琴三重奏,鋼琴的音符顆粒清晰,帶著輕快的躍動感,大提琴的音色綿密,對比小提琴亮麗的光澤,三者交織出莫札特音樂當中的愉悅氣氛。
Model 30 的音樂背景很乾淨,把三樣樂器的音像刻畫得很好,鋼琴居中,大提琴略靠右側,小提琴則在左側,三重奏的樣貌清晰又自然,鋼琴音色晶晶亮亮的,小提琴與大提琴的音色對比也很漂亮,而在安靜的音樂背景當中,Model 30 讓聽音樂的心情更平靜了。
聽歌劇展現熱情的樣貌
Model 30 可不只有安靜的一面,也有熱情的樣貌,聽涅翠柯唱的「茶花女」,聽第一幕的「 E Strano! E Strano!」,茶花女唱著「奇怪啊!奇怪啊!那些話語一直烙印在我心中」,這時候是茶花女對自己在講話,宣敘調藏著茶花女的不安,弦樂群的四連音像是茶花女的內心戲,然後轉向詠嘆調,唱起「Ah fors'e liu」,或許就是他,點燃我愛情的人,從中音域逐漸拉高,進入愛的主題,這些戲劇性的歌聲變化,在 Model 30 上面聽得深情款款,唱出茶花女柔美的內心戲。
可是劇情急轉直下,「Follie! Follie! Delirio Vano E Questo」,茶花女笑自己是傻子,怎麼會幻想愛情,音樂從柔美變得緊張了起來,女高音花腔飆了起來,高唱著「Gioia!」,要無盡地享受歡樂,要解放自己在歡樂當中暢遊,這是第一幕的高潮,Model 30 從深情轉為狂放,雖然茶花女已經打算盡情享樂,放棄愛情,可是男主角在背景唱著愛的主題,讓茶花女為之動搖,Model 30 的音場深度,讓男主角在後幕後,女主角在幕前歌唱的層次,烘托得漂亮,女主角不安的情緒,也都跟著歌聲浮現,然後男主角歌聲出現在幕前,女主角欲拒還迎的歌聲,結束了戲劇性第一幕。
女高音喘息的細節強化戲劇感
糟糕,又都在講音樂,Model 30 的聲音特質呢?安靜的音樂背景讓歌劇的前後層次清楚呈現,涅翠柯的嗓音帶有厚實感,飆高之際不會緊繃,而且可以感受到茶花女不安的情緒,當男主角在幕後唱起愛的主題時,還可以聽見涅翠柯喘息的細微聲響,讓茶花女不安的情感更為濃郁,女高音花腔飆高的音色,更展現茶花女猶疑不定的情緒。
Model 30 不光是重現錄音本質而已,而是展現不容易表現的戲劇性情感,讓人聽得入迷、入戲,聽見女主角內心的情感交織。還有,Model 30 柔和的聲線,聽起激情的歌劇詠嘆調,即便是狂飆的女高音,尾韻還是帶著適度的柔和感,不會過度刺激,飆出激烈的高音,是很耐聽的音色。
小提琴與中提琴音色分得清楚
我還想舉夏漢小提琴獨奏,水藍指揮新加坡管弦樂團的「梁祝小提琴協奏曲」為例,來說說 Model 30 柔情似水的漂亮音色,當梁祝的主題第一次出現時,Model 30 呈現出細緻的小提琴的聲線,夏漢的右手運弓模仿著二胡,是很特殊的小提琴音色,隨後應答是中提琴,Model 30 也帶出中頻更濃郁的中提琴音色,與隨後搭腔的小提琴互為對比。
我知道,很多人以為都是小提琴拉奏主題的前後句,但實際上後句的開始是中提琴,或許是因為我知道樂譜上這麼寫,所以會特別注意中提琴的音色,與小提琴音色的對比,但 Model 30 確實能把小提琴的清亮,與中提琴的濃郁,明顯地對比出來。
有限預算中非常優異的聲音表現
與 Model 30 相處這段時間,讓我回想起多年前陪老朋友挑音響的故事,選 Marantz,不光是器材好,而且是在有限預算中的最好選擇,現在聽 Model 30,一樣有這樣的感覺,它不是最好,但是在有限預算中聲音表現非常好,非常超值。
而且,Marantz 用「歷久彌新」的理念來設計 Model 30,這部綜合擴大機是純粹的類比放大,沒有任何數位線路在裡面,所有與數位相關的功能都做在 SACD 30n 裡面了,這代表 Model 30 即使聽了許多年後,可能電容乾了,或是某些零件老化,但因為是類比元件,大概都能修得好,或許您會覺得,Model 30 類比得太純粹了,就是單純擴大機的功能,可是也就因為這樣的純粹,這部機器才能歷久彌新。
老朋友,我幫您找到可以升級的音響了!
最後我想跟老朋友說,您上次問我想換音響的事,我幫您找到擴大機了,就是 Model 30,還是您原本喜愛的品牌,而且可以聽上一、二十年,陪伴您度過愉快的音樂時光。
器材規格
Marantz Model 30 型式:綜合擴大機 輸出功率:100 W / 8 Ohm,200 W / 4 Ohm 頻率響應:5 Hz - 50 kHz 總諧波失真:0.00005 % 阻尼因數:500 唱頭輸入:MM / MC 訊噪比: 107 dB 尺寸:443 × 130 × 431 mm(寬×高×深) 重量:14.8 kg 參考售價:98,000 元 環球知音有限公司 電話:02-2516-5028 網址︰https://cosmoslingo.com.tw/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