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郭漢丞,攝影/林忠良、郭振榮 2020/08/07發表,已被閱讀25,385
來自波蘭的 Lampizator,花費十年時間磨鍊出 Pacific DAC 前級,這是 Lampizator 的旗艦機種,也是我見過最瘋狂的真空管 DAC 前級設計,而其聲音表現之好,音樂性格之強,讓我幾乎不想還給代理商,當 Pacific DAC 離開 U-Audio 之後,好幾天不敢接上自家 DAC 來聽,只好固守黑膠,用類比來洗耳朵,免得魂縈夢牽 Pacific DAC。

笙凱提供一流的裝機服務

話說笙凱小林問我,想不想聽 Pacific DAC,當然想,可是這部真空管 DAC 前級又大又重,恐怕要拜託笙凱出動人馬,把 Pacific DAC 運來公司並協助架設,小林一口答應,不僅親自運送,還把 Telos EMP 音樂伺服器一起送來搭配。

安裝時,小林從頭到尾把電源極性檢查過一遍,確認每一項器材的供電極性正確,這才放心把 Pacific DAC 留給我聽。難怪笙凱這幾年的生意越做越好,從安裝器材的標準作業流程就看得出來,不光是正確連線,連電源供應極性都要仔細檢查,才能放心把器材交給客戶。


最瘋狂的真空管 DAC 前級設計

Pacific DAC 是我看過的真空管 DAC 前級設計當中,最為瘋狂的設計,從真空管可換、電源供應到 DAC 數位架構,全部都有獨創之處,而 Lampizator 的創辦人 Lukasz Fikus,本身就是瘋狂的音響迷。出生於波蘭華沙的 Lukasz,大學就讀華沙理工大學,主修電子工程,後來還到 WUT 商業學院進修,取得 MBA,不過 Lukasz 並不是讀完書之後就創業,而是到大型跨國工程公司上班,朝九晚五的工作渡過了十九年,還做到了波蘭分公司的總經理,但是 Lukasz 厭倦了,工作綁住了他的時間,禁錮了他創意十足的心靈,於是毅然辭職,在 2010 年創辦 Lampizator。

其實 Lukasz 在做打工仔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他的音響之路,從 DIY 開始,改裝老舊的 Philips CD 唱盤,他只用 CD 轉盤的部分,其他包括電源、DAC 與類比放大部分,全部自己做,從這些改裝與 DIY 的經驗當中,累積出自己的音響觀。除了主修電子工程的知識之外,Lukasz 年輕時認識一位烏克蘭籍的真空管大師 Evgennyi Kreminski,教導他所有關於蘇聯三極管的知識,是他的音響啟蒙老師,引領他進入直熱三極管的領域,樂此不疲。


2010 年創辦 Lampizator 時,Lukasz 從真空管 DAC 著手,用百年歷史的直熱三級管,搭配二十世紀積體電路的 DAC 數位線路,衝撞出全新的 Lampizator 物種。過去並不是沒有真空管與 CD 或 DAC 結合的例子,但是 Lampizator 創業之初,只有真空管 DAC 單一類型產品,卻能在短短幾年的時間當中賣到全球五大洲,的確是音響產業的異數。當然,現在的 Lampizator 產品線越來越多,並不侷限在真空管 DAC,但他們最成功,且為人津津樂道的產品,依然是真空管 DAC。

換管、電源與獨創 DAC 架構是三大特點

Pacific DAC 推出的時間,約莫是 2017 年下半年,從創業 2010 年算起,Lampizator 等於花了將近八年的時間,磨出 Pacific DAC 這把利劍。從音響技術的角度來看,Pacific DAC 具備三大特點:第一、無人能敵的「換管」應用;第二、十倍以上的超額供電加上複雜的獨立供電;第三、可以與時俱進的 DAC 架構。以下,就讓我們從這三點來仔細看看 Pacific DAC。

Pacific DAC 第一個引人注目的特點,就是可以通用五種真空管,包括 300B、101D、PX4、245 與 45(原廠還列舉 345 與 AD-1,但沒有對應檔位,應可相容),這五種單端直熱三級管,聲音各有特色,各準備一套,等於擁有五種音色可以變化。還有,Pacific DAC 所搭配的單端直熱三級管,都是可以拿來驅動喇叭的功率管,但 Lampizator 卻拿來當作 DAC 的類比前級放大,這也是 Lampizator 獨特的設計特點。相較於其他曾經看過的真空管 CD 或 DAC,大多拿訊號管來過過音色,沾染一點真空管的味道,或者拿來作緩衝,Lampizator 拿功率管來設計 DAC,確實是另闢蹊徑、與眾不同的創舉。


Lampizator 的頂級 DAC 都使用最高品質的真空管,供應商分別來自捷克、斯洛伐尼亞、德國或日本,圖中的 Emission Lab PX4 Mesh 來自捷克布拉格。

更換真空管可對應正確的電壓設定

為了讓 Pacific DAC 可以更換真空管,而且工作電壓設定正確,Lampizator 針對每一種直熱三級管設計了專屬的供電迴路,難怪 Pacific DAC 的用料大增,我在 2018 年採訪 Lukasz 時,他說 Pacific DAC 比之前的旗艦 Golden Gate,內部零件增加了 30% 以上,所以機器要變得這麼大台。

不光是功率管可以更換,Pacific DAC 連整流管也可以更換,我聽的 Pacific DAC 用 5U4G 整流,但是原廠說只要是 5V 工作的整流管,都可適用,原廠羅列如 274B、5C3S、GZ34 或 5Y3,都可以通用。如果您擁有五套不同的真空管,包括 300B、101D、PX4、245 與 45,加上相容的 345 與 AD-1,就有七種音色可以變化,再加上五種整流管搭配,這部 Pacific DAC 就可以變化出三十五種不同的音色,假如您還能找到其他 5V 工作的整流管,Pacific DAC 的音色變化還可以更多,對於熱愛真空管的音響迷來說,Pacific DAC 可說是換管樂無窮的工作平台,找各種新管、舊管,或是搭配不同品牌真空管,自由自在玩出自己喜歡的聲音,而如此豐富的真空管更換設計,前所未見。


複雜且超額的電源供應

第二項 Pacific DAC 的特點,其實是 Lampizator 長期以來的堅持,就是超額供電,只不過在 Pacific DAC 上面做得更誇張了!

Pacific DAC 主要的電源供應來自兩個大尺寸環形變壓器,容量各為 150 VA,外加 5 個小尺寸變壓器,供應數位與類比線路的需求,各自獨立。150 VA 是怎樣的概念?拿來做 100 瓦的綜合擴大機應該夠了,但是 Lampizator 卻拿來做 DAC 前級,超額供電多了十倍有餘。這個十倍有餘可不是我說了算,而是原廠給我的資料,雙環型變壓器的輸出有 390 瓦,可是 Pacific DAC 的功率消耗為 38 瓦,您看,是不是十倍有餘?

Pacific DAC 的電源供應使用兩個 150 VA 環形變壓器,真空處理去除繞線內部所有空氣之後,還要經過數週的乾燥與溫控處理,測試通過後裝在鍍鉻金屬殼內,並加上 epoxy 封裝。總電源供應超過 390 瓦,是 Pacific DAC 所需電源供應的十倍之多。

此外,Pacific DAC 在高壓供電部分採用 CLC 濾波,其中的 L 代表電感,C 代表扼流圈(Choke),CLC 濾波就是兩個扼流圈中間夾著電感,電感的作用是儲能並濾除供電漣波,當電路需求的電流增加,可能產生壓降之時,電感儲存的能量就可以快速補上,維持穩定的工作電壓,如此一來真空管的聲音就會聽起來快速、乾淨且能量十足。Pacific DAC 所使用的扼流圈,是 Lampizator 向波蘭 Ogonowiski 訂做的專用零件,真是處處講究。

Pacific DAC 高壓供電使用 CLC 濾波,L 代表電感,C 代表扼流圈(Choke),電感可以儲能並濾除供電漣波,並在電壓下降時注入能量,如此一來可以讓真空管的聲音聽起來速度更快、更乾淨、更有能量。

由於 Pacific DAC 前級具備 DAC 解碼數位線路,還有類比前級放大線路,這些線路最好獨立供電,不然很容易互相產生干擾,Lampizator 裝上了 25 個獨立的電壓調節穩壓器,讓數位與類比不同的工作線路,都有獨立專屬的穩壓器,互不干擾。雖然數位類比獨立供電的觀念,並非 Lampizator 獨創,但是要做到如此徹底,裝上 25 個電壓調節穩壓器獨立供電,是少見的複雜設計,但是這些複雜的電源供應設計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讓 Pacific DAC 的電路盡可能不受交流電供電變化的影響。

Pacific DAC 總共使用了 25 個獨立電壓調節穩壓器,讓數位與類比供電各自獨立。

從未見過的 Code 57 Engine DAC

除了多樣化可換真空管、複雜卻必要的電源供應設計,第三項 Pacific DAC 獨特之處則是 DAC 架構。Pacific DAC 的核心 DAC 轉換引擎稱為「Code 57 Engine」,Lampizator 並沒有告訴我們實際使用的 DAC 晶片為何,只說這是 Lampizator 原創的設計。電路板上的 DAC 晶片打著 Lampi Engine,晶片編號已經磨掉了,且外觀是圓形,而非常見的方形,原廠只說這兩顆 DAC 引擎是全平衡、雙單聲道架構,之所以把晶片編號隱藏起來,是為了避免網路論壇無謂的討論,只強調其 DAC 並非 16 bit,而是 Multibit(就是超過 16 bit 的意思),「Code 57 Engine」的規格極好,PCM 直上 32 bit/68 kHz,DSD 則高達 DSD 512,這麼高的規格,用上十年也不會落伍。

Pacific DAC 的 DAC 引擎,使用兩個全平衡數類轉換晶片,晶片表面打上 Lampi Engine 字樣,原廠說不想讓人看到是哪一家做的晶片,避免網路論壇上無謂的爭辯。

「Code 57 Engine」提供規格領先的 DAC 解碼功能,但 Pacific DAC 的架構採用了 Arduino 模組,以 Ateml 單晶片執行開源軟硬體平台,作為 Pacific DAC 的功能控制「大腦」,未來如果有新的功能,Lampizator 可以透過韌體刷新升級。其實,數位串流 DIY 社群愛玩的樹莓派(Raspberry Pi),基礎也是 Arduino,不過 Lampizator 走在更上游,自己控制 Arduino 內部軟體的編程,而非使用現成的套件。

寫到這裡,Pacific DAC 的三大特點:獨特的單端直熱三極管可換管設計、超額供電與可升級的 DAC 軟硬體架構,大致表過,可以看出 Lampizator 對 DAC 前級設計的細節,處處著眼,無微不至,令人歎為觀止,接下來我們要好好體驗這部 Lampizator 旗艦 DAC 前級了。

Pacific DAC 使用 Arduino Atmel 微處理晶片控制軟硬體功能,日後如有需要,可以透過 USB-C 介面刷新韌體升級。

完整豐富的數位輸入端子

Pacific DAC 可以按照使用者需求量身定做,您可以不帶前級與音量控制,也可選擇只有單端 RCA,或者追加平衡 XLR。標準配備的數位輸入包括 S/PDIF、USB 與 RJ 45 網路端子,而且具備 Roon Bridge 功能。您可以追加選配第二組 S/PDIF、BNC S/PDIF、AES/EBU 與 Toslink 光纖,視個人需求而定。笙凱送來的 Pacific DAC 直追頂規,數位輸入多了 AES/EBU 與 BNC,類比輸入輸出也是 RCA/XLR 滿配。


Lampizator 參加國際音響大展時,搬出來的 Pacific DAC 幾乎都是「黃金版」,笙凱送來的版本也是如此,這個機箱得來不易,加工手續繁複。機箱材料是黃銅,經過手工反覆打磨至鏡面般光滑,然後鍍鎳,並在鍍鎳層上鍍 24K 金,展現 Pacific DAC 貴氣的黃金光澤。搭配的真空管是捷克 KR Audio 的 300B 與 5U4G,而且是特別版 Riccardo Kron Anniversary,原廠說這套真空管保留了 300B 甜美的音色,但具備 242 管的動態表現。

所有的音樂訊號路徑都使用最高品質電容,像 S/PDIF、AES/EBU 與光纖訊號都經過 Mundorf Gold Silver 電容。

音量控制採用 4 組 quad-mono 電阻階梯式音控,可精確控制音量,並具備極高的穩定度與耐用度,並且避免可變電阻的轉動噪訊。

Pacific DAC 的 PCB 板厚度加倍,銅箔厚度增加四倍,外加鍍金,所有接點都如此處理,包括接地也是,原廠說這是他們在歐洲買得到最好的 PCB 板了。

機箱底部還裝上訂做 Stacore 腳座

在 U-Audio 試聽時,搭配的訊源是 Telos EMP 數位串流播放器,以 USB 連接,擴大機為 Accuphase E-800 綜合擴大機,驅動 Wilson Audio Alexia 2 喇叭。由於 Pacific DAC 機箱尺寸頗大,擺放在 U-Audio 的音響架上,腳座只吃到 1/3,笙凱小林來安裝的時後,我還有點擔心這樣會不會不穩,小林說放心,他們安裝過很多部,Pacific DAC 的 Stacore 腳座很穩,而且機器夠重,只要不推不撞就沒問題。確實,我試聽時還拔插過幾次端子,機器紋風不動,吻得很。

小林安裝好的隔天,我就開始聽 Pacific DAC,因為式真空管機,早上到公司後,先把機器打開熱機,Pacific DAC 開機時會聽到一連串的喀噠聲,那是機器正常的的開機流程,面板上顯示 0 dB,代表最大音量輸出,這個螢幕雖然是單色顯示,但文字非常清晰漂亮,解析度很高,竟然是 OLED 螢幕,這也是 Lampizator 首次使用 OLED。


音樂廳舞台 3D 立體感強烈

既然是旗艦,熱機過後直接來個難的音樂,聽阿格麗希的「蕭士塔高維奇第一號鋼琴協奏曲」,鋼琴琶音亮麗的聲響快速滑過琴鍵,銅管輕聲回應,然後是低沈的左手音符,管弦樂團逐漸墊高和聲,隨後鋼琴快速展開,樂團跟著強烈的回應,一路拉高氣勢,其實從鋼琴亮麗的音符迸出,我就嚇了一大跳,不是 300B 真空管 DAC 前級嗎?怎麼音場這麼通透!鋼琴的位置似乎往前拉近了,但樂團向後延伸的空間感與深度卻更開闊,拉出漂亮的音樂廳 3D 舞台感,還有,鋼琴快速的音符彈奏,顆粒清晰又晶瑩剔透,樂團交織的回應時而是輕盈的弦樂群,時而是低吟的低音部,與銅管相互輝映。

蕭士塔高維奇這首鋼琴協奏曲,聲部交織與相互爭輝的橋段很多,Pacific DAC 用通透寬闊的音場,把各個聲部清晰呈現,第一樂章最後,鋼琴在低音部走著,銅管長音回應,嘎然中止,進入第二樂章 Lento,緩慢的弦樂群帶著陰暗的色調,小提琴聲部拉奏著怪異又帶著異國風情的旋律,在鋼琴準備進入之前,細微的椅子移動噪音,提醒我這是一張現場錄音,是 2006 年六月盧加諾音樂節的音樂會現場,Pacific DAC 精確地重現了錄音的細節,鋼琴進入之後,逐漸推升音樂的強度,雖然是極慢的樂章,可是中段卻是異常猛烈的沈重聲響,鋼琴左右手低沈與明亮的音符形成巨大的對比,Pacific DAC 深入音樂的靈魂,把作曲家心中蕭瑟的北國風情,生動地呈現。

音符的流動感輕鬆沁滲入心

聽 Pacific DAC 好一段時間,越是聽,越是難以描述 Pacific DAC 的聲音特質,雖然用上許多真空管,可是 Pacific DAC 卻沒有真空管溫暖昏黃的色調,反而是明亮通透、速度飛快的乾淨俐落,但是說它沒有真空管味,整個中頻段的厚實穩重,卻又帶著真空管的味道,兩者綜合起來,就是生動活潑的音樂流動感,而這種音樂的流動感,可以自然地讓音符沁滲到心裏,跟著音樂起伏。

想著想著,阿格麗希的蕭士塔高維奇第一號鋼琴協奏曲走到了第四樂章,音樂飛快了起來,鋼琴亮麗的音符底下是強悍的大提琴與低音提琴呼嘯,弦樂與鋼琴相互爭先,音樂更顯急躁,銅管加入之後,鋼琴、銅管、弦樂相互追搶主角,這般複雜快速的音符,絲毫沒有難倒 Pacific DAC,層次分明的音樂聲部,展現彷彿俄羅斯版的嘉年華會,大家搶著當主角,爭奇鬥豔。試聽音響器材的時候,我常拿這張阿格麗希的專輯,但多半只聽第一樂章,很少聽下去,可是 Pacific DAC 卻讓我聽得入迷,一路聽到第四樂章結束,銅管群歡聲雷動的尾奏之後,是盧加諾音樂節聽眾的熱烈掌聲,我心裡面跟著呼喊 Bravo。

音樂色彩鮮明活潑

雖然 Lampizator 原廠自己說,Pacific DAC 是沒有自我音色特徵(Sonic Signature)的真空管 DAC 前級,但是我卻覺得 Pacific DAC 是一部色彩鮮明的 DAC 前級,它不僅具備極優秀的音樂細節再生能力,其音樂質地明亮通透又鮮活,展現音樂活跳跳的樣貌。

我想舉 Eva Cassidy 的「Nightbird」現場錄音為例,聽「Bridge Over Troubled Water」,電吉他彈奏著分解和弦前奏,錄音背景還有細碎的杯盤碰撞聲響,Eva Cassidy 的嗓音唱起「When you're weary, feeling small.....」,唇齒音與喉韻細部的變化,Pacific DAC 用自然的表情呈現,隨後電貝斯與爵士鼓加入,音樂場面熱鬧了起來,現場演場總是喜歡把低頻調得重一點,Pacific DAC 把現場音樂的樣貌唱得鮮活。

這是 Eva Cassidy 在 1996 年 1 月 3 日,於美國華盛頓的爵士酒吧 Blues Alley 的現場錄音,同一年 11 月,Eva Cassidy 罹癌過世,年僅 33 歲,「Nightbird」成了 Eva Cassidy 的最後身影,唱完「Bridge Over Troubled Water」,Eva Cassidy 一一介紹團員,Pacific DAC 把酒館音樂會的氣氛,烘托得熱鬧又鮮活,透過 Pacific DAC,彷彿將我們帶回 1996 年 Eva Cassidy 的音樂現場。

音色鑑別力一流


Pacific DAC 除了鮮活明亮的音樂表情之外,音色的鑑別力也很好,像是陳明章的「一堆吉他」,裡面的曲子真的用了一堆吉他來錄,有的聲音厚實,有的聲音粗糙,有的亮,有的暗,用 Pacific DAC 來聽真是趣味十足。一開始的「Kirin Beer」,用的是尼龍弦吉他,音符顆粒錄得粗壯飽滿,一聽就知道是尼龍弦,第二段的「Kirin Beer」,吉他就加入更多效果,營造空靈的效果,襯托長笛的主奏地位,第三段的吉他音色更暗,指尖摩擦琴弦的細節更多,第四段換上鋼弦吉他,Delay 效果加得更大,配上陳明章鄉土氣息濃厚的歌聲,還有小朋友近距離的收音,充滿了歡樂氣氛。

Pacific DAC 清楚地把每一種吉他的音色生動地重現,而且,越是反覆聽,越是可以感受到陳明章那一堆吉他裡面,哪些是昂貴的吉他,那些是便宜的吉他。怎麼聽得出來,假如高把位的吉他聲聽起來扁扁的,那就是便宜吉他,而音符顆粒越飽滿的,那就是昂貴的吉他,您看 Pacific DAC 有多厲害,連錄音的吉他貴不貴都聽得出來。

音場描繪的層次感一流

不光是音場深遠寬闊,Pacific DAC 在音場描繪的層次上也是一絕,我想舉謝霖獨奏,海汀克指揮阿姆斯特丹皇家大會堂的「貝多芬小提琴協奏曲」為例,聽第三樂章快板的輪旋曲,小提琴獨奏開場,中音域拉奏主題,隨後翻揚高八度,Pacific DAC 把濃密與明亮的小提琴色彩,用輕鬆豐富的表情呈現,中音域厚度豐沛,拔高之際明亮而不緊繃,呈現凝聚而具有穿透力的小提琴,樂團 Tutti 回應,音場順勢開闊了起來,小提琴、大提琴與中提琴的聲部,錯落有致,小提琴 Solo 再起拉奏長音,銅管在後方呼應,隨後是木管呼應,Pacific DAC 把獨奏與銅管、木管的聲部,拉出漂亮的前後距離感,音場位置鮮明逼真,活力十足。

用 Pacific DAC 來聽小提琴,絕對是享受,那種拔尖明亮,但絲毫不緊繃的自然中高頻延伸,帶出小提琴音色燦爛的音色,真是漂亮,我想舉夏漢獨奏,水藍指揮新加坡管弦樂團的「梁祝小提琴協奏曲」為例,雖然使用西方管弦樂團編制,但這是一首中國味十足的小提琴協奏曲,小提琴有許多演奏技巧模仿二胡,夏漢指尖的詮釋很有中國味,尤其在滑音的處理上,真是婀娜多姿。

Pacific DAC 沒有放過這些錄音的細節,到了第六軌的 Presto Resoluto,要進入「哭墳」的激烈場景,夏漢那種模仿二胡聲響的小提琴,Pacific DAC 重現得很漂亮,又急又快的樂段背後有打板急急催促,藏在小提琴後面追趕,小提琴哀怨的泣訴,彷彿聲淚俱下,越催越苦,幾度翻揚而上,到達頂點之時,轟然巨響迎來擁抱一般的管弦樂團,Pacific DAC 把銅管的聲勢唱得又厚又壯,隨之落入寧靜,豎琴輕聲撥弄,是啊,走到「化蝶」的段落了。

Lampizator 登峰造極的音響夢

雖然原廠說 Pacific DAC 沒有自己的聲音特徵,但是我卻覺得這是一部鮮活明亮、生動自然的真空管 DAC 前級,而且可玩度極高,我只聽到 300B,只聽到 Pacific DAC 的一種面貌,其實換管還有無限的可能性,加上可升級的數位架構,不管是搭配傳統 CD 轉盤、電腦,或是連接網路雲端音樂資料庫,Pacific DAC 功能齊備,而對於 Lampizator 來說,Pacific DAC 更是以多年累積的經驗,打造登峰造極的音響夢,歡迎喜愛音樂的朋友,一起進入 Lampizator 的夢中,感受頂尖真空管 DAC 前級的音樂魅力。

器材規格

型式:串流播放 DAC 真空管前級
輸入:S/PDIF RCA,USB type B,RJ45網路線(可選配 BNC,AES/EBU,Toslink)
支援最高取樣率:PCM 32bit/768kHz,DSD512
輸出:RCA,XLR
可使用的整流管:5U4G / 274B / 5C3S / GZ34 / 5Y3
可使用的功率管:PX4 / 101D / 45 / 245 / 345 / 300B / AD-1
尺寸:430 × 180 × 520 mm(寬×高×深)
重量:30 kg
參考售價:22,000EU(單端,無前級/音量控制)
     25,000EU(單端,有前級/音量控制)
     29,000EU(平衡,有前級/音量控制)
進口總代理:笙凱
電話:02-8626-0773
網址:www.telos-audio.com.tw


全球第一款有方向性的喇叭端子–MPSOURCE Rhino 全正向香蕉插喇叭端子
這可能是全球第一款具有方向性的喇叭端子!眾所周知,銅在製造的時候會因為推擠及成形而讓結晶具有一定的排列方向,也因此電流訊號順著結晶方向或逆著結晶方向傳輸,聲音表現會有所不同。為此 MPSOURCE 特別開發出全球第一款 Rhino 全正向... 《 全文


更多專題: 一個月    三個月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