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戴天楷,攝影/郭振榮 2019/07/12發表,已被閱讀23,625
一直以來,以數位串流產品名震一方的Lumin,最新推出了一款後級,其命名哲學就跟其他的Lumin產品一樣,簡單直接,這後級,就叫做Amp。

這Lumin Amp外觀就跟Lumin的串流播放器一樣,全鋁合金CNC車製的機殼,整個上蓋連同側板、面板一體成形,拆機要從底部下手。俐落的直角和線條,卻在面板留下一個由上而下的傾斜弧面。而且這機身與斜率計算的恰到好處,您只要把Lumin的標準尺寸串流播放器擱在上面,其弧面傾斜面板能銜接地順暢貼合,就能構成一個風格極簡且具整體性的系統。Lumin想的就是這樣:任何一個喜歡Lumin串流播放器的用家,都可以透過添購Lumin Amp,再配上喇叭,就得以組成一套簡單卻完整的音響系統。

雖然Lumin本行是做數位串流,這回,他們更上層樓,做出一台多用途的後級Lumin Amp,提供給所有Lumin用家一個更高級的解決方案。

雖然Lumin本行是做數位串流,但他們家的串流播放器多有類比輸出,對於如何設計優秀的類比線路,他們早已成竹在胸。再說,他們之前就推出過M1一體機,結合了數位串流功能的60W綜擴,早有設計擴大機的經驗。這回,他們更上層樓,做出一台多用途的後級Lumin Amp,提供給所有Lumin用家一個更高級的解決方案。

大電流設計

怎麼說它多用途呢?Lumin Amp本身是一台規格相當漂亮的AB類放大立體聲後級,對應8歐姆喇叭每聲道有160W輸出,對應4歐姆時倍增為320W;足以應付市面上大多數的喇叭。它的頻率響應可達40KHz,其誤差值在0.1dB以內,訊噪比為103dB。標準的大電流輸出後級,還能有漂亮的頻率響應和低噪訊表現,以此觀之,Lumin Amp已經很厲害了。但是,不只這樣。

Lumin Amp本身是一台規格相當漂亮的AB類放大立體聲後級,對應8歐姆喇叭每聲道有160W輸出,對應4歐姆時倍增為320W。電路採雙單聲道設計,從輸入到輸出都維持左右聲道獨立。而且不管是電壓或電流增益線路,都採分砌式電路,盡可能減少IC放大,以求最豐富的細節資訊量。內部搭載一顆訂製的600VA的低噪音環形變壓器,左、右聲道供電各有獨立抽頭。

底部留有散熱孔,並蝕刻了商標字樣。Lumin善用金屬加工,就連平常看不見的底部,也不放過。

一機三種玩法

在Lumin Amp背後有一個切換鈕,用家可以切換三種工作模式。最單純的,就是立體聲模式。您買一台Lumin Amp,當立體聲後級使用,連接一台Lumin自家的播放器,就是一個簡單系統。想要升級也很容易,您只要再多買一台Lumin Amp,就多了兩種玩法。您可以切到Dual Mono模式,這樣,一台後級負責一個聲道,但是機器內建的左右聲道放大線路,則切換成兩組單聲道後級,您就可以分別連接高音和低音,大玩雙擴大機。第三種玩法則是將Lumin Amp設定成橋接工作,這樣,每一部Lumin Amp就成了一台單聲道後級,此時,輸出功率一口氣提升為四倍,就跟教課書裡寫的一樣。

為了維持上方視角的整齊簡潔,Lumin每一件器材的上蓋都伸出來,遮蓋住端子。由背後照片,可以看出左右分離的dual mono設計。

Lumin Amp有三種用法,當作一般的立體聲擴大機,此時,電源插座上方的撥桿要開到右邊。如果購買兩台,可有兩種玩法,一個是撥桿調到中間,把一台Amp的左右聲道當作一邊聲道的兩組擴大機輸出,一組接高音,一組接低音,這是雙擴大機接法。撥桿調到左邊,此時一台Amp會橋接成單聲道後級,功率會變成四倍。

雙單聲道設計

內部線路設計上,Lumin Amp的電路採雙單聲道設計,從輸入到輸出都維持左右聲道獨立。這種設計,可視為把兩台單聲道擴大機塞近一個機箱裡,可以減少左右聲道串音干擾,達到最佳分離度。而且不管是電壓或電流增益線路,都採分砌式電路,盡可能減少IC放大,以求最豐富的細節資訊量。內部搭載一顆訂製的600VA的低噪音環形變壓器,左、右聲道供電各有獨立抽頭。有這樣強大的電源供應,也難怪Lumin Amp可以有豐沛的電流輸出。

自家數位串流播放器的最佳伴侶

代理商送Lumin Amp來的同時,也隨同帶來一台S1串流播放器。S1播放器每聲道用上2顆本身為8組DAC的ESS SABRE32 9018晶片。配備全新的時鐘系統,以有效降低時基誤差。類比輸出為全平衡架構,每聲道更採用一個Lundahl LL7401輸出變壓器作耦合,讓聲音更具類比感。S1可支援到DSD128、PCM 32bit/ 384KHz的取樣率,雖然未臻頂規,尚能符合市場現況與用家需求;還要求更高取樣率,恐怕檔案難尋。S1支援市面上絕大多數的檔案格式,且支援MQA,並通過Roon Ready認證。Lumin自家的App向來頗受好評,他們甚至幫其他廠商開發App程式。數位領域裡,大家最後比的都是軟體能力,軟體寫的好,不僅使用者經驗好,還對聲音有幫助。

拿Lumin自家播放器配Amp,難道不需要前級嗎?Lumin自信自家播放器的類比輸出夠好,透過數位音控調整音量,直入後級,是最簡潔的系統。Lumin在今年慕尼黑展場,就以一對Lumin Amp驅動Vimberg喇叭,搭配旗艦播放器X1發聲。

原廠最認同的方式就是拿Lumin Amp搭配自家的串流播放器,配合數位音控調整音量,是最簡潔的系統,外觀上也最為一致。

驅動力足、動態龐大

Lumin Amp的驅動力和控制力夠優秀,對於使用者來講,最不需要擔心的就是驅動力和控制力。倒是他再應付動態變化時的從容,著實讓人印象深刻。我在U-Audio試聽室裡,以S1、Amp搭配Wilson Audio Alexia 2,播放大編制大動態的管弦樂曲,帶來相當多聆聽的樂趣。例如Reference Recording 的管弦樂選曲「Tutti」專輯當中的第一軌,那是林姆斯基高沙可夫歌劇「雪娘」當中註明的「雜技團之舞」一段配樂。裡頭有柔弱的弦樂輕聲演奏和鈴鼓拍打,但我得聽得清晰而明確的弦樂層次與細節,還有具體的鈴鼓實體與金屬片碰撞的聲響。另方面,它更有樂團齊力放聲,尤其是銅管部暴力地呼嘯配上驚人的大鼓。這是動態考驗。論起動態,Alexia 2哪裡是問題,問題是前端能給予多少的控制,讓Alexia 2得以發揮本事。難就難在小聲時要具像且清楚,鼓聲擂下時要能收得住,在樂團齊放時能維持住層次。Lumin Amp的聲音強悍中帶有溫柔,鼓聲敲下去飽滿雄壯又震撼,還能收得住,不會散漫。每個發聲體都很有實體感,細節豐富卻又聽來輕鬆,帶有一種柔順質感,不覺得犀利生冷。雖然整套鋁合金機箱的Lumin看起來很現代,聲音卻不是一味追求音響性的,反倒音樂性濃郁。

這次代理商一併送來搭配Amp的是次旗艦串流播放器Lumin S1,採電源分離設計。每聲道用上2顆本身為8組DAC的ESS SABRE32 9018晶片。配備全新的時鐘系統,以有效降低時基誤差,類比輸出是全平衡架構。


這張專輯也收了Eiji Oue指揮明尼蘇達管弦樂團的史特拉汶斯基的火鳥組曲,第二號組曲的終曲由法國號獨奏起始,在豎琴美妙的琶音裝飾之後,弦樂接手反覆主題,藉由一次次的反覆,聲音能量逐漸打開,後段大鼓加入,更把樂團氣勢推升到高點,至終結束於燦爛的尾奏。這段從獨奏開始,乃至於全軍出動的氣勢,Lumin Amp穩穩當當地操控著Alexia 2。從開頭圓潤溫暖的法國號開始,到清脆中帶著潤澤感的豎琴,再到透明到彷彿可見的弦樂,最後樂團能量湧現,配上轟然大鼓,那真是過癮極了。我聽RR錄音裡的大鼓,總覺得好像比音樂廳聽見的還要飽滿還要大顆一點。不過,這就是Keith O. Johnson所追求的音樂與音響的效果。Lumin S1配Amp的這個組合,聽來真是過癮。

低頻節制乾淨,收束有力

Lumin作為一台160W的大電流後級,不是只會衝,它的低頻控制力相當好,收放之間拿捏的巧妙。聽「火鳥」有驚人的大鼓,Lumin Amp讓大鼓打的有力又飽滿,但尾段卻是收乾淨的,有一定的散漫限度,不是無止盡的蔓延開散,搞得混沌一片。那個大鼓的核心是扎實的,聽見力度,所以我前面才直喊過癮。換成爵士樂裡的貝斯,Lumin Amp優質適量的低頻,也顯得出好處。例如Diana Krall的「Love Scenes」第一曲「All or Nothing at All」開頭就是低音提琴的撥奏,Lumin Amp給了一個很健康又精壯的貝斯音粒。沒有多餘的渲染和誇示,所以健康;得顯出撥奏時的收放力量變化,還有音粒的厚度和彈性,既壯碩又精實,故謂之精壯。

延續著低頻的話題,順道講一點音質的事。Lumin Amp的聲音質地是有密度也有厚度的,密度讓聲音扎實,厚度賦予聲音血肉。因此,你聽到的聲音很有實體感。例如Chris Thile和Edgar Meyer合作的「Bass & Mandolin」專輯,樂曲內容無他,就是他們倆人的曼陀林和低音提琴二重奏,配器簡單,卻具多重音樂風貌。Thile的曼陀林飛馳撥奏之間瀟灑又俐落,琴音短促鏗鏘,沒有太多共鳴,更呈現出快速撥彈下的犀利和急智。Meyer的低音提琴深沈飽滿又厚實,在「Tarnation」一曲中與Thile的曼陀林馳騁對話,卻又不時頓下,顯出它那與曼陀林不相稱的重量和深沈。Lumin Amp讓曼陀林不致嘈雜,又讓低音提琴保持乾淨卻有份量的低音,這中間的平衡都是Lumin團隊的貢獻。給讚。

Lumin S1和Amp之間透過平衡線連接,比用單端線的音質要更飽滿一點,音場要更開闊一些,力量要更雄壯一皮,並且音量也差了將近10格。在聽「Tutti」這種專輯時,我樂意使用XLR連接,不過,更多時候,我個人倒比較喜歡使用RCA連接,因為單端輸出較小,我可以拉開一點音量的間隔,在適合聆聽的範圍內,可調節的格數比較多一點。

人聲表現饒富逸趣

我感覺Lumin Amp的音質音色為中間略偏溫暖豐腴。此話怎講?要溫暖,還有更甚者,要豐腴,亦有更厚碩的。可一放起人聲,你便會感到這樣的傾向,它的人聲是很有感染力的。我以Dali CD 4的頭兩軌為例,這兩軌收得分別是Eva Cassidy唱的「Ain’t No Sunshine」和Tom Jones唱的「Did Trouble Me」。Lumin Amp的人聲帶有一種暖暖甜甜的味道,不甚多,就一點點,但這樣下來,人聲就好聽了。這可由Eva Cassidy的歌聲得證。Alexia 2是一對很容易推出好聲音的喇叭,它本身的質太好了,但是它又很容易揭示出擴大機的特色。或者說,用Alexia 2來聽,你可以認出這是Wilson Audio的聲音,可是,擴大機添附上去的那層妝就各有千秋了。Lumin Amp這個淡妝,遮掩了礙人的缺陷,而突顯出紅潤的氣色。Eva Cassidy唱到激昂處,推出有壓迫的力氣,那是她演唱時的情緒和表情,可是,這卻一點不逼人。唱到低迴時,那在喉頭打轉的喉韻不是漂浮空洞只有細節而已,那是有溫度的。

再看Tom Jones,他的嗓音厚實有韻,Lumin Amp放起這種暖男聲真是迷人。Lumin Amp兼有飽滿具像的實體感,和多又不噪的細節資訊,聽那個轉音之間迴盪的喉韻以及宛若吟詩般歌唱的咬字,Lumin Amp不但放起大動態的管弦樂團tutti過癮,聽這種小編制人聲一樣有看頭。這歌曲在中段的間奏處,中左後方插入鈴鼓,與大鼓相對應墊出穩定的節奏,右側的曼陀林則主導著旋律進行,風琴則奏出與曼陀林平行對稱的樂句。這段間奏後,重新返回的Tom Jones先是獨唱,而後加入伴奏,這時,後方還有悉簌而不甚明顯的金屬打擊樂器,Lumin Amp讓人可以清楚分辨:那是腳踏鈸。如果您聽音樂也跟我一樣這麼講求分辨力,Lumin Amp除了音質好聽外,也能滿足您分辨聲音的需求。

一套極簡的系統有多簡單,除了一體式音響和內建播放功能的綜擴以外,大概就是這樣了。而且,Lumin的設計感很好,機體加工精緻,一套S1和Amp擺在一起,整個前面板的弧面設計,非常一致,十分協調。


加上前級,改變聲音,而且更方便

至此為止,我都是以Lumin S1直入Amp來聽的,如果為這個組合加上前級,聲音又是如何呢?當然不一樣。加上前級之後,音場會更寬更深,發聲體會更飽滿扎實。不管我搭上Audio Research LS28,或者嘗試搭配便宜的NuPrime DAC-10,都收到類似的效果。差別就在精緻度。與DAC-10相比,LS-28展現出更細緻、更圓潤、更滑順的質感。一旦加上前級,就表示你正在追求那一台前級為系統帶來的影響力。

摒除聲音一面的考量,加上前級更容易控制音量。雖然在這個手機不離身的時代,用手機取代遙控器已蔚為風潮,加上串流播放本來就要透過App控制,手機、平板勢必就在手邊,連Dan D’Agosino的前級也是以藍牙連線、透過手機控制;這在今日是非常合情合理的設計。我自承比較老派,調個音量還得拿手機對著臉解鎖,或者跳出正在使用的App,回到播放軟體,怎麼用,我總難習慣以App來調整音量。建議用家,若要簡單地以Lumin自家播放器搭配Amp來用,最好另備一個行動裝置專門做遙控,這樣,您接聽來電就不會手忙腳亂。


好聲小撇步--接地

因為Lumin S1的電源供應器上還有一個接地端子,因此,我多試了一個玩法,把S1電供接地,看看有何效果。我以Telos的GNR 3.1 Mini做接地,發現Lumin S1接不接地,聲音還真的有差。聲音的密度更好,更為收束,結像更清楚具體,細節也更明確。如果你家有接地盒或接地設備,建議接地看看,我信你會發現接地的妙處而不捨得拔下。

Lumin的播放器雖然沒有漂亮的大大彩色螢幕,但是資訊充足,該看到的都有,而且連中文都可以顯示。

工作溫度略微燙手

在機器溫度方面,Lumin S1開機工作狀態下,會有微溫,但Lumin Amp的溫度就更高了,達到略略燙手的程度,手沒辦法一直放在機器上。不過,Lumin的機箱一體成形,散熱效果很好,幾乎是整個機箱都拿來散熱。因此,我願意相信原廠的誠意,把S1疊放在Amp上面,這樣系統看起來最有一致性。


證實了Lumin的新身份

Lumin Amp提供了Lumin播放器用家一個最簡單、直覺的選擇,不必傷腦筋後端怎麼搭配,單單一組後級配播放器,透過App調整音量,整套簡便的系統就此形成了。又有誰能比Lumin自己更懂Lumin要怎麼配?Lumin Amp
也不只是Lumin播放器用家值得考慮的後級,即便不是Lumin用家,Lumin Amp精緻優雅的外觀、強悍的功率輸出、多達三種使用方式、溫暖圓潤的音質,都讓它在同級產品中,展現出自己獨有的魅力。

現在開始,Lumin不再只是一個串流播放器品牌。因為Lumin Amp,它有了新的身份。

器材規格

型式:後級擴大機
輸入端子:1對 XLR(pin 2 hot)、1對RCA
運作模式(可選擇):立體聲、雙單聲道、橋接模式
輸出功率:160W@8Ω;320W@4Ω;橋接模式640W@8Ω
頻率響應:20hz - 40000hz ± 0.1db
訊噪比:103db
輸入阻抗:200kΩ (XLR);100kΩ (RCA)
輸出阻抗:0.1Ω
輸入靈敏度:1.16Vrms
增益:+26dB (Stereo, Dual Mono) ;+32dB (Bridged)
電源輸入:220–240V AC /110–120V AC ~ 50/60Hz
電力消耗:待機 <0.5W;閒置< 40W;最大700W
尺寸:350x374x104 mm (WxDxH)
重量:19kg
售價:650,000元
台灣總代理:志仁音響
地址:台北市士林區美德街33號(士林捷運站旁)
網址: www.sbaudio.com.tw

入門光學唱頭的優選–DS Audio DS-E3 光學唱頭
來自日本的 DS Audio 唱頭以其獨特的光學感應原理產生訊號,和傳統的動圈或動鐵唱頭截然不同,也因此引起了許多好奇的黑膠迷也想嘗鮮。那嘗試的代價很高嗎?未必,DS Audio 提供多種等級的產品,像是這款 DS-E3 便是他們家的入門級唱頭... 《 全文


更多專題: 一個月    三個月    全部